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的姑娘都爱美,于是美容业“热”透全国,“美容市场”久盛不衰。姑娘们的钱好赚,于是一些见钱眼开的人把自己“包装”成“美容师”,挂起招牌开“美容院”或“美容中心”,他们混迹于原本健康的美容业,设置种种诱惑,专等爱美心切的姑娘上当受骗。这些“假美容师”一般采取的手段为以下几种。
●玩“术语”
在武汉的汉口,记者见到一家个体美容店为招揽生意,在街面上拉出了几条蛊惑人心的横幅广告,宣传“脂肪搬家”、“永不反弹”等一些非专业美容术语,惹得一些想减肥的姑娘跃跃欲试。
医学美容不是构思小说,本不应用华丽词藻来堆砌一份爱美的向往,同时给一种手术取上许多个名称,让姑娘们看了听了总以为又有了“新发明”,这是极不符合医学规范的,纯粹是一种玩弄非专业术语,误导姑娘们上当的把戏。
●玩“概念”
“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化妆美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一些美容广告却故意将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对姑娘们进行宣传,给少女们“扫盲”,给姑娘们“上课”。甚至一些普通理发店也一夜之间把招牌换成了“美容美发店”,搞几瓶水货药做起“医疗美容”的生意来。
这种手法,实质上是故意利用我国大多数爱美者惧怕手术、爱美心切、图一时表现的心理,而进行宣传上的蓄意误导。在这种误导下,许多个体美容店非法从事医学美容手术,一些非医学美容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也从事医疗美容,甚至一些根本不懂美容知识的人也买了几把医用剪刀和手术刀,当起了“医学美容专家”。
●玩“材料”
有些美容店大肆吹嘘本店使用的美容材料是“引导国际美容新潮流”的“国际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等。这些大量诱惑爱美姑娘的“新潮”词汇,是极不专业,也极不负责的。据了解,许多新材料不过是从国外舶来的普通材料,或者实际上就是国产材料打着“外国进口”的招牌。更有少部分人私自购买一些化工原料,配制成这“液”那“露”,冒充“进口货”,坑害消费者。
●玩“专利”
还有一些人打着“美容专家”、“美容教授”的招牌,口干舌燥地向消费者介绍自己的“外科手术”获得了某某“专利”,是“国家权威机构”确认的“专利技术”等。
在医学美容所采用的外科手术方式中,只有医务工作者严谨的医德和高明的医术,根本不可能在手术中诞生出一个所谓的“专利技术”来。
●玩“手术”
有些个体美容店的所谓“专家”,见姑娘们进店美容时迟疑不决,于是立即“开导”:“别怕别怕,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手术……”
一旦你上钩,价格高得吓人不说,说不定那位“专家”还把你“瞎子整成了跛子”。
真正的美容专家介绍,美容外科手术亦难亦易。说“易”,在于它多数操作是在体表进行,生命危险系数小,稍有医学基础的人都能一试。说它“难”,在于操作者除了必须具备一般外科、骨科、口腔颌面外科、皮肤科等多学科的学识之外,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整形外科基础,美学的审视眼光,以及高超、精细的操作技能。
●玩“器械”
有些个体美容店吹嘘自己的设备如何先进,胜过任何美容药物的疗效,搞得姑娘们信以为真,甘愿掏钱挨“宰”。
美容界的专家们早就通过新闻媒体“警告”过姑娘们:先进的美容医疗设备尽管是必不可少的,但过分夸大器械的作用也是不对的。如吸脂术、超声吸脂、电子吸脂等都应用仪器设备,但效果并非神奇。相反,简单可靠的注射器吸脂却因为其有目共睹的疗效,至今仍被许多发达国家采用。
爱美心切的姑娘们,在“街头巷尾满街走”的所谓“美容师”面前,在他们“神乎其神”的广告宣传单的“轰炸”面前,在他们三寸不烂之舌的滔滔游说面前,你是否应该少些冲动,多些理性,以免上了“假美容师”的当。
首先,你要分清“医学美容”与“化妆美容”的概念。如果你要做的是化妆美容。可以去正规的有声誉的美容院;如果你要做的是医疗美容,则一定要谨慎选择有专业行医资格的正规医疗美容机构,切不可在一般的非法个体美容院做医疗美容。其次,对美容店自制的美容化妆品或制剂,以及所谓的“新材料”、“新器械”之类,你一定要了解其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的质量检验,是否具有制剂或器械制造的许可证,再决定是否购买和使用,切不可只图便宜或听信对方的吹嘘而盲目购买、使用。
对于广大经营者来说,应清醒地认识到美容服务事关人身安全和健康,决不可只图赚钱而拿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当儿戏。未办理美容经营项目登记的发廊、理发店应立即停止医疗美容业务,私自配制、出售假冒美容化妆品的应立即停止坑人行为,不要等出了事被消费者告上法庭才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各级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对各类美容店进行清理,坚决取缔那些不具备经营资格、坑人骗人的经营户,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切身权益。
(编辑 汤知慧)
●玩“术语”
在武汉的汉口,记者见到一家个体美容店为招揽生意,在街面上拉出了几条蛊惑人心的横幅广告,宣传“脂肪搬家”、“永不反弹”等一些非专业美容术语,惹得一些想减肥的姑娘跃跃欲试。
医学美容不是构思小说,本不应用华丽词藻来堆砌一份爱美的向往,同时给一种手术取上许多个名称,让姑娘们看了听了总以为又有了“新发明”,这是极不符合医学规范的,纯粹是一种玩弄非专业术语,误导姑娘们上当的把戏。
●玩“概念”
“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化妆美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一些美容广告却故意将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对姑娘们进行宣传,给少女们“扫盲”,给姑娘们“上课”。甚至一些普通理发店也一夜之间把招牌换成了“美容美发店”,搞几瓶水货药做起“医疗美容”的生意来。
这种手法,实质上是故意利用我国大多数爱美者惧怕手术、爱美心切、图一时表现的心理,而进行宣传上的蓄意误导。在这种误导下,许多个体美容店非法从事医学美容手术,一些非医学美容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也从事医疗美容,甚至一些根本不懂美容知识的人也买了几把医用剪刀和手术刀,当起了“医学美容专家”。
●玩“材料”
有些美容店大肆吹嘘本店使用的美容材料是“引导国际美容新潮流”的“国际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等。这些大量诱惑爱美姑娘的“新潮”词汇,是极不专业,也极不负责的。据了解,许多新材料不过是从国外舶来的普通材料,或者实际上就是国产材料打着“外国进口”的招牌。更有少部分人私自购买一些化工原料,配制成这“液”那“露”,冒充“进口货”,坑害消费者。
●玩“专利”
还有一些人打着“美容专家”、“美容教授”的招牌,口干舌燥地向消费者介绍自己的“外科手术”获得了某某“专利”,是“国家权威机构”确认的“专利技术”等。
在医学美容所采用的外科手术方式中,只有医务工作者严谨的医德和高明的医术,根本不可能在手术中诞生出一个所谓的“专利技术”来。
●玩“手术”
有些个体美容店的所谓“专家”,见姑娘们进店美容时迟疑不决,于是立即“开导”:“别怕别怕,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手术……”
一旦你上钩,价格高得吓人不说,说不定那位“专家”还把你“瞎子整成了跛子”。
真正的美容专家介绍,美容外科手术亦难亦易。说“易”,在于它多数操作是在体表进行,生命危险系数小,稍有医学基础的人都能一试。说它“难”,在于操作者除了必须具备一般外科、骨科、口腔颌面外科、皮肤科等多学科的学识之外,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整形外科基础,美学的审视眼光,以及高超、精细的操作技能。
●玩“器械”
有些个体美容店吹嘘自己的设备如何先进,胜过任何美容药物的疗效,搞得姑娘们信以为真,甘愿掏钱挨“宰”。
美容界的专家们早就通过新闻媒体“警告”过姑娘们:先进的美容医疗设备尽管是必不可少的,但过分夸大器械的作用也是不对的。如吸脂术、超声吸脂、电子吸脂等都应用仪器设备,但效果并非神奇。相反,简单可靠的注射器吸脂却因为其有目共睹的疗效,至今仍被许多发达国家采用。
爱美心切的姑娘们,在“街头巷尾满街走”的所谓“美容师”面前,在他们“神乎其神”的广告宣传单的“轰炸”面前,在他们三寸不烂之舌的滔滔游说面前,你是否应该少些冲动,多些理性,以免上了“假美容师”的当。
首先,你要分清“医学美容”与“化妆美容”的概念。如果你要做的是化妆美容。可以去正规的有声誉的美容院;如果你要做的是医疗美容,则一定要谨慎选择有专业行医资格的正规医疗美容机构,切不可在一般的非法个体美容院做医疗美容。其次,对美容店自制的美容化妆品或制剂,以及所谓的“新材料”、“新器械”之类,你一定要了解其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的质量检验,是否具有制剂或器械制造的许可证,再决定是否购买和使用,切不可只图便宜或听信对方的吹嘘而盲目购买、使用。
对于广大经营者来说,应清醒地认识到美容服务事关人身安全和健康,决不可只图赚钱而拿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当儿戏。未办理美容经营项目登记的发廊、理发店应立即停止医疗美容业务,私自配制、出售假冒美容化妆品的应立即停止坑人行为,不要等出了事被消费者告上法庭才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各级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对各类美容店进行清理,坚决取缔那些不具备经营资格、坑人骗人的经营户,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切身权益。
(编辑 汤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