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叙事是文学和艺术的故事讲述手法,即叙述故事。当叙事有明确价值取向和德育功能时,就变成了德育叙事。德育叙事是教育者选择具有特定价值取向的道理、情境、故事等对受教育者进行传授,助力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改变受教育者行为的过程。德育叙事包含“叙”和“事”两方面,是教育者试图传输某种道理和如何传输道理两者的统一,也是有声的语言和无声的行为的统一。
一、德育叙事融入家训
家训的目的在于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是一个家族拟定出规则、规范来约束家族成员及后代,引导家族成员崇尚忠孝节义,明礼仪廉耻。中国著名的家训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以及曾国藩家训等。家训是中国文化特别是伦理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家族成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指针。家训是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外最早的和长效的教育资源,实际上就是一个德育读本。[1]
从德育叙事角度看,家训是一个家族教导家族成员及后辈为人、为事、为学的宝典,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对家族成员进行规范和指引,特别是对家族成员的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不厌其烦地提出高要求。家训中,多要求家族成员看淡名利。《药言》云:“凡势焰熏灼,有时而尽,岂如守道务本者,可常享其荣盛哉!”《颜氏家训》告诫后人不要谋求攀龙附凤,也不要对物质财富贪得无厌,“仕宦不可过两千石,婚姻勿贪世家。”“良田十顷,堂室方蔽风雨,车马仅代杖策,蓄财数万,以拟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义散之。”当一个家族一代代人谨守家训,就会形成这个家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形成这个家族独有的文化,建构这个家族独有的社会影响。一旦这种文化的正能量辐射到全社会,就有助于提升社会公德水平,净化社会风气。
对社会公德的要求也体现在个人品德方面。社会公认的家训都会要求后人勤俭持家,“始于俭,卒于奢,自然之理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之类的治家格言随处可见。明朝杨慎家训中要求“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要求家人后辈勤勉守业,节俭戒奢。个人的行为往往关乎到社会行为,而节约资源、爱护环境正是社会公德的表现,与我们今天建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异曲同工、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
历代家训中都要求后人奋发读书,把读书视为人生的必修课。求取功名只是古人读书的志向之一,还有很多家庭认为读书是做人的必须,关乎人格养成。陆游认为:“子孙才分有限,无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读书。”古人认为,读书的作用体现在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内在表现为永远的气质,是形而上的追求;求取功名只是外在的形式,是现实的回报。清初学者孙奇逢认为“子弟中得一贤人,胜得数贵人也”。在文人士大夫眼里,读书是一个人精神气质的构成部分,是一个人脱离凡俗、精神高雅的必要途径。
家训的目的是给后代立规范、树目标、讲伦理,不是针对某一个人的德育,因此家训没有太多的叙事艺术性,而是直抒胸臆式的表达,言辞简约,意思清晰,表达直接。诸葛亮给子孙立规矩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86字的《诫子书》阐释了德、志、学三个方面的修为,凝练了一位智慧长者对子女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盼。
中国古代的家训是以文人士大夫为主的社会精英教育后代安身立命的道德范本,其中包含深刻的哲理思想和修身养性、奋发有为的精神品质。研究中国传统家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蕴,对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德育叙事优选身教
一个人对别人的影响有两种形态,思想影响和行为影响。思想影响又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以文载道,通过著书立说等文字形式传播自己的思想以影响他人并外化为别人的行为;二是通过语言形式传递自己的思想以改变他人,即言传。思想影响和行为影响即为言传身教,是中国古代德育叙事的重要方法。言传即用言语传授、传播道理,身教即以行为作积极的示范。言传是有声的教育,身教是无形的示范。在言传身教方面,古人更推崇身教,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身教重于言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身教和言教是两种教育方法,在德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二是身教和言教的德育效果适用不同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古人更愿意身教示范。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古人崇尚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强调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一致性,反对知行不一或知行脱节。
言传和身教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言传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有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外界刺激要求。教育者不能也不会无时无刻都向受教育者述说某种道理,而是在早课、研讨等时间段传授某种思想。或者是受教育者触犯了某种规则、违反了某种道德,刺激了教育者,从而引发教育者需要叙说某种道理。而身教表现为有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识和无意识等形态,并且是无时无刻都在體现教育作用。如有的父母非常在意在孩子面前的文明、规范、秩序,以图给孩子树立严谨的形象,这是有目的性的身教示范。有的父母可能某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让孩子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这是无意识的示范。
三、德育叙事重视启发
孔子是启发诱导叙事方法的开创者。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启而不发,如同填鸭。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弟子喜欢、让弟子需要。这一思想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思想,也就是我们今天倡导的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儒家学说的另一大儒、宋朝理学开创者朱熹对“启发”做了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何谓“启发”?《学记》则说得更为详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启发教育中,教育者是教育的主导。即使是教育者主导的教育有时“误入歧途”,也不能改变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中国古代,天地君亲师是祭祀的对象,反映了中国古代畏自然、忠君王、敬长辈、尊师长的价值观念。从古代直至当今,很多家庭还要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于家庭正室中堂。天地君亲师中,君、亲、师是跟人有关的尊崇对象,师的地位仅次于父母长辈,故古代也尊称师为“师尊”。《礼记》云:“大学之礼,虽诏於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礼记》把师跟天子并列足见师之受崇敬地位。在等级秩序森严的古代中国,反对君王、长辈、师尊往往被认为是大不敬。这种社会生态环境下,师尊也享受着权威的待遇。师者,应然也是必然掌控着教育的主导地位。孔子最欣赏颜回,多次称赞“贤哉,回也”。究其原因,一是颜回学习最刻苦用功,学问最佳,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学霸”,甚至学神。二是颜回从来不质疑孔子的学说,并且经常“很配合”地让孔子深入阐释学说。
孔子的启发诱导式叙事主要有三种:提问式、比喻式、讨论式。子夏问孔子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和弟子的讨论话题涉及教育、伦理、志向等领域,可谓五花八门、类别广泛。一个基本的规律是,弟子问,孔子答;弟子不问,孔子不答;弟子少问,孔子少答;弟子多问,孔子多答。[2]所以,孔子思想的深度往往因弟子的多问、追问而渐入深境。如《学而》中,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首先肯定子贡的认识,但进一步深化了子贡的思考,让子贡获得了悟性。子贡的认识是做人的基本,经过孔子的点拨瞬间变得高大上了。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说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维既有有限性又有无限性,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没有外界因素的激活,人的潜力可能释放有限,有适当的外界因素激活,人的潜力释放就可能无限。
总之,德育叙事是“叙”和“事”的结合,是存在和方法的统一,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古代文人士大夫和普通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的德育思想和德育叙事方法,为当今德育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技术借鉴。吸纳德育理论、创新叙事方法,可以提升德育的實效性。
参考文献:
[1]汪双六.古代家教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9-06-29(12).
[2]石毓智.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01.
【王怀民,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楚然
一、德育叙事融入家训
家训的目的在于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是一个家族拟定出规则、规范来约束家族成员及后代,引导家族成员崇尚忠孝节义,明礼仪廉耻。中国著名的家训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以及曾国藩家训等。家训是中国文化特别是伦理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家族成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指针。家训是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外最早的和长效的教育资源,实际上就是一个德育读本。[1]
从德育叙事角度看,家训是一个家族教导家族成员及后辈为人、为事、为学的宝典,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对家族成员进行规范和指引,特别是对家族成员的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不厌其烦地提出高要求。家训中,多要求家族成员看淡名利。《药言》云:“凡势焰熏灼,有时而尽,岂如守道务本者,可常享其荣盛哉!”《颜氏家训》告诫后人不要谋求攀龙附凤,也不要对物质财富贪得无厌,“仕宦不可过两千石,婚姻勿贪世家。”“良田十顷,堂室方蔽风雨,车马仅代杖策,蓄财数万,以拟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义散之。”当一个家族一代代人谨守家训,就会形成这个家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形成这个家族独有的文化,建构这个家族独有的社会影响。一旦这种文化的正能量辐射到全社会,就有助于提升社会公德水平,净化社会风气。
对社会公德的要求也体现在个人品德方面。社会公认的家训都会要求后人勤俭持家,“始于俭,卒于奢,自然之理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之类的治家格言随处可见。明朝杨慎家训中要求“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要求家人后辈勤勉守业,节俭戒奢。个人的行为往往关乎到社会行为,而节约资源、爱护环境正是社会公德的表现,与我们今天建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异曲同工、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
历代家训中都要求后人奋发读书,把读书视为人生的必修课。求取功名只是古人读书的志向之一,还有很多家庭认为读书是做人的必须,关乎人格养成。陆游认为:“子孙才分有限,无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读书。”古人认为,读书的作用体现在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内在表现为永远的气质,是形而上的追求;求取功名只是外在的形式,是现实的回报。清初学者孙奇逢认为“子弟中得一贤人,胜得数贵人也”。在文人士大夫眼里,读书是一个人精神气质的构成部分,是一个人脱离凡俗、精神高雅的必要途径。
家训的目的是给后代立规范、树目标、讲伦理,不是针对某一个人的德育,因此家训没有太多的叙事艺术性,而是直抒胸臆式的表达,言辞简约,意思清晰,表达直接。诸葛亮给子孙立规矩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86字的《诫子书》阐释了德、志、学三个方面的修为,凝练了一位智慧长者对子女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盼。
中国古代的家训是以文人士大夫为主的社会精英教育后代安身立命的道德范本,其中包含深刻的哲理思想和修身养性、奋发有为的精神品质。研究中国传统家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蕴,对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德育叙事优选身教
一个人对别人的影响有两种形态,思想影响和行为影响。思想影响又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以文载道,通过著书立说等文字形式传播自己的思想以影响他人并外化为别人的行为;二是通过语言形式传递自己的思想以改变他人,即言传。思想影响和行为影响即为言传身教,是中国古代德育叙事的重要方法。言传即用言语传授、传播道理,身教即以行为作积极的示范。言传是有声的教育,身教是无形的示范。在言传身教方面,古人更推崇身教,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身教重于言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身教和言教是两种教育方法,在德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二是身教和言教的德育效果适用不同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古人更愿意身教示范。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古人崇尚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强调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一致性,反对知行不一或知行脱节。
言传和身教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言传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有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外界刺激要求。教育者不能也不会无时无刻都向受教育者述说某种道理,而是在早课、研讨等时间段传授某种思想。或者是受教育者触犯了某种规则、违反了某种道德,刺激了教育者,从而引发教育者需要叙说某种道理。而身教表现为有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识和无意识等形态,并且是无时无刻都在體现教育作用。如有的父母非常在意在孩子面前的文明、规范、秩序,以图给孩子树立严谨的形象,这是有目的性的身教示范。有的父母可能某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让孩子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这是无意识的示范。
三、德育叙事重视启发
孔子是启发诱导叙事方法的开创者。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启而不发,如同填鸭。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弟子喜欢、让弟子需要。这一思想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思想,也就是我们今天倡导的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儒家学说的另一大儒、宋朝理学开创者朱熹对“启发”做了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何谓“启发”?《学记》则说得更为详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启发教育中,教育者是教育的主导。即使是教育者主导的教育有时“误入歧途”,也不能改变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中国古代,天地君亲师是祭祀的对象,反映了中国古代畏自然、忠君王、敬长辈、尊师长的价值观念。从古代直至当今,很多家庭还要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于家庭正室中堂。天地君亲师中,君、亲、师是跟人有关的尊崇对象,师的地位仅次于父母长辈,故古代也尊称师为“师尊”。《礼记》云:“大学之礼,虽诏於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礼记》把师跟天子并列足见师之受崇敬地位。在等级秩序森严的古代中国,反对君王、长辈、师尊往往被认为是大不敬。这种社会生态环境下,师尊也享受着权威的待遇。师者,应然也是必然掌控着教育的主导地位。孔子最欣赏颜回,多次称赞“贤哉,回也”。究其原因,一是颜回学习最刻苦用功,学问最佳,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学霸”,甚至学神。二是颜回从来不质疑孔子的学说,并且经常“很配合”地让孔子深入阐释学说。
孔子的启发诱导式叙事主要有三种:提问式、比喻式、讨论式。子夏问孔子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和弟子的讨论话题涉及教育、伦理、志向等领域,可谓五花八门、类别广泛。一个基本的规律是,弟子问,孔子答;弟子不问,孔子不答;弟子少问,孔子少答;弟子多问,孔子多答。[2]所以,孔子思想的深度往往因弟子的多问、追问而渐入深境。如《学而》中,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首先肯定子贡的认识,但进一步深化了子贡的思考,让子贡获得了悟性。子贡的认识是做人的基本,经过孔子的点拨瞬间变得高大上了。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说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维既有有限性又有无限性,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没有外界因素的激活,人的潜力可能释放有限,有适当的外界因素激活,人的潜力释放就可能无限。
总之,德育叙事是“叙”和“事”的结合,是存在和方法的统一,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古代文人士大夫和普通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的德育思想和德育叙事方法,为当今德育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技术借鉴。吸纳德育理论、创新叙事方法,可以提升德育的實效性。
参考文献:
[1]汪双六.古代家教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9-06-29(12).
[2]石毓智.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01.
【王怀民,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