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在影视剧中的艺术价值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详细介绍文学作品与影视剧的区别,并简单分析了二者的具象形态。以著名文学作品《简·爱》为例,文章阐述该作品的人物性格与精神内核在影视剧中的展现方式、该文学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及该影视剧的艺术特征,分析文学作品在影视剧中的艺术价值。经典文学作品《简·爱》的改编,向人们展现了两种不同形态的艺术。
  关键词:文学作品;影视剧;艺术价值;《简·爱》
  基本每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文字,而多種极其生动的文学作品又借助文字展现出来。为使文学作品更加直观,近现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即影视剧,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都被改编成影视剧。由于展现方式的变化,两种艺术形态具有较大区别。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剧,《简·爱》都极为成功,都展现出了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
  一、文学作品与影视剧的区别
  作为艺术文化的不同媒介,影视剧与文学作品存在一些区别。二者主要区别体现在形态上。具体来说,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其代表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借助文字,许多文学家写出了经典的文学作品。我国文学作品的集大成时期在明清,这一时期出现了四大名著;而欧美也诞生了一大批文学家,如马克·吐温、夏洛蒂·勃朗特等,文学作品也颇为丰富,以《简·爱》《哈姆雷特》《基督山伯爵》为典型代表。随着科技的进步,电灯与电视被相继发明,因而又衍生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态,即影视剧。影视剧的出现极大地刺激着人们的视觉与听觉,其艺术形象也更为直观。而由于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广、受众多,被广泛应用到影视剧中。二者虽然形态不同,但都展现出了一定的文化价值。
  文学作品更加注重故事的叙述性与艺术性,对文字的要求较高。但影视剧在改编过程中更看重文学作品的某一方面,如现实主义、戏剧性与娱乐性等。影视剧更为注意人物的面部特征,而文学作品更多呈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给人以较强的想象空间。
  二、文学作品与影视剧的具体形态
  文学作品代表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与开拓精神,通常来讲,经典的文学作品借助文字表达出了更深的文化内涵。比如在作品中作者会向读者展示其崇高的理想,并将该文化传递给读者。读者能体会文学作者极具深度与广度的文化价值。文学作品会对现实生活进行客观而精准的描写,在作品中不但人物真实,其情感与内心活动也都被作家描绘出来。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家的精神内核,进而理解作品的文化价值。
  文学作品的重组与解构依靠文字的刺激与大脑的想象,但影视剧的思维模式则有所不同,其思维形象来源于现实的画面,思维形式的不同是二者的最大差别。影视剧带给人们的感受较为真切、客观与具体,但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与更深层次的心理感觉影视剧则较难以展现。文学作品在表达文化内涵时大多依靠作者与读者的想象,这是影视剧难以企及的。影视剧与文学作品虽然形式不同、传递载体不同,但其文化态度与热情则颇为一致。在摄像技术与电视机出现后,多部影视剧来源于经典的文学作品,体现出了艺术的相通性[1]。
  三、《简·爱》在影视剧中的艺术价值
  (一)主要人物性格与精神内核
  《简·爱》为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著名作品,到目前为止,该作品已改编为多部影视剧,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该小说属现实主义,具有自传色彩,其描写的故事大多源自作者的真实经历,因而尤为动人。从小说主题上看,这是一部爱情小说,女主角简·爱虽然贫穷,但独立而坚强。读者在阅读小说时,能从女主角的悲惨遭遇中感受到她的独立与坚强从而产生钦佩之情。该小说的主线为爱情故事,但暗线则为其与现实不同的爱情观。女主人公的爱情观为精神平等,而社会地位、金钱与外貌则为次要,只有二人彼此相爱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这种超出社会思维的爱情观使得男女主角相爱,并将女主角与其他女性区别开。小说以爱情故事为主线,简述了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赞扬了简·爱反抗命运的精神。
  (二)在影视剧中的展现方式
  由于《简·爱》这部文学作品太过出众,当影视剧形式出现后,其便成了诸多编剧与导演的改编目标。1983年朱利安导演首次将《简·爱》搬到荧幕上,并获得好评。在对《简·爱》改编的过程中,由于影视剧更直观,因而该导演将小说的主线——爱情故事保留,而小说中的诸多分支则被舍弃。在选择演员时,导演非常注重演员的面部表情。由于影视剧不能直观地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丰富的面部表情就极为重要。道尔顿演出了男主角的傲慢与孤独,虽然外表冷漠孤傲,但内心却极为热情。演员的表现力将男主角性格中的矛盾较好地展现出来。具体来说,道尔顿饰演的罗切斯特在情感发生变化时,其每一幕的眼神也会带有细小的变化。演员细致入微的表演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观众也会产生较强的代入感。而简·爱的扮演者为克拉克,导演在选择女主角时颇费周章,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他对克拉克也提出了诸多要求。由于克拉克在外形上酷似书中原型,会快速将观众拉入影视剧中。在性格塑造上,她凭借自身高超的演技与真诚的态度,准确地把握简·爱的性格——善良、沉静与独立,并将整部作品的情感变化较好地诠释出来。男女主角的精彩演绎,使该部作品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简·爱》影视剧将此类艺术形式的多种优点全都表现了出来[2]。
  (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在经典文学作品中,其艺术特色极为重要,而在文学作品《简·爱》中,其带有四种较明显的艺术特色。
  其一,该小说是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小说中的主要故事都源自作者的真实经历。同时,整部小说的结构安排也源于主人公不同阶段的性格变化,所有的事件评价、人物介绍与故事叙述都为第一人称,该方式不仅便于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会产生与书中人距离缩短的感觉,进而使小说艺术效果更显亲切感人。
  其二,《简·爱》小说整体的艺术构架仿照了《神曲》,女主角简·爱在经过了地狱与炼狱的双重考验后,其内心得到了净化,而后进入了大彻大悟般的理想境界。   其三,全书中心理描写较多。由于该书的情节极为波澜起伏,再加上构思精巧,渲染出了较强的恐怖气氛,但书中背景又与中产家庭的状况相吻合。在描绘自然风景时,作者从鉴赏审美角度,并借助准确的描写将影与光和谐一致的画面呈现出来。描写其作品中的景物,既用词准确,又细致生动。
  其四,《简·爱》作品中最为直接的特点是富有诗意与激情,如在展现男女主人公相互爱慕时借用了较为诗意的话语,因此,其艺术价值极高[3]。
  (四)影视剧的艺术特征
  文学作品由于带有大量的心理描写,读者在阅读时会跟随男女主人公一起经历煎熬与解脱。但在影视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则较难直接体现出来,需借助某些道具或场景的渲染等。
  在诠释人物的“孤独”时,《简·爱》导演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声音、画面与场景的渲染,影视剧由一声较为沉闷的开门声作为开篇,画面中的简·爱一语不发,离开庄园,这样的剧情对观众有较强的吸引力,环境渲染也较为理想。而在整部剧集的中间部分,漆黑的夜色、呼啸的冷风、荒无人烟的郊野与泥泞的路面都展现出简·爱的悲伤情绪。小提琴、钢琴的伴奏更是将人物的悲伤渲染到极致,观众为简·爱的遭遇而流泪。整部电视剧大多在渲染简·爱孤独无助的情绪,观众的情绪会随着简·爱命运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一会儿纠结,一会儿又舒心。孤独感的展现更加反映出简·爱坚强勇敢、不屈不挠的性格,观众也会更加赞赏其展现出的人格魅力。
  在20世纪前,人们更喜欢阅读文学作品,但其传播的渠道較为单一,虽给人以无限想象力,但难以获得。而随着电视机的发明,新型艺术形式产生,影视剧开始带给人极强的直观感,不同的艺术体验。多部名著经过影视剧的改编,作品的传播范围更广。《简·爱》是两种形态的集大成者,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蒋承勇.多元融合 阅读评论 媒介传播:《简·爱》经典化过程考论[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2):36-48.
  [2]王爱华,刘唐华.从文学到电影:解读名著《简·爱》[J].福建茶叶,2019(12):243-244.
  [3]李娜.从文本美和教学美论《简·爱》的美育价值[J].文学教育(下),2019(7):108-109.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熟悉又陌生的路,挺长的,好像走不到头一样。  我扶着外公,他攀着我的肩膀,亦步亦趋地挪着。午后的阳光暖洋洋洒了满路,温柔的要命。他突然停下来,我随即停了脚步,柔和了嗓音问他:“走不动了?”他有些木然,愣了一下,仿佛突然发现我提了个问题似的,含糊不清地嗯了一声。  没办法,我和他的关系一直这么尴尬。从小到大,彼此之间大概都只是对方生命路上的一个符号,我知道我有个外公,他知道他有个外孙女,然后逢年过节
期刊
日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要完善消费税制度。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6月30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通过后,按照税制改革方案在公布、讨论、修改、上报等环节的推进步骤,消费税调整方案预计将在今年10月份出台。“目前,完善消费税已经产生较高共识,进度会比较快,预计将划为地方税,并在征税范围和税率上加以调整。”消费税改革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提高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和服务的消费税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中的音译外来词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这两部词典中对同实异名外来词的收词、立目问题,以期优化词典收词、立目的规范性。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同实异名外来词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下简称《规范》)都是以收录汉语通用字词为主要内容的中型语文工具书,从整体来看,它们在收词上都
期刊
摘 要 《壮汉英词典》对词条的词性标注对于壮语词典编纂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共标注了21个词缀。在词缀处理上,它具有根据词缀与同音词意义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词条的分立方式和根据不同情况处理词缀的释义方式的特点。但也存在释义不够全面、将非词缀当作词缀和该单立义项而未立的不足。壮语词缀的判断标准应当是语义上具有词汇意义虚化、范畴意义明确,分布上具有定位性与黏着性的特点。  关键词 词缀 壮语 《壮汉英
期刊
江南故乡,自古先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围江河湖泊以利舟楫,开出举世无双、物华天宝胜地。中原板荡,衣冠南渡,江南渐成旧邦新的中心。虽然全国春节过年的活动均以祭祀祖神、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但江南过年之习俗,多有旧俗遗风,与今北方诸习,还多有不同。      其实,过年不只是春节放假那几天。按旧俗,江南乡下的过年其实早在腊月就开始了。通常,过了农历腊月二十,乡下也就真正开始进入过
期刊
“早上好,关尹。“   听见他的声音,女孩似乎有些惊讶。至少看上去是如此。近来,她逐渐分不清讶异这种情绪的真假。对于他的问候,她其实并不感到惊讶,但也不算反感,不过是努力表现出了诧异的神情。她想装作很诧异,但大概是分寸拿捏不准。也许是准了的。所有事情都无十足的笃定,被疑问号的尖钩勒住脖子,在坑坑洼洼的人行道上拖拽;在流水般清凉的好天气里无法呼吸;这些大概最能概括这两年的境况——新认识了一个人,
期刊
摘 要 合成类名词的语义性质比较丰富,用法特点比较复杂,这给词典释义带来了不少问题和挑战。文章讨论“事件·物质”类合成名词,认为该类名词的事件义是独立的,谓词隐含并不能否定这类名词包含事件义解读方式。词语多义和模糊现象的区分直接影响到词典的义项设立。“事件·物质”类合成名词在不同的语境下产生多种语义解读的可能性,有的是词语的多义性造成的,有的则属于词义的模糊现象。词语的多义性对应多义项,而词义的模
期刊
摘 要 针对学界对“吐蕃”语源及读音的争鸣,文章从“学者主观对音”“文献客观对音”两方面着重考察藏、汉文历史相关文献,探寻“吐蕃”读音的确切依据;通过藏、汉文献考察对照可见,汉文吐蕃的“蕃”历史上一直读-n韵尾音,并不读bō音;一些学者没有全面系统掌握相关客观对音材料,没弄清“吐蕃”的词语性质,错误地以为“吐蕃”是藏族自称之音译,却不知隋唐之际“吐蕃”本是一个汉语词,初为“吐谷浑蕃国”之简称;更鲜
期刊
苦茶成滋味   我这人虽也粗通文墨,于烟于酒,却都律之以戒,从不问津。唯对茶,尚可“能饮一杯无”。以往所住城市,流行花茶一类,尤以茉莉飘香者为盛,比之南方的龙井清茶,总觉得有喧宾夺主之嫌。我常喝的是翠色可人、微带苦味的绿茶。中国人于“苦”字颇多偏爱,前些年盛行“忆苦思甜”不衰,便是一例。于是我乃效义山“腐鼠成滋味”的诗句,有“苦茶成滋味”的题目“出笼”。  说起苦茶,很容易想到周作人。他在北平八道
期刊
摘 要: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讲出能够传遍世界却带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故事。电影《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工作者的一次利用故事传递中国价值观的典范,电影用严密的逻辑和观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了如“人类命运共同体”、愚公移山、故乡情怀等中国价值观。文章主要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论述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简要说明为何《流浪地球》是讲好中国故事的范例,探析《流浪地球》对普遍故事艺术的继承,以及《流浪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