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求创新、标新立异从来都没有表现得像现代这样突出,这是人类史上进步最快的时代。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设计,确实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首先它证实你用自己的思想进行表述,这种创造性语言的探求,是从事艺术设计和艺术教育事业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
一、审美趣味的培养与理解层次的提高
审美是一个永远研究不完的东西,我们很难用一种价值的审美去统一众多的不同,但不能由此而放任,要用审美的心态、哲学的态度去对待,对是非与否要有一个基本的共识,这个共识必须是站在培养学生审美趣味和有培养价值的基础上。这是一个探求、肯定、再探求再肯定的无休止过程,需要很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来不断的阶段性的完善,并对审美的层次、趣味由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理解也不断加深。
1.设计中审美的纯粹性表现
审美的纯粹性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追求与享受,基本上是理性的形而上学,涉及的学科内容众多。这里我们只能结合教学中对设计的表现形式和设计思路的开拓简单的谈一下。比如我们在着手设计一个景观的时候,我们的初衷和我们的审美取向都是比较追求理想和完美的,最原始的设计动机也是比较纯粹的,但在设计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对具体问题的估量不全,这种纯粹性逐渐在减弱,有的甚至消失或已了无踪迹。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理想的设计方案和具体实际设计实践,出现了不能融洽的问题,或理想不能实现,或实现不够理想,更找不到适当的设计语言来良好的协调它们,这时的状态是失去了设计美感。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协调问题是多少年来大家一直探讨和争论的问题,我们追求设计语言的纯粹性首先要单纯,要丢掉一些纷杂的东西。化解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的各个方面,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理念的建立要单纯确定,在处理的效果、手法上要简练精道,这种简练的实现必须是科学的,是完整性、条理性和准确性的统一实现,否则我们的初衷和设计语言的纯粹性将无法真正贯通、贯彻到设计之中。
2.设计中审美的通俗性表现
不管是哪一类的人,什么背景的人在任何设计和事物中都能感受到美或不美,美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美是大众的,具有非常强的通俗性,表现为一种大众欲望。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用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实例进行喻意,实际上就是使问题能够通俗化,以便于理解和变通。通俗化非同于庸俗化,我们在课堂上发现有将其混淆的现象,通俗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庸俗则是比较低级的,没有生命力的。在通俗性的运用上必须符合设计的职业道德,不能没有深浅的乱来,否则很容易走向庸俗。在以实用性为主的设计中,必须考虑把握住通俗到一个什么程度、什么状态为适度、能最具美感,这是一个必须经常研究的问题,也是体现一个设计者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问题,所谓“过犹不及”,能否准确的把握好,既要有审美的意识,又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辩证的看又要突出特点,始于高雅成于通俗。这就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生活、文化和审美经验的积累,使主观判断准确而具特点。
二、传统与现代
1.传统及其影响。人不可能脱离传统生活,但人可以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我们从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被传统所指导而生存的环境之中,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就艺术设计来讲,它对于生活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在被前人或现代的前人设计的审美物质中生存,我们对生活中某种具象的东西所形成的理解,形成了一种经验模式,对不是我们经验中认可的形状和已有定义的物质产生怀疑、排斥的心理和行为,这就说明了传统的作用,相反,排斥传统拒绝传统又会产生一些新状态的东西,这就是现代最初的形成,从某种领域来看,特别是文化领域的发展,传统产生着巨大的限制、争议和障碍作用,我们的已知知识对自己认识世界和发展世界形成了局限性,反过来未知的到是可以放开探索了,因为没有局限的经验。可以说一切东西都在传统中成长,即使我们要反对它也必须真正了解、认识、掌握传统的真谛。中国的历史渊源流长,传统的学海太深、太博大,所以你必须有选择的继承发扬。但我们又不能因传统的优良与博大而放弃对新知识的追求。在传统中我们继承什么,继承是为了什么,自身的素质优越于哪一方面的继承,这直接影响到你自己设计语言的发展方向。
2.现代与国际化风格。大千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自然对于“现代”的理解就会有天壤之别,这是一个基本的现实。所以我理解的所谓“现代”,应该是一种探求创新的表现形式。而國际化的设计风格对我们的设计影响很大,由于商业和经济的原因,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范围不断加快和扩大,使得人们的生存方式、生存环境都呈现一种国际化趋势。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得我们享受物质、欢乐、悲痛和孤独都有了国际化的状态,于是“国际化的设计”作品得以泛滥。国际化产生的影响使设计风格与表现变得单一无趣,在这种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务必要看清本土、传统、个性的重要性。你生于斯、长于斯、而成于斯,这其中就酝酿着本土文化,而失去斯就成为无本之木。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我们应该尊重传统、崇尚个性,寻求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倾诉自己的心声。
一、审美趣味的培养与理解层次的提高
审美是一个永远研究不完的东西,我们很难用一种价值的审美去统一众多的不同,但不能由此而放任,要用审美的心态、哲学的态度去对待,对是非与否要有一个基本的共识,这个共识必须是站在培养学生审美趣味和有培养价值的基础上。这是一个探求、肯定、再探求再肯定的无休止过程,需要很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来不断的阶段性的完善,并对审美的层次、趣味由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理解也不断加深。
1.设计中审美的纯粹性表现
审美的纯粹性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追求与享受,基本上是理性的形而上学,涉及的学科内容众多。这里我们只能结合教学中对设计的表现形式和设计思路的开拓简单的谈一下。比如我们在着手设计一个景观的时候,我们的初衷和我们的审美取向都是比较追求理想和完美的,最原始的设计动机也是比较纯粹的,但在设计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对具体问题的估量不全,这种纯粹性逐渐在减弱,有的甚至消失或已了无踪迹。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理想的设计方案和具体实际设计实践,出现了不能融洽的问题,或理想不能实现,或实现不够理想,更找不到适当的设计语言来良好的协调它们,这时的状态是失去了设计美感。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协调问题是多少年来大家一直探讨和争论的问题,我们追求设计语言的纯粹性首先要单纯,要丢掉一些纷杂的东西。化解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的各个方面,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理念的建立要单纯确定,在处理的效果、手法上要简练精道,这种简练的实现必须是科学的,是完整性、条理性和准确性的统一实现,否则我们的初衷和设计语言的纯粹性将无法真正贯通、贯彻到设计之中。
2.设计中审美的通俗性表现
不管是哪一类的人,什么背景的人在任何设计和事物中都能感受到美或不美,美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美是大众的,具有非常强的通俗性,表现为一种大众欲望。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用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实例进行喻意,实际上就是使问题能够通俗化,以便于理解和变通。通俗化非同于庸俗化,我们在课堂上发现有将其混淆的现象,通俗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庸俗则是比较低级的,没有生命力的。在通俗性的运用上必须符合设计的职业道德,不能没有深浅的乱来,否则很容易走向庸俗。在以实用性为主的设计中,必须考虑把握住通俗到一个什么程度、什么状态为适度、能最具美感,这是一个必须经常研究的问题,也是体现一个设计者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问题,所谓“过犹不及”,能否准确的把握好,既要有审美的意识,又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辩证的看又要突出特点,始于高雅成于通俗。这就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生活、文化和审美经验的积累,使主观判断准确而具特点。
二、传统与现代
1.传统及其影响。人不可能脱离传统生活,但人可以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我们从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被传统所指导而生存的环境之中,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就艺术设计来讲,它对于生活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在被前人或现代的前人设计的审美物质中生存,我们对生活中某种具象的东西所形成的理解,形成了一种经验模式,对不是我们经验中认可的形状和已有定义的物质产生怀疑、排斥的心理和行为,这就说明了传统的作用,相反,排斥传统拒绝传统又会产生一些新状态的东西,这就是现代最初的形成,从某种领域来看,特别是文化领域的发展,传统产生着巨大的限制、争议和障碍作用,我们的已知知识对自己认识世界和发展世界形成了局限性,反过来未知的到是可以放开探索了,因为没有局限的经验。可以说一切东西都在传统中成长,即使我们要反对它也必须真正了解、认识、掌握传统的真谛。中国的历史渊源流长,传统的学海太深、太博大,所以你必须有选择的继承发扬。但我们又不能因传统的优良与博大而放弃对新知识的追求。在传统中我们继承什么,继承是为了什么,自身的素质优越于哪一方面的继承,这直接影响到你自己设计语言的发展方向。
2.现代与国际化风格。大千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自然对于“现代”的理解就会有天壤之别,这是一个基本的现实。所以我理解的所谓“现代”,应该是一种探求创新的表现形式。而國际化的设计风格对我们的设计影响很大,由于商业和经济的原因,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范围不断加快和扩大,使得人们的生存方式、生存环境都呈现一种国际化趋势。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得我们享受物质、欢乐、悲痛和孤独都有了国际化的状态,于是“国际化的设计”作品得以泛滥。国际化产生的影响使设计风格与表现变得单一无趣,在这种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务必要看清本土、传统、个性的重要性。你生于斯、长于斯、而成于斯,这其中就酝酿着本土文化,而失去斯就成为无本之木。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我们应该尊重传统、崇尚个性,寻求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倾诉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