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音乐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82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而音乐教育,更是一门教育的艺术。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但这不同于空洞的政治说教,也有别于生吞活剥式的灌输,而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心灵。在教学中,笔者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思想教育于美育之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一、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音乐教育的性质不同政治报告、哲学演讲,它的教育形式是具体的,直接的,并能达到灵魂的陶醉,精神的愉悦,美感的享受。因此要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音乐艺术的美感之中,用音乐的“灵魂”“流动的诗”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培养起最浓厚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们无论遇到何种恶劣的环境,也不动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中华民族素来就有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表现爱国主义的音乐作品像满天的繁星一样,数不胜数。如:欣赏故事片《海外赤子》的插曲《我爱你,中国》时,结合故事情节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歌曲采用三段体结构写成,开始部分是一个带有引子性质的乐段,旋律舒展宽广,跌宕起伏,把人们引入百灵鸟俯瞰祖国大地而引吭高歌的艺术境界。中间部分节奏较之前段平稳,旋律逐层上行,委婉深沉,铺展出一幅祖国壮美山河的宏伟画卷。第一个段落旋律富于动力,经过两个衬词“啊”的抒发,引向歌曲的最高潮,末句在高音区呼唤“我的母亲,我的祖国”,表达出海外儿女一腔炽热的爱国情感。在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祖国的美丽,用激情去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祖国的伟大,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心灵的净化。
  再如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便是一部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的文化历史与完美的艺术表现结合在一起的杰出作品。欣赏这首典雅优美的乐曲,就像给我们展现一幅山水画卷,会使我们感受到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上东山、渔舟荡漾、花影摇曳的迷人景色。同时会给学生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使他们极快进入到“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清澈月夜意境中,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祖国的壮丽山河,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伟大,从而在同学们心灵深处播下爱我中华的种子。不难看出,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音乐艺术本身的需要。
  像这样适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是很多的。除了革命历史歌曲外,还有大量的近现代创作歌曲、民歌以及器乐曲等。通过再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从心灵深处来教育学生,使他们不断地感受、理解,从而达到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目的。
  二、在音乐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性格”从广义上看是指人的情意素质,它包含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它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 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并被陶醉时,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的演奏,歌曲的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铁蹄下的歌女》是故事影片《风云儿女》中的插曲,这首歌的语言、声调、语气、情绪变化等与音乐的旋律、节奏、结构方式的结合十分贴切,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歌女压抑、凄怆、愤懑、反抗的复杂情绪,感奋人心、催人泪下,具有深入人心的悲剧力量。大型音乐组曲《长征组歌》,以优美壮阔的旋律,再现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险的英雄性格和光辉形象,讴歌了伟大军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革命情操,官兵情、军民情、民族情、英雄情催人泪下,使人沉思,使人奋发。所以,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熏染中,不但受到审美、情感、思维的培育,还能逐渐培养起健康的艺术兴趣和爱好。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通过耐心专注地训练音乐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同时,培养出坚强的意志与刻苦学习的毅力。如演奏乐曲或表演节目,能表演出色,必须一丝不苟,热情积极,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与演出。音乐的集中性、精微性、表现性及形象性,要求学生具备非智力因素的诸要素,从而形成一种坚忍不拔的情意品质,这种品质会赋予他们对学习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心,使学生会思维、会求知、会生存,对他们以后就业和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三、在合唱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在音乐课“表现”领域中,合唱教学活动具有培养学生群体意识、集体主义的功能。在这一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还应通过合唱的教学及练习,使学生明白同学之间的合作在音乐活动中的重要性。在合唱教学中,笔者针对不同演唱形式或提出不同的表演合作要求。去年我校举办了“迎奥运会”的合唱比赛,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了解演唱歌曲的创作背景、把握好乐曲的情绪,分声部时,首先对各声部的音乐表现提出明确的要求,使每个声部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表演整体。其次,各声部间要配合默契、通过合作,对音乐作品做出尽可能完美地诠释。其中《爱我中华》这首乐曲,每一乐段我都安排了不同的演唱形式,使领唱与合唱队员间有合作,男、女声演唱不同旋律声部间有合作,二声部轮唱的合作等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唱比赛中,他们以饱满的热情、默契的配合、精湛的演唱技艺赢得了满场阵阵喝彩声。这些相互配合的群体性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的人际交流活动,它能融洽人际关系,是学生超越小我,融入大我,领悟共处的真谛,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能给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素质教育作用。
其他文献
每翻阅学生习作,常为其“十六岁的困惑”而困惑;为其“十七岁的彷徨”而彷徨;为其“十八岁的迷惘”而迷惘。这些正值青春年少、尚未涉世的学子,为何会有诸多困惑、彷徨、迷惘?说穿了,纯属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他们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并非自身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而是读了一些抒情性强的作品而邯郸学步,结果弄巧成拙,形成一种华而不实的文风。有鉴于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优其是抒情性很强的文章的教学时,
期刊
常规教育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和维护正常的保教秩序,这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需要,也是幼儿自身安全的需要。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一日常规培养的重要性,忽略了在常规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造成班级秩序异常混乱,孩子自我约束能力特别差。正当我倍感迷茫、困惑时,我园开展了——《在观摩互动中促进青年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其中各年龄班一日常规的观摩活动,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一、博采众
期刊
启发式是古今中外都公认的是一个成功的教学原则,是现代教学方法的灵魂和特征,运用启发式方法,能启迪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取真知。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启发性教学有过不少论述,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中指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指出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根据教育家对
期刊
从本人几年来的体会感到,差生对学习产生逆反、厌学的情绪,是形成差生的主要原因。差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差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下面就对后天形成的差生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  初中化学差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由于初一、初二成绩较差,所以对于初三的新学科化学没有信心,进而引不起学习的兴趣导致成为差生。  (
期刊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替日新月异,为此,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一浪高过一浪。在实施新教材的几年来,我的新课改理性也在不断提升。  一、课堂上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语文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凸现出人文性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奇特的思维,不要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不要将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尊重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在引
期刊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是琐碎而复杂的。大至教育教学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如果班主任不去管理这些小事或管理方法不到位,可能就会使班级纪律涣散,学生思想懒散,更不必说形成一个学风浓厚、紧密团结的优秀班集体。如果班主任事事都亲力亲为,对于现阶段的老师来说,压力又过大。如何既能减轻自己压力又能带出一个先进的班集体呢?  对学生
期刊
摘 要 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人才的素质高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在于课堂。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学习对开发儿童潜能、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渗透 德育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小学英语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期刊
一、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乐趣”,课堂“应该是快乐的场所”;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说,晓之以“理”,让学生“愿”学,从而认
期刊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等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一、抓住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积极的信息处理过程或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在日
期刊
摘 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改变当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厌学的一条重要途径,比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新颖开头引趣法,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起到在玩中学的作用等等。  关键词 政治教学 激发 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那么,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