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lp52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各学科的进步,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大有益处。下面我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能力是与活动联系在一起并从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个体心理特征。长期以来,历史教学较多采用讲授法,仅靠教师一张嘴和一支粉笔,缺少开展必要的学科活动,学生感到学习历史枯燥单调,往往把历史当成纯知识的记忆,上完课后拼命地背,到头来反而事倍功半,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教师的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没有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提高效率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重点来抓,忽视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知识与能力又是相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应用,一定程度的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知识之上的。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
  
  所谓阅读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的看、读能力,这是学生获得知识点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阅读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手段,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看书习惯,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即使是史料,其难度也不会超出高中语文水平的难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概念较少、难度适中的章节,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自学。阅读历史教科书通常分三步走:第一步:学会浏览教材。要求学生学会通过教材的目录(包括总目录和各章节的子目录),对本书和章节所要求学习的内容、线索作大概的了解,以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步:精读。就是对各章节的具体内容逐句逐字地读,弄清楚段落大意、层次、重点、难点,并做好读书笔记。对某些或某个问题有疑问或有不同见解的作出标记,通过同学、老师共同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三步:接受和整和信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对教材提供的信息(包括引用的史料),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要在接受信息时分析这些信息,用它们作为论据,以做到史论结合。当然说明论点的论据可以是教材里提供的,也可以是教材外的。这要求学生除教材外,还要在老师的辅导下阅读其他历史读物。而教师则要指导学生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一些书籍和文章阅读,通过阅读多接触一些观点,体会各种观点、各种说法,然后进行比较,鉴别真伪,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在以上三个步骤的学习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注意教材中每一个引用的史料。应用史料教学,不但可以活跃历史课堂气氛,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有好处,延伸和拓展历史知识,还可以实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二、记忆能力的培养
  
  所谓记忆能力,就是学生把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刻在头脑中的过程,以达到“历史知识的再认和再现”的目的。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一直被人们所重视,但一度曾被一些人误认为历史学科学习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很多,如图表法、数字法、以点连线法、比较法等。如果一味强调学生死记硬背,则无疑是带学生走进了误区,结果是事倍功半。
  对此,我的做法如下:一是对重点章节或重点问题,印发讲义、图表等,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二是教学生掌握时间顺序记忆。“纵”向“横”向记忆,“纵横交叉记忆”,使学生理解历史科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记忆。如在教学列宁的共产国际成立大会报告内容时,我就指导学生采取理解记忆的方法。列宁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报告内容是理论性很强的内容,不理解就无法记忆,我采取先指导学生分析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内涵,再分析苏维埃民主与专政的形式,最后进行总结分析,这样层次清晰,便于学生记忆。
  总之,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因情况而定,在课堂上多运用一些记忆方法既可提高课堂趣味性,又可帮助学生记忆。又如在教学十月革命中彼得格勒起义过程时,我仅提出几个时间限制词就把整个复杂过程表述得一目了然。例:11月6日晚,11月7日上午,11月7日晚上,11月7日晚上9点多钟时……
  
  三、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历史学科中的思维能力主要包括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比较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等。
  所谓抽象能力,就是通过头脑“加工厂”把历史事实本质属性和非本质的属性区分开来,抽出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属性的过程。以鸦片战争为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之一就是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半殖民地这个角度而言,教材抽象叙述为中国鸦片战争后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自主权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而这些主权遭到破坏均是从《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中抽象出来的,故在教学中可提问:《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条款使中国哪些主权遭到破坏?学生很快发现割香港岛丧失了领土主权;开放五处通商口岸丧失了领海权;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同英商定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司法权,等等。通过抽象,学生不但掌握了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而且掌握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
  所谓概括能力就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各种事件和现象的共同属性结合起来联系在一起的思维过程。概括与抽象往往是分不开的。例如:在学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特点时,学生只知其有革命和妥协的两面性。具体情况书中并未明确阐述,而是散见于教材不同地方,如果在教学中不进行抽象和概括,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一历史结论而不知其所以然,认识水平、思维能力不能提高,为提高学生概括能力,教学中可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概括。(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怎样情况下产生的?又是怎样得到发展的?(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特点在近代历史上是如何体现的?对于其产生根源学生认真思考不难发现是在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小农经济破产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发展过程则可划分为几个时期: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同时开始出现,70年代一批商人、地主官僚投资近代新式工业,甲午战后初步发展,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通过这一划分可以概括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一开始就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故有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要求,但产生时又很弱小,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的封建势力有依赖关系,有妥协一面。至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特点在近代史中的体现又需要学生自己概括。其革命性指他们在登上历史舞台后一系列的政治活动,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保卫民主共和、反对军阀的政治斗争,均表现其革命性,且取得一系列的胜利和成功,而妥协性则造成其变法和革命的失败,因为他们不能彻底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不敢发动群众。为此,此题还可延伸: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特点又有什么变化?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综上可见,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记忆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揭示历史现象本质的思维能力。演绎推理就是因果关系的推理,即以历史事实为根据,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准绳得出结论,在教学中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已知历史规律为前提,让学生根据前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主义之观点自己正确地推导出结论,从而提高思维能力,这种推理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几乎时时碰到,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注意引导,学生就能较容易接受,时间一长即可见效。
  归纳推理,是由个别历史事件现象推出事件的普遍性规律,培养归纳能力,即是让学生从众多相关或相同的历史现象中得出其规律。如在学习《洋务运动》时,思考:洋务运动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方面,哪些经验值得我们今天借鉴?通过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尽力引进西方最先进生产技术、防止洋匠挟技居奇和唯利是图、防止办事官员贪污腐败、自力更生,走自主发展的道路等。再如:从洋务运动的失败中你有什么认识?(结合现实)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中国要发展,既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更要自力更生,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改革会遇到阻力,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坚强的毅力;改革中,要变革、废除旧的生产关系,使之最大限度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历史比较能力,即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等进行对照,找出并分析其异同,揭示其本质,探寻历史发展规律的思维过程。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类比、对比等。培养历史比较能力,关键在学会确立对应比点或者说寻找可供比较的项目,简称可比项。比较总要围绕一个或几个轴心来进行。“轴心”就是对应比点。例如“比较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本主张、社会实践的异同”。洋务派、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参比对象。基本主张和实践是二个比点。这两个比点,在各个参比对象中都有对应关系。要把上述三个派别的主张和实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其相同点,都是要向西方学习,改变现状;但都无法改变中国现状。其不同点:(1)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创办新式学堂等。(2)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们建立资产阶级政党,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
  分析综合能力之培养往往包含于这几种思维能力培养,诚然思维能力的培养远远不止这些,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耐心指导和细心培养。
  四、表达、运用能力的培养
  表达、运用能力就是把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和能力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即文字表达能力。这是历史学科基本能力之一,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能力有别于一般文字表达,它是使用历史语言对历史知识进行书面表达或对历史问题进行的书面阐述。历史学科文字表达能力可分为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语言准确,观点鲜明,叙述条理;二是逻辑严密,层次清楚,说理充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呢?这里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叙述。
  首先,在文字表达方面,教材提供了结构严谨、文字精炼、层次清楚的典范,教师在教学中以身作则,尽量要点具体化,使学生一目了然。
  其次,对一些过程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时常要求学生多练习文字表达,如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天京事变”一目,书中叙述大约在250字左右,我要求学生在90字以内总结出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反复练习自然会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测试训练的办法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在平时测试训练中,教师仔细阅卷会发现问题:如“一窝蜂”的叙述,不列提纲,层次不清,眉毛胡子一把抓,甚至错别字、病句连篇,等等。对于普遍性问题要集体纠正,个别问题要进行面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答题水平。
  表达、运用能力之培养除文字达能力外,还有其它一些因素。教师在平时均要因势利导。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形势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我们中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学科就能完成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应是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
其他文献
摘 要: 河南省高等教育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存在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对当前河南省高等教育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以对全面提升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河南省高等教育 矛盾和问题 对策和建议    高等教育作为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肩负着发展科技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
3DMAX作为各大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多年来课程设置存在不少弊端和混乱。本文指出了目前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相脱节的弊端,剖析了3D的课程特性,从而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
1.抢季节播种。在麦子离田后3—4天内播种结束。一般每亩用稻种前4—5公斤,确保9—11万基本苗,播种前4—5天用浸种灵浸种。催芽时,掌握95%以上稻谷露白即可.麦子离田后及时
摘要: 传统的电源插座长时间待机容易出现漏电、过载、短路甚至引起火灾等问题。本文作者设计了一种电源智能保护插座,它由传感器、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以及执行模块等几部分组成。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电流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设定的阀值来判断是否出于待机状态,从而发出相应的指令给执行模块,执行模块控制电源的通断,有效地解决了长时间待机所引起的问题。  关键词: 电源插座智能无线控制    1.前言    据
浮选柱具有占地少、能耗低、便于集中操作和易于自动控制的新设备。它主要由柱体、给料管、刮泡装置、气泡发生器、空气分配室、尾管六部分组成。 Flotation column has a
摘要: 本文作者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目前虽然“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在学校蓬勃开展,但是其在广东省农村的开展却遇到了相当的阻力,制约其在当地深入开展的因素主要有:体育的地位得不到重视;落后观念的未转变;广东省农村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  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广东省农村学校体育对策    1.引言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
摘要: 本文作者针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个体差异性,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把握好这种差异,从差异中找到教学平衡点,缩短学生间的差距,让差异转变为优势,给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尝试。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学生个体差异性    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是所有学校和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所以信息技术教学
摘要: 与高校武术相比较,在对学生个性形成和人格培养方面,社区有其不可忽视的功能。学校实施周末双休日,学生的社会时间增多。社区武术的开展对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思想观念意义重大。重视武术运动在高校与社区间互动,直接影响“快乐体育”和“终生体育”的体系构筑。高校应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武术课程目标计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科学地继承和发展武术这一民族传统运动。   关键词: 高校武术社区武术互动发展    1.
摘 要: 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综合绘画方向和绘画专业都设置了浮雕课程,对于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的培养和艺术素养的提高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分析了美术教育浮雕教学的特点和主要内容,以抓住其难点和重点。  关键词: 师范院校美术教育 浮雕课程 造型 形体    一  浮雕是最古老的视觉形式之一。它是被限定了里面的起伏高度,介于三圍立体圆雕和二位平面之间,利用光影远离和视错觉造成立体空间感觉的雕塑艺术表现
阅读被称为“学习之母”、“智慧之源”。教育学家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对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高三年级是高中阶段的关键时期,历史学科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和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比较注重讲和练,而忽视阅读和阅读能力的训练。学生负担沉重、学习效率不高、成绩难以大幅度提高。因此,培养与训练他们的阅读能力对提高解题能力和效率就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