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日韩经验教训 审慎推进中国综合商社改革

来源 :财贸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hahawoti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代以来,中国借鉴日韩经验推进的综合商社改革实际执行情况并不乐观。日韩综合商社自身在其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和质疑,它们到底存在什么问题?面对困境日韩综合商社又采取了哪些应对策略?中国发展中国式综合商社应该借鉴什么,是我们应该审慎思考的问题。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欧洲美元市场建立以来,离岸金融市场以其独有的优势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本文认为,为突出上海的国际资金交易功能,实现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长期目标,应构建上海离岸金融市场。本文分析了建立上海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创建上海离岸金融市场的具体模式。
贸易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类的普遍关注,也成为WTO的议题之一。人类终于认识到传统的发展模式之不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作为主体参与制定的绿色贸易规则严重地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当市场出现失灵时,政府应当创建规制来矫正。
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迅速崛起,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将其视为一个群体,分析了它的比较优势,对竞争的效率进行了论证,并探讨了影响竞争力提高的制度与政策背景,认为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股份制银行正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同时,也存在竞争力升级的良好契机,必须尽快实施竞争战略调整,实现新的跨越。
科学、合理地组织粮食物流对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从分析粮食物流特点入手,阐述了目前我国粮食物流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据加入WTO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并结合我国粮食生产、流通的客观实际提出了实现粮食物流科学化运作的具体构想。意在对符合我国粮食流通规律和产销特点的粮食物流新格局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金融税收政府是影响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现行金融税制仍遗留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主要表现在金融税制存在诸多不合理,金融企业总体税负偏高,金融税收的覆盖面偏窄等方面。因此本报告建议:(1)在扩大征收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金融企业的营业税负担;(2)将一些新的金融业务和金融衍生工具纳入征税范围;(3)在适当时机进一步降低直至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并对证券交易所得征税;(4)统一、规范企业所得税,降低税负,以促进内、外资金融企业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本文通过透析激光民间金融的发展历程,揭示了民间信用的两大效应:(1)民间信用,从一开始就实践着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信用,扭转了企业信用的软约束,从而有利于营造信用环境的良性循环。(2)民间信用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降低了融资成本。同时民间信用还担当了“孵化器”角色,为国有银行培育了客户。
在中国这样具有发展中和转轨中双重特征的国家,经济发展机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验表明,形成良好的金融支持体系对于经济发展尤其是内生性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金融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十一五”时期,应该把金融发展和金融体系创新提上重要日程,作为构建经济发展机制的关键和核心内容。制定明确有序的金融发展规划,全面深化金融体制发展与改革,积极重建地方性金融服务体系,改变金融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机制。
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发展,带来了财务治理的创新机遇。从财权配置的角度看,网络环境下董事会财务战略决策权将获得进一步地增强;经理人财务战术决策权和财务经营权将重新分解与集中;监事会财务监督权的行使基础得以进一步落实。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股东实质性地参与财务治理成为可能;基于供应链的联盟体的形成,大大增强了客户、供应商参与公司财务治理的兴趣;员工参与财务治理已经别无选择。事项会计理论奠定了网络环境下财务治理信息披露的创新基础。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溢出效应内生化的含技术约束生产函数模型,对跨国公司溢出效应进行检验。来自上海的实证研究表明,在金融市场上,跨国公司投资对上海企业带有一定的“资本挤出效应”;而跨国公司投资对上海经济的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作用并不显著;管理溢出效应虽然统计检验显著,但整体效应却非常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