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在一座让他感到冰冷的城市中,靠自己温热的梦想取暖。他想撕碎那些规则,可现实强大,他知道自己注定失败。在他的想象中,未来永远比此刻幸福,远景美好得都不忍心去实现,怕梦破碎。这个胆小的勇士,这个退缩的前行者,把幸福留给远方吗?那现在怎么办?
1.和时间赛跑的人
赵昌龙上班的地点,在大望路的SOHO现代城,那个地方人们挤得摩肩接踵。大家面无表情,行色匆匆,人群酱成一团,想走快都难。他说,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每个人都不可能幸福,内心全是焦虑。
这和15年前,赵昌龙在老家铁岭的一个小县城里所日思夜想的北京大不相同。那时候,他的想象全部来自于港台电视剧,他觉得大城市真好啊,到处都是高楼,于是他来到了北京。今天,他提起自己的家乡,别人都会玩笑似地接上一句,“大城市啊”。可他烦这话,也烦什么大城市,他觉得待了15年,自己没有一天属于北京,他想早点回家。
他心里边矛盾,现在离开北京,多么不甘心。在这儿拼了15年,没征服这座城市,更没说服自己,再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吧,或许可以做得更好。于是他在心里画了一条线,40岁,在那一天放下一切,打道回府,还有5年。
5年,就像一次长跑的尾声,他不知道跑过终点线之后是什么,他只知道那可以终止现在的状态。
2.规则下的囚徒
这天一早,赵昌龙上班迟到了20分钟,一进门便自罚了10元钱,他是公司的副总,这是他定下的制度。公司里大大小小的规则,行为上他都严格遵守,内心里却是无比厌恶。“一进门就很紧张,很压抑。”他构想的工作不是这样的,不该让人一想起来就觉得头疼,不该把人关进一个格子间,一坐数个小时。这样的工作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力赚取金钱,就毫无价值了。这和他的理想差得太远。
赵昌龙做的是网络营销,也称推手。具体工作就是想尽办法让一件事或一个人成为热点,博人眼球。如今人们的思维方式都被训练得已经完全模式化,推手们的创意也就流于庸俗,变得很套路。刺激网民就三种方式,行话叫“三情”,一日情绪,就是挑逗大众,富对穷、强对弱,挑战道德底线;二日情欲,也就是软色情;三日情感,靠打动别人的感情来获得关注。三套活,前两种相对容易,用得最多,第三种最难,风险也最大,所以最少见。
一切都是简单直接,不要过程,没有温度,人跟人之间看不到感情,也没有什么美好的事情发生,谁也不愿意费尽心思做出一个像样的东西,能“火”就比什么都重要。这些都让赵昌龙的内心隐隐发痛,他喜欢流行文化,做的工作也符合兴趣爱好,但这样的游戏规则令他倦怠,他渴望静下来思考问题,然而不可能。想在这样的规则下生存,就必须适应这个节奏,在一个浮躁的世界做着让人浮躁的事情,这种心态搞得他疲惫不堪。他知道,这是这个行业的规则,其实也是这座城市的规则。
赵昌龙觉得自己已经落下了一种病:习惯性恐慌。他会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脑子里的事情太多太拥挤,好像永远也忙不完,但是一下又想不起要先做什么。每件事都不能有差错,因为事跟人、人跟事相互关联,一件小事做得不好,影响就可能变得很大。每天他在黑板上把要做的事排好序号,只有在把黑板上的事情全部完成之后的那一刻是愉悦的,他会劝自己,赶快玩一会儿,那是难得的好时光。
3.去做那些让自己爽的事
离回家还有5年,赵昌龙虽然没有什么“5年计划”,却有一个亟待实现的愿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开一家公关公司。“单干风险大,平台又小,操的心还多,那为什么要单干呢?就是这样可以让自己爽,不用遵守别人的规则。而打工的时候,你要遵从公司的风格,你要对别人负责。但单干我只要对自己负责就行了,失败了也不用别人来分担。”
在赵昌龙的设想中,公司要开到酒吧或者咖啡厅里,员工上班就像去泡吧,首先是享受,其次才是工作。“打卡?打什么卡,打卡干吗?”重新制订规则,废旧立新,从前陈腐的规章一概不要,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很“爽”的事情,比如买个打卡钟,把它敲碎,做个盆景放在公司门口,写上“打卡钟之墓”;在办公室里放两个躺椅,雇两个足疗师傅,客户谈判时用不着西装革履,而是一边足疗一边聊天。“这就是我的公司,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压抑,持久的压抑,这是工作中最大的痛苦来源。服从于公司制度要压抑,内心愤怒时要压抑,同人交流也要压抑。赵昌龙的工作是把自己的创意说给客户听,说话的方式本身就要压抑真实的情绪,有些时候他认为客户的想法很低级,但他不能痛痛快快表达,要有必要的伪装。日子久了,如同一种累积,他不让自己麻木就只能让自己痛苦,他感觉几年来自己被压制的情绪必须要得到一次释放。
就在不久前,赵昌龙简单地创办了一家公司,只他一个人。当时他穿着拖鞋和裤衩背心就去见了第一个客户。他进去时,旁边坐了一排公司老总,人家问他,你带什么资料了?他操着东北话回答说,什么也没带啊。人家又问,你公司成立多久了?他答说,成立俩星期了。在座老板们的眼神中不禁露出诧异,此时赵昌龙感到的可是通体舒畅,这是他做公关8年来最痛快的一次。那是一次蓄谋已久的失败,明知不可能成功也要做,他就想来这么一回,无牵无挂地让自己爽一下。
有了这样的经历,再加上那个未来公司的豪华构想,赵昌龙时不时地就要在脑中过上一遍,一想起就开心。不过他知道这理想不可能完全推行,如果想要赚钱,现有的这套公司模式最为保险。但他心中的渴望不在于成功与否,而更像是一种安慰和补偿。他说,“不这么做就感觉太对不起自己了。”
4.彼岸永远会是好的
“有个梦想就觉得生活还有点追求,可有些梦想都不忍心把它实现,把它当菩萨供着,心里还有个盼头。”说这话的时候,赵昌龙脸上的表情有些落寞。
他现在理想中的日子,在来北京之前都经历过:在家乡的小县城里,享受一个悠闲的下午,看书写字,喝酒吹牛。他时常怀疑自己过往的选择,来北京这么久,自己得到了什么?他希望自己更加优秀,但又对主流的评价不屑一顾;他更希望能看很多书,写很多文章,但这些最简单的事情反倒成了很奢侈的东西。在钢筋水泥的围城里,他竖起了一个田园梦。
TOPIC
从前小时候在小县城住久了,他就向往大城市;现在大城市的环境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他又向往安宁的生活,他的内心似乎永远在憧憬和冲撞。他说:“哪有永恒的幸福,都是短暂的,但每个时期都需要一个梦想。”
心怀梦想,不满现状,幸福只能交给远方?
职场:有一些人,他们内心敏感,对现状极其不满,但又无力改变,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一个梦想。都市白领的这种田园梦有多少实现的可能?
石勇:喜欢放眼N多年以后的人,其实和当下的现实以及游戏规则在心里上已经同构了,可能他幻想的日子会让他爽一段时间,但一段时间以后就找不到任何感觉。这个故事中的人带有很强的理想主义,他认为工作、生活、人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但是实际上他改变不了什么,他只是把这些投射到未来。40岁以后很难回到那种所谓的“田园生活”,因为他已经从心理上被现在的生活同化了,他和这种状态牵连在一起,不可能完全摆脱。
职场:他这种对既定规则的反抗有何不妥吗?
石勇:砸烂游戏规则的想法太正常了,这无伤大雅,在脑子里闪过一下,或者自己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没关系。以后该做什么还做什么,他能够掌握这个分寸。
职场:幻想未来会影响现在的工作吗?
石勇:应该不会,因为这种人很有能力,他不是那种纯粹的妄想,内心也很坚定。他的做法不会给工作带来损失,不会有太大危害。但他要理解游戏规则是对每个人的要求,每个人想法都有可能不同,你用你的理想规范现实,别人也有可能用别人的理想规范现实,但能改变的微乎其微。
1.和时间赛跑的人
赵昌龙上班的地点,在大望路的SOHO现代城,那个地方人们挤得摩肩接踵。大家面无表情,行色匆匆,人群酱成一团,想走快都难。他说,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每个人都不可能幸福,内心全是焦虑。
这和15年前,赵昌龙在老家铁岭的一个小县城里所日思夜想的北京大不相同。那时候,他的想象全部来自于港台电视剧,他觉得大城市真好啊,到处都是高楼,于是他来到了北京。今天,他提起自己的家乡,别人都会玩笑似地接上一句,“大城市啊”。可他烦这话,也烦什么大城市,他觉得待了15年,自己没有一天属于北京,他想早点回家。
他心里边矛盾,现在离开北京,多么不甘心。在这儿拼了15年,没征服这座城市,更没说服自己,再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吧,或许可以做得更好。于是他在心里画了一条线,40岁,在那一天放下一切,打道回府,还有5年。
5年,就像一次长跑的尾声,他不知道跑过终点线之后是什么,他只知道那可以终止现在的状态。
2.规则下的囚徒
这天一早,赵昌龙上班迟到了20分钟,一进门便自罚了10元钱,他是公司的副总,这是他定下的制度。公司里大大小小的规则,行为上他都严格遵守,内心里却是无比厌恶。“一进门就很紧张,很压抑。”他构想的工作不是这样的,不该让人一想起来就觉得头疼,不该把人关进一个格子间,一坐数个小时。这样的工作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力赚取金钱,就毫无价值了。这和他的理想差得太远。
赵昌龙做的是网络营销,也称推手。具体工作就是想尽办法让一件事或一个人成为热点,博人眼球。如今人们的思维方式都被训练得已经完全模式化,推手们的创意也就流于庸俗,变得很套路。刺激网民就三种方式,行话叫“三情”,一日情绪,就是挑逗大众,富对穷、强对弱,挑战道德底线;二日情欲,也就是软色情;三日情感,靠打动别人的感情来获得关注。三套活,前两种相对容易,用得最多,第三种最难,风险也最大,所以最少见。
一切都是简单直接,不要过程,没有温度,人跟人之间看不到感情,也没有什么美好的事情发生,谁也不愿意费尽心思做出一个像样的东西,能“火”就比什么都重要。这些都让赵昌龙的内心隐隐发痛,他喜欢流行文化,做的工作也符合兴趣爱好,但这样的游戏规则令他倦怠,他渴望静下来思考问题,然而不可能。想在这样的规则下生存,就必须适应这个节奏,在一个浮躁的世界做着让人浮躁的事情,这种心态搞得他疲惫不堪。他知道,这是这个行业的规则,其实也是这座城市的规则。
赵昌龙觉得自己已经落下了一种病:习惯性恐慌。他会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脑子里的事情太多太拥挤,好像永远也忙不完,但是一下又想不起要先做什么。每件事都不能有差错,因为事跟人、人跟事相互关联,一件小事做得不好,影响就可能变得很大。每天他在黑板上把要做的事排好序号,只有在把黑板上的事情全部完成之后的那一刻是愉悦的,他会劝自己,赶快玩一会儿,那是难得的好时光。
3.去做那些让自己爽的事
离回家还有5年,赵昌龙虽然没有什么“5年计划”,却有一个亟待实现的愿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开一家公关公司。“单干风险大,平台又小,操的心还多,那为什么要单干呢?就是这样可以让自己爽,不用遵守别人的规则。而打工的时候,你要遵从公司的风格,你要对别人负责。但单干我只要对自己负责就行了,失败了也不用别人来分担。”
在赵昌龙的设想中,公司要开到酒吧或者咖啡厅里,员工上班就像去泡吧,首先是享受,其次才是工作。“打卡?打什么卡,打卡干吗?”重新制订规则,废旧立新,从前陈腐的规章一概不要,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很“爽”的事情,比如买个打卡钟,把它敲碎,做个盆景放在公司门口,写上“打卡钟之墓”;在办公室里放两个躺椅,雇两个足疗师傅,客户谈判时用不着西装革履,而是一边足疗一边聊天。“这就是我的公司,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压抑,持久的压抑,这是工作中最大的痛苦来源。服从于公司制度要压抑,内心愤怒时要压抑,同人交流也要压抑。赵昌龙的工作是把自己的创意说给客户听,说话的方式本身就要压抑真实的情绪,有些时候他认为客户的想法很低级,但他不能痛痛快快表达,要有必要的伪装。日子久了,如同一种累积,他不让自己麻木就只能让自己痛苦,他感觉几年来自己被压制的情绪必须要得到一次释放。
就在不久前,赵昌龙简单地创办了一家公司,只他一个人。当时他穿着拖鞋和裤衩背心就去见了第一个客户。他进去时,旁边坐了一排公司老总,人家问他,你带什么资料了?他操着东北话回答说,什么也没带啊。人家又问,你公司成立多久了?他答说,成立俩星期了。在座老板们的眼神中不禁露出诧异,此时赵昌龙感到的可是通体舒畅,这是他做公关8年来最痛快的一次。那是一次蓄谋已久的失败,明知不可能成功也要做,他就想来这么一回,无牵无挂地让自己爽一下。
有了这样的经历,再加上那个未来公司的豪华构想,赵昌龙时不时地就要在脑中过上一遍,一想起就开心。不过他知道这理想不可能完全推行,如果想要赚钱,现有的这套公司模式最为保险。但他心中的渴望不在于成功与否,而更像是一种安慰和补偿。他说,“不这么做就感觉太对不起自己了。”
4.彼岸永远会是好的
“有个梦想就觉得生活还有点追求,可有些梦想都不忍心把它实现,把它当菩萨供着,心里还有个盼头。”说这话的时候,赵昌龙脸上的表情有些落寞。
他现在理想中的日子,在来北京之前都经历过:在家乡的小县城里,享受一个悠闲的下午,看书写字,喝酒吹牛。他时常怀疑自己过往的选择,来北京这么久,自己得到了什么?他希望自己更加优秀,但又对主流的评价不屑一顾;他更希望能看很多书,写很多文章,但这些最简单的事情反倒成了很奢侈的东西。在钢筋水泥的围城里,他竖起了一个田园梦。
TOPIC
从前小时候在小县城住久了,他就向往大城市;现在大城市的环境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他又向往安宁的生活,他的内心似乎永远在憧憬和冲撞。他说:“哪有永恒的幸福,都是短暂的,但每个时期都需要一个梦想。”
心怀梦想,不满现状,幸福只能交给远方?
职场:有一些人,他们内心敏感,对现状极其不满,但又无力改变,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一个梦想。都市白领的这种田园梦有多少实现的可能?
石勇:喜欢放眼N多年以后的人,其实和当下的现实以及游戏规则在心里上已经同构了,可能他幻想的日子会让他爽一段时间,但一段时间以后就找不到任何感觉。这个故事中的人带有很强的理想主义,他认为工作、生活、人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但是实际上他改变不了什么,他只是把这些投射到未来。40岁以后很难回到那种所谓的“田园生活”,因为他已经从心理上被现在的生活同化了,他和这种状态牵连在一起,不可能完全摆脱。
职场:他这种对既定规则的反抗有何不妥吗?
石勇:砸烂游戏规则的想法太正常了,这无伤大雅,在脑子里闪过一下,或者自己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没关系。以后该做什么还做什么,他能够掌握这个分寸。
职场:幻想未来会影响现在的工作吗?
石勇:应该不会,因为这种人很有能力,他不是那种纯粹的妄想,内心也很坚定。他的做法不会给工作带来损失,不会有太大危害。但他要理解游戏规则是对每个人的要求,每个人想法都有可能不同,你用你的理想规范现实,别人也有可能用别人的理想规范现实,但能改变的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