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的面子游戏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GUO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6年6月13日,李鸿章开始了德国之行。从他进入德国国境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比俄国更为隆重的礼遇,规格之高,俨然国家元首:
  他下榻于著名的恺撒宫(旧译“该撒好司”),“凡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 莫不投其所好”,甚至连他喜欢抽的雪茄和喜欢听的画眉鸟都事先安排妥当,寝室内高悬他本人及“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照片,以示敬重;
  他在向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及其皇后递交国书后,德皇夫妇还专门摆设国宴,隆重宴请中国代表团,并亲自陪同李鸿章观看军事操演;
  
  德国首相、外交大臣等轮流着宴请代表团……
  凡此种种,都远远超越了接待一国特使的应有规格。同期到访的日本名将、著名政治家山县有朋,就没能享受到这些高规格的接待,山县在接受记者询问时,只有自嘲说“中国毕竟是大国嘛”。
  德国各报不惜篇幅地描绘了中国“副王”的各项行程。英、法等国报纸,则带着复杂的情绪,在对德国人的逾格接待予以了嘲讽。著名的《泰晤士报》发表社论,认为接待李鸿章的规格本应恰如其分,俄、德两国将李鸿章或奉为帝王,或奉为三军统帅,“贡谀献媚”,如此逾格,反而容易令中国人对两国产生蔑视心理。该报指出,英国接待李鸿章固然应该热情,但李鸿章作为“英国人民的朋友”,绝不是为了英国利益,而是为了中国自身的利益,英国对此不需要感谢。
  英国报纸的基本论调是,德国人为了拿到中国的大笔军火定单,对李鸿章过于奴颜媚骨,而当李鸿章离开时,并未采购任何军火,这令德国人失望至极,进而转为满腔怨愤。
  其实,觊觎着李鸿章大笔军火定单的,自然不只是德国人而已,包括英国在内,都莫不竭尽全力向这位中国政治家推销自己的军火。
  德国人的问题,在于其“吃相”的确有点难看,不像老牌帝国那样善加伪装。在英国人看来,刚刚崛起的德国人实在有点暴发户的轻浮,而在世故的李鸿章面前大失脸面。
  当甲午战争爆发后,英俄等国为着如何在中日之间合纵连横而煞费苦心,德国人却无事一身轻,向中日两国大肆推销军火。当时的德国外长罗敦干男爵,在外交晚宴上就赤裸裸地表示,“欧洲国家能从东方人相互间的战争里获得的唯一利益,就是向他们出售军火。”战争期间,日本和中国的采购团,在柏林频繁出没,这与英国因宣布中立而向中日两国禁售武器形成鲜明的对比,令英国军火商们羡慕不已。德国舆论则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东方普鲁士”日本,不仅认为这是文明进步与愚昧落后的战争,更是一个新兴国家对一个老大帝国的挑战。战后,日本政府还将甲午战争期间所收到的德国民众声援信,结集出版了《在对清战争中德国人对日本的祝贺》(Deutsche Gluchwunsche an das siegreiche Japan im Kriege gegen China)一书,以日、德文字发行。
  但在战后,德国人却一反常态,对中国备加呵护,与法国一道,积极参与了俄国牵头的对日压制活动,逼迫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一举成为“中国人民的朋友”。干涉还辽的三国,自然都期待着中国的回报。
  但李鸿章的出访,并没有带着采购军火的使命,不仅德国的军火商们失望,就是对德国备加嘲讽的英国军火商们,也大失所望。更令所有西方人大跌眼镜的是,李鸿章的此次出访,并不如他们预期地那样恢复了甲午战争后被贬的政治地位,相反,以七旬高龄远涉重洋回到国内后,李鸿章反而进一步受到政治打击,最后被支到了远离北京的广州看守大清的南大门,彻底远离政治中枢。中国的政治风气则进一步转向保守,西方商人们的所有期望,最后被义和团的血红大旗彻底毁灭。
  德国人毕竟不如老牌帝国的英国人那么深沉。李鸿章出访后的第二年(1897),中国政府任命黄遵宪、罗丰禄和伍廷芳分别出使德、英、法,只有德国政府坚决拒绝黄遵宪,而黄遵宪本人与德国并无任何过节,国际外交界对此百思不得其解。英国报纸认为:正是因为德国政府后悔接待李鸿章时礼节过于隆重,担心因此反而被中国人小看,便借机拒绝中国使节,以便“自增其威”。
  到了1898年,德国人更是借口传教士在山东被害事件,出动大军,强占胶州湾。梁启超认为,这是德国人为了报复“面子”被扫而进行的报复。其时,干涉还辽的三国中,俄国早已在北方得到了好处,法国也在南方得到了势力范围,只有德国,在向清廷索取福建的金门岛时,被“峻拒不许”。梁启超认为,胶州事件中,“德国之横逆无道,人人共见。虽然,中国外交官,固有不得辞其咎者。夫始而无所倚赖于人,则亦已耳。既有倚赖,则固不得不酬之。能一切不酬则亦已矣,既酬甲酬乙,则丙亦宜有以酬之。三国还辽,而惟德向隅,安有不激其愤而速其变者?不特此也,中俄密约中声明将胶州湾借与俄人,是俄人所得权利,不徒在东三省而直侵入山东也。方今列国竞争优胜劣败之时。他国能无妒之。是德国所以出此横逆无道之举者,亦中国有以逼之使然也。”
  又过了两年(1900),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Klemens Freiherr von Ketteler),也为了“德意志的尊严”,不听劝阻,非要在遍地义和团的混乱北京,只身前往总理衙门会谈,路上因与清军发生争执而被杀,引爆了义和团与驻京外交机构之间的血腥冲突。倍感丢脸的德国,组织了一支庞大的远征军,威廉二世在为这支军队送行的时候,要求他们对中国人必须残酷无情,“让中国人在一千年后还不敢小窥德国人”。
  德国大军是八国联军中最后一支到达的,他们到达时,联军已经占领了天津和北京,大的军事行动已经完结,但德军依然对京津地区进行了残酷的扫荡和屠杀,并纵兵捣毁了中国的“外交部”(总理衙门)。在与李鸿章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德国专门约定了中国政府必须派出亲王规格的高级代表团,前往柏林道歉。继李鸿章访德之后的第二个中国高级代表团,由末代皇帝溥仪的老爸、醇亲王载沣率领,区区数年,中国代表团由上宾沦为末客,德意志的天似乎有点阴晴不定。至于此后直到第二次中日战争(抗日战争),德国尽管与日本是盟国,却对中国给予了很大的同情,这些正是中德历史深处的吊诡所在。
  在李鸿章的德国行程中,最引起当时的记者和后人们兴趣的,就是他拜访俾斯麦。在场的各国记者进行了详细记录,无不大同小异。有意思的是,在曾经轰动英美的《李鸿章回忆录》中,记载了俾斯麦告诉“东方俾斯麦”李鸿章说,法国人可并不将“俾斯麦”一词视为任何恭维语,而且自己也难望得到“欧洲李鸿章”的称号。这段对话,十分传神,但《李鸿章回忆录》已确证系由美国记者曼尼克思伪造,因恐其或许引述自当时报道,我还遍查各国报纸,都难以找到其出处,估计很有可能是曼尼克思的个人创作。
  俾斯麦这句真假难考的谦语,却真正道出了其与李鸿章其实是截然不同的人。梁启超认为李鸿章难以与俾斯麦媲美,“以兵事论,俾斯麦所胜者敌国也,李鸿章所夷者同胞也,以内政论,俾斯麦能合向来散漫之列国而为一大联邦,李鸿章乃使庞然硕大之支那降为二等国,以外交论,俾斯麦联奥意而使为我用,李鸿章联俄而反堕彼谋。三者相较,其霄壤何如也。此非以成败论人也,李鸿章之学问智术胆力,无一能如俾斯麦者,其成就之不能如彼,实优胜劣败之公例然也。虽李之际遇,或不及俾,至其凭藉则有过之。人各有所难,非胜其难,则不足为英雄。李自诉其所处之难,而不知俾亦有俾之难,非李所能喻也。使二人易地以居,吾知其成败之数亦若是已耳。故持东李西俾之论者,是重诬二人也。”
  任公的这一定论,实在是对李鸿章不公之至。中国政坛风波险恶,远非一个朝气蓬勃的德国所能想象,果真易地以居,在曾国藩都要夹着尾巴做人的中国政坛,以俾斯麦的强势,一定会落个“野心家”加“阴谋家”的悲惨结局!
  当李鸿章与俾斯麦执手言欢、惺惺相惜时,他是否在内心深处向往着那种痛快淋漓的政治与人生呢?
其他文献
从去年摘取金棕榈大奖的《我在伊朗长大开始》,动画所能触及的领域已经不仅仅是《白雪公主》、《变形金刚》了。《和巴什尔跳华尔兹》和《我在伊朗长大开始》的共同点是,都以动画形式来完成对现实的批判。不同的在于,它还是一部记录片,通过九个访谈对象对真实经历的讲述,来重现1982年的黎巴嫩贝特鲁南部难民营大屠杀事件。  这场残酷的大屠杀发生在1982年 6月,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大规模武装入侵,占领黎三分之一的
期刊
在这世界上,但凡叫个塔,能在地上戳得住,都得下面大来上面小,否则就立不住,即使勉强立住了,也久不了,金字塔尤其如此,上尖下方,堂堂正正。想把塔倒过来的人不是没有,比如狗肉将军张宗昌的《效坤诗抄》里,就有这样的大胆设想。好在,即便是张宗昌,也只是想想而已,并没有动真格地把塔倒过来,过一把下面细上面粗的眼瘾。  人的社会等级也像是塔,但是,这种塔,跟人间石砌砖垒的塔不一样。跟金字塔一样,由上至下人数逐
期刊
媒体对1942年发生在河南灾荒的披露,打破了蒋介石的全盘布局,他对三千万子民生命的漠视,最终失去了所有人民。  1943年,在美国《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看来,这是他人生中的转折之年,也是“所有记忆中最为刻骨铭心”的一年。  此前,他是蒋介石忠实的拥趸,称其为“团结的象征,人民的偶像”,他认为“中国想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必须在极权统治下再坚持一段时期才能成熟地步入民主社会”,并为此不遗余力地高调
期刊
编译 蜀牛    1861年由海勒姆柏丹上校指挥的狙击团(也称特等射手团)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狙击部队。狙击团的士兵都能在600英尺的距离上连射十发,并以不超过5英寸的平均误差击中靶心。士兵们身着暗绿色制服作为伪装,在400码以下的接敌距离内对敌方目标人员进行精确打击。     1862年5月,驻守于维吉尼亚州约克镇一带的南军士兵陷入了恐慌。北方军队里一些身穿绿装的射手,成了他们的噩梦。炮兵
期刊
口述:蔡省三采访:周逵    十六年零八个月的等待,我终于在1991年12月,以香港著名“专栏作家”的身份终于登上了台湾岛。斯人已去,我在他的墓前凭吊。有人问我对蒋经国的感情是不是很复杂,我说我十年追随蒋经国,却坐了二十五年的班房。尽管他拒我于台湾门外十六年,但毕竟年轻时他对我始终有知遇之恩。     “枪下留人”    1951年10月26日,上饶市召开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公审大会,上万人聚集在上
期刊
1968年,文化大革命进入“斗、批、改”阶段,毛泽东发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五七”指示。党中央、国务院系统各部门在河南、湖北、江西等18个省、区创办了106所“五七干校”,10万名干部、工勤人员、5000名知识青年子女和3万名家属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团中央系统的1500名干部、工勤人员和家属子女于1969年4月来到河南省潢川县黄湖农场,在这三县交界,两河汇流的低洼湖区办
期刊
在剑门关口,一条宽约1.5米的古道至今仍盘旋在山脊之上;而在昭化,古蜀人与秦人大决战,古老的金牛道,见证着古蜀国烟消云散的一幕幕生死;距离彭州36公里的白鹿山,从周围山峰中突兀而出,战略位置极为险要,蜀王死后,蜀王子弃守成都,率领群臣在这里准备与秦军最后鏖战。金牛道与白鹿山,见证着古蜀国亡国的惨痛,飘荡着蜀人久久不散的离歌。    在四川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过数条著名的蜀道,北通中原的有金牛道、米仓
期刊
在近代民族主义发轫之际,中国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置身于看似极端荒谬的民族定位之中:谁是我们的敌人?谁又是我们的同胞?    日军宣传战:“恢复中华”    刻意挖掘、放大并激化满汉矛盾,是日本在甲午战争时的宣传策略之一。  1894年10月25日,日军未经战斗,轻取东北重镇九连城,驻守此处的清军,尽管有着并不逊色的武器装备,却早已闻风而逃。  根据日本官方的《日清战争实记》记载,九连城“当地居
期刊
红五月”的狂欢,渐渐地化为记忆了。然而,红五月的余音并没有终结。在此后的40年,它的影响无处不在。那些身体的动作、标语的狂欢、思想的盛宴与青年的呐喊,渐渐汇流而成今天的世界。1968年是旧世界的葬礼,新世界的胎动日。    1968年5月29日,午后两点钟,在法国爱丽舍宫,被称为“冷血动物”、谦恭而冷漠的总统府秘书长贝尔纳-特里科显得异常烦躁。他脸色苍白、精神萎顿;十几分钟后,他到底走进了蓬皮杜总
期刊
不管美国如何推崇民主自由的理念,建立在奴隶制度基础上的种族主义一直是其国家基因。这一基因不修改,美国的民主自由就永远名不正言不顺。    奴隶主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一大主力。《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佛逊,不仅拥有奴隶,而且享受着女奴的性服务,还生了孩子。这也不奇怪,建国之后南方奴隶主一度主导着国家政治。就以建都而言,欧洲主要国家的首都,都是重要的商业都市,如巴黎、伦敦等等。美国作为一个后进国家,也有费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