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aju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理想信念建设作为核心,以清除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作为一项突出任务,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主线,大力倡导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和制度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群众性创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水平。
其他文献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乡村工业的迅速崛起。乡村工业的发展,不仅形成新的工业化动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形成新的城镇化模式,这主要表现为: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资金来源主要靠自身资金积累,而不是由中央政府通过国家计划予以安排;劳动力的非农化就业及其向城镇的聚集主要是通过市场体制自发进行,并在广大城镇积淀了大量“外来人口”。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发展完全由国家计划来推动不一样,这种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工人阶级斗争的大方向,这是由中国工人阶级产生的历史环境和特点,以及它的劳动和生活处境所决定的,《中国工人运动史》一书对此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该书的出版,有助于我们对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大方向的理解,为进一步深化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
江泽民关于“先进文化代表”的思想突出强调了从文化上建设党,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的理论开拓和创新。必须理解和把握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前进方向,按照“先进文化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前提假设不适合我国实际情况,因而其结论难以照来分析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状况。我国工作化进程中存在着城市制度壁垒,外来的劳动力只能在壁垒外缘就业。进入90年代,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使大量工人下岗,然而 再就业的取向与农村劳动力有很大区别。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的迁移规模与城市失业及再就业的相关程度较小。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印尼华文文学自60年代中期以降到8、90年代相交的近30年中,遭到了几近毁灭性的打击,直到年代初期,随着中印(尼)邦交的正常化,印尼当局对印尼华人政策的逐渐调整改善,印尼的华文文学活动才逐渐显露出难得的生机。但是,至今为止,有关印尼华文文学的历史资料的招集却仍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本文在极为有限的历史、文学资料的基础上,以历史的线性发展为纵向坐标,事理耙梳出近80年来印尼华
“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是江泽民总书记经过深思熟虑而提出的新论断。这一理论符合历史发展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必须正确把握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理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搞好本职工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本文是笔者对我们当前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初步理论反思。文中在考察了一些不同的理解后,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立统一”的辩证方法,分别就“当前格局”和“未来走向”两个侧面去理解这个阶段之历史定位。在“当前格局”方面.笔者就“资本主义时代的”、“非资本主义方式”、“实践探索”这三大层面进行理论考察:在“未来走向”方面,笔者也力图就世界整体格局中“发达国家的实际走势”和“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时容易陷入的观念误区”两个维度,寻找判断未来发展形势的若干参照点,认为近期走向是资本作用的扩大而不是资本作用的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