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需要会计教育系统培养出综合型、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所处的大环境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 会计人才 会计人才培养 会计教育
一、引言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和升级,我国市场经济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实体,会计人员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了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的高速增长。然而面对如此大的需求增长,仍然有很多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够找到与自身条件达成良好适应性的会计工作。
本文对会计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进行了严谨的分析,找出了这一供需矛盾存在的根源,发现了一些我国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虽然已然积累了部分经验,但仍然具有严重的结构缺陷的问题。进而,笔者在对国内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规律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文章对我国会计人才培养及解决会计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环境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会计专业人才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的同时,也给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提供的会计岗位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会计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外资企业,会计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的出现,提供了更多的会计岗位,对会计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企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其次企业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这就要求会计人才具备良好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会计人才除掌握精深的会计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同时掌握如经济、管理、法律等学科的知识,让自己拥有精深而广博的知识结构。同时,会计人才应该熟练操作财务软件,并能对一些软件和硬件进行简单的日常简单维修、维护和管理。
当前,我国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的大环境主要表现为大众化、国际化和信息化。
1.大众化。伴随市场经济增长对会计行业的需求的刺激,我国的会计专业在我国教育系统中显示出了不同寻常的繁荣,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当前的众多高校中,基本上都开设了会计专业,甚而某些体育、艺术类的院校也未能免俗。大有“全民办会计”之势。由此带来了会计人才培养的低门槛和会计人才素质差异悬殊,以及会计人才的盲目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诸多社会问题;
2.国际化。我国国际贸易的兴起和高速增长,使具备国际观念、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越来越受欢迎,同时促使会计培养院校的培养目标也纷纷向国际化方向调整。然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具有严格的市场导向性的,这一方兴未艾的人才培养趋势,实际上正表明一部分会计培养院校的人才培养缺乏独立、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社会担当;
3.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我国会计行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我国会计核算技术已经经历了由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的过渡阶段。会计信息化,将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带来质的飞跃。为了使会计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和条件变化,这就需要会计培养机制针对现有的核算教学进行积极的调整和市场适应,并加快信息化能力的建设。
三、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
为了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就必须对会计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改革,努力完善和升级教育功能,使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求、既具独立思考能力又有实务经验的综合型、复合型、应用型的会计专业人才,具体的说从理应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平衡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目前,企业对会计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同时存在着很多找不到对口工作的应届毕业生,要解决这种神奇的供需矛盾,就必须实现教学内容与市场实际需求的平衡。学校应该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进行人才的培养,了解到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有目的性的进行培养。因此,就需要高校对目前学校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得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社会的实践需要。学校对社会的服务方向可以通过专业设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来,为了建立主动适应的市场机制,就需要我们根据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企业的需求,建立高校与企业间畅通的交流机制,能动地调整教学内容,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平台和更精准的就业渠道。
2.平衡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最核心、最本质的专业能力是会计专业核心能力,如果不注重会计核心能力的培养,就会导致会计专业人才不能灵活地处理各种经济业务事项,这样的专业素质是不符合企业和社会的需要的,那么这样的专业人员就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所以必须以会计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起点,实现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目会计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学校应根据社会市场的要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素质培养重心,实现从重知识向重能力的改变,充分重视学生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并在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人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如同会计人才赖以发展的两条腿,只有专业能力而缺乏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其发展空间将受到严重的限制,而具备综合素质但专业能力有所欠缺的会计人才,也必然不为企业所认可。
3.平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目前,会计模拟练习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践的重要方面。但是模拟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就还需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健全实习基地,与相关行业或企业达成产学研协议,开展校外实习,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模拟实验室,到企业中边学边实践,在学中练,练中学,使学生更能够拥有实习锻炼的机会,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只有把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很好的结合起来,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才能满足竞争日益激烈的资本市场的需要。
三大“平衡”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學的平衡是会计人才培养的职能基础,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平衡是会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的平衡是会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综上所述,我国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教学内容的对应性,主动协调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两架马车,全面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沟通的桥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全面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结语
当前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严峻的时代氛围,同时亦是我们会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升华的良好契机。只有充分协调理论与实践、院校与企业、教学与市场三对主要矛盾,才能使我国的会计人才培养事业获得长远的进步,为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提供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逸泉.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
[2]樊聿虎.高校会计专业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5).
[3]赖萌超,丁华飞.浅议我国高职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J].中国集体经济,2015(22).
关键词:会计 会计人才 会计人才培养 会计教育
一、引言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和升级,我国市场经济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实体,会计人员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了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的高速增长。然而面对如此大的需求增长,仍然有很多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够找到与自身条件达成良好适应性的会计工作。
本文对会计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进行了严谨的分析,找出了这一供需矛盾存在的根源,发现了一些我国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虽然已然积累了部分经验,但仍然具有严重的结构缺陷的问题。进而,笔者在对国内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规律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文章对我国会计人才培养及解决会计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环境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会计专业人才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的同时,也给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提供的会计岗位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会计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外资企业,会计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的出现,提供了更多的会计岗位,对会计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企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其次企业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这就要求会计人才具备良好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会计人才除掌握精深的会计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同时掌握如经济、管理、法律等学科的知识,让自己拥有精深而广博的知识结构。同时,会计人才应该熟练操作财务软件,并能对一些软件和硬件进行简单的日常简单维修、维护和管理。
当前,我国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的大环境主要表现为大众化、国际化和信息化。
1.大众化。伴随市场经济增长对会计行业的需求的刺激,我国的会计专业在我国教育系统中显示出了不同寻常的繁荣,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当前的众多高校中,基本上都开设了会计专业,甚而某些体育、艺术类的院校也未能免俗。大有“全民办会计”之势。由此带来了会计人才培养的低门槛和会计人才素质差异悬殊,以及会计人才的盲目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诸多社会问题;
2.国际化。我国国际贸易的兴起和高速增长,使具备国际观念、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越来越受欢迎,同时促使会计培养院校的培养目标也纷纷向国际化方向调整。然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具有严格的市场导向性的,这一方兴未艾的人才培养趋势,实际上正表明一部分会计培养院校的人才培养缺乏独立、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社会担当;
3.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我国会计行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我国会计核算技术已经经历了由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的过渡阶段。会计信息化,将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带来质的飞跃。为了使会计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和条件变化,这就需要会计培养机制针对现有的核算教学进行积极的调整和市场适应,并加快信息化能力的建设。
三、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
为了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就必须对会计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改革,努力完善和升级教育功能,使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求、既具独立思考能力又有实务经验的综合型、复合型、应用型的会计专业人才,具体的说从理应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平衡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目前,企业对会计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同时存在着很多找不到对口工作的应届毕业生,要解决这种神奇的供需矛盾,就必须实现教学内容与市场实际需求的平衡。学校应该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进行人才的培养,了解到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有目的性的进行培养。因此,就需要高校对目前学校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得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社会的实践需要。学校对社会的服务方向可以通过专业设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来,为了建立主动适应的市场机制,就需要我们根据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企业的需求,建立高校与企业间畅通的交流机制,能动地调整教学内容,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平台和更精准的就业渠道。
2.平衡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最核心、最本质的专业能力是会计专业核心能力,如果不注重会计核心能力的培养,就会导致会计专业人才不能灵活地处理各种经济业务事项,这样的专业素质是不符合企业和社会的需要的,那么这样的专业人员就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所以必须以会计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起点,实现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目会计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学校应根据社会市场的要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素质培养重心,实现从重知识向重能力的改变,充分重视学生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并在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人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如同会计人才赖以发展的两条腿,只有专业能力而缺乏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其发展空间将受到严重的限制,而具备综合素质但专业能力有所欠缺的会计人才,也必然不为企业所认可。
3.平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目前,会计模拟练习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践的重要方面。但是模拟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就还需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健全实习基地,与相关行业或企业达成产学研协议,开展校外实习,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模拟实验室,到企业中边学边实践,在学中练,练中学,使学生更能够拥有实习锻炼的机会,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只有把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很好的结合起来,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才能满足竞争日益激烈的资本市场的需要。
三大“平衡”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學的平衡是会计人才培养的职能基础,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平衡是会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的平衡是会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综上所述,我国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教学内容的对应性,主动协调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两架马车,全面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沟通的桥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全面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结语
当前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严峻的时代氛围,同时亦是我们会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升华的良好契机。只有充分协调理论与实践、院校与企业、教学与市场三对主要矛盾,才能使我国的会计人才培养事业获得长远的进步,为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提供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逸泉.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
[2]樊聿虎.高校会计专业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5).
[3]赖萌超,丁华飞.浅议我国高职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J].中国集体经济,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