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园区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切入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园区经济已成为加速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载体、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阵地。就云南而言,发展园区经济对于全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云南综合经济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园区经济是指为了摆脱传统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运行机制束缚,在规定范围内,通过科学的规划、优惠的政策、完善的管理、配套的服务和优美的环境,实现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产业和产业群,实现高素质经济主体的优化组合,是一种新型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近年来,云南省纵向比的发展很快,但横向比差距仍然很大。要实现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必须扭转特色、优势产业对经济支撑乏力的格局。而提升云南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在县域、关键在园区、潜力在民营。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指出,要抢抓机遇,做优做强产业园区,全力推进工业跨越发展,在提升产业园区发展层次、管理规范化、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构建产业园区服务保障体系上取得突破。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科学定位园区产业,推动产业集聚,重点支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发展。云南省里将建立园区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烟草及配套、钢铁、有色、稀贵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保税物流等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发展。
蓬勃之势
从1992年,昆明高新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曲靖经开区等园区开始建设以来,经过20多年的持续推动,云南产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根据初步统计,截止,2012年,全省产业园区(纳入统计)已发展到140个。其中,工业园区118个、边境贸易区2个、边境经济合作区4个、旅游园区4个、农业园区12个,省级重点和特色园区超过40个。2012年以来,为实现“稳增长、冲万亿、促跨越”的发展目标,云南省积极推行“以园招商、以商建园、以商招商”的创新发展模式,吸引了能源、冶金、化工、机械、新材料、进出口加工等一批外来投资项目和产业转移项目进驻,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初显。预计“十二五”末期,云南省内将实现129个县(市、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全覆盖,全省工业园区总数达150个左右,其中国家级10个以上,省级100个以上,实施园区发展“千百亿工程”,打造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园区10个,超百亿元的园区30个。
目前,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成为支撑云南经济跨越发展的三大主力板块。其中,工业园区承担了云南工业约70%的产值,园区产业发展好坏将对云南经济整体产生巨大影响。据省工信委统计,2012年全省在建并纳入统计的118个工业园区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7182.49亿元,同比增长26.4%;全部企业实现税收775.93亿元,增长27.08%;全部企业安排就业87.55万人,增长20.17%。2013年1~3月,全省纳入统计的121个(在去年基础上增加3个工业园区报送数据)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859.37亿元,增长32.37%;全部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90.73亿元,增长26.44%,全部企业完成利润115.24亿元,增长47.9%,实现税收259.16亿元,增长26.19%,安排80.26万人就业,增长14.43%。园区经济已逐渐成为拉动云南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据统计,2012年云南新入园企业项目超过1100个,同比增长12.5%;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150亿元,同比增长26%。2013年一季度,全省121个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9.51亿元,其中57个省级工业园区完成58.73亿元;投资额超1亿元的园区有14个,工业园区建成标准厂房130.59万平方米。另外,一季度121个工业园区招商引进工业项目387个,完成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228.14亿元,利用省外资金达152.06亿元,利用外资达13059.53万美元,一批规模大、成长性好的项目陆续进驻各地园区。
亟待改观
从各项指标上看,园区经济已成为云南经济腾飞的中坚力量,但与先进省区相比,云南园区经济还存在着聚集和带动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科技技术及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园区配套体系不健全,功能性不突出,特色园区偏少等诸多问题。
云南省除昆明、曲靖、玉溪、红河等州市及部分经济综合实力较强的县市区,其园区建设初具雏形外,其他地区的园区建设刚刚起步,大多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基础十分薄弱。滇中地区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个州市已建成工业园区48个,占云南省118个已建成工业园区的41%,部分州市园区发展缓慢,数量少、实力弱。
大多数园区产业特色模糊,主导产业发展不突出,集聚发展程度低,园区之间,项目雷同、服务同质现象较为普遍,找不准园区发展与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结合点,园区建设存在单纯性和片面性,“为建园区而建园区”,缺乏特色。有些园区产业层次低,科技及环保条件不达标,专业性较差,产业龙头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不明显,园区企业关联度小、产业链短、产业链体系薄弱,缺少龙头企业支撑、配套设施不完善,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不利于园区健康发展。
一些园区缺乏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相对高效的配套服务体系,很难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在硬件环境方面,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没有跟上,土地配套工作滞后于项目建设的需要,投资成本过高。在软环境方面,金融服务业、物流业、住宿餐饮业、会计、法律等社会中介服务不能适应园区的发展需要,园区建设处于“筑巢”阶段,缺乏统一、规范、有吸引力的政策。
近年来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招商力度较大,但从招商质量看,引进项目存在签约的多,落地的少;小项目多,大项目少;一般性企业多,高新企业少;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多,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企业少的现象,导致园区活力不够,后劲不足。“抓到篮子里便是菜”的引资方式,降低了企业的入园门槛,导致企業产业关联度不高、互补性不强、产业链缺乏、科技含量低,影响了园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另外,云南园区建设以工业园区为主,占园区总数(纳入统计的)的84.2%,而现代物流园区、农业园区、旅游园区、文化园区、科技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园区整体运营水平低,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工业园区只有10个,不足1亿元的园区有30多个,工业园区每公顷工业总产值不到1300万元,经济效益较差。
极目未来
随着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步伐加快,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东部产业转移和桥头堡建设为园区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南博会永久落户昆明为园区经济发展打造了新的平台,滇中产业新区规划为园区的经济发展营造新环境,新五年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园区经济发展插上了新的翅膀,“产业兴省、强省、富省”的战略为园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优势。
园区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同在,要更好地发展园区经济,就要解决好制约云南发展园区经济的几个重大问题。一要进一步理顺园区体制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发挥聚集效应,释放产业活力,推动园区特色化、集群化发展;二要强化园区配套,重点强化基础配套、产业配套、服务配套;三要以项目为中心,按照“五个一批”的目标狠抓项目入园,积极与央企对接、与知名企业对接,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要推动园区与发达地区和实力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在园区规划建设上突出优势特色,不断发展壮大、做强做优园区经济。
园区经济是指为了摆脱传统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运行机制束缚,在规定范围内,通过科学的规划、优惠的政策、完善的管理、配套的服务和优美的环境,实现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产业和产业群,实现高素质经济主体的优化组合,是一种新型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近年来,云南省纵向比的发展很快,但横向比差距仍然很大。要实现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必须扭转特色、优势产业对经济支撑乏力的格局。而提升云南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在县域、关键在园区、潜力在民营。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指出,要抢抓机遇,做优做强产业园区,全力推进工业跨越发展,在提升产业园区发展层次、管理规范化、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构建产业园区服务保障体系上取得突破。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科学定位园区产业,推动产业集聚,重点支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发展。云南省里将建立园区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烟草及配套、钢铁、有色、稀贵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保税物流等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发展。
蓬勃之势
从1992年,昆明高新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曲靖经开区等园区开始建设以来,经过20多年的持续推动,云南产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根据初步统计,截止,2012年,全省产业园区(纳入统计)已发展到140个。其中,工业园区118个、边境贸易区2个、边境经济合作区4个、旅游园区4个、农业园区12个,省级重点和特色园区超过40个。2012年以来,为实现“稳增长、冲万亿、促跨越”的发展目标,云南省积极推行“以园招商、以商建园、以商招商”的创新发展模式,吸引了能源、冶金、化工、机械、新材料、进出口加工等一批外来投资项目和产业转移项目进驻,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初显。预计“十二五”末期,云南省内将实现129个县(市、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全覆盖,全省工业园区总数达150个左右,其中国家级10个以上,省级100个以上,实施园区发展“千百亿工程”,打造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园区10个,超百亿元的园区30个。
目前,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成为支撑云南经济跨越发展的三大主力板块。其中,工业园区承担了云南工业约70%的产值,园区产业发展好坏将对云南经济整体产生巨大影响。据省工信委统计,2012年全省在建并纳入统计的118个工业园区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7182.49亿元,同比增长26.4%;全部企业实现税收775.93亿元,增长27.08%;全部企业安排就业87.55万人,增长20.17%。2013年1~3月,全省纳入统计的121个(在去年基础上增加3个工业园区报送数据)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859.37亿元,增长32.37%;全部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90.73亿元,增长26.44%,全部企业完成利润115.24亿元,增长47.9%,实现税收259.16亿元,增长26.19%,安排80.26万人就业,增长14.43%。园区经济已逐渐成为拉动云南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据统计,2012年云南新入园企业项目超过1100个,同比增长12.5%;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150亿元,同比增长26%。2013年一季度,全省121个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9.51亿元,其中57个省级工业园区完成58.73亿元;投资额超1亿元的园区有14个,工业园区建成标准厂房130.59万平方米。另外,一季度121个工业园区招商引进工业项目387个,完成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228.14亿元,利用省外资金达152.06亿元,利用外资达13059.53万美元,一批规模大、成长性好的项目陆续进驻各地园区。
亟待改观
从各项指标上看,园区经济已成为云南经济腾飞的中坚力量,但与先进省区相比,云南园区经济还存在着聚集和带动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科技技术及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园区配套体系不健全,功能性不突出,特色园区偏少等诸多问题。
云南省除昆明、曲靖、玉溪、红河等州市及部分经济综合实力较强的县市区,其园区建设初具雏形外,其他地区的园区建设刚刚起步,大多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基础十分薄弱。滇中地区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个州市已建成工业园区48个,占云南省118个已建成工业园区的41%,部分州市园区发展缓慢,数量少、实力弱。
大多数园区产业特色模糊,主导产业发展不突出,集聚发展程度低,园区之间,项目雷同、服务同质现象较为普遍,找不准园区发展与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结合点,园区建设存在单纯性和片面性,“为建园区而建园区”,缺乏特色。有些园区产业层次低,科技及环保条件不达标,专业性较差,产业龙头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不明显,园区企业关联度小、产业链短、产业链体系薄弱,缺少龙头企业支撑、配套设施不完善,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不利于园区健康发展。
一些园区缺乏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相对高效的配套服务体系,很难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在硬件环境方面,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没有跟上,土地配套工作滞后于项目建设的需要,投资成本过高。在软环境方面,金融服务业、物流业、住宿餐饮业、会计、法律等社会中介服务不能适应园区的发展需要,园区建设处于“筑巢”阶段,缺乏统一、规范、有吸引力的政策。
近年来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招商力度较大,但从招商质量看,引进项目存在签约的多,落地的少;小项目多,大项目少;一般性企业多,高新企业少;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多,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企业少的现象,导致园区活力不够,后劲不足。“抓到篮子里便是菜”的引资方式,降低了企业的入园门槛,导致企業产业关联度不高、互补性不强、产业链缺乏、科技含量低,影响了园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另外,云南园区建设以工业园区为主,占园区总数(纳入统计的)的84.2%,而现代物流园区、农业园区、旅游园区、文化园区、科技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园区整体运营水平低,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工业园区只有10个,不足1亿元的园区有30多个,工业园区每公顷工业总产值不到1300万元,经济效益较差。
极目未来
随着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步伐加快,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东部产业转移和桥头堡建设为园区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南博会永久落户昆明为园区经济发展打造了新的平台,滇中产业新区规划为园区的经济发展营造新环境,新五年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园区经济发展插上了新的翅膀,“产业兴省、强省、富省”的战略为园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优势。
园区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同在,要更好地发展园区经济,就要解决好制约云南发展园区经济的几个重大问题。一要进一步理顺园区体制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发挥聚集效应,释放产业活力,推动园区特色化、集群化发展;二要强化园区配套,重点强化基础配套、产业配套、服务配套;三要以项目为中心,按照“五个一批”的目标狠抓项目入园,积极与央企对接、与知名企业对接,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要推动园区与发达地区和实力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在园区规划建设上突出优势特色,不断发展壮大、做强做优园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