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自己家里的“潜规则”吗?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cca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多家庭中,会存在以下8个“潜规则”:
  1.控制准则
  我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当中曾经感受到最强烈的,就是对感受和行为的控制。妈妈通过指责的方式把自己的情绪投射给别人:“都是你让我这么难过!”同时她也控制着别人的情绪:“你根本不应该为这样的事情生气。”
  有的时候就连最简单的行为,比如今天出门穿什么,她也必须控制:“你听我的,不要穿这件,要穿那件!”如果我没有穿她指定的衣服出门,她一定会愤怒地说:“你就是要跟我对着干是不是,我只是给你提个建议,你穿那件太丑了,你为什么就是不听?”
  可问题就在于,如果她真的只是提出“建议”而不是控制,那么我没有采纳她的建议时,她可能会有些失望,但绝不会说“你就是要跟我对着干”或者“你为什么就是不听”。一个“必须”被采纳的“建议”,只可能是一种控制。



  2.完美主义准则
  没有什么准则比这个准则更让人绝望了。因为这些理想化的标准是我们自己在头脑中臆想出来的,现实中根本没有人可以真的达到。人类本来就不可能完美,所以完美主义本身就是不人道的。
  在有完美主义准则的家庭当中,父母会经常把孩子拿来跟完美主义的楷模做对比,即所谓“别人家的孩子”。比如你必须永远一丝不苟,比如“我们家的人从来都是学校里的第一名”,比如“永远都要对别人表示感谢,哪怕你心里没有一点感激”。
  3.责怪准则
  “都是因为你气我,我才这么愤怒。”
  “如果不是因为你总是指责我,我才不会气你。”
  “你每次都是这样,从来都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
  “你不也是,你从来都是对的,错的永远是我。”
  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脆弱要暴露时,我们就开始为自己的脆弱感到羞耻,我们就会用指责的方式让对方羞耻而不是去感受自己的羞耻。
  4.否认“5个自由”准则
  “5个自由”指的是每个家庭成员被容许去自由地感觉、思考、感受、想象和为自己的目标冒险。但是在很多家庭中,这样的自由是不被容许的。
  “你不应该嫁给他,因为他在北京没有房。你愿意为自己的幸福冒险?不可以!因为我比你更懂得,没有房就不可能幸福!”
  “你应该觉得自己很幸运;应该很感激我们为你做的一切;应该多听我们的话;应该为我们的情绪考虑。”
  “你不应该生气;为了这样的人难过,真的是不应该;你不应该这么严肃,为什么别人都笑了就你一个人不笑?”
  5.不交流准则
  从童年起,我们就有很多东西不能跟父母探讨。我们的家长会用威胁、否认、呵斥或者逃避的方式拒绝跟我们探讨可能会让家庭关系有压力的话题。
  “爸爸,为什么妈妈看起来那么生气?你们吵架了吗?”“没有啊,妈妈没有生气,你看错了。”但你明明看到妈妈撅着嘴,眉头紧锁,在一旁不理你和爸爸,这时候留给你的,就只有独自承受和困惑。
  “妈妈,你为什么经常不回家?”“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良心,我不回家还不是为了给你赚钱?你看看你的玩具都是哪儿来的?”其实妈妈不回家,可能是因为她在用工作逃避着跟爸爸的紧张关系。但是爸爸不说,孩子也不被容许提这件事。
  不管是丈夫的酒瘾烟瘾,还是妻子的依赖控制;不管是爸妈的性生活,还是他们不同的消费观和金钱观;不管是不良的婆媳关系,还是不良的父子关系,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了家庭中的禁忌。家里有很多公开的“秘密”,有好多不可逾越的“雷区”。
  6.不倾听准则
  每个人都在表达,但没有人在真正聆听。
  在这样的家庭中,其实不存在真正的交流。因为所有人都在为自己辩护。
  “你能不能早点回家?”
  “你什么意思啊,你的意思是我每次回家都很晚呗?那我上个星期每天下午5点就到家了,还给你做饭,你不记得了?”
  如果我们不那么自我防卫,不时刻要证明自己是对的,也许我们可以问问对方:“为什么要我早点回家呢?”也许我们得到的回答是:“因为我最近上班有些不愉快的事情,想找你聊聊天,求安慰求拥抱。”
  7.不完成准则
  一个“老问题”可能持续数年,并且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长期争执却没有任何结果。另一种是表面和平,维持彼此的意见不合。不管是哪种形式,对话仍旧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家庭成员仍旧感到沮丧和困惑。
  8.不可靠原则
  “不要相信任何人,这样你就不会失望。”因为父母本身都还是“巨婴”,他们自己的需要還没有得到满足。这样的家庭中,孩子的需要不仅得不到满足,而且他们还要去满足父母的需要。
  “妈妈,能不能买这个玩具给我?”
  “乖,宝贝,前面还有更好的玩具,我们先不买,前面有!”
  结果你发现前面并没有妈妈所说的玩具,她只是因为不想买给你而说了谎,这个时候你便开始意识到:妈妈并不可信。
  其实妈妈不想买玩具给你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很拮据的家庭,觉得买玩具是很奢侈的行为。但她没有告诉你“不买玩具是因为妈妈觉得玩具太奢侈了,妈妈小的时候從来都没有玩具”,而是选择了用欺骗孩子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对节俭的需要。
  这些就是在功能失调家庭中的“潜规则”,这些潜规则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不知不觉在自己的家庭中继续延续着这样的方式。
其他文献
我所在的游戏,背景是末日生存:H1Z1病毒侵蚀全球,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在这个世界里寻找物资、苟延残喘。你会遇见朋友,共闯天涯;亦会在物资耗尽之时,被背后开枪。  闯荡天涯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独狼很难生存。自己要么死,要么被团队收编。既有团队,就有了战争。  而游戏玩家本身,就有国别之分。  于是就出现了国人见面,互放国歌以示身份的情况。只要是国人,都能握手言和,要么组成团队,要么相安无事。  我们
期刊
前几天,朋友梅约我一起吃饭。她是个温柔婉约的女子,在金融领域工作,工作非常忙,互联网时代对行业冲击太大了,还需要不停充电学习,所以我们很少有空一起坐坐。  见面打招呼的时候,我就发现她瘦了,一问果然掉了七八斤,因为脸上化着妆,看不出真实的肤色。但是嘴唇干燥起了皮,虽然是轻微爆皮。女人聊天往往聊到家庭孩子,我问她准备要二胎吗?她说年初想要,现在不可能了。我好奇地问为什么?是工作还是身体的原因呢?  
期刊
这些天,女儿宁馨经常叹息,因为那只失之交臂的小刺猬。出生在城市里的她,只在电视和网络上见过刺猬,从没见过真的。  母亲家住在城西边儿上,门前是条大河。虽然现在的河都不干净,但它终究是条大河,特别赶上今夏高温多雨,一时间河面丰盈、水草茂盛、鸟飞蝶舞,颇有些湿地的味道。  前周带宁馨去母亲家,正逢大雨。雨势稍小,我跟宁馨立马往家赶。车灯余光里,路沿上有一只小刺猬正往河边的草丛里走。我立即指给宁馨:“看
期刊
这样的场景,你一定不陌生:公共场合,熊孩子肆无忌惮地尖声狂叫、上蹿下跳,熊孩子的父母,熟视无睹。一旦有人上前制止,还会遭熊孩子父母的猛喷!  前不久小编的领导坐飞机出行,一个熊孩子把玩具铺了一过道,一边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高声喧哗,一边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飞机过道本就狭窄,有人路过时不小心碰了玩具,孩子就像被踩了尾巴一般尖声啸叫。孩子的父母不仅不管教孩子,反而还指责路人弄坏了他家宝贝的“杰作”。有位
期刊
外公是孤儿,少年丧母,吃过不少苦。因为岁月的距离,苦难中往往有喜剧的元素。他小时候下河游泳,我们当地叫“洗澡”,脱光了跳河里,洗完穿上衣服,回家他妈妈就不知道他下河洗过澡,也不会数落他了。后来妈妈没了,他想怎么洗怎么洗。站在桥上往下跳,玩危险的“背摔”,小伙伴都没有他玩得这么好。没有妈妈管的日子,练出了称霸武林的水性。  解放后他到云贵一带修铁路,和同事勘察路线在树林里迷了路。饿得要命,找到一间草
期刊
我们常常以我们的眼光去看事情,却往往不一定是正确的。  記得有一次带着学生坐巴士从台北到澹水,因为假日人多,很多人只好站著的。门边的位子坐着一位长发女孩微低着头,清秀的脸庞,一袭淡绿色长洋装,把夏日拥挤的捷运点缀得清凉十分。到了剑潭站有个阿婆背了两大包东西上车,满头大汗东张西望找位子,就站在女孩面前。女孩抬头看了阿婆一眼,旋即低头玩弄手上的皮包带子,似乎没有让位的意思。于是我便故意转身问学生:“在
期刊
“厌厌爸终于让人收拾了。”  正在吃水果的我看到微信闪出小叔家堂妹的这条信息,立刻抓过手机,快速回复:“怎么回事?”  “老毛病犯了呗,逛鱼市把人家的鱼弄死两条,挺贵,这次撞上硬茬子,把厌厌爸揍了,还得赔鱼钱。”  话说厌厌是大堂哥儿子的外号,自打会爬起就到处招人烦,可谓人见人厌鬼见鬼愁,亲戚们背后奉送绰号“厌厌”。不过我一直记得第一次见厌厌,软软糯糯大眼睛水汪汪地看着你笑,非常可爱。成为“厌厌”
期刊
发誓一年不买衣服已经实现了。现在是第二年的发誓实现过程中。  不买衣服几乎成为习惯的这一年多,并没有因为不买衣服而耽误自由的扮嫩。  说不买衣服没有包括鞋子,“没鞋穷半截”,鞋子是必须要好的,不然影响健步如飞就无法在步态上扮嫩了。之前的跑步鞋已经破得露脚趾,于是入手一双新款轻盈的气垫跑步鞋,自以为身轻如燕(并不是)的减肥行走,背影足可以扮嫩。  如今老年人穿衣,时尚元素不多。其实衣柜的旧衣中,也有
期刊
周末去了一趟青岛,回程的时候没有买上动车,只剩下了几趟慢车还有票,干脆买了卧铺。上次坐卧铺是很久以前了,久远到记不清楚时间,好像还是2005年或者2006年,慢悠悠坐了多半个晚上的车从长沙去凤凰吧。  早到了两个多小时,废寝忘食地批阅着朋友圈,一抬头竟然只有十分钟就发车了。赶紧跑到检票口,却并没有见到像高铁那样乌泱乌泱的等候检票的队伍。跑下站台,看见一列绿皮车停在那里,好像停了很久了,而且也没有准
期刊
也许没有过,  也许上辈子。  那一瞬,  做了一生要做的事。  完成了晴天、雨天、寒露,大雪紛飞,  这屋子里,另外的我们,  在黄昏的惶然中苏醒。  窗台吊兰垂眸,  厨房羹汤如玉,  我们用体温,贴緊彼此的空。  静静地拥抱,春光轰鸣,  巨大的手拽走我时,  你从时间的那头,破土而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