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颅窝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小脑梗死29例临床分析

来源 :现代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engjing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脑梗死是神经科领域中常见的一种缺血性疾病,常因小脑的供血动脉粥样硬化闭塞、心源性、动脉源性栓塞以及外伤性椎动脉闭塞所致,多收住内科保守治疗,虽然发病率在脑血管意外中占比不高,但死亡率较高[1-2].大面积小脑梗死是因供应小脑的动脉主干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水肿,引起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导致颅内压急剧增高,严重者出现脑疝,起病后进展快,病情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高[3-5].
其他文献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最有效术式,但患者术后易出现心律失常、血肿痉挛等心血管事件,且由于部分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较重,影响术后恢复[1].常规护理模式具有固定流程与模式,虽可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医院护理资源的利用效率,但其无法达到高质量护理标准,难以满足患者多样化护理需求[2].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限性急性出血疾病,多见于儿童.该疾病是由于机体接触过敏原后,诱发全身小血管变态反应,出现皮疹、腹痛和关节肿胀等临床症状,并且会导致机体出现肾脏功能损伤、消化道黏膜出血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对患儿生命健康及正常发育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1-2].除了及时予以针对性治疗措施外,科学合理的护理同样对疗效和预后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观察预见性护理对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基底节区脑出血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临床常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具有安全、创伤小及操作便捷等优点,但对于其临床疗效的判断存在争议[2].资料表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可诱发多功能障碍,如运动功能、言语功能等,导致患者预后极差[3],因此如何改善患者预后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临床实践证明,给予患者合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4].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性护理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护理手段,被公认为是干预疾病康复的有效手段[5].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基底节
目的 探讨移动APP在妇女流产后关爱(PAC)项目延续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要求行人工流产妇女6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编号进行分组,单号纳入观察组,双号纳入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PAC,观察组采用移动APP进行PAC干预,分析两种干预方式在流产妇女中的应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1年内及半年内重复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环境、自我管理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未避孕率、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脑血管疾病,临床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普遍伴有程度不一的肢体功能异常和神经功能障碍[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需求较高,寻求一种合适的护理模式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2].个性化延续护理是指在延续性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服务,利用电话、家庭访视监督和指导患者,在护理人员、患者、家属之间建立从医院过渡至社区的护理模式[3].本研究拟探讨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研究表明,全程可追溯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内镜引起的院内感染问题[1].《WS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中也要求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登记工作.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镜中心自2014年开始使用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有线网络数据传输的内镜追溯系统,较好得完成了登记和追溯工作.本研究拟探讨基于5G技术的智能内镜追溯系统在消化内镜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尿潴留为混合痔术后常见并发症[1-2],发生率约为20%[3].临床常留置尿管导尿,但随着置管时间延长,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加[4].研究表明,艾灸疗法、中医口服等中医技术在尿潴留预防治疗中已展现了良好效果.耳穴揿针疗法是新型中医疗法之一,但目前鲜有耳穴揿针疗法与混合痔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的相关研究报告.本研究根据中医理论,探讨耳穴揿针疗法在预防混合痔患者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新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子宫肌瘤好发于30~50岁育龄女性,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相关数据显示,其临床患病率在20%~50%[1].目前该病多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但依然难以完全避免患者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2].罗伊适应模式护理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实施关键在于针对刺激因素对患者进行干预,以实现提高患者临床适应性的效果[3].本研究拟探讨基于罗伊适应模式护理联合同理心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患者生理与心理应激的影响,报道如下.
2020年美国放射肿瘤学会治疗指南中指出,放疗是宫颈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1].宫颈癌患者在接受放疗时,膀胱、小肠等脏器与临床靶区相临近,充盈的膀胱能使部分小肠远离受照靶区.研究表明,膀胱充盈状态和小肠受照体积及剂量呈负相关,稳定的膀胱充盈状态可降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也可以增加阴道残端的空间稳定性[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日常生活中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及工作姿势不良者等,早期可通过康复锻炼、针灸及中药等改善症状[1].此病若腰腿痛症状严重、有明显神经受累表现,且病情呈现逐渐加重趋势,建议手术治疗[2].多学科延续性护理是多专业人员完成的综合照护模式,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护理方式,在妊娠期高血压、冠脉搭桥术后及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等多种疾病中的效果已经得到肯定[3-4].本研究拟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多学科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