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的发展现况及前景

来源 :医学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WE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安全.心脏康复是对患者疾病和功能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多种多方面指导,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以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再发作的风险,同时也可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心脏康复概述、心脏康复方法以及心脏康复发展前景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心脏康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乘积季节模型在我院门诊量预测中的应用,为我院卫生资源配置决策提供合理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2018年逐月门诊量数据,使用R语言构建ARIMA乘积季节模型,预测2019年月门诊量,并用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评价预测效果。结果ARIMA(1,1,2)×(2,1,0)12模型是我院门诊量相对最佳预测模型,模型残差经Ljung-Box检验证实为白噪声序列(Q=16.126,P=0.1856);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MAPE为6.56%,均在预测值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合理性。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428例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合理性。结果抗高血压药物中,钙通道阻滞剂(CCB)使用频率最高,其次分别为β受体阻滞剂(β-RB)、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以及复方制剂;使用频率最高的抗高血压药物为硝苯地平控释片,其次分别为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氢氯噻嗪片以及缬沙坦胶囊。DDDs值最高的药物为硝苯地平控释片,其次分
随着5G技术商业化的推进,建设智慧医疗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建设智慧医院已然成为智慧医疗时代重要且紧急的任务。依托5G技术建设“更便捷、更高效、更智能”的智慧医院信息平台,实现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给予患者的“智慧服务”和医院管理人员的“智慧管理”,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有效互动,为患者带来更全面专业及个性化的就诊体验,达到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医疗资源分配的目的,是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未来医院的核心竞争条件。为此,本文结合5G技术的优势,探讨其
大肠息肉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从肠道内壁向肠腔生长的肠黏膜隆起型病变,主要发生于结直肠,一般无特殊临床表现。肠息肉一般需择期行内镜下切除,其病理类型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前者有癌变风险。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世界大肠癌的发病均呈现上升趋势。幽门螺杆菌(Hp)是人体内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我国Hp感染率约为40%~70%,目前已证实活动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恶性肿瘤、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病均和Hp感染有关,而Hp感染是否增加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的发病风险目
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其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免疫炎症反应和维持肠道屏障结构等复杂的生理过程,肠道微生物的失调与人类所患的许多常见疾病相关。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学基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而肠道微生物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及炎症反应密切相关,通过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CD14分子,参与胆固醇、胆汁酸和脂肪代谢,而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进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本文就肠道微生物及动脉粥样硬化概述、肠道微生物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肠道微生物-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的潜在靶点作一
心外膜脂肪组织(EAT)是分布于心肌表层的脂肪组织,其容积可以反映EAT分泌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能力,常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既往研究主要针对EAT在2型糖尿病(T2DM)相关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影响,但未对T2DM继发性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sarcopenia)等其他领域展开研究。本文就EAT解剖、生理机制、定量评估及肌少症诊断、相关机制、临床干预等多层面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慢性子宫内膜炎(CE)与不孕症患者辅助生殖后反复种植失败等不良生殖结局密切相关.因此,CE的诊断、治疗尤为重要.目前为止CE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将对目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膜性肾病的一种,临床多以中老年男性常见.该疾病具有发病缓慢,多以水肿为首表现,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关于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随着社会发展与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由肥胖所引起的代谢类疾病以及癌症已经严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肥胖是由于人体摄入的过量能量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储在脂肪细胞中引起的。大量医学证明,人体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因此对体内脂肪组织进行分割与定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可以对人体总脂肪组织(TAT)无创成像,并且通过图像分割技术能实现总脂肪组织的分割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多数患者就诊已失去手术治疗时机,临床多采用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联合治疗,但是临床治疗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发展,免疫学得到快速进展,尤其是免疫学治疗恶性肿瘤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备受临床关注和重视。本文就免疫系统与肺癌关系、肿瘤疫苗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