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与布托啡诺对罗哌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影响的对比研究

来源 :现代医药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ilsw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地塞米松和布托啡诺两种药物对超声引导下0.5%罗哌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行手部手术拟采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D、B组,每组30例.在臂丛神经阻滞前5 min,D组开始输注地塞米松(负荷量8 mg+维持量1 mg/h,安全用药剂量的极限设定为13 mg),B组给予布托啡诺(负荷量0.8 mg+维持量0.2 mg/h,极量设定为1.8 mg),随后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应用0.5%罗哌卡因40 mL进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痛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神经阻滞后4、6、8、10、12、24 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手部运动能力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阻滞成功率,麻醉后24 h内休息受干扰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D组与B组相比,麻醉起效时间更短[12.00(9.00,18.00)min vs.16.50(13.50,18.75)min],痛觉阻滞维持时间更长[1025.50(825.50,1274.50)min vs.685.50(592.00,840.50)min],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更长[903.00(762.75,1115.25)min vs.623.50(557.75,931.25)min],麻醉后24 h内休息受干扰程度更小[0.50(0.50,0.50)分vs.1.75(0.50,6.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阻滞后12、24 h疼痛程度(VAS评分)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10、12 h手部运动能力MB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布托啡诺相比,静脉应用地塞米松对超声引导下0.5%罗哌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辅助效果更强.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贵州省0~7岁儿童百日咳抗体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免疫策略和预防百日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以贵州省24483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血清百日咳抗体浓度.采用SPSS 20.0软件,利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卡方检验进行人口学特征组间比较;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00(0.83,3.92)岁;平均抗体浓度为5.27(1.24,13.04)IU/ml,其中3 738
目的 探讨人群自报体重、身高、腰围及BMI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人群健康监测意识和行为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利用荆州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荆州市18岁及以上在本地居民基本信息,采用问卷询问被调查者的身体测量情况(自报身高、体重、腰围及BMI),统一方法测量调查者身高、体重、腰围并计算BMI,计算身高、体重、腰围BMI自报值准确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身高自报值较实测值平均偏高(0.22±3.79)cm,体重自报值较实测值平均偏低(0.62±2.76)kg,腰围自报
目的 通过观察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代谢产物对衰老小鼠和HepG2细胞端粒长度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探讨发酵微生物对端粒长度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通过连续6周每天皮下注射80 mg/kg D-gal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利用40 μmol/L t-BHP干预12 h构建细胞衰老模型;采用qPCR检测相对端粒长度;Western Blot检测Tert、c-Myc、P53蛋白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MAO、SOD、CAT和GSH-Px活性及ROS、LDH和MDA水平.结果 体内实验中,与模型组比,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双歧
目的 研究石榴汁含样血清对肝癌细胞JHH-7凋亡与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石榴汁组(灌胃石榴汁20 mL/(kg·bw))和空白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7 d,2次/d.末次灌胃后腹主动脉采血,离心获得含样和空白血清,分别干预肝癌细胞JHH-7,并以胎牛血清作为对照.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计算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Bcl-2、Bax、p53、Caspase-3、Cy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空巢老人焦虑症状检出率.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WanFang Data、VIP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有关空巢老人焦虑症状检出率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信息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Meta分析运用Stata 14.1软件.结果共纳入11个横断面研究,包括1361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空巢老人焦虑症状检出率为32.8%[95%CI(2
目的 了解四川省居民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防控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方案,选取四川省开展中国成人慢病营养监测工作的13个监测点共9 428名18岁及以上四川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方案统一的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问卷开展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和慢性病核心信息两部分.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2021年四川省基民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率为57.20%.女性知晓(58.40%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描述我国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病率水平,为老年人MS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2005-2021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 database)、维普数据库(VIP)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收录的有关中国老年人MS患病率研究的文献.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
目的 对运动在药物成瘾治疗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推动运动运用于我国药物成瘾治疗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 运动对药物成瘾具有改善作用,具体表现为缓解抑郁、焦虑情绪,降低药物渴求,其调控机制主要通过神经递质途径、胞内信号分子途径和表观遗传学途径实现.另外,研究发现有氧联合抗阻训练较单独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药物成瘾的治疗效果更好.对于甲基苯丙胺成瘾者,中等强度抗阻运动的治疗效果最佳;而对于海洛因成瘾者,高强度抗阻运动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
目的 分析2020年四川省毒蕈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中毒事件的毒蕈种类分布,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毒蕈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对采集的毒蕈样品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020年全省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44起,发病人数482人,死亡3人,年发病率0.6/10万,病死率0.62%.7月的事件数最多占41.67%(60/144),绵阳市的事件数最多,占31.94%(46/144),绵阳市年平均发病率最高为每十万人口 2.9人,家庭是主要的疾病暴发场所和原因食品来源场
目的 对西双版纳州3个县(市)2016-2020年间开展的鼠疫宿主动物和媒介昆虫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鼠疫宿主、媒介的构成及指标变化特点,为西双版纳州的鼠疫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云南省鼠疫监测方案》,采用笼(夹)夜法捕鼠,对捕获的鼠类及其体表寄生蚤进行种类鉴定、数量登记,并采集鼠类血清和脏器标本进行鼠疫F1抗体检测和鼠疫菌分离培养.采用粘蚤纸或水盘法进行地面游离蚤调查,捕获的游离蚤进行鉴定后,分组进行鼠疫菌分离培养.并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20年鼠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