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性,作为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在西方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麦金太尔认为近代情感主义的兴起和启蒙思想家们努力的失败直接引起了自我与社会分裂和道德权威性的丧失,并进一步导致了现代西方社会道德危机的产生。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中论证,要想走出现代西方社会伦理道德的危机就必须重塑道德的权威,回归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德性伦理体系。
[关键词]麦金太尔 德性伦理 道德 回归 亚里士多德
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是英美当代最著名的道德哲学家之一,他历经十年的沉思而写出的力作《德性之后》,奠定了他在二十世纪后期现代西方伦理学界不可替代的地位。麦金太尔认为,当代以情感主义为特征的道德理论与实践已陷入深重危机,其原因就在于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抛弃了具有两千多年传统的亚里士多德伦理谱系,而走出西方伦理困境的唯一出路就在于回归亚里士多德。
一、现代西方道德生活和伦理理论的危机
德性作为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在西方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在古希腊文明中,德性已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L.施密特在《古希腊伦理学》中谈到“对于个人或事物,无论是实践的、道德的、精神的或肉体的属性来说,凡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都被认为是具有德性的东西。德性跟本性联系在一起,它由人的本性引申出来。亚里士多德在批判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强调“德性属于灵魂”。他在《忧台谟伦理学》中谈到“德性是那些有某种用途或效用的事物最好的排列、品质或能力”。但自从18世纪至今,西方道德领域一直被情感主义所统治。德性逐渐在人们现实的生活中边缘化。麦氏认为,正是因为近代情感主义的兴起,自我在道德领域里过分凸现,统一的客观的社会道德尺度和道德权威性丧失才造成了现代西方社会道德生活和伦理理论的危机。
麦金太尔认为,当代西方社会道德危机的根源不仅是情感主义的统治,还有启蒙运动的影响。在启蒙运动以前,西方社会一直处于德性传统之内,由于启蒙思想家们在对中世纪神学的批判中,摈弃了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向度,排斥后的道德体系中人的目的性消失了。麦氏说:“人的目的或功能这一重要概念从道德中消失了的时候,把道德判断视作事实陈述便开始显得不合理了。”启蒙思想家们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传统伦理德性的合理性丧失,并进而导致了德性的边缘化和现代西方社会道德危机的产生。
二、回归亚里士多德传统伦理德性的困境和可能性
麦金太尔的德性论是建立在对现代西方道德理论和实践批判的基础之上的。他主张道德没有理性,没有标准,道德只能是一种个人的选择。那么,伦理学的出路何在?麦金太尔的答案是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学说和实践理性传统。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灵魂的具有状态,而且,这种德性有其实现和使用,所以,它的实现和使用就应是目的。一个人只要合乎德性活动,就有幸福的生活。亚氏认为人的德性是指人的灵魂处于一种“好”的、优秀的状态,也就是理性灵魂与非理性灵魂的融和和化通,而这是一个教化的过程。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类之善有一个共同目标的共同体——城邦。每一个人的德性都必须放在社会统一体的善的角度来说明。也就是说,个人要把自己置于社会共同体之中,个人利益要和整体利益相结合,这样,每一个个人的德性和社会整体的德性才能够得到实现。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维系传统德性存在的背景条件消失了,我们应通过怎样的努力回归到传统的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呢?首先我们必须重视德性传统面临的困境。不同的时代,人们的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是有所不同的。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深受政治、经济、文化各因素影响,道德领域也不例外。德性所推崇的宁静、和谐被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挤兑成遥远的梦,可望而不可即。这是回归亚里士多德传统德性所面临的最主要的困难。其次,仅仅寄希望于道德来解决整个西方社会的伦理道德危机是不可能的。物质文明对人世生活的魅力万难抵抗。现代人们陶醉在物质生活和欲望的享受之中不能自拔,法律的力量尚属有限,更何况道德!所以,道德并不是万能的,想要回归到亚里士多德时代的的传统德性可以说相当困难。
麦金太尔更多地是从回归到亚里士多德的传统伦理德性的可能性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历经岁月沧桑,在广阔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希腊的、基督教的文化中都渗透了亚氏思想的精髓。众多史实证明: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已成为一股不容回避的巨大力量。其次,人不仅需要物质条件的满足,更需要精神超越和价值追求。“‘上帝死了’之后,西方人的精神一直处于飘泊之中。宗教的神圣性遭到怀疑,新的价值模式又尚未确立,回到亚里士多德,似乎能够给疲惫、焦虑、漂泊的现代人一所精神安顿之处。”,亚里士多德把对诸种德性的追求确立为一种普遍的价值体系,这对现代人们建立新的精神支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简而言之,麦金太尔认为,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回到亚里士多德的传统,是西方伦理学发展的逻辑必然,要想摆脱西方工业文明内蕴的精神危机,纠正扭曲了的人性就必须回归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重塑道德的权威。
[关键词]麦金太尔 德性伦理 道德 回归 亚里士多德
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是英美当代最著名的道德哲学家之一,他历经十年的沉思而写出的力作《德性之后》,奠定了他在二十世纪后期现代西方伦理学界不可替代的地位。麦金太尔认为,当代以情感主义为特征的道德理论与实践已陷入深重危机,其原因就在于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抛弃了具有两千多年传统的亚里士多德伦理谱系,而走出西方伦理困境的唯一出路就在于回归亚里士多德。
一、现代西方道德生活和伦理理论的危机
德性作为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在西方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在古希腊文明中,德性已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L.施密特在《古希腊伦理学》中谈到“对于个人或事物,无论是实践的、道德的、精神的或肉体的属性来说,凡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都被认为是具有德性的东西。德性跟本性联系在一起,它由人的本性引申出来。亚里士多德在批判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强调“德性属于灵魂”。他在《忧台谟伦理学》中谈到“德性是那些有某种用途或效用的事物最好的排列、品质或能力”。但自从18世纪至今,西方道德领域一直被情感主义所统治。德性逐渐在人们现实的生活中边缘化。麦氏认为,正是因为近代情感主义的兴起,自我在道德领域里过分凸现,统一的客观的社会道德尺度和道德权威性丧失才造成了现代西方社会道德生活和伦理理论的危机。
麦金太尔认为,当代西方社会道德危机的根源不仅是情感主义的统治,还有启蒙运动的影响。在启蒙运动以前,西方社会一直处于德性传统之内,由于启蒙思想家们在对中世纪神学的批判中,摈弃了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向度,排斥后的道德体系中人的目的性消失了。麦氏说:“人的目的或功能这一重要概念从道德中消失了的时候,把道德判断视作事实陈述便开始显得不合理了。”启蒙思想家们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传统伦理德性的合理性丧失,并进而导致了德性的边缘化和现代西方社会道德危机的产生。
二、回归亚里士多德传统伦理德性的困境和可能性
麦金太尔的德性论是建立在对现代西方道德理论和实践批判的基础之上的。他主张道德没有理性,没有标准,道德只能是一种个人的选择。那么,伦理学的出路何在?麦金太尔的答案是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学说和实践理性传统。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灵魂的具有状态,而且,这种德性有其实现和使用,所以,它的实现和使用就应是目的。一个人只要合乎德性活动,就有幸福的生活。亚氏认为人的德性是指人的灵魂处于一种“好”的、优秀的状态,也就是理性灵魂与非理性灵魂的融和和化通,而这是一个教化的过程。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类之善有一个共同目标的共同体——城邦。每一个人的德性都必须放在社会统一体的善的角度来说明。也就是说,个人要把自己置于社会共同体之中,个人利益要和整体利益相结合,这样,每一个个人的德性和社会整体的德性才能够得到实现。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维系传统德性存在的背景条件消失了,我们应通过怎样的努力回归到传统的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呢?首先我们必须重视德性传统面临的困境。不同的时代,人们的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是有所不同的。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深受政治、经济、文化各因素影响,道德领域也不例外。德性所推崇的宁静、和谐被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挤兑成遥远的梦,可望而不可即。这是回归亚里士多德传统德性所面临的最主要的困难。其次,仅仅寄希望于道德来解决整个西方社会的伦理道德危机是不可能的。物质文明对人世生活的魅力万难抵抗。现代人们陶醉在物质生活和欲望的享受之中不能自拔,法律的力量尚属有限,更何况道德!所以,道德并不是万能的,想要回归到亚里士多德时代的的传统德性可以说相当困难。
麦金太尔更多地是从回归到亚里士多德的传统伦理德性的可能性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历经岁月沧桑,在广阔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希腊的、基督教的文化中都渗透了亚氏思想的精髓。众多史实证明: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已成为一股不容回避的巨大力量。其次,人不仅需要物质条件的满足,更需要精神超越和价值追求。“‘上帝死了’之后,西方人的精神一直处于飘泊之中。宗教的神圣性遭到怀疑,新的价值模式又尚未确立,回到亚里士多德,似乎能够给疲惫、焦虑、漂泊的现代人一所精神安顿之处。”,亚里士多德把对诸种德性的追求确立为一种普遍的价值体系,这对现代人们建立新的精神支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简而言之,麦金太尔认为,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回到亚里士多德的传统,是西方伦理学发展的逻辑必然,要想摆脱西方工业文明内蕴的精神危机,纠正扭曲了的人性就必须回归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重塑道德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