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20208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哲学家康德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深深感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而崇高的道德正如流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人之所恶。
  至善的人生如一泓清泉,一片落叶于其上,顿时水面起伏,但泉的最深处安谧静止。那个隐忍为国的徐阶,在自己的能力未达一举除去严嵩父子之前,假意替他们谋划,但是这一苦心之举换来的却是弟子学生、同僚忠臣的谩骂与鄙夷。他无言,他承受,他问心无愧,因为通往光明的复兴之路注定单枪匹马。终于经过十多年的蓄势,徐阶摸清了严嵩父子的弱点,一招制胜,还大明江山壮丽,还百姓布衣安宁。
  不计个人一时得失,忍辱负重。心系苍生苦痛,此乃至善。即使遭受非议被说成是“墙头草”,圆滑得左右逢源,他依旧执着,因为他知道刚柔并济,随圆就方是保存实力之道。
  跃进人间春光,千帆过尽,宛如新生,亦是至善。季羡林先生一生勤奋,笔耕不辍,可谓著作等身。晚年,他辞去民间封给他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项桂冠。他说:“桂冠一摘,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经历十年文革动乱,被关牛棚,几起几落早已打磨掉身上残留的浮华,不做钻营投利之辈,保持一身正气,行走世间。
  面对世事浮现,淡然从容,心存大爱,此谓至善。冰心自幼在海边长大,与海相伴的过程中,她收获了宁静与博爱,将这一份份纯净的爱融入笔墨,写成《繁星》《春水》。她用文字教会我们温柔地对待世界,对待我们身边的一切。
  徐阶以柔克刚,季羡林清正立身,冰心宽容湿润。合而观之,都有其一共同点,他们胸怀至善,如水清澈。而现在的我们却少有人达到至善的境界。至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不是各种“骗捐门”招摇过市;至善是“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厚德载“雾”;至善是“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不是广置名车豪宅……
  河流在发源处惊涛拍浪,卷起千堆雪,经过九曲百折在下游归于平静,缓缓流淌。人生,亦是如此,心存至善,随圆就方,让活水源源不断地流进自己的清渠。
  【点评】文章能紧紧围绕“上善若水”进行阐述,能将其与“淡然从容”“处事不惊”“随圆就方”等构筑成一定的逻辑关系,具有较强的思辨性,此文很明显地高于那些泛泛而谈的作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符合题意。能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阐述,结构完整严谨,语言精练,富有诗意。本文较好地把持住了因果的推断,观点具有启发性。结构上从正反角度切入,不断推出新意,立意深刻,有思考和研究的价值。
其他文献
一个失意的年轻人为自己的无人欣赏、庸庸碌碌而苦闷。老人说:“成为沙滩上的一粒珍珠吧,这样就没人忽视你!”  沙子只有成为珍珠才能获得认可吗?  一沙一世界。  平凡如沙,我们亦可以创造伟大。  玲珑、剔透、洁丽,珍珠以它奶白色的光泽轻而易举地享受着众人的惊羡与赞美。成为珍珠,变得不凡,应该是每一粒沙的梦想。可如果当珍珠变得如沙粒般俯拾皆是,是否还能延续曾经万众瞩目的辉煌呢?  放眼现实,更多的人如
期刊
我的人生就是要穷尽一切可能性。  ——康德  人们看到已发生的事物,感叹它的不可思议。萧伯纳却时常梦想着从未发生的事物,坚定地说道:“为什么不能这样?”  的确,未发生的不代表它不可能,只要我们拥有自信、勇气、智慧,定能将心中梦实现。  穷尽可能,需要强大的自信心。建国之初,外国人认为我们很难解决温饱问题。但袁隆平却不相信,他的心里有个梦——在金色的秋季,百姓满脸笑容地收获沉甸甸的庄稼。为了这个梦
期刊
面对《咬文嚼字》的挑错,著名作家积极面对,以感谢和理解回应,令人为之动容。我总以为,唯有拥有一颗积极面对别人的批评与挑错的心,人生境界才能不断升华,生命才日益趋向不朽与伟大。  挑错的必要性,来自于主观世界的狭隘与片面,我们常常沉醉于自己超于常人的流光溢彩,而忘了在骄傲的同时保留一份面对不足的谦卑。  所以,善待别人的挑错,是为了塑造一个更理性的灵魂,它让人清醒,让人自知。智者如曹禺,也深谙这一哲
期刊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人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为之奋斗的人,那些敢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  时间永远是旁观者,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只有那些向着未来敢于追寻、为着梦想风雨兼程的人,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要做一只翻飞的白鹅,飞渡苦寒的人生。柴静在她初入《东方时空》时,并不顺意,遭人误解
期刊
对于已发生的事,我们习惯去问:“为什么会这样?”没有人能够给你答案,即使有了一个答案,我们也改变不了什么。事情已经发生,无论是好是坏,都只能去接受,为什么我们不曾学会探索?  萧伯纳说:“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敢于梦想,敢于探索,这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化学史上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苯环,化学家发现了这个物质,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它的结构,他试了一次又一次,最终在
期刊
这则作文材料颇有意思。  先是,年轻人见财物,起歹心,不愿意将手机交还失主。但后来看到手机失主为地震灾区捐助的消息后,年轻人又立马改变主意,愿意无条件归还。  很显然,是手机失主尚先生的美德,感动了年轻人;是尚先生的善行,将年轻人从错误的路途上拉了回来;让年轻人也找回了差点就要丧失的美德。  这不禁让我想起天津的哥马志刚。  据报载,天津的哥马志刚拉载了一位盲人小伙5公里多,应收12.4元。小伙准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事的变迁,人们的想法越来越奇怪,思想越来越独特,有些人怕奥数、英文,然而有些人却十分热爱,这现象充分暴露人们的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  急功近利是现代化生活中人最容易有的一种心态,但也是最不可取的一种心态。  怕周树人,却不怕奥数和英语,急功近利心态暴露无遗。奥数对于现代人来说对高考有利,可以凭加分制度得到加分或凭借奥数获奖获得保送资格,英文好可以出国留学,成为海归。这些大好的利益
期刊
经过书店的时候,我总看见小学生手上或多或少地拿着习题集;去学琴的时候,我总看见个子不到我胸口的孩子或熟练或生疏地招架手下的乐器。他们的表情微微茫然又似乎痛苦,像是认识世界之后感到格格不入而恐慌。  世界正在失去孩提王国,不是吗?我们曾经对世界怀有好奇心与信赖感,愿意用直线的眼光去观察一切,但后来,不知是什么时候,我们变得麻木、呆滞,一如赫胥黎所言的提前硬化。  成人自以为是的爱是一个起因,但我们同
期刊
中学生“怕周树人”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人扪心自问,自我反思一下吧。  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从封建社会的荒漠中走出,然而迎接他的并不是一派和谐的太平盛世,而是处处隐藏在光明背后的阴暗,而是一个虚有其表的泱泱大国,于是他抱着大无畏的勇气走进了人心的荒漠。他愤怒,是因为他听见了来自社会底层撕心裂肺的呼号;他悲伤,是因为他看见惨死在所谓政府门前的学生冰凉的尸体;他控诉,是因为他深爱脚下的土地。能够在那个
期刊
汪国真曾有言:“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诚然,人生中追求无止境,幸福无大小。然而,肯定这份追求,这份幸福,只需在夜深人静时,叩问自心,当听到那句——“我愿意。”一生无悔,足矣!  嵇康,一朵空谷的幽兰。那时,一把铁锤划过天际,击于石器之上,溅起万点火星,瞬间汇集,光芒万丈。那时,面对宦海沉浮,他没有沦陷,面对司马集团的威胁,他没有屈服。那时,朋友入仕,他写绝交书;生命将终,他独奏《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