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做好人才工作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tong0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海西州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结合海西实际,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积极实施人才强州战略,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原则,统筹兼顾各个层次、各个门类的人才需求,切实抓好人才的稳定、培养、吸引、使用的各项工作,引导和激励各类人才为加快海西发展、构建和谐海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立足本地实际,更新思想观念,稳定使用好现有人才
  
  “十五”期间,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人才工作机构的努力,我州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定的成效,为促进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与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无论是人才的规模、总量和人才的结构比例,还是人才的层次、素质,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深深认识到:海西虽是个资源富州,但无论是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还是财政支持情况来看,在短期内吸引大量的高素质、多功能复合型人才,缺乏必要的经济硬件和环境软件支持,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基于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现有人才队伍的稳定和使用,着眼于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挖掘其潜能,发挥其作用。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尊才、重才、爱才氛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宣传实施人才强州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我州各类人才的先进典型。同时通过广泛开展人才“双争”活动,在全州营造“尊重人才、服务人才、重视人才”的良好环境,使科学的人才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州上下形成了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二是弘扬柴达木精神,激励人才干事创业。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组织老一辈柴达木人事迹报告会、围绕“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等话题进行研讨,坚持不懈地弘扬在严酷自然环境中磨砺出的柴达木精神和青藏高原精神,引导各类人才热爱高原、扎根高原、奉献高原。三是落实政策待遇,搭建工作平台。政治上关心。按照有关规定,积极推荐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鼓励其参政议政,名誉上表彰。在全州“十五”总结表彰大会以及全州科技工作会议上公开表彰奖励我州各行各业涌现的优秀人才,树立建功立业的典范,事业上激励。引导企事业单位让人才既有可干的事业,又有晋升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施展才干中实现自身价值,在价值实现中享有成就感,经济上奖励。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均给予奖励,生活上照顾。从2002年开始,采取以政府补贴、个人自筹的办法,累计投入资金4857万元,相继建成910套供2900余人居住的环境优美的住宅楼和单身职工周转楼,同时还提高了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比例,建立了医疗保险制度和《海西州州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教育管理办法》。每年拿出5万元专款,免费为干部职工进行体检。通过抓政落实兑现工作,为各类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稳定了全州的人才队伍,极大地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工作热情。
  
  创新培训机制,丰富培训内容,加大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
  
  始终把人才队伍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切实加强对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牧区实用人才的培养。州委、州政府先后研究出台了《海西州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意见》、《海西州关于大规模培训公务员的意见》和《海西州关于大规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及规定,以州委党校和州职业技术学校为依托,采取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省内培训与省外培训、请进来与走出去、短期培训与脱产进修等相结合的办法,对各类人才进行培训。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实行教育培训与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优晋级相结合,并按照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实际,实施不同的教育培训,使人才培训与实际需求及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有效衔接。一是实施党政人才能力提升工程。近两年来,在全面完成省上确定的调训任务和州委党校规定的培训内容外,先后在上海浦东党校、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南京农业培训中心、内蒙古党员干部基层培训中心、青岛培训中心举办了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培训班、公务员培训班19期。二是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相继开展了世贸知识、知识产权、高新技术、创造学及应用、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培训。在重点人才培训方面,实施“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选派教育、卫生、农牧、城市规划、化工等专业的中高级人才到省外科研院所培训学习,以此带动全州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在急需人才的培养方面,如针对我州资源丰富,矿山企业多,安全生产管理人才匮乏的实际,2005年州人事局、州经贸委通过公开考试选派了40名优秀吉年赴中国矿大深造,以此提高我州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三是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企业家队伍为方向,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开展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管理基本规范和WT0基本规则的培训。同时拓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合作培训渠道,加强与省外企业和院校的联系,坚持每年选派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省外进行学习考察和挂职锻炼,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如瀚海集团为开发和利用好现有人才资源,每年投入培训资金150余万元,先后与青海大学、连云港化工学院、天津化工学校签订了培训协议,共委派90多名工段长以上的干部参加培训学习。同时,公司还利用工休假期组织管理人员、劳动模范出国考察学习,见世面、长知识,截至目前出国考察学习人员已达450多人次,从而使企业拥有了一大批管理能手、技术强手、业务骨干,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四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初步建立了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如青海石油管理局把高技能人才培训列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采取自办培训中心与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委托培养等方式,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并通过推行企业名师带徒制度、建立技师研修制度、技术比赛、岗位练兵等活动促进高技能人才在岗位实践中成长。“十五”期间,该局共培养技师380名、高级技师37名,有32人荣获省部级“技术能手”称号,有3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评选出局级技能专家19人,五是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以服务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为目标,通过推进科技入户工程,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牧区、田间地头, 开展农机维修、蔬菜种植、牛羊育肥等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培训班21期,培训农牧民9300人次。实施阳光工程,开展订单式劳动技能培训,打造资源开发型劳动技能培训品牌,依托青海碱业、金瑞矿业、青海钾肥、格尔木炼油厂等大中型厂矿企业,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开展了电焊、汽车驾驶、计算机、泥瓦工等工种的培训,并把法律维权常识纳入培训内容,建立起培训与就业的保障机制,培训农牧区劳动力6377人,就业率达到80%。与此同时,还结合海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以及经济调整和市场需求,本着优化结构、扩大规模、集中办学、资源共享等原则,对原有的州民族师范学校、州卫生中等职业学校等六所学校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齐全、师资水平高、教育设施和手段先进的职业教育综合培训基地。“十五”期间,全州用于人才培训的经费达970万元,共培训党政人才46720人(次),占总数的375%:专业技术人才21000人(次),占总数的250%,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200人(次),占总数的140%,农牧区实用人才25000人(次),占农牧区总人口的16.2%。
  
  依托资源优势,围绕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人才和智力
  
  我们在盘活、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结合西部大开发、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努力营造人才干事创业的工作平台,吸引和鼓励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到海西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一是围绕项目建设,实现人才与项目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海西资源富集的禀赋优势,加快资源开发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建设来促进发展,围绕发展来吸引人才。在规划项目时,尽可能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科技含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鼓励支持企业选拔优秀人才参与项目建设,并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服务和优厚待遇,为集聚吸引人才创造条件。在实施项目建设时,与吸引人才工作同步进行,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切实做到通过项目聚人才,依靠人才上项目。如西部矿业的优秀博士林大泽,毅然放弃了在北京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来到西部矿业负责公司的科研技改工作,组织完成了“锡铁山铅锌矿电位调控浮选工业试验”,预计每年创造经济效益在2000万元以上,先后组织申请并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8项。二是依托资源开发,积极开展“引智工程”。按照“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来去自由”的原则,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鼓励企业事业单位采取借调、兼职、短期工作以及咨询、讲学、合作研究、技术承包、技术八股、技术咨询、聘请客座专家等灵活有效的形式,吸引和聚集省内外的人才和智力。坚持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针,把吸引人才的重点放在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力争做到通过引进个优秀人才,带动一个产业或重点学科、完成一个重大项目、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如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之所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公司大胆突破传统的人才体制障碍,积极实行人才柔性流动,并从政策上为人才兼职、兼薪、享受科技收益提供保障,使批“假日工程师”、“候鸟型人才”纷纷加入到项目研发队伍中来,顺利地突破了从研发到工业化的瓶颈。三是搭建市场平台,公开招聘人才。海西州充分利用节会期间参加单位和人员多、结构层次高、相对集中、市场需求广阔等特点,多次举办人才洽谈会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搭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互动交流、双向选择的平台同时积极组织州内急需人才的企事业单位参加省内外高层次人才洽谈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等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为海西各项事业的发展招纳贤才。四是通过加快发展凝聚人才。经济发展与人才工作相辅相成。实践证明只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才能真正筑起引凤之巢。我州“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53.41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34.34亿元,年均增长16.2%,超过“十五”目标1.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实力得到全面提升,全州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利润和项目到位资金四项指标均跃居全省第一,GDP和财政收入均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省内外许多有识之士看好这一发展趋势和资源富集的优势,纷纷涌向海西干事创业。近几年来,我州共引进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勘探、煤炭开发等管理人才296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592名,技能人才800名。引进的人才中,涌现了一大批事业有为、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为海西经济发展和技术成果转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配套制度,为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创造条件
  
  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州专门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下发了《海西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海西州引进优秀人才若干规定》、《海西州委州政府关于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及配套文件,制定了《海西州“十五”人才规划》、《海西州“十五”人才培训规划》和《海西州农牧区实用(乡土)人才培养办法》,从而为我州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证,做好了政策准备。着眼于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了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和考察预告、差额考察、考察责任制、任前公示等制度,初步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着眼于调动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由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各联系名专家和高层次人才,定期向高层次人才通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听取他们对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重要政策法规制定和重大项目实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和关心高层次人才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为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着眼于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以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为契机,大力推行公务员考录制度、公开选拔和调任制度,进步严把公务员“入口”关,把优秀人才吸引到公务员队伍中来,制定了《海西州公务员奖励实施细则》、广泛开展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活动,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着眼于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完善了《海西州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办法》和《海西州优秀人才(专家)选拔办法》,坚持德才兼备、择优评聘的原则,坚持水平、能力、业绩的综合评价,同时重点向高新技术、盐化工技术、工程技术等领域倾斜,向重点企业、支柱产业及基层一线的优秀科技人才倾斜,使一大批年富力强、确有真才实干、业绩贡献突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着眼于改变农牧区人才紧缺、村“两委”班子干部队伍素质不高的局面,出台了《海西州科技派员制度》、《实施大学生村干部志愿者计划的意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有计划地选派一批懂农村牧区、乡镇经济管理、科技、生产、技术推广的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事业站所、学校和村级组织工作,为农牧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全州逐步形成了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使真正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本事、靠得住的优秀人才,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海西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其他文献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是在我省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回顾总结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大势,清醒把握全省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提出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奋斗目标。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关键在于结合海西的实际,指导工作,狠抓落实。    一、认真
目前,市场上流行黄芪种类多是人工平原黄芪,仿野生黄芪一直具有很大缺口,其种植栽培养育技术是限制因素。无人机(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技术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并被
1960年5月出版的《人民文学》上,刊出了一篇题为《阿兰山探宝记》的短篇小说,作者程起骏。这是青海籍作者第一次在中国作家协会的机关刊物上发表文章,也是用小说文学形式反映柴达木资源开发的第一篇作品。这篇小说的发表,在青海文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现应都兰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之约,将这篇小说背景故事作一回顾。  这篇小说是本人的处女作,时年22岁。1957年我从西宁农校毕业,自愿要求到柴达木工作,被分配到都
电路动态变化是指电路某一部分结构的变化引起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物理量的变化,电路动态变化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学生处理这类电路问题时,往往不知从何着手,如何突破这
近几年,考查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的试题在全国各省市高考理综化学试卷中频繁呈现,试题以新型化学电源的研发、污染物的处理为载体,取材广、信息新、综合强、难度大,多半以图文并茂
本文就高考复习中的一类常见题型——含参的二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的求解方法,分类归纳,并举例说明,对高考备考专题复习有参考价值.
2016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中对恒定电流的考查,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内容主要是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规律、电路的动态分析以及电路的计算等热点问题.现将其进行归类分析,以便同
通过一道向量小题的解法与错误分析,想到在数学具体内容教学和解题教学过程中的情景,提出学生在学习、考试中表现出的问题,其实是教师平时知识教学和解题教学中的问题.
德令哈市第一中学,1960年始建于海西州大柴旦,1964年随州政府搬迁至德令哈,是海西州校史最长的一所完全中学。2003年实施高中扩并后成为本地区唯一的一所普通高中。
转取间,你就走过了20个春秋。20年意味着什么?如果是人的生命,已经从童年走进了青年时期,还保留着些许天真与烂漫,而青春的血液已经涌动着激情、创新与责任。你不一样,从诞生郡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