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产吊石苣苔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索黔产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次数、提取时间对吊石苣苔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最适宜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55%、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 h、浸提2次,在该条件下黔产吊石苣苔总黄酮提取率为5.152%。[结论]该工艺可为吊石苣苔的进一步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吊石苣苔;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中图分类号S5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0-163-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L. pauciflorus. [Method]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L. pauciflorus was used as the investigation index,single factor test and orthogonal test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ethanol as the extraction solvent,so as to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ethanol concentration,solidliquid ratio,extraction time and extraction times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Result] 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L. pauciflorus were as follows: 55% ethanol concentration,1∶20 solidliquid ratio,3 h extraction time and 2 extraction times. Under these conditions,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could reach 5.152%. [Conclusion] This technology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L. pauciflorus.
  Key wordsLysionotus pauciflorus; Total flavonoids; Extraction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吊石苣苔廣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如贵州、云南东部、四川、广西等省区[1-2],生于丘陵或山地沟谷石崖上或树干上,因其具有清热、止咳、止血的功效,系贵州省苗族习用药材[3-4]。研究表明,吊石苣苔化学成分以黄酮类物质为主[5-6]。目前,关于吊石苣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分析和抑菌活性作用[7-8],未见吊石苣苔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相关报道。该研究以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次数及提取时间对吊石苣苔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探索黔产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期更好地开发利用吊石苣苔。
  1材料与方法
  1.1试材吊石苣苔的全草;0.1 mg/mL的芦丁标准溶液、70%乙醇溶液、1 mol/L NaOH溶液、5%NaNO2溶液、10%Al(NO3)3溶液、石油醚。
  1.2仪器TU1800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公司; RE52AA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1.3方法
  1.3.1方法的线性关系。根据文献[9-10]方法,分别吸取0.1 mg/mL芦丁标准溶液0、1.00、2.00、3.00、4.00、5.00 mL于10 mL具塞比色管中,依次加入0.30 mL 5%NaNO2溶液、0.30 mL 10%Al(NO3)3溶液、4.00 mL 1 mol/L NaOH溶液,用70%乙醇溶液定容,摇匀后静置15 min。于51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标准溶液浓度C(m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A=16.694 0C-0.002 2(R2=0.998 3)。
  1.3.2提取流程。将吊石苣苔洗净,低温烘干,用电动植物粉碎机粉碎。分别称取5.00 g干燥的吊石苣苔粉末,加入石油醚浸泡24 h,抽滤,滤渣低温烘干。加入适量的乙醇溶液,控制料液比,对滤渣进行回流提取,抽滤,滤液减压浓缩,得到吊石苣苔总黄酮粗提物,60 ℃下真空干燥后称重,记为m粗提物。
  1.3.3总黄酮的测定及提取率的计算。称取吊石苣苔总黄酮粗提物10 mg,用70%乙醇溶解并定容至50.00 mL,作为供试品溶液。量取5.00 mL的供试品溶液(相当于粗提物1 mg),按“1.3.1”测定溶液的吸光度A,代入标准曲线方程即可换算出1 mg吊石苣苔总黄酮粗提物中总黄酮含量。则吊石苣苔总黄酮提取率的简化公式为:总黄酮提取率=[(m粗提物×C×V)/5]×100%。
  1.3.4单因素试验。
  1.3.4.1乙醇浓度。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1 h、浸提2次,考察乙醇浓度35%、45%、55%、65%、75%对吊石苣苔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3.4.2料液比。用75%乙醇溶液、提取时间1 h、浸提2次,考察料液比1∶10、1∶20、1∶30、1∶40对吊石苣苔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3.4.3提取时间。用75%乙醇溶液、料液比1∶10、浸提2次,考察提取时间1、2、3、4 h对吊石苣苔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3.4.4浸提次数。用75%乙醇溶液、料液比1∶10、提取时间1 h,分别浸提1、2、3、4次,考察提取次数对吊石苣苔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3.5正交试验。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乙醇浓度(A)、料液比(B)、提取时间(C)、浸提次数(D)为4个考察因素,将各考察因素取3个水平进行了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1),筛选最佳提取条件。
  2结果与分析
  2.1单因素试验由图1可知,当乙醇浓度55%、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 h时提取率最大。因为乙醇浓度太低,料液比低于1∶20,提取时间太短,黄酮类物质的溶出有限。但乙醇浓度太高、料液比>1∶20、提取时间太长,浸出液中非黄酮类物质的浓度也增加,协同竞争,反而影响黄酮类物质的溶出,且不利于分离过滤。
  随浸提次数的增加,吊石苣苔总黄酮提取率也逐渐升高,但浸提3、4次得到的提取率差异不显著,浸提次数增加不仅浪费试剂,且延长操作时间。综合考虑选择浸提2次。
  2.2正交试验由表2中极差分析可知,各主次因素是B>D>C>A,即料液比>浸提次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在所选因素水平下4种因素的优化工艺组合为乙醇浓度55%、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 h、浸提2次。
  2.3验证试验按上述优化工艺对黔产吊石苣苔中总黄酮进行提取,3次平行验证,得到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5.296%、5.147%、5.015%,平均提取率为5.152%,RSD为2.73%。
  3结论
  该研究以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次数及提取时间对吊石苣苔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探索黔产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黔产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以乙醇浓度55%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 h、浸提2次,在该条件下吊石苣苔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5.152%。贵州山区生长有大量的吊石苣苔,该工艺可为吊石苣苔的进一步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19.
  [2] 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36.
  [3] 马竣,冉懋雄.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9:141.
  [4] 孙超,张勇民.贵州特有药用植物资源与可持续利用评价[J].中草药,2004,35(11):1311-1315.
  [5] 冯卫生,李倩,郑晓珂.吊石苣苔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5):337-338.
  [6] LIU Y,WANGNER H,BAUER R.Phenylpropanoids and flavonoidglycosides from Lysionotus pauciflorus[J].Phytochemistry,1998,48(2):339-343.
  [7] 魏金鳳,陈林,王金梅,等.髯丝蛛毛苣苔和吊石苣苔抗菌活性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7):1975-1978.
  [8] 汪志勇,江峰,徐红,等.苗药吊石苣苔的抑菌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22(43):64-66.
  [9] 郑媛媛,李辰,封士兰,等.油橄榄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探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1(2):547-550.
  [10] 王自军,杨红兵,齐誉,等.正交设计研究石韦总黄酮和鞣质提取工艺[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2):463.4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湖南三十六湾地区主要河流甘溪河水体及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情况,旨在为治理矿区河流重金属污染提供依据。[方法]以湖南典型有色金属采选工业区三十六湾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甘溪河流域的8个典型断面收集水样及底泥沉积物样品,采用ICPOES测定甘溪河水体及周围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结果]三十六湾地区甘溪河重金属污染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Zn、
期刊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糜子生产的除草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不同除草剂对糜子田间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 57% 2,4D丁酯乳油、56% 2甲 4氯钠盐可湿性粉剂对糜子田间杂草有一定的防除效果。喷药后15和30 d 56% 2甲4氯钠盐可湿性粉剂的株防效分别为81.32%和87.92%,其鲜重防效高于57% 2,4D丁酯乳油。与喷施清水不除草处理相比,喷施56% 2甲4氯钠盐可湿性粉剂、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含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果树增产、土壤改良及农药降解方面的作用。[方法]对复合微生物肥料进行桃树田间试验,测定增产率,检测施肥前后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及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处理的桃树的单果重及总产量分别提高了28.52%和26.56%,2个复合微生物处理的土壤容重分别为1.18和1.20 g/cm3,且土壤肥
期刊
摘要“闽恢3301”系列杂交稻新组合:天优3301、谷优3301、Ⅱ优3301,于2010、2011、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海南省从2010年陆续引进参加省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强,于2013、2014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海南省琼海市、三亚市、儋州市、文昌市、琼山市、乐东县等市县进行高产栽培示范,均表现突出。在介绍“闽恢3301”
期刊
摘要蔬菜的营养价值极高,但采后蔬菜容易变质腐烂,如不能有效地保鲜就会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因此蔬菜保鲜技术至关重要。目前,冰温保鲜、热激处理、加钙保鲜处理等技术在蔬菜保鲜方面应用较广,植物天然激素和基因工程保鲜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进展。综合国内外的研究,从物理、化学、生物3个方面阐述了蔬菜采后保鲜的各种方法及特点,同时指出各自存在的问题,并对蔬菜保鲜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蔬菜;保鲜技术;物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电子烟液中的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方法]电子烟烟液样品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均匀,充分分散在硅藻土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柱中,用环己烷萃取,萃取液浓缩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实现电子烟烟液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结果]试验表明,16种多环芳烃在0.02~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加标回收率在91%~101%,日内
期刊
摘要在总结温度对火龙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低温对火龙果冻伤的危害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不同温度气候带火龙果的引种栽培模式及其低温防御措施,为我国火龙果种植生产及火龙果南种北移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建议。  关键词火龙果;温度;低温冻害;栽培模式;品种  中图分类号S16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0-040-03  AbstractIn this research,we re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Pb2+对波纹巴非蛤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水生动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3.0~7.0 mg/L)Pb2+对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的急性毒性,分别对96 h半致死浓度(4.119 mg/L)和安全浓度(0.041 mg/L)下0~120 h各组织中Pb2+的蓄积量进行了测定。[结果]Pb2+对波纹巴非蛤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芩榆散防治畜禽腹泻的机理。[方法]分组测定芩榆散及其各组方药对猪大肠杆菌、鸡大肠杆菌和鸡沙门氏菌3种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测定芩榆散对3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芩榆散对3种细菌的平均抑菌圈直径为16.2~16.7 mm,方剂中的4味单方药对3种细菌的平均抑菌圈直径为8.4~9.6 mm,芩榆散对猪大肠杆菌、鸡大肠杆菌、鸡沙门氏菌的MIC均为7.8 mg/mL。[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在放牧补饲条件下不同品种肉牛的早期生长发育与经济效益。[方法]选择3月龄断奶新褐杂牛(新疆褐牛与本地牛)、安杂牛(安格斯与本地牛)、荷斯坦牛、土种牛31头,按品种分组开展夏草场放牧补饲试验。[结果]安杂牛、荷斯坦牛、新褐杂牛和土种牛补饲日增重分别为0.51、0.55、0.56、0.25 kg/d,安杂牛、荷斯坦牛、新褐杂牛的日增重与土种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新褐杂牛、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