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介使用与亲子隐性疏离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yutao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介的使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对H省网络环境下亲子关系的抽样调查,文章从青少年及家长网络使用的时间、内容、隐性疏离的感知度、网络亲子沟通的利用率四个维度,探讨网络媒介使用与亲子隐性疏离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亲子隐性疏离较为普遍存在于家庭之中,但双方对其的感知程度较低;网络媒介的使用有年轻化和广泛化的特征,功能以娱乐为主;网络亲子沟通形式多样且便捷,但是其有效沟通利用率较低,网络媒介使用与亲子隐性疏离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
  关键词:隐性疏离;网络媒介;网络环境;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7-0064-03
  根据2019年8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加2 598万,其中10-39岁网民群体占网民整体的65.1%,10岁以下及10-19岁群体的占比总数为20.9%,40-49岁网民群体占比由2018年底的15.6%提升至17.35%。由此我们看出:互联网以其特有的高速化、便利化、自由开放性深受大众的推崇,使用互联网的人数日益增加。互联网的使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亲子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新的方式,从理论上讲亲子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亲子关系也会愈加紧密。但是从北大学子王猛万字抨击父母,到吴谢宇弑母再到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失火丧生的5名学生在外租房居住父母却毫不知情,诸多案例不由得引人深思:目前青少年及其父母的网络媒介的普及率如何?网络媒介的特征及功能如何?人们是否感知到亲子间存在隐性疏离?网络媒介的使用与亲子隐性疏离是否关联?本文通过对H省青少年及家长500份有效调查问卷样本的统计分析,探究网络媒介的使用与亲子隐性疏离的相关性。
  一、文献综述
  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网络环境下的亲子关系。目前对此问题学界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互联网的存在对亲子关系会产生积极影响。如朱秀凌、涂敏霞(2008)认为:网络媒介利于父母快速了解子女安全情况,因新媒介的兴起而出现的“文化反哺”,有利于新型代际传播模式的形成;柴唤友、陈春宇(2019)等人的研究表明在控制性别、年龄和线下亲子沟通的条件下,网络亲子沟通与预测青少年抑郁呈负相关;王箬茗、刘萍、周紫微(2018)认为新媒体已成为亲子之间相互沟通了解的平台,但是新媒体独有的碎片化的信息交流方式使得沟通频率增加的同时,而忽略了沟通的深度,反而使子女会产生情感回避的情况。在国外的研究中,Orleans M,Laney C(2000)和Kaiser Family Foundatio(2003)调查认为互联网介入家庭提供一种新型的家庭互动,父母与子女之间通过相互探讨研究从而更加熟悉使用互联网,为亲子沟通提供更多的话题,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第二种观点:互联网会对亲子关系产生消极影响。刁生富(2018)认为,在信息社会中,亲子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家长应适当管理和控制,尊重子女的想法与观点,推动新型亲子关系的形成;孟宏、钟华(2011)认为,家庭亲子关系的破坏与网络成瘾和网络游戏成瘾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熊雪芹、刘佳(2019)等人的研究发现,屏幕时间与社会能力、亲子关系(家长及儿童问卷)呈负相关,与愤怒攻击和焦虑退缩行为得分、独自接触屏幕呈正相關。
  第三种观点:互联网的存在并未对亲子关系产生任何影响。Mesch(2003)认为,是否介入互联网的家庭,两者亲子亲密度不存在显著差异。Alfred Choi & Chen Wenli (2003)的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的家庭关系没有消极影响,也不会减少他们与家庭成员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时间。
  此外,对网络环境下亲子关系的研究不单单局限于互联网对亲子关系的影响,也有学者从“疏离”的角度分析问题。国内有关网络环境下亲子疏离研究的文献不多。牟生调(2017)研究发现亲子疏离和孤独与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效应,其他学者关注点集中在留守儿童目前的亲子疏离关系方面。国外的学者对于互联网对亲子疏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家庭环境的改变会增大亲子疏离的可能这一观点上。
  综上所述,国外研究较为广泛,主观性强,但缺少实质性的实验与证明。在国内,学者们已开始关注亲子疏离这一亲子关系危机,但是基于网络媒介环境下亲子间隐性疏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从课题组成员自身生活实际出发,聚焦H省三市青少年家庭,对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相关的调查,了解网络媒介使用的普及率、特征、功能,探究网络媒介的使用与亲子隐性疏离的关系,促进亲子关系健康良性发展,为独生子女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方法
  项目组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编制了《网络环境下亲子关系调查问卷》。问卷主要涉及网络使用的时间、内容、隐性疏离的感知度、网络亲子沟通的利用率四个维度。以H省三市的7-18岁的青少年及其父母作为调查和访谈的样本,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40份,(7-18岁青少年270份,家长270份)回收540份,有效问卷为500份(青少年250份,家长250份),回收率为92.6%。
  三、结果分析
  (一) 网络使用的时间维度
  调查显示:当代青少年75%以上拥有自己的网络媒介,网络媒介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媒介主要集中在17:00—18:00和21:00之后。每天使用时间3小时以下的占45%,4小时及以上的占55%。
   家长使用网络媒介的时间主要集中20:00之后。家长使用网络媒介的时间总体分布与青少年相似,使用网络媒介时间小于3小时的占46%,6小时以上占26%,高于青少年。   (二)网络使用的内容维度
  调查显示,70%的青少年使用网络媒介以娱乐为主,仅有10%的青少年平时不上网娱乐;家长使用网络媒介工作和关注校讯通的人数占58%,以娱乐为主的占42%。并且家长使用网络媒介用于娱乐与其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
  (三)网络环境下隐性疏离的感知度
  调查显示,41%的青少年发动态时都曾屏蔽过父母,34%的青少年表示出现过父母过度关注网络媒介而忽视自己的情况发生,但是69%的青少年认为网络媒介并没有疏远亲子间的关系。
   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家长感觉到了网络媒介的使用疏远了亲子间的距离,但52%的家长认为“网络依赖症”对亲子关系没有影响,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好好学习,我好好工作挣钱这就行了,亲子沟通没有什么用的。70%的家长反映,子女曾提出想要父母少使用网络媒介的建议,但家长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63%的家长在沉溺网络媒介时虽能察觉到子女情绪的变化,但是却无动于衷并没有采取后续的补救措施。
  (四)网络亲子沟通的利用率
  调查数据表明,青少年的倾诉对象大多为同学朋友,占比为51%;其次是网友,占比29%;而选择与父母沟通的仅占18%。网络媒介的普及化、年轻化并没有使亲子间的沟通频率增加,而是为青少年倾诉对象的选择开辟了新的领域——网友。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身份的神秘性,让青少年找到了展现内心需求、放下精神压力的“一方净土”,因为双方身份的未知性,处于青春期渴望独立的青少年在网络里可以毫无顾虑地表达内心需求,把网友作为情感寄托的对象。而与此同时,网络像一个无形的大手又将子女与父母间的距离推远了一步。但是67%的青少年却并未感觉到网络媒介的使用减少了与父母沟通的频率,这再一次印证了隐性疏离的确存在于现代核心家庭之中,父母及子女却对隐性疏离的感知度较低。
  家长通过网络媒介与子女进行沟通的内容排在首位的是子女的学习情况,占比51%,其次是情感波动占29%,经济需求位列第三占比11%;还有9%的家长根本不与子女进行沟通。此外,55%的家长表示子女通过网络媒介比面对面沟通更加健谈。网络媒介使亲子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拘泥于语言的表达方式,表情包、图片、视频等新的表达方式丰富了亲子间沟通的内容,亲子间的联系会更频繁和有趣,但是伴随而来的则是更多无效的没有深度的沟通,亲子间的交流仅仅浮于表面,在形式多样的表达方式的背后父母更不易了解子女内心真正的需求。由此可见无论是子女还是父母,网络沟通的利用率及满意率都是较低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网络媒介普及有年轻化、广泛化的特征,其功能以娱乐为主。网络媒介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调查表明,在网络媒介使用方面,青少年普及率达到了75%,父母达到了100%。无论是青少年还是父母大多数都选择在晚饭前后的时间利用网络媒介来消磨时光,放松身心。调查发现,家长对网络媒介的关注与其文化程度成负相关,文化程度越高的家长,能够意识到过度使用网络媒介会疏离亲子关系。
  2.隐性疏离广泛存在于当代核心家庭之中,但父母以及青少年对其感知程度较低。亲子间产生的情感疏远(包括孤独、无助、被强迫、被控制等消极感受被称亲子疏离)在网络环境下父母及子女双方对亲子情感疏远感知度较低。调查发现类似“网络媒介并没有拉远亲子距离”,呈现出亲子间一种“假性亲密”的现状,但“发动态会屏蔽父母”的情况比比皆是,表明隐性疏离存在于核心家庭之中,但人们的感知度极低。
  3.网络亲子沟通形式多样且便捷,但有效沟通利用率较低。网络媒介的兴起模糊了“在场”与“不在场”的界限,为父母的“远程照料”提供了条件。表情包、图片、视频等丰富的表达方式也吸引青少年更多地与父母沟通,增加了沟通的次数与频率,但是这种沟通往往是无效的缺乏深度的。父母对子女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学习上,忽视了子女的情感波动和心理需求,致使亲子间维持着“假性亲密”。
  (二)建议
  亲子关系是青少年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关系,对青少年的成长及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摆脱亲子间“假性亲密”的僵局,改善隐性疏离,在科技化、信息化的当今社会,这一问题变得格外重要。亲子关系的融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父母、子女双方共同努力。
  首先,父母应合理使用网络媒介,树立榜样作用。
  网络媒介不仅为我们休闲娱乐提供了一种方式,更极大地便利了日常生活。新兴的职业“微商”、线上工作和网络营销等吸引众多无固定工作的父母,这使得家长们更加关注网络媒介,减少了对子女的关注。在此前提下,父母不应随波逐流,应合理规划使用网络媒介的时间,避免自己過度沉溺于网络世界中,不要让一天中仅有的与子女相处的时间被网络媒介所替代,降低隐性疏离出现的可能性。
  其次,父母应注重与子女间的有效沟通,关注子女的情感需求。
  网络媒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双方的沟通方式提供多种选择,使得彼此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但是在网络上的交流并不利于父母察觉到子女情感的细微变化,符号化的交流方式也易曲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父母对当代网络流行用语的不理解,可能会让子女感觉与父母交流难度很大,增大代沟,子女会有意无意地减少与父母沟通的频率和内容,增加“隐性疏离”产生的风险性。因而,父母要有意识地主动走进子女内心,通过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将对子女的关注点转移到情感需求、日常生活、问题困扰等多个方面,使得整个沟通轻松而流畅,富有情感关怀和温度。
  此外,父母还应客观地看待子女的成长,调整心态,避免过高的期望,不要让子女成为学习的机器和知识的重复者,做子女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见证者,而不是统治支配者。
  最后,对于青少年而言,应及时向父母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尽量选择与父母面对面地交流。双方意见相左时,将自身感受第一时间说给父母,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共同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介使用的普及化、沟通交流的便捷化,开放性和包容性正在不断地延伸到现实生活中。亲子隐性疏离的关系是双重的也是双方的。在网络环境的背景下,青少年及父母双方应该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体验一种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全新的亲子相处模式,减少隐性疏离出现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朱秀凌.手机技术反哺、亲子沟通与父母教养方式——基于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的分析[J].新闻大学,2018(8).
  [2]朱秀凌.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基于对福建省漳州市中学生家庭的实证分析[J].新闻界,2015(6).
  [3]涂敏霞.信息时代的亲子关系——从“广州青少年与家庭的互动关系”的调查谈起[J].青少年探索,2008(2).
  [4]王箬茗,刘萍,周紫微.新媒体对大学生与父母关系亲密度的影响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2).
  [5]施光荣.自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6).
  收稿日期:2020-04-1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项目——网络环境下亲子隐性疏离关系研究(2019102230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黑龙江省高校教改项目——“双创”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SJGY20180364)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石鑫缘(1999-),女,吉林德惠人,本科,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田雨鑫(2000-),女,黑龙江鸡西人,本科,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通讯作者]汝秀梅(1968-),女,安徽亳州人,教授,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据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位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人。苏格拉底早年曾潜心研究自然哲学却无所收获,他意识到自然哲学理论及其探究方式本身缺陷众多,并且对自然的一味探究极大地挑战了城邦的传统伦理秩序,苏格拉底最后转向了对人事的研究。面对日渐衰败的雅典社会风气,“人应该如何生活”成了他思想转向后关注的重点,他不断跟人对话省察,力图唤醒邦民走出道德麻木的状态,结果却是将自己置于了城邦的对立面,终是导
期刊
摘 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突破《土地管理法》中强调的省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管理制度,首次提出“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同时强调“实行跨地区补充耕地的利益调节”,而2018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也在表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尝试以高标准的农田建设等方式增加耕地指标以及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
期刊
摘 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价值中,政治价值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性作用,因此,任何时候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都应高度关注其政治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发展阶段,完全有必要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进行研究。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本文主要从反腐倡廉、精准扶贫和“一国两制”三个维度来挖掘新时代思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脱贫攻坚,以共享全面小康为目标;坚持精准方略,凝聚各方力量,以提高脱贫实效为重点;强化组织保障,促进真抓实干,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核心;坚持社会动员,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丰富的内涵蕴含了三大哲学思维:民本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深入研究和剖析习近平关于扶贫重要论述蕴含的哲学思
期刊
摘 要: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投入到生产领域,大量的产品通过机器人生产出来,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与此同时现实中关于机器人生产产品的争论和研究也越来越多,学术界出现了一些声音认为“机器人会取代了工人参与生产劳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还有的学者认为“机器人生产产品的劳动创造了价值”等等,如何正确认识机器人生产的价值属性和社会价值成为当下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期刊
摘 要:“成心”是《齐物论》中的重要概念,人的是非观念都从它生发出来,阻碍着人们体认大道。作为认识的前结构,“成心”与伽达默尔诠释学中“前见”有相似性。庄子主张开放心灵,泯灭“成心”,齐是非以齐万物;而伽达默尔坚持保留“前见”来帮助理解,以“视域”融合沟通过去未来的认识。“前见”作为西方哲学中的一个概念,能够帮助理解庄子要超越的“成心”。  关键词:成心;《齐物论》;前见;视域  中图分类号:B2
期刊
摘 要:福斯特在《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一书中强调,面对地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处境,人类只有进行根本的生态革命才能扭转颓势。福斯特所说的生态革命多发生于社会领域,即从经济到政治、从文化到文明,更大范围地变革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实现彻底的生态转型。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不仅是西方国家发展遭遇的瓶颈,也严重挑战着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因此,反思福斯特的生态革命理论,对于我国在新时代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
期刊
摘 要:中国老年人口不断攀升,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农村在养老供给中面临更大的困难。时下流行的互联网+养老以及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农村缺乏发展土壤就无法发展,而偏远农村逐渐出现空心化,养老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愈发严峻,深化农村养老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案例探究“空心村”互助养老模式,发现存在资金不足、社会参与性较低、缺乏专业性人员的困境,继而提出要宣传互助共享的养老思想、鼓励乡贤参与养老事业、
期刊
摘 要: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将本属共同犯罪的行贿与受贿犯罪拆解立案,其深层原因在于突破定罪证据不足的困境。口供补强规则是“另案处理”背后的证据制度基础。基于贿赂犯罪之特殊性,在监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提升反腐败工作法律效果,应当在贿赂犯罪调查中确立形式化的口供补强规则,明确行贿、受贿双方的供述可以相互补强;另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完善行贿人在查办贿赂案件中的地位,探索“污点证人”制度设立的可能性。
期刊
摘 要: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重要法宝。本文围绕培养党员干部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研究,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党史与新时代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实践,明确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提出干部教育培训突出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斗争精神;斗争本领;干部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D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