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矶崎新陪跑45年 终获建筑界诺贝尔奖(上)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si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时间3月5日23时,2019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揭晓。获奖者是88岁的日本老建筑师矶崎新。大家的第一感觉不是“为什么是他”,而是“他应该早就拿过奖了吧”?
  为什么当矶崎新获奖后,人们的第一反应会是“他应该早就拿过奖了吧”?因为别人都是拿了奖才有资格当评委,但矶崎新却是早在1979年这个被称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的大奖刚设立时,就担任评委了,而且一当就是5届。
  他是“日本建筑界的切·格瓦拉”
  矶崎新不喜欢人们叫他“日本建筑师”,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世界公民”。他在世界各地建造了100多个建筑项目,他只是“来自日本的建筑师”。他发掘了三宅—生,又与筱原一男相爱相杀。他不仅仅是建筑师,写作、戏剧、舞台、艺术、时尚等领域,他都有所接触,从艺术家小野洋子、约翰·列侬到哲学家德里达、福柯,都是他的朋友。他幽默、激进、热爱自由,并不以某件作品出名,而以一系列还未建成的“空想式”方案留名。他远比我们原以为的更有意思。
  有很多媒體尝称他是“日本建筑界的切·格瓦拉”,他自己也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一直是站在政府的另一边,有一定的对抗性。就像艺术家一样,应该超越现实的体制,追求新的发展”。刚好,他也很欣赏切·格瓦拉,他甚至还戴过带星星的贝雷帽。
  “我从未想过要成为一名建筑师”
  矶崎新是典型的他那个时代的孩子,曾被重大事件塑造和打击过。十几岁时,看到自己的家乡被美国的炸弹夷为平地,他说:“我有一个很强烈的印象,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毁掉。那个场景成了我内心隐藏的创伤。我从未想过要成为一名建筑师,但在某种程度上,我只是觉得我们必须重建这个被毁了的地方。”
  矶崎新的家乡位于日本最南端的九州岛,他的父亲是商会会长,也是一位颇有修养的俳句诗人,父亲和祖父一起,拥有一家卡车运输企业。然后,战争爆发了。在混乱的轰炸中,母亲在1945年的一次事故中丧生。到1955年,他的父亲和祖父都已去世,日本大部分地区已被夷为平地。
  早在在东京大学读书时,矶崎新就开始靠教年轻学生物理和数学为生了。后来,他偶然发现了一些关于现代建筑的书籍,并对其产生了兴趣。30岁时,他带着只看现代建筑的想法去了欧洲,结果,却迷上了古典建筑。在经由美国回日本时,“洛杉矶把我搞糊涂了,我找不到它的结构,它是如此之大,以至无穷。唯一能把它联系在一起的,是你开车时看到的大量的标志和广告牌。洛杉矶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它给了我—个不同的城市慨念,—个看不见的城市。”
  大量的旅行在他脑海中形成了一个三维的建筑百科全书,从柯布西耶式的极简主义到柏拉图式的实体建筑和东印度的佛塔。后来,这些都慢慢地渗入到了他的作品中,比如“筑波中心”仿米开朗基罗的坎皮杜里奥设计的中央广场,MOCA中的埃及金字塔形的天窗及新德里记忆中的砂岩。
  “未建成的建筑才是建筑史”
  上世纪60年代,矶崎新推出“空中城市”的慨念,来回应日本的土地紧缺、交通拥堵和资源缺少。1968年,他应邀参加了第14届米兰三年展,参展的作品是《电气迷宫》。
  这个表现广岛灾难的启示性作品,第一次把建筑和日本当代艺术结合了起来,带动了包括三埔康平在内的一代日本大师。但是,就在展出时,他却签名加入了—个法国右翼组织,赞成捣毁自己的作品。于是,在后来的数十年里,《电气迷宫》以悬而未决的“未建成”身份,作为一个“艺术事件”,对欧洲先锋派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促使福柯、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将探究的目光转向东方。
  “筑波中心”是矶崎新“已建成”建筑的代表,在这个作品中,他将其隐喻的手法发挥到了极致,使用碎石遍野的“废墟”体现建筑师想象中的“筑波中心”——非屹立高耸的当代建筑,而是千万年后,当人类文明彻底消逝时的历史遗迹。在“已建成”中思考“未建成”,矶崎新就是想在作品多维的时间观照中,表达自己的跨时代语言。
  矶崎新一直认为,随着一个作品的建成,不仅它的缺陷昭然若揭,还会被融入城市,被蜂拥而上的媒体消解,然后被迅速淡忘。反而是没有建成的作品,有不断被挖掘、阐释的可能性。在他看来,“未建成”意味着另一层次上的“建立与存在”。正如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所说,能让城市寻访者们发现“你不复存在的故我或者你已经失去主权的东西”。矶崎新尝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未建成的建筑才是建筑史。”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某种程度上,‘提问’是个很难替代的工作。一个机器人很容易学会一万种问题回答的方式,但很难问出十个具有连续性的问题。所以,我有一点小小的‘幸存感’。”杨澜说。  “我挺幸运的,能够从事喜欢的行业。”近日,资深媒体人杨澜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回顾了进入媒体行业30年来的历程。她将“提问”视作一门手艺,“要想做一个好的记者,就得好好做功课,永远保持像艺术家创作的兴奋感”。  从事喜欢的行业很幸运  初春
期刊
孔融任北海相六年,后经刘备表荐,又兼领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谭(袁绍的大儿子)攻北海,时,北海只剩下几百兵丁,流矢像雨一样射来,袁军已杀入城中,而融仍在那里凭几读书,谈笑自若,直至城陷,方才起身逃走,妻、子皆为谭所掳。  同年,汉献帝迁都许昌,以融为将作大匠(将作监长官,秩二千石,将作监是负责宫室、宗庙和皇帝的陵寝营造的部門),未几,升为少府(九卿之一,掌宫中御衣、宝货、珍膳等)
期刊
第八十辑北京土话中的满语(二)  在北京话中,满语也有这些情况: “央告”,也说成“央各”或“央给”,乞求、求情的意思,來自满语的“yandumbi”。原义是托人情、说好话,进入汉语后,意思有些变化。  “磨叽”,不停地唠叨的意思,来自满语“磨错”,原义是迟钝。进入汉语后意思完全变了。  “瞎打混儿”,不正经干事儿,瞎混的意思,来自满语。原义是贫穷,穷光蛋。  “抹(读ma)擦抹擦”,把东西抚平的
期刊
北京出生、北京長大的优秀摄影家李建惠先生,用手中的相机倾诉心中对北京的美好情感。
期刊
噩耗是海岩先生第一个发给我的——时尚集团刘江今晚九点去世。海岩是个很严谨的人,但我仍回问了一句“确定?”海岩回复:“确定,急性白血病。”于是我长叹一口气回复说:“时尚集团命运多舛。”  时尚集团高峰时下辖17本时尚类豪华杂志,各路明星都以能挤上其封面为荣。这些杂志的主编有许多我都认识,采访聊天时当然少不了他们的老板。时尚集团最初就是从一本杂志开始的,那是在1993年的事了,吴泓与刘江搭档,辞职办了
期刊
有一对夫妇,多年来活跃在京剧舞台上,他们同年生,同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同年毕业,后来的单位都是中国京剧院,两人同为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同样的舞台上,他们一生一旦,很难得地用着同样的调门,你一句“怕你一去不回还”,我一句“快马加鞭一夜还”,深情款款地配唱着铁镜公主和杨四郎,唱着王宝钏和薛平贵……如此机缘巧合的两个人,就是李维康和耿其昌。  舞台上扮
期刊
2018“京味儿印象”摄影年赛历经一年时间,共征集了三干多幅优秀的鼹影作品。再次感谢所有投稿者的支持。  其中有114幅作品入围年赛,并刊登在《北广人物》周刊,同时在北广网和中摄联盟官网也进行了同步展示。大赛评委会在入围作品中评选出16幅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作品奖十名。  一等奖:《晨光》吴国健  二等奖:《月白风清》肖荣和  《晨光》王中强  三等奖:《北京符号
期刊
中国女物理学家,一共有三位曾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她们一个是有着“核物理女王”之称的吴健雄,一个是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慧,她也是一位杰出的核物理学家,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本文的主人公——王明贞。  王明贞,1906年10月3日出生在苏州的—个世代读书做官的人家。  王明贞的远祖可追溯到明武宗时,王阳明眼中的“完人”、唐伯虎眼中“海内文章第一人”的文渊阁大学士王鳌。  王明贞的祖父王颂蔚是王鳌的第13代
期刊
将比诺什早期的银幕形象与现在相比你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放松和自在了。她本人将之归因于学习和表演现代舞的经历。  不久前的海南三亚国际电影节上,法国著名电影演员朱丽叶·比诺什接受记者采访,她说:“既然皱纹每个人都会长,我为什么不能带着皱纹去笑,带着皱纹去演戏?只要明白这件事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就不再有那么多的顾虑。归根到底,我想,这还是内心够不够坚强的问题,恰是岁月给了我这份坚强。”  出版
期刊
刷脸進站、智慧车站、基于乘客出行全生态链的智慧诱导体系、智慧列车、智能运维等新技术在地铁中的示范应用,都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2008年一2018年,北京地铁经历了风驰电掣的发展,地铁运营线路从8条变成21条,地铁里程从200公里增加到630多公里,北京地铁总长度可绕二环路约20圈。这背后,是以赵华伟为代表的中国第三代地铁人的不解奋斗。  首创了检测规范和系统技术指标体系  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