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与安全套的斗争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SHENG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姆斯多克从1873年直到1915年去世,疯狂利用《科姆斯多克法案》逮捕了3873人,其中超过2900人被判定有罪。搜查生产商的家庭和工厂,特别是搜捕纽约城里的生产商,几乎成了他的强迫症。即使如此,他不遗余力的“科姆斯多克运动”还是逐渐偃旗息鼓,到底是什么让安全套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前进,不断发展呢?  1865年,一些美国人被内战和持续的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巨大变化所侵扰,这些变化不仅是生理上的和政治上
其他文献
与北京画报普遍零敲碎打且散佚严重相反,上海画报多有规模大且保存完好者,如《点石斋画报》《时事报馆戊申全年画报》《图画日报》等。除了有大报作为依托,人力、财力较为雄厚,它们之所以“传之久远”,完全是因发行量大,商业化程度高,抓住机会适时重印所致。  “宣统纪元仲春出版”的《时事报馆戊申全年画报》,由时事报馆编辑部编印、时事报馆图画部绘图、时事报馆印刷部印刷,总共36册,定价大洋四元二角。第一至第十一
期刊
博香堂:遇见皇家文化  博香堂里有这样一位主人,著名沉香收藏家江向东老师,他的藏品中有世界各地珍稀天然的香材,曾考察过东南亚多数沉香产区,以及中东地区消费市场,多年的实地考察和经验交流累积,让他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对沉香及中国传统香文化的认知方式。  博香堂里有另外一位80 后的香道文化传播者罗子杰,学音乐出身的他酷爱传统文化,在沉香及中国御香文化领域专研多年,而且他还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香文化加以结合
期刊
我们一想到儒家,就觉得那只是讲政事,整天想着治国平天下;或讲道德,整天教人守礼、法尊、德性的学派,跟个人养生长寿邈不相干。儒家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整天奔走风尘,席不暇暖,弄得颠沛流离,困顿异常,更是大违养生之道,怎么说他们就开启了中国人重视养生的传统?  养生,是中国人独有的观念。西方人也许更讲清洁、更讲卫生,但他们没有中国人这样的养生观及习俗。  例如春天来了,该如何吃、如何保养;待夏天渐至
期刊
每隔四年,地球就会围着足球转一圈。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但世界杯的疯狂足够让世界瞬间High到顶点。  历史上,足球有许多振奋人心的时刻。比如在1967年,尼日利亚正爆发著名的“比夫拉内战”。当时贝利随桑托斯队访问尼日利亚进行足球比赛。为了能观看贝利的比赛,交战双方临时达成为期48小时的停战协议。这场历时3年的战争夺走了120万人的生命,“贝利停火”是尼日利亚内战唯一的安慰。  足球场上也有黑
期刊
在今天的曼哈顿,不管是小饭馆,还是高档餐厅,全都提供外送服务。人人都在分享改革的成果,却很少有人记得一位改变美国餐馆外送服务的女人。  美国有四万家中餐馆  在美国,中餐馆的数量大约有四万家,比麦当劳、汉堡王和肯德基三大快餐连锁店的总和还多。  中餐馆在美国几乎无处不在。它们可以蜗居在城市远郊的商场、市区平民窟,也可以栖身于美国中西部一些连地图上也找不着的小镇。就连当年约翰·布斯用来计划刺杀林肯总
期刊
20世纪初叶,无论从哪个角度,满清统治都已风雨飘摇,当1911年在冷风中降临时,武昌人更是感到不安与惊恐:许多童谣暗示朝廷即将灭亡,街巷间的陌生人仿佛正筹备着某种神秘的行动,与之相关的谣言,更如雨后春笋般肆意滋长,有人猜测,这一年,将发生许多天翻地覆的大事——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武昌:谣言下的革命  大动荡前夜的武昌气氛微妙,城内看似秩序井然,但飞涨的物价和如临大敌的军警表明,生活在这里并不从
期刊
时间:2014年4月10日  地点:北京清华大学紫光国际交流中心  人物:张鸣 吴思  张勋复辟,从开始到结束,不过12天。有关这段已经盖棺定论的历史,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却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他将1917年张勋复辟前后的中国社会作为主要关注点,出版了新书《共和中的帝制:民国六年,中国社会的两难选择》。4月10日,中南博集天卷读行者图书在紫光国际交流中心举办了一场读者沙龙,张鸣与著名历史学者吴思展开对
期刊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始终伴随着前进与回归的双重变奏。上路的激情与回家的渴望同时塑造着人类的理想:没有创造和自我发展的欲望,我们可能还处于穴居生活中;而失去家园的守护,人生的旅程便成了有去无回的不归之路。  在农业文明时代,孔子在与弟子聊天时说,他最向往的生活莫过于此: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正因为有了“咏而归”的精神安顿,“治国平天下”的宏图
期刊
时间:2014年3月23日  地点:北京炎黄艺术馆  人物:沈迦  今天是没有秘密的时代,似乎一切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到。在一年前,我们在网上搜索“苏慧廉”的名字,只能搜到不到三百字的只言片语。然而在一百多年前的温州,很多人都认得这位来自英国的传教士。3月23日的炎黄艺术馆,新星出版社举办了一场沙龙,《寻找·苏慧廉》的作者沈迦为到场听众讲述了苏慧廉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从不愿去中国,到影响中国  沈迦
期刊
汪丁丁曾自道:“我离开妻子既不会购物也不会应付各种电话,或者说,我这方面的能力完全在平均水平之下。”2014年元旦前夕,在北京西苑的一家咖啡馆里,汪丁丁的夫人为我们点好饮品后出去办事。由于背景有些噪杂,我们换了一个位置。当两个小时的采访快结束时,一直滔滔不绝阐述观点的汪丁丁猛然说道:“咱们一定把一瓶水落在刚才那桌了。我妻子从来都是给我买一瓶圣培露,再买一瓶纯净水的。”过去一找,果然如此。于是记者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