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综合化、交通人性化、交通信息化及交通智能化,是我国交通运输业未来10~20年的主要发展趋势。”在2006年12月20日举办的“2006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上,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笑京断言。
本次年会以“ITS的现状与未来”为主题,科技部、交通部、公安部、北京市委以及相关部委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言。
要让“十二五”目标更明朗
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武平指出,“十五”期间的ITS应用并不理想,标准化普及工作并不乐观,显得有些滞后,但是,如果“十一五”目标能够顺利地解决交通瓶颈问题,那么“十二五”目标将会更明朗。
“‘十二五’期间智能交通的初步考虑是:形成智能化交通控制、交通信息服务、运输安全保障、综合交通运输组织协调的产业化和工程应用;智能车路技术方面实现与国际研究同步;智能化双模式运输系统实现自主的技术体系和工程应用;开始研究能够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的智能交通技术;为高端用户开发车辆自动驾驶、自动防碰撞报警技术。”
武平说,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主要科技需求决定了:我们一定要提高系统效能和服务水平、增强交通运输安全水平和保障能力。通过“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在智能化交通控制、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数据管理、公交优先、智能调度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多项成果已进入工程化应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十个智能交通应用示范工程和京沈、京津塘等高速公路的示范工程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他强调了“十五”期间ITS悬而未决的五大问题:第一,缺乏公路、铁路和水路服务系统的有效衔接;第二,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急需智能化交通系统技术和装备的支撑;第三,资源不共享仍存在;第四,符合中国交通基本规律的智能化运营技术尚待开发;第五,智能交通运行的政策基础研究不足。
“针对‘十五’期间的遗留问题,以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提出的新问题,在‘十一五’的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中,分别安排了‘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安全技术’和‘国家综合智能交通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两个智能交通科技项目。”他说,这两个项目将促进我国ITS朝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ITS产业任重道远
王笑京指出,现阶段我国智能交通领域的总体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第一,我国在各个领域虽然或多或少地开展了智能化交通的开发和试验,但这些试验多数是在单独领域或某一个具体技术或某一具体应用上进行;第二,我国ITS在开发和试验中,模仿和跟踪的内容居多;第三,我国ITS的开发是围绕经济和建设的现实问题,以应急性的、适应性的为主,是属于配合性的,系统的、突破性和独创性的研究开发,特别是一些新领域还没有真正开展;第四,我国的ITS有一定的应用效果,但是零散、不突出,处在交通系统的附属或可有可无的地位。
他认为:“我国ITS的发展任重道远,但不可否认,智能化将是我国交通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要建立评价系统
“通过信息化和交通工程技术手段,建立科学的道路交通运行评价系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ITS发展的基础工作。”在分组论坛会上,北京市奥组委交通部部长于春全如是说。
于春全着重阐述了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宏观评价系统。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主管部门为了改善城市交通、提高交通信息服务水平、构建和谐交通,需要对道路交通运输状况(服务水平)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工程建设和管理措施。
会上,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教授级高工马林也就“城市中心拥堵收费实施机制”发表了看法。他指出,调度交通拥堵收费对解决交通拥堵有很好的效果。他认为,拥堵收费的对象应依次为:私人小汽车、公共小汽车、出租车、中大型的客货车等。
“标委会”的成绩
2006年12月21日,2006年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8)年会暨标准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由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标委会”)副秘书长马林主持。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交部主任殷明汉公布了2006年发布的12项ITS国家标准,其中,“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信息分类与编码”、“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事件信息集”、“智能运输系统-电子收费-系统框架模型”等三项已实施;“智能运输系统-数据字典要求”等9项将于2007年正式实施。
标委会主任委员、交通部科教司司长孙国庆作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标委会2006年所取得的成绩。他说,交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产业,是为经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必须高度关注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电子收费系统、区域资源整合、交通安全、标准的推广应用和队伍建设,将是明年工作的重点。”会上,标委会委员们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北京四通智能交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总经理关积珍说,ITS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推广的难度依然很大,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新标准的制定应考虑与原有标准的兼容。”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赵鸿鸣说。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的陈江洁也强调,在重视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地方的作用。地方标准应作为国家标准发布前期的过渡。
“行驶速度为多少才算是拥堵或者顺畅?这需要有一个标准的数据。高速公路显示屏应该设置在什么位置?这需要有一个显示的标准。交通拥堵是因车辆抛锚,还是因雨雪等自然原因,或是因酒后撞车等人为原因?这需要有对应的编码标准。”标委会秘书长王笑京向记者解释标委会的作用。王笑京说:“标委会于2003年9月16日成立,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组织,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地对标准体系进行研究规划。”
本次年会以“ITS的现状与未来”为主题,科技部、交通部、公安部、北京市委以及相关部委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言。
要让“十二五”目标更明朗
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武平指出,“十五”期间的ITS应用并不理想,标准化普及工作并不乐观,显得有些滞后,但是,如果“十一五”目标能够顺利地解决交通瓶颈问题,那么“十二五”目标将会更明朗。
“‘十二五’期间智能交通的初步考虑是:形成智能化交通控制、交通信息服务、运输安全保障、综合交通运输组织协调的产业化和工程应用;智能车路技术方面实现与国际研究同步;智能化双模式运输系统实现自主的技术体系和工程应用;开始研究能够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的智能交通技术;为高端用户开发车辆自动驾驶、自动防碰撞报警技术。”
武平说,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主要科技需求决定了:我们一定要提高系统效能和服务水平、增强交通运输安全水平和保障能力。通过“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在智能化交通控制、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数据管理、公交优先、智能调度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多项成果已进入工程化应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十个智能交通应用示范工程和京沈、京津塘等高速公路的示范工程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他强调了“十五”期间ITS悬而未决的五大问题:第一,缺乏公路、铁路和水路服务系统的有效衔接;第二,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急需智能化交通系统技术和装备的支撑;第三,资源不共享仍存在;第四,符合中国交通基本规律的智能化运营技术尚待开发;第五,智能交通运行的政策基础研究不足。
“针对‘十五’期间的遗留问题,以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提出的新问题,在‘十一五’的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中,分别安排了‘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安全技术’和‘国家综合智能交通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两个智能交通科技项目。”他说,这两个项目将促进我国ITS朝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ITS产业任重道远
王笑京指出,现阶段我国智能交通领域的总体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第一,我国在各个领域虽然或多或少地开展了智能化交通的开发和试验,但这些试验多数是在单独领域或某一个具体技术或某一具体应用上进行;第二,我国ITS在开发和试验中,模仿和跟踪的内容居多;第三,我国ITS的开发是围绕经济和建设的现实问题,以应急性的、适应性的为主,是属于配合性的,系统的、突破性和独创性的研究开发,特别是一些新领域还没有真正开展;第四,我国的ITS有一定的应用效果,但是零散、不突出,处在交通系统的附属或可有可无的地位。
他认为:“我国ITS的发展任重道远,但不可否认,智能化将是我国交通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要建立评价系统
“通过信息化和交通工程技术手段,建立科学的道路交通运行评价系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ITS发展的基础工作。”在分组论坛会上,北京市奥组委交通部部长于春全如是说。
于春全着重阐述了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宏观评价系统。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主管部门为了改善城市交通、提高交通信息服务水平、构建和谐交通,需要对道路交通运输状况(服务水平)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工程建设和管理措施。
会上,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教授级高工马林也就“城市中心拥堵收费实施机制”发表了看法。他指出,调度交通拥堵收费对解决交通拥堵有很好的效果。他认为,拥堵收费的对象应依次为:私人小汽车、公共小汽车、出租车、中大型的客货车等。
“标委会”的成绩
2006年12月21日,2006年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8)年会暨标准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由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标委会”)副秘书长马林主持。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交部主任殷明汉公布了2006年发布的12项ITS国家标准,其中,“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信息分类与编码”、“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事件信息集”、“智能运输系统-电子收费-系统框架模型”等三项已实施;“智能运输系统-数据字典要求”等9项将于2007年正式实施。
标委会主任委员、交通部科教司司长孙国庆作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标委会2006年所取得的成绩。他说,交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产业,是为经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必须高度关注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电子收费系统、区域资源整合、交通安全、标准的推广应用和队伍建设,将是明年工作的重点。”会上,标委会委员们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北京四通智能交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总经理关积珍说,ITS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推广的难度依然很大,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新标准的制定应考虑与原有标准的兼容。”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赵鸿鸣说。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的陈江洁也强调,在重视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地方的作用。地方标准应作为国家标准发布前期的过渡。
“行驶速度为多少才算是拥堵或者顺畅?这需要有一个标准的数据。高速公路显示屏应该设置在什么位置?这需要有一个显示的标准。交通拥堵是因车辆抛锚,还是因雨雪等自然原因,或是因酒后撞车等人为原因?这需要有对应的编码标准。”标委会秘书长王笑京向记者解释标委会的作用。王笑京说:“标委会于2003年9月16日成立,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组织,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地对标准体系进行研究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