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旅游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举措,而民俗旅游产业又是实现旅游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引领者。在定性分析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潜力基础上,运用支柱性产业指标对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進行定量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其发展策略,借以推动呼伦贝尔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支柱性产业
一、引言
根据呼伦贝尔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呼伦贝尔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国际知名的全生态、多民俗文化旅游胜地。研究呼伦贝尔的旅游产业,首先应研究利用资源最广、综合性最强和关联性最大的民俗旅游产业,借以推进整个呼伦贝尔旅游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目标的实现[1]。
二、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成为新兴支柱性产业的指标分析
国内外有关支柱性产业标准的研究很多,梳理国内外权威文献,这里选取认同率较高的3个指标,一是产业比重大,增加值占GDP比重5%以上,产值占GDP的8%以上;二是需求收入弹性高,需求弹性大于1;三是就业容量大,就业弹性大于1。作为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成为新兴支柱性产业的主要依据,从民俗旅游产业产值、旅游需求弹性、旅游就业容量3个方面来分析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成为新兴支柱性产业的可能性[2]。
(一)产值占GDP的比重分析
通过2011—2015年辽宁省GDP和民俗旅游产业产值计算获得表3数据。从表3中可以看出,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产值产值逐年增加,但增长率却有所下降,原因与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民俗旅游资源被破坏等因素有关。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值占呼伦贝尔GDP的比重由12.63%增长到28.05%,达到了支柱性产业产业占GDP的8%以上的要求,因此从产值占GDP的比重这个指标来分析,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可以发展成为新兴支柱性产业。
(二)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增加率之比,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说明随着收入增加,需求增长快于收入增长。通过公式计算获得表4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呼伦贝尔民俗旅游需求收入弹性均大于1,意味着市场机会大,与其他产业相比,在同等收入增幅情况下,国民用于呼伦贝尔民俗旅游消费的支出较多。因此,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开发空间大,发展潜力大,对国民经济贡献大,从需求收入弹性角度分析,可以选择民俗旅游产业作为呼伦贝尔的支柱性产业。
(三)就业容量分析
衡量就业容量大小的指标一般用就业弹性,就业弹性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每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就业增长比率。就业弹性大于1,说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容量大,选择就业弹性大的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最终促进经济增长[3]。通过公式计算获得表5数据,显示出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但就业弹性均小于1,意味着虽然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值增加了,但是民俗旅游产从业人数的增长率低于产值增长比率。从支柱性产业就业指标分析,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与新兴支柱性产业还有一定差距。
三、民俗旅游产业成为呼伦贝尔新兴支柱性产业的策略
上述表明,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新兴支柱性产业存在极大的可能性。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各项指标逼近支柱性产业标准:
(一)树立正确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观
树立正确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观,注意区域旅游开发的整体性。呼伦贝尔具有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和原始森林——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具有开发自然生态旅游的优势;另一方面,呼伦贝尔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是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的发祥地、聚居地,具有开发文化旅游的丰富资源。
(二)突出民族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
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发展呼伦贝尔市民族旅游业的着眼点必须放在民族特色,能发挥自身优势的旅游内容和景点上,而不能照搬套用东部发达地区的做法。为此一要应积极发掘各种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宗教信仰、人物掌故等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使它们更具浓郁的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而展现在游人面前。
(三)全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呼伦贝尔要集中精力打造六个一级文化旅游节庆品牌和若干个二级节庆品牌。第一,在夏季推出“呼伦贝尔·中国成吉思汗草原文化节”,包括“敖包相会”国际情歌节、国际那达慕大会、海拉尔啤酒节、成吉思汗论坛、额尔古纳夏季全生态旅游节、驯鹿文化节、漂流节、鄂温克瑟宾节、鄂伦春篝火节、达斡尔鲁日格乐节、甘珠尔庙会、呼伦湖钓鱼大赛等。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
作者简介:张茸,1985年生,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旅游管理、旅游资源开发。
通讯作者:赵娜,1988年生,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和农业区域规划。
参考文献
[1]魏卫,陈雪钧.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综合评价——以湖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6,26(2):331-334.
[2]王艳.呼伦贝尔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7.
[3]郝诚之.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对《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几点修改建议[J].北方经济,2003(8):8-9.
关键词: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支柱性产业
一、引言
根据呼伦贝尔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呼伦贝尔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国际知名的全生态、多民俗文化旅游胜地。研究呼伦贝尔的旅游产业,首先应研究利用资源最广、综合性最强和关联性最大的民俗旅游产业,借以推进整个呼伦贝尔旅游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目标的实现[1]。
二、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成为新兴支柱性产业的指标分析
国内外有关支柱性产业标准的研究很多,梳理国内外权威文献,这里选取认同率较高的3个指标,一是产业比重大,增加值占GDP比重5%以上,产值占GDP的8%以上;二是需求收入弹性高,需求弹性大于1;三是就业容量大,就业弹性大于1。作为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成为新兴支柱性产业的主要依据,从民俗旅游产业产值、旅游需求弹性、旅游就业容量3个方面来分析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成为新兴支柱性产业的可能性[2]。
(一)产值占GDP的比重分析
通过2011—2015年辽宁省GDP和民俗旅游产业产值计算获得表3数据。从表3中可以看出,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产值产值逐年增加,但增长率却有所下降,原因与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民俗旅游资源被破坏等因素有关。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值占呼伦贝尔GDP的比重由12.63%增长到28.05%,达到了支柱性产业产业占GDP的8%以上的要求,因此从产值占GDP的比重这个指标来分析,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可以发展成为新兴支柱性产业。
(二)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增加率之比,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说明随着收入增加,需求增长快于收入增长。通过公式计算获得表4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呼伦贝尔民俗旅游需求收入弹性均大于1,意味着市场机会大,与其他产业相比,在同等收入增幅情况下,国民用于呼伦贝尔民俗旅游消费的支出较多。因此,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开发空间大,发展潜力大,对国民经济贡献大,从需求收入弹性角度分析,可以选择民俗旅游产业作为呼伦贝尔的支柱性产业。
(三)就业容量分析
衡量就业容量大小的指标一般用就业弹性,就业弹性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每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就业增长比率。就业弹性大于1,说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容量大,选择就业弹性大的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最终促进经济增长[3]。通过公式计算获得表5数据,显示出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但就业弹性均小于1,意味着虽然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值增加了,但是民俗旅游产从业人数的增长率低于产值增长比率。从支柱性产业就业指标分析,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与新兴支柱性产业还有一定差距。
三、民俗旅游产业成为呼伦贝尔新兴支柱性产业的策略
上述表明,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新兴支柱性产业存在极大的可能性。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各项指标逼近支柱性产业标准:
(一)树立正确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观
树立正确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观,注意区域旅游开发的整体性。呼伦贝尔具有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和原始森林——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具有开发自然生态旅游的优势;另一方面,呼伦贝尔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是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的发祥地、聚居地,具有开发文化旅游的丰富资源。
(二)突出民族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
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发展呼伦贝尔市民族旅游业的着眼点必须放在民族特色,能发挥自身优势的旅游内容和景点上,而不能照搬套用东部发达地区的做法。为此一要应积极发掘各种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宗教信仰、人物掌故等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使它们更具浓郁的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而展现在游人面前。
(三)全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呼伦贝尔要集中精力打造六个一级文化旅游节庆品牌和若干个二级节庆品牌。第一,在夏季推出“呼伦贝尔·中国成吉思汗草原文化节”,包括“敖包相会”国际情歌节、国际那达慕大会、海拉尔啤酒节、成吉思汗论坛、额尔古纳夏季全生态旅游节、驯鹿文化节、漂流节、鄂温克瑟宾节、鄂伦春篝火节、达斡尔鲁日格乐节、甘珠尔庙会、呼伦湖钓鱼大赛等。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
作者简介:张茸,1985年生,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旅游管理、旅游资源开发。
通讯作者:赵娜,1988年生,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和农业区域规划。
参考文献
[1]魏卫,陈雪钧.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综合评价——以湖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6,26(2):331-334.
[2]王艳.呼伦贝尔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7.
[3]郝诚之.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对《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几点修改建议[J].北方经济,2003(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