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英语专业阅读大纲要求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做了具体阐释,认为个性化阅读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并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特别要加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并提出培养个性化阅读的具体措施,但同时强调个性化并非自由化。
[关键词]接受理论;个性化阅读;学生;措施
专业英语阅读教学就是要“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而达到这些效果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的。长期以来,英语阅读教学一直被一种专制化、共性化的教学行为所统治,以致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个性被束缚。在本该充满个性色彩的阅读课上,他们没有激情、没有灵性、没有快乐,有的只是机械读着现成的参考资料上的答案,敷衍老师的提问。英语专业阅读大纲为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理念,要求教师为学生打造个性化阅读的平台,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一、营造民主、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
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课堂看成是知识交流、思维碰撞、情感交融的场所,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去参与课堂讨论,充分营造一种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的环境氛围。只有在这样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才能平等的对话,个性与个性的碰撞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学生才能主动的去感受、理解、欣赏,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审美体验和独特理解。
二、鼓励学生进行批判质疑,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
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若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感悟,或在讨论中将学生的看法一步步引向自己预设的答案中来,看似非常圆满,但实际上却抹杀了学生的个性阅读。教师不应该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现有的经验积累去做出个人的见解。教师就是要鼓励他们发表见解,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创新,教师都要细心发现、认真呵护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有时甚至要采纳学生的建议,大胆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案,以学生智慧的火花作为“星星之火”,达到“燎原”的气势。
三、强化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我们所倡导的个性化阅读,主要体现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上,因为文学语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而作品中就会有些不确定的因素,就像画家在画国画时,出于艺术的因素故意留些空白一样。这就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这些“空白”去填补。接受理论认为: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作品之前,都已处在具备一种先在理解结构和现在知识框架的状态,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读者对文学接受的出发点和基础,他们不是被动的接受作品而是对原作品的再创造。也就是说,作品本身的这种潜在空间为个性化的阅读提供了可能性。这就需要读者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期待视野)发挥作用,把这种可能性转化成现实。阅读是对文章的再创造,这也就是所说的“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性格爱好等个性因素,这就决定他对作品的感受理解、體验也是充满个性的。对学生这些个性化的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其中的价值取向又不背离社会道德,教师就要鼓励学生。
四、培养个性化阅读的具体措施
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培养完成的,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法。
首先,利用并丰富学生阅读的“期待视野”。阅读的起点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审美倾向,而不是文本本身。学生以文本为媒介把自己的“期待视野”融入到文本的世界里,与文本作者以及文本所表达的意向、情感、心绪、感悟等交织在一起,进而体悟到文本所流露的思想情感。
如何丰富学生的阅读的“期待视野”?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以及他们著书立说的原始意义,即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如教莎士比亚作品时就要指导学生多理解莎士比亚有关情况以及他的作品研究方面的一些情况,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其次,还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导批注阅读、注重延时评价、个性化选择课外阅读作品。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并不意味着教师主导地位的旁落。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自身的价值取向,不能放任自流、随心所欲。个性化不等于自由化,教师要对学生纷杂的个性化体验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观点正确独特的,就理直气壮加以表扬;见解不够完整的,要不厌其烦的进行指导;认识出现偏颇的,就应及时给予点击,但也不是“当头棒喝”或“严加指责”,而应先保护学生阅读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总之,进行个性化阅读的道理是漫长而曲折的,但也是充满希望的,教师要不断地在这条路上勇敢地探索前进,才总会看到新鲜迷人的风景,才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发现式的喜悦与成就感。
参考文献
[1]H.R.耀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关键词]接受理论;个性化阅读;学生;措施
专业英语阅读教学就是要“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而达到这些效果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的。长期以来,英语阅读教学一直被一种专制化、共性化的教学行为所统治,以致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个性被束缚。在本该充满个性色彩的阅读课上,他们没有激情、没有灵性、没有快乐,有的只是机械读着现成的参考资料上的答案,敷衍老师的提问。英语专业阅读大纲为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理念,要求教师为学生打造个性化阅读的平台,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一、营造民主、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
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课堂看成是知识交流、思维碰撞、情感交融的场所,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去参与课堂讨论,充分营造一种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的环境氛围。只有在这样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才能平等的对话,个性与个性的碰撞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学生才能主动的去感受、理解、欣赏,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审美体验和独特理解。
二、鼓励学生进行批判质疑,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
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若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感悟,或在讨论中将学生的看法一步步引向自己预设的答案中来,看似非常圆满,但实际上却抹杀了学生的个性阅读。教师不应该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现有的经验积累去做出个人的见解。教师就是要鼓励他们发表见解,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创新,教师都要细心发现、认真呵护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有时甚至要采纳学生的建议,大胆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案,以学生智慧的火花作为“星星之火”,达到“燎原”的气势。
三、强化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我们所倡导的个性化阅读,主要体现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上,因为文学语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而作品中就会有些不确定的因素,就像画家在画国画时,出于艺术的因素故意留些空白一样。这就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这些“空白”去填补。接受理论认为: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作品之前,都已处在具备一种先在理解结构和现在知识框架的状态,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读者对文学接受的出发点和基础,他们不是被动的接受作品而是对原作品的再创造。也就是说,作品本身的这种潜在空间为个性化的阅读提供了可能性。这就需要读者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期待视野)发挥作用,把这种可能性转化成现实。阅读是对文章的再创造,这也就是所说的“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性格爱好等个性因素,这就决定他对作品的感受理解、體验也是充满个性的。对学生这些个性化的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其中的价值取向又不背离社会道德,教师就要鼓励学生。
四、培养个性化阅读的具体措施
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培养完成的,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法。
首先,利用并丰富学生阅读的“期待视野”。阅读的起点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审美倾向,而不是文本本身。学生以文本为媒介把自己的“期待视野”融入到文本的世界里,与文本作者以及文本所表达的意向、情感、心绪、感悟等交织在一起,进而体悟到文本所流露的思想情感。
如何丰富学生的阅读的“期待视野”?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以及他们著书立说的原始意义,即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如教莎士比亚作品时就要指导学生多理解莎士比亚有关情况以及他的作品研究方面的一些情况,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其次,还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导批注阅读、注重延时评价、个性化选择课外阅读作品。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并不意味着教师主导地位的旁落。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自身的价值取向,不能放任自流、随心所欲。个性化不等于自由化,教师要对学生纷杂的个性化体验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观点正确独特的,就理直气壮加以表扬;见解不够完整的,要不厌其烦的进行指导;认识出现偏颇的,就应及时给予点击,但也不是“当头棒喝”或“严加指责”,而应先保护学生阅读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总之,进行个性化阅读的道理是漫长而曲折的,但也是充满希望的,教师要不断地在这条路上勇敢地探索前进,才总会看到新鲜迷人的风景,才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发现式的喜悦与成就感。
参考文献
[1]H.R.耀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