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震波形资料反演中国大陆六相中强地震的矩张量和震源机制

来源 :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 Helmberger(1968)的广义地震射线理论,研究了利用地震波形资料快速、大量地线性反演国内地震的地震矩张量和震源机制解的新方法,并对近年来先后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六个中强地震进行了反演,得到了这些地震的地震矩张量、标量地震矩、断层而解和震源时间函数等参数.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连接蛋白(Fn)、载脂蛋白E(ApoE)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 按入
展示了一种带有信息处理系统的工作站,该系统有3种主要功能:从地震数据中检索信息;地震前兆检测,有关结果的图形显示,由于这些功能中充满了模糊性,因而有必要作适当的清晰化处理,该系
<正> 1 临床应用 1.1 通腑泻浊六腑以通为用,以通为补。大黄有攻积导滞之功,所以凡食滞肠胃腹胀便秘皆可用之。近年来用大黄通腑泻浊的作用在治疗急腹症、肾功衰竭等方面的报
利用地壳测深三分向记录,研究了 S 波基底结构和 S 波分裂与偏振异常,进一步讨论了利用 S 波分裂与偏振特征研究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方向和潜在震源物理标志的技术途径.通过对长江三峡坝区及外围深地震测深资料的典型 S 波记录分析研究,进一步证明了 S波分裂与偏振异常是研究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方向的可靠依据.同时也表明了地壳测深资料具有震源位置确定,能可靠追踪
1982年10月19日,在唐山余震区的东北端卢龙,发生了一次M_L=6.2(按北京电信传输台网的目录)的地震(39°57′N,119°04′E).为了监视卢龙地震前后小震震源参数的变化,本文考察了唐山-卢龙地区自1980年1月至1984年6月的情况.利用P波初动半周期,测定了160次M_L=2.7—4.3的地震的震源参数.在所研究的震级范围内,初动半周期和震源半径不随M_L而增大,应力降则随M_L
对中国大陆唐山、海城、龙陵、乌恰、澜沧等11个地震区14次地震活动序列的信息维进行了研究,用线性回归方法对统计自相似结构成立的无标度范围进行了检验,计算了各自的信息维
目的构建以铁蛋白笼形纳米颗粒为基础的分子展示平台,并应用于HIV-1 P24抗原检测,实现低丰度、高灵敏检测。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生物素耦联的铁蛋白笼形纳米颗粒,基
本文利用邢台地震台网资料研究了1966年3月邢台地震强震活动期间地震位置的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给出了一系列反映邢台地震序列强震孕育、破裂、应力场调整及地震构造的立体图象。进一步探讨了震区地壳介质中存在的障碍体与地震发生的关系。认为这种震区介质的非均匀构造所导致的邢台地震的破裂是一个沿北北东方向的断断续续的发展过程。较好地解释了几个六级以上强震的发生以及强震期后出现的中强余震“两头跳”现象。本
目的系统评价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对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2019年
[本刊讯]1992年,在北京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系统、国家地震局系统、中国科协系统,以及由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地震学报》连续获奖.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