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岁末,北京聚合影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影联传媒)一派有序的忙碌景象。由章子怡、黄晓明、王力宏、张震、陈楚生主演,李芳芳编剧、导演的电影《无问西东》将于新年1月12日上映,影联传媒是发行方之一。“影片质量非常好。”影联传媒总经理讲武生向《综艺报》热情推荐该片,一脸欣喜。
影联传媒很看重这个大牌云集的项目,早就制订了详尽的宣发计划保驾护航,能否接续2017年公司的好成绩,就看新年这第一炮了。猫眼数据显示,2017年,依靠12部主发行影片63.75亿元票房的成绩,影联传媒成为内地影市主发行市场的民营公司首席,并跻身该市场整体排名前三。
这一年里,影联传媒作为主发行方之一,助力《战狼2》取得内地影史票房冠军,完成《绣春刀Ⅱ:修罗战场》《七十七天》等高口碑作品发行,由其推动的《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以下简称《大圣娶亲》)《英雄本色》等经典影片复映也获得业内外广泛关注。
“2017年是影联传媒成立的第四年,也是集大成的一年,今年,我们终于成为了一家更加完整的专业电影发行公司。”讲武生欣慰地说。
“三原则”甄别爆款
在影联传媒2017年的发行之路上,主旋律战争片《战狼2》无疑是最灿烂的一笔。2017年暑期档,《战狼2》强势杀出重围,斩获56亿元总票房。如今复盘这个项目,讲武生将其界定为——天时地利人和的特例,不可复制。“在电影发行领域,面对不同的时间、空间、环境和服务对象,制定的方案各有不同。”在《战狼2》项目中,8亿发行保底方案成为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影片筹备阶段,为在众多投资竞争者中胜出,影联传媒选择为影片保底发行,并联合北京文化、启泰文化共同完成。这个保底方案的亮点是“正向鼓励机制”——与业内常见的利益分配方式相反,该保底方案规定,超出保底票房越高的部分,发行方的收益反而越低,出品方则越高。讲武生表示,这种激励机制是希望制作方能把影片的质量作为工作重心,确保制作的精益求精。
这并不是影联传媒第一次保底成功,2014年,该公司参与喜剧电影《心花路放》5亿保底,影片最终斩获票房11.69亿元;2015年,参与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2亿保底,影片实际票房9.56亿元。讲武生对《综艺报》分享了公司选择保底影片的三个标准:第一,必须保证是好作品好故事,“这是基本面的认知”;第二,要判断这个作品在相对固定的竞争环境中是否可能实现突围,“这部分有不可预知性”;第三,保底双方对影片价值认定的基本面趋同。
自2013年成立到2017年,4年间,影联传媒发行影片近60部,发行总票房超120亿元。从2014年《心花路放》《同桌的妳》,到2015年《大圣归来》《解救吾先生》《百鸟朝凤》《血战钢锯岭》,再到今年的《战狼2》《七十七天》,无论是商业大片还是文艺小片,都堪称爆款频出。
在选片方面,影联传媒有三个原则。首先,还是一个好故事。其次,从发行角度能找到特殊卖点。第三,影片能带给观众什么样的情绪、情怀和价值主张。“这决定了这部影片能走多远,能不能爆。”讲武生认为,这三点但凡具备一项,就能卖钱;具备两项,就能卖得好;三项兼备,就有爆款的可能。“其中,第一个原则是根基。”
讲武生以《战狼2》为例分析,“它就是三者兼具。”第一,是大涨国人志气的故事,有好的时代背景,扎得下根。第二,特殊卖点。《战狼》第一部成绩亮眼,而且中国当代军事题材在当下是稀缺资源,又有吴京作为硬汉的特殊符号加持。第三,故事整体传达出来的是爱国情怀,浓浓的主旋律,“主旋律是大众情绪,只要拍得好就能賣得好。”在讲武生看来,《战狼2》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情绪原则。“这可以通过抽样调查数据获知。任何优秀影片在情绪的趋同性上都能达到80%以上。《战狼2》在内部第一次试映时,全场都爆了,大家都觉得是好片,这你拦都拦不住。”
多类型产品线“大小”兼顾
如今的影联传媒已经具备对四类影片的发行或服务能力——以《血战钢锯岭》为代表的海外影片,《解救吾先生》为代表的中等体量国产影片;以《战狼2》为代表的大体量国产片;以《百鸟朝凤》《大圣归来》为代表的中小体量影片;以《七十七天》为代表的艺术影片。
今年影联传媒主发行12部影片,涵盖动作、喜剧、武侠、爱情、青春等不同类型。“几乎没有影联传媒未发行过的影片类型。”提起这一点,讲武生有些小得意,“消费者是‘花心大萝卜’,我们的产品线也会显得‘花心’一些,尽量多尝试不同类型。”
今年,除了大爆款《战狼2》外,户外探险片《七十七天》也是影联传媒的重点项目之一,以其为代表的小众类型是该公司发行的一个传统。早在2013年成立之初,影联传媒就发行过中法合拍文艺片《夜莺》,还有2016年引发社会关注的《百鸟朝凤》,包括在2015年风光无限的《大圣归来》,在中国动画电影市场被搅热之前,也算“小众”范畴。“作为一家专业的电影发行公司,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不仅要满足对商业大片的追求,也要留下足够的‘心灵空间’,协助小众电影的发行,也只有这样,整个电影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影联传媒对小众影片的选择并不盲目,仍是遵循“三原则”。“即便是小片也有卖点,比如《七十七天》的卖点就是首部表现高原户外壮美风景的国产片。”这样的信心来自于主创团队,“摄影师李屏宾给影片带来大师级的视觉感受,这构成片子最好的独特卖点。”
在讲武生看来,不只是大众普遍认为的文艺片和艺术片才属于“小众”,相对商业大片而言的其他影片都可以划归“小众”范畴,包括某些类型片。讲武生更愿意挖掘这些类型下的小众作品变成全民消费对象的可能性。“小众类型片发好了就能变成大众片,比如今年的《摔跤吧!爸爸》《看不见的客人》《天才枪手》等。” 未来,影联传媒仍会坚持多种类型兼顾的产品线,以获得更丰富的实践经验。“消费者总是希望能不断获得新东西,那我们就不断根据市场变化去理解他们,拿出新东西。比如,我们现在就想尝试发行一部纪录片。”讲武生希望未来影联传媒每年发行的影片中,有4—5部比较主流的商业片,7—8部中等体量影片,还要有2—3部小众电影。对此,讲武生很务实,“有时候我们可挑选的空间和余地都比较小,还要看片方供什么货,遇到好片子要碰运气。”
在影联传媒的产品线上,“经典复映”也是颇具特色的一支。“影联传媒应该是业内做国产影片商业院线复映最多的发行公司。”讲武生说。2017年,《大圣娶亲》《英雄本色》的复映引发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前者以1.7亿元成绩成为影史国产片复映影片的票房冠军。
影联传媒第一部尝试复映的是3D版《功夫》,可惜当时经验不够,折戟而归。“这个市场之前并没有太多规律可寻,我们当时的投入比较盲目,付了很多学费。”吃一堑长一智,由此影联传媒也摸到了其中的门道,“从那以后,我们对每部复映影片投入的控制都特别严格,一般不超过1000万元。”经典复映有颇多难点,比如版权问题、数字化修复、物料重制、寻找新卖点以及互联网对观众的争夺。讲武生表示,以后在这个领域,会考虑与视频平台的联动,但这条产品线总体而言会有缩减。“能复映的经典会越来越少,而相关的投入成本卻越来越高了。”讲武生有些遗憾。
工业化发行初具规模
4年以来,影联传媒以踏实勤恳的姿态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行进。公司规模从最初的只有几个人,到2017年形成总部+6大中心、4个项目部、200人团队的规模;发行能力从最初一个时间周期只能集中力量发行1部影片,到现在通过对不同类型影片进行项目制管理,可以同步运作4个项目。
“影联传媒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工业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较高的专业宣发公司。今年,这一目标初步达成。”讲武生梳理了公司4年的发展脉络。“2014年,团队刚组建,通过发行《心花路放》《同桌的妳》等,我们对国产片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并且通过大量的外片协推,让业内对影联传媒有了基本认知;第二年,我们的主要精力向国产片倾斜,《大圣归来》《解救吾先生》等都取得不错成绩;第三年是影联传媒的调整之年,因为一心想实现规模化,希望通过结构转型成为同期能发行多部影片的公司,我们费了很多心思,走了很多弯路,但这为2017年的爆发做好了组织准备和团队准备;第四年,我们迎来集大成的一年,影联传媒终于成为一家具备综合电影发行服务能力的专业化水准较高的电影发行公司。”
讲武生对2017年做出以上判断的依据并不复杂——较之往年的片单,今年影联传媒从发行数量上明显增加,踏踏实实完成了12部电影的主发行和1部外片的协发,并且取得不错的整体成绩。“这对团队成长和公司管理是非常好的锻炼,让我们在宣发的管理上更加严谨、更加科学;同时,整个团队无论是大区城市驻地发行,还是总部的6个中心,彼此间的协同运作都显得十分默契。这都让我心里有了底。”
受互联网发展、影院硬件建设加快以及行业加速竞争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国内发行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对此,影联传媒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应对体系。首先,发行概念由传统的单层级转变为线上发行、院线发行、区域发行并存的三层级。“影联传媒对发行渠道进行了精细化管理,目前在全国有6大区域发行中心,能覆盖95%以上票仓城市,触达影城6000余家,占据市场票房贡献影院87%。”其次,为满足公司发展的要求,影联传媒在内部结构管控体系上实现平台化运作,明确项目核心制,“这样能确保整个公司具有比较好的爆发力。”再次,对“宣发一体”的理解从传统的一家包揽转变为对宣发团队的统筹,“我们的项目一般都会大量引入第三方专业公司进行协同,补充自身不足。”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业内全产业链发展的公司越来越多,然而影联传媒短期内对此并无太大野心,“这个市场缺少一心不乱、持之以恒的专业宣发团队,我们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分子。”特别是对于电影制作,影联传媒始终心怀敬畏。“我们只敢说自己是个电影商人,从不敢以‘电影人’的神圣名字自居”,讲武生对此很清醒,“这个时代还是内容为王、渠道制胜,内容始终是行业最高的明珠,渠道只是一种手段,是搬运工,我们尽力有效地将其搬到观众面前,使其价值充分发挥,但王者永远属于电影创作人。”这也正是影联传媒一直秉持的公司理念——“创造电影真实价值”。
2018年,影联传媒即将迎来5周年,讲武生希望公司发行的影片数量能再有突破,超过15部。此外,他还有更深的思考,“2018年将是从市场出发重新对影联传媒进行发展方向定位的关键一年,我们面临的将是金融的考验。公司规模化最大的瓶颈在于金融模式的创新,这是我新年关注的重点。例如,保底的方法影联传媒还会继续使用,但是会更冷静,更创新。”对于更远的未来,讲武生表示,希望影联传媒能稳定在民营发行公司的前列,能够给市场贡献更多的票房。
影联传媒很看重这个大牌云集的项目,早就制订了详尽的宣发计划保驾护航,能否接续2017年公司的好成绩,就看新年这第一炮了。猫眼数据显示,2017年,依靠12部主发行影片63.75亿元票房的成绩,影联传媒成为内地影市主发行市场的民营公司首席,并跻身该市场整体排名前三。
这一年里,影联传媒作为主发行方之一,助力《战狼2》取得内地影史票房冠军,完成《绣春刀Ⅱ:修罗战场》《七十七天》等高口碑作品发行,由其推动的《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以下简称《大圣娶亲》)《英雄本色》等经典影片复映也获得业内外广泛关注。
“2017年是影联传媒成立的第四年,也是集大成的一年,今年,我们终于成为了一家更加完整的专业电影发行公司。”讲武生欣慰地说。
“三原则”甄别爆款
在影联传媒2017年的发行之路上,主旋律战争片《战狼2》无疑是最灿烂的一笔。2017年暑期档,《战狼2》强势杀出重围,斩获56亿元总票房。如今复盘这个项目,讲武生将其界定为——天时地利人和的特例,不可复制。“在电影发行领域,面对不同的时间、空间、环境和服务对象,制定的方案各有不同。”在《战狼2》项目中,8亿发行保底方案成为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影片筹备阶段,为在众多投资竞争者中胜出,影联传媒选择为影片保底发行,并联合北京文化、启泰文化共同完成。这个保底方案的亮点是“正向鼓励机制”——与业内常见的利益分配方式相反,该保底方案规定,超出保底票房越高的部分,发行方的收益反而越低,出品方则越高。讲武生表示,这种激励机制是希望制作方能把影片的质量作为工作重心,确保制作的精益求精。
这并不是影联传媒第一次保底成功,2014年,该公司参与喜剧电影《心花路放》5亿保底,影片最终斩获票房11.69亿元;2015年,参与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2亿保底,影片实际票房9.56亿元。讲武生对《综艺报》分享了公司选择保底影片的三个标准:第一,必须保证是好作品好故事,“这是基本面的认知”;第二,要判断这个作品在相对固定的竞争环境中是否可能实现突围,“这部分有不可预知性”;第三,保底双方对影片价值认定的基本面趋同。
自2013年成立到2017年,4年间,影联传媒发行影片近60部,发行总票房超120亿元。从2014年《心花路放》《同桌的妳》,到2015年《大圣归来》《解救吾先生》《百鸟朝凤》《血战钢锯岭》,再到今年的《战狼2》《七十七天》,无论是商业大片还是文艺小片,都堪称爆款频出。
在选片方面,影联传媒有三个原则。首先,还是一个好故事。其次,从发行角度能找到特殊卖点。第三,影片能带给观众什么样的情绪、情怀和价值主张。“这决定了这部影片能走多远,能不能爆。”讲武生认为,这三点但凡具备一项,就能卖钱;具备两项,就能卖得好;三项兼备,就有爆款的可能。“其中,第一个原则是根基。”
讲武生以《战狼2》为例分析,“它就是三者兼具。”第一,是大涨国人志气的故事,有好的时代背景,扎得下根。第二,特殊卖点。《战狼》第一部成绩亮眼,而且中国当代军事题材在当下是稀缺资源,又有吴京作为硬汉的特殊符号加持。第三,故事整体传达出来的是爱国情怀,浓浓的主旋律,“主旋律是大众情绪,只要拍得好就能賣得好。”在讲武生看来,《战狼2》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情绪原则。“这可以通过抽样调查数据获知。任何优秀影片在情绪的趋同性上都能达到80%以上。《战狼2》在内部第一次试映时,全场都爆了,大家都觉得是好片,这你拦都拦不住。”
多类型产品线“大小”兼顾
如今的影联传媒已经具备对四类影片的发行或服务能力——以《血战钢锯岭》为代表的海外影片,《解救吾先生》为代表的中等体量国产影片;以《战狼2》为代表的大体量国产片;以《百鸟朝凤》《大圣归来》为代表的中小体量影片;以《七十七天》为代表的艺术影片。
今年影联传媒主发行12部影片,涵盖动作、喜剧、武侠、爱情、青春等不同类型。“几乎没有影联传媒未发行过的影片类型。”提起这一点,讲武生有些小得意,“消费者是‘花心大萝卜’,我们的产品线也会显得‘花心’一些,尽量多尝试不同类型。”
今年,除了大爆款《战狼2》外,户外探险片《七十七天》也是影联传媒的重点项目之一,以其为代表的小众类型是该公司发行的一个传统。早在2013年成立之初,影联传媒就发行过中法合拍文艺片《夜莺》,还有2016年引发社会关注的《百鸟朝凤》,包括在2015年风光无限的《大圣归来》,在中国动画电影市场被搅热之前,也算“小众”范畴。“作为一家专业的电影发行公司,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不仅要满足对商业大片的追求,也要留下足够的‘心灵空间’,协助小众电影的发行,也只有这样,整个电影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影联传媒对小众影片的选择并不盲目,仍是遵循“三原则”。“即便是小片也有卖点,比如《七十七天》的卖点就是首部表现高原户外壮美风景的国产片。”这样的信心来自于主创团队,“摄影师李屏宾给影片带来大师级的视觉感受,这构成片子最好的独特卖点。”
在讲武生看来,不只是大众普遍认为的文艺片和艺术片才属于“小众”,相对商业大片而言的其他影片都可以划归“小众”范畴,包括某些类型片。讲武生更愿意挖掘这些类型下的小众作品变成全民消费对象的可能性。“小众类型片发好了就能变成大众片,比如今年的《摔跤吧!爸爸》《看不见的客人》《天才枪手》等。” 未来,影联传媒仍会坚持多种类型兼顾的产品线,以获得更丰富的实践经验。“消费者总是希望能不断获得新东西,那我们就不断根据市场变化去理解他们,拿出新东西。比如,我们现在就想尝试发行一部纪录片。”讲武生希望未来影联传媒每年发行的影片中,有4—5部比较主流的商业片,7—8部中等体量影片,还要有2—3部小众电影。对此,讲武生很务实,“有时候我们可挑选的空间和余地都比较小,还要看片方供什么货,遇到好片子要碰运气。”
在影联传媒的产品线上,“经典复映”也是颇具特色的一支。“影联传媒应该是业内做国产影片商业院线复映最多的发行公司。”讲武生说。2017年,《大圣娶亲》《英雄本色》的复映引发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前者以1.7亿元成绩成为影史国产片复映影片的票房冠军。
影联传媒第一部尝试复映的是3D版《功夫》,可惜当时经验不够,折戟而归。“这个市场之前并没有太多规律可寻,我们当时的投入比较盲目,付了很多学费。”吃一堑长一智,由此影联传媒也摸到了其中的门道,“从那以后,我们对每部复映影片投入的控制都特别严格,一般不超过1000万元。”经典复映有颇多难点,比如版权问题、数字化修复、物料重制、寻找新卖点以及互联网对观众的争夺。讲武生表示,以后在这个领域,会考虑与视频平台的联动,但这条产品线总体而言会有缩减。“能复映的经典会越来越少,而相关的投入成本卻越来越高了。”讲武生有些遗憾。
工业化发行初具规模
4年以来,影联传媒以踏实勤恳的姿态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行进。公司规模从最初的只有几个人,到2017年形成总部+6大中心、4个项目部、200人团队的规模;发行能力从最初一个时间周期只能集中力量发行1部影片,到现在通过对不同类型影片进行项目制管理,可以同步运作4个项目。
“影联传媒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工业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较高的专业宣发公司。今年,这一目标初步达成。”讲武生梳理了公司4年的发展脉络。“2014年,团队刚组建,通过发行《心花路放》《同桌的妳》等,我们对国产片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并且通过大量的外片协推,让业内对影联传媒有了基本认知;第二年,我们的主要精力向国产片倾斜,《大圣归来》《解救吾先生》等都取得不错成绩;第三年是影联传媒的调整之年,因为一心想实现规模化,希望通过结构转型成为同期能发行多部影片的公司,我们费了很多心思,走了很多弯路,但这为2017年的爆发做好了组织准备和团队准备;第四年,我们迎来集大成的一年,影联传媒终于成为一家具备综合电影发行服务能力的专业化水准较高的电影发行公司。”
讲武生对2017年做出以上判断的依据并不复杂——较之往年的片单,今年影联传媒从发行数量上明显增加,踏踏实实完成了12部电影的主发行和1部外片的协发,并且取得不错的整体成绩。“这对团队成长和公司管理是非常好的锻炼,让我们在宣发的管理上更加严谨、更加科学;同时,整个团队无论是大区城市驻地发行,还是总部的6个中心,彼此间的协同运作都显得十分默契。这都让我心里有了底。”
受互联网发展、影院硬件建设加快以及行业加速竞争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国内发行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对此,影联传媒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应对体系。首先,发行概念由传统的单层级转变为线上发行、院线发行、区域发行并存的三层级。“影联传媒对发行渠道进行了精细化管理,目前在全国有6大区域发行中心,能覆盖95%以上票仓城市,触达影城6000余家,占据市场票房贡献影院87%。”其次,为满足公司发展的要求,影联传媒在内部结构管控体系上实现平台化运作,明确项目核心制,“这样能确保整个公司具有比较好的爆发力。”再次,对“宣发一体”的理解从传统的一家包揽转变为对宣发团队的统筹,“我们的项目一般都会大量引入第三方专业公司进行协同,补充自身不足。”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业内全产业链发展的公司越来越多,然而影联传媒短期内对此并无太大野心,“这个市场缺少一心不乱、持之以恒的专业宣发团队,我们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分子。”特别是对于电影制作,影联传媒始终心怀敬畏。“我们只敢说自己是个电影商人,从不敢以‘电影人’的神圣名字自居”,讲武生对此很清醒,“这个时代还是内容为王、渠道制胜,内容始终是行业最高的明珠,渠道只是一种手段,是搬运工,我们尽力有效地将其搬到观众面前,使其价值充分发挥,但王者永远属于电影创作人。”这也正是影联传媒一直秉持的公司理念——“创造电影真实价值”。
2018年,影联传媒即将迎来5周年,讲武生希望公司发行的影片数量能再有突破,超过15部。此外,他还有更深的思考,“2018年将是从市场出发重新对影联传媒进行发展方向定位的关键一年,我们面临的将是金融的考验。公司规模化最大的瓶颈在于金融模式的创新,这是我新年关注的重点。例如,保底的方法影联传媒还会继续使用,但是会更冷静,更创新。”对于更远的未来,讲武生表示,希望影联传媒能稳定在民营发行公司的前列,能够给市场贡献更多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