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文通假與中古文獻校理

来源 :古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xc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籍在流傳過程中,出現异文通假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在校理古籍時,如何正確處理异文通假,並不是一件易事.從現有古籍整理成果看,常見的一個問題是對於异文未能辨識其間通假關係而反以爲訛誤,以致誤校誤改.具體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以通假爲訛誤、改易底本文字,二是以通假爲訛誤、誤作校語.文章就此問題以中古文獻爲依據分析了若干實例.
其他文献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人才,如果没有很强壮的身体,就不能担当起如此重任,所以,搞好小学体育课教学是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更是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可我以前一点都不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觉得那些年代、人物、事件繁多,记起来头都要炸了.自从上了初中我感到了历史的魅力,慢慢感悟到历史中的许多哲
期刊
在《唐才子傳校箋》“補正”中,陶敏從詩意出發,認爲《上禮部侍郎》寫於施肩吾未第之時.如陶敏對詩意所解不誤,則元和十五年放榜時間晚於李建遷任禮侍的時間;另外,僅從詩意出
南宋學者洪容齋邁,素稱博洽,家富藏書,精於版本校勘之學,惜無書目傳世.今批檢《容齋隨筆》《夷堅志》,討理群籍,遍録容齋知見之書.凡録書三百八十二種,按經、史、子、集四部
宋前書目之總集類中所著録的分體文章選本係以文體類分排序,其類分與排序情况又與宋前總集、文論、類書等文獻中的文體類分排序規則形成呼應.從文體類從的角度出發考察可知,
三家詩輯佚是清代學術的重要内容,馬國翰、阮元、陳喬樅、王先謙等都參預其中.浙江學者馮登府畢生以學術爲業,搜集三家詩資料頗富,以《三家詩遺説》最知名.考察是書發現,它在
四庫館臣在編纂《御批續資治通鑒綱目》過程中,抽改了此書近十分之一的内容,使此書带有明顯的清代官修史書性質.綱目體史書層次分明,四庫館臣抽改違礙内容時存在據諭旨而抽改
明代劉球現存别集八種,共計存詩475首、文405篇.其中《兩谿詩集》有明成化十六年刻本、清乾隆三十八年刻本兩種;《兩谿文集》有明成化六年刻本、明鈔本、清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五音集韻》是金代北方的一部重要的音韻文獻.該書相對於傳統《切韻》系韻書有諸多革新,對於研究金代北方語音面貌,廓清近代音及等韻學諸多關鍵問題亦有着重要參考價值.該書
歸懋儀爲清代江南才女,她一生交遊廣泛,創作富贍.其别集曾三次刊刻,且有數種稿本、抄本傳世,兹就聞見所及略作辨析,再對諸集的刊刻或寫定時間及相互之間的關係再略作總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