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车联网(C-V2X)技术发展、应用及展望

来源 :电信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enk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联网作为产业变革创新的重要催化剂,正推动着交通管理模式、汽车产业形态、人们出行方式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深刻变化.首先分析了智慧交通和智能驾驶等对车联网通信在通信速率、时延和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与挑战,进而介绍了蜂窝车联网(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C-V2X)中LTE-V2X和NR-V2X的关键技术及其国际标准演进,并指出C-V2X在全球竞争中已形成超越态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应用C-V2X的车车协同和车路协同在智慧交通和智能驾驶中的应用优势.最后介绍了C-V2X在我国的示范应用情况和发展展望,指出中国发展智慧交通和智能网联汽车之路:将积极推进“5G+C-V2X”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基于车联网的“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发展模式,进而支撑我国达成“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目标.
其他文献
L900基站对深度覆盖和广度覆盖有着较大的提升作用,但网络中仍存在着低效能和覆盖不合理小区.本文通过对覆盖城市道路和居民区场景的基站小区进行自动化场景匹配,并结合众筹数据、DT/CQT数据、机器学习栅格预测速率数据、SpeedTest数据和业务数据等多维度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覆盖场景不合理小区进行功能解耦,调整这些小区到更需要的场景,以达到提升低效能小区利用率、节约设备投资成本的目的.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节假日各景区游客日益增多甚至爆满,同时游客对景区的网络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目前降本增效的大趋势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好的覆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旅游景区的实际地形、游客分布及建筑情况等提出了“点、线、面”的三维立体覆盖方案,全面提升景区无线网络覆盖能力,成功打造精品网络.
为有效地识别车内环境质量,测量各种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的数据,分析污染程度和变化趋势.设计一款以单片机为主控的车内环境监控系统,测量车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和PM2.5浓度等参数,并实现语音警报,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按键及红外遥控,OneNET平台数据传输等功能.本设计易于操作,判断环境质量,预测污染趋势的变化,警告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便于环境质量管理.
针对接处警呼叫中心异地双活架构,从话务公网接入、通信服务、应用服务、客户端到数据存储以及网络组网等方面,对异地双活架构的关键系统设计进行阐述,从满足业务需求出发,实现接处警异地双活的架构设计.
分析企业专网当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云网融合是大势所趋,提出企业专网架构设计的方案建议.从骨干网络架构、接入网络技术、SDN(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基本要求、业务承载方案等方面入手,应用SD-WAN(软件定义广域网)、SRv6(基于IPv6的段路由)、EVPN(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等新技术,构建架构合理的企业专网,为企业应用服务部署提供智能、差异化、高效的网络连接服务.
随着全国范围内4G/5G网络大规模的商业部署,如何系统全面地评估无线网络规划建设效果,成为网络建设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多维度大数据分析,搭建后评估体系,开展全过程、多角度、多层面的基站规划方案质量分析与评价,实现了站点从需求、规划、设计、入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后续资源精准投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当前,运营商5G网络的部署涉及大量的频段重耕,5G行业业务又面临复杂的电磁环境,如何准确、高效的定位5G干扰源是目前业内聚焦的重要课题.本文设计了一种5G移动通信干扰信号定位系统,创新使用了方位双定向、四天线接收和高精度筛选定位等多项技术方法,能实时、高精度地定位干扰源位置,并实现了测试、分析和派单全流程的自动化处理,极大提高了当前5G网络干扰排查效率,为运营商的5G干扰排查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介绍5G智慧钢铁专网的典型业务场景,结合等级保护2.0和行业企业自身的安全要求分析5G智慧钢铁专网的具体安全需求,研究提出端、边、管、云应用场景下的5G智慧钢铁专网网络安全策略部署方案,包括可信端、可监管、可控云、可防边等四个方面的具体策略.
介绍当下互联网应用中终端用户身份验证的主流方案,从终端用户体验、实名性、安全性等方面分析主要问题.对5G消息及其安全性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5G消息的终端身份验证方案,用于替代传统动态短信验证码验证方法.最后展望基于5G消息的终端身份验证方案相对于其他传统方案的安全和体验优势,在未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应用中提供一种全新的终端验证方式.
低轨卫星系统是获取空间信息和破解宽带数字鸿沟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通信与遥感融合是解决现有遥感和通信分治、卫星重置、应急业务响应不及时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概述了低轨通信和遥感卫星系统的现状,针对通信和遥感融合需求,提出了通信遥感融合方案及体系架构,阐述了基于该体系架构的硬件组成及融合试验方案,最后探讨了相关挑战和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