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大多面临着区位低端锁定的风险,因而结合地方特色探索产业集群优化升级模式意义深远。以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充分利用河北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构建以内部价值链治理为主体、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政府支持为助力的“一体两翼”模式,不断提升地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实现价值链层级从低端向高端飞跃。
关键词:产业集群;升级;模式;河北钢铁
中图分类号:F27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45-02
产业集群升级是其能力的升级,本质上是依托于地方产业集群内部建立健全一种互动的机制,使产业集群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拥有持续的自我发展与更新的能力,从而实现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环节层次和地位的提升,以及由此带来的更高的附加价值。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国际分工的日益加剧,使原有的以国内经济为主要背景的产业集群面临着诸如“区位低端锁定”、“柠檬市场”等新的考验,因此,探索地方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的有效路径,迫在眉睫。
一、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内涵
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是以钢铁生产为核心,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焦化、耐火材料和冶金机具等相配套的钢铁工业体系。由于钢铁产业在生产工艺上有较强的不可分性,唐钢、邯钢等几个龙头企业都将主要的生产环节纳入其中,包括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因此具有垂直一体化的特征;从水平分工程度看,几个龙头企业之间的产品既有相同又有差异,它们都以普通建材为主,但存在差异化的产品,几个龙头企业之间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产业链中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有赖于龙头企业的带动,中小企业之间也因争夺相同的资源和市场,形成了激烈的竞争。这样,以龙头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其周围,加上河北省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工业基础、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完善的政策环境,共同造就了以唐钢、邯钢、宣钢、邢钢、承钢、石钢等几个大型钢铁集团公司为龙头的新型中间网络组织——河北钢铁产业集群。
二、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集群自身的努力,加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不断同外界进行着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交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规模不断扩张,集群成长中的一些问题逐步凸显出来。
(一)工艺装备参差不齐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河北省虽然取缔了大批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装备,但目前仍存有一些不符合国家长期规划、远期要淘汰掉的工艺装备,仍有一些单独炼铁、单独炼钢的生产企业。在唐钢等大型企业较为先进的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一些小高炉、小转炉、小电炉、横列式轧机等需淘汰的设备也在运转。
(二)高附加值产品缺乏
河北省的钢产量全国第一,但以普碳钢及低合金钢为主,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少。其主要原因在于钢水的纯净度不高,钢中硫、磷、夹杂物的去除能力低,导致生产汽车用高强度热轧板、高成型性钢板、管线用钢板等产品的生产能力有限,可以替代进口的高技术板材更是寥寥无几。
(三)集群内企业间分工合作意愿不强
从河北省钢铁集群现状看,集群中各企业组织结构基本相似,企业重复建设较为严重。集群内的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现象普遍存在,各企业几乎都有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一整套装备和工序,专业化程度低、缺乏分工与协作。
(四)本地关键资源供应不足
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受到铁矿石、水资源、电力资源、运输能力等条件的制约。铁矿石方面,由于矿石短缺导致的铁精粉涨价制约着集群的发展。以唐山为例,唐山市要实现3 500万吨生铁的产量,至少需要7 750万吨铁精粉,按唐山市自产3 500万吨铁精粉计算,剩余大约4 250万吨的铁精粉需要从国内其他地区或国外解决。在焦炭方面,唐山钢铁企业大多没有焦化生产支持,此种状况如不改善,焦炭也将成为集群发展的较大制约因素。
三、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升级模式构建
充分利用河北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构建“一体两翼”升级模式:即以内部价值链治理为主体,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政府支持为两翼,不断推动地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实现价值链层级从低端向高端飞跃。
(一)加强集群内部治理,提升集群创新能力
加强集群组织内部价值链治理,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是集群创新能力提升,实现集群自组织的基础。(1)发展壮大技术市场,形成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技术市场是技术商品交易或交换的场所,也是技术扩散的主要场所。在健全技术市场的同时,应注意与其配套的技术服务机构的完善,包括盈利型咨询公司、科技服务公司及政府部门有关机构,这些部门专业性强,对技术创新动态把握较准确。建立健全河北省的技术市场,将会有效促进河北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河北钢铁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2)开发完善信息市场,形成有效的产业信息传导机制。完善的信息市场可以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使创新在各个环节做到目的性、现实性和战略性的统一。集群内知识化使合作伙伴实行知识分工,并通过相互学习获得知识交流,知识化使人们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统一,而不会因为知识层次差异太大产生交流障碍而导致内耗的增大。对此,必须优先发展信息传输业和信息服务业,着手创建信息港工程、建设宽带城域网、联合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尽快实现全省钢铁产业的信息化。(3)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一是要引导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进入集群,加强集群开发机构建设,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借以盘活传统产业存量;二是要组织重大技术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对于战略性、关键性、社会潜在效益显著的企业加以扶植和投资;三是制定一套保护产学研多方利益的规则,并规范成果定价,充分考虑要素贡献,使各方应得收益获得保障,促使科研顺利进行。 (二)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集群跳跃式升级
地方产业集群应主动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通过分工协作关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集群构成有机整体,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上地位的升级。(1)产品差异化带动战略。结合纯净钢生产技术,高精度轧制技术在唐钢、邯钢、唐山恒通薄板等薄带及中厚板生产厂的普遍应用,重点抓好热轧板、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的产量扩大,品种增加及质量提高。以石钢、邢钢为主,积极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开发生产填补国内空白的抗菌不锈钢。用高品质、差异化产品,带动整个集群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2)区域品牌带动战略。提高钢铁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积极采取品牌策略,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在国内外消费者心中树立起河北钢铁大省的良好形象。各钢铁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质量要求进行生产,严格对产品质量的考核。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应该及时予以查处,责令其停止生产,或吊销执照。
(三)明确政府职责,形成集群升级助力
产业集群的升级,与政府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公共政策的有力支持密不可分。因此,各级政府要准确把握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合理发挥政府效用,助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1)优化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对生产要素的配置,主要应从资金和人力两个方面着手。在资金供应方面,可以通过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创立集群产业发展基金,建立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自主投资、银行独立审贷的投融资体制,促进民间投资向产业群集聚。在人力资源方面,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创造条件,培养和引进行业需要的人才。作为政府,要积极做好单个中小企业难以承担的劳动力教育和培训活动;作为集群,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形成“极化”效应,吸引更多的劳动力,满足企业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2)成立行业协会。为了合理发挥市场效用,提高产业集群整体效益和内部分工的效率,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在集群内部组建集群行业协会,提高集群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整的能力。通过行业协会的工作,一方面,可以化解集群内企业间的种种矛盾,增强集群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集群内的信息交流,促进集群整体的发展和提高,为集群进入自由竞争的市场积存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义爽,蔡宁.中国集群跨越式升级的“跳板”战略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0):55-64.
[2] 王瑛.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两维性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3):55-59.
[3] 董科.模块化生产方式下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责任编辑 高惠琦]
关键词:产业集群;升级;模式;河北钢铁
中图分类号:F27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45-02
产业集群升级是其能力的升级,本质上是依托于地方产业集群内部建立健全一种互动的机制,使产业集群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拥有持续的自我发展与更新的能力,从而实现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环节层次和地位的提升,以及由此带来的更高的附加价值。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国际分工的日益加剧,使原有的以国内经济为主要背景的产业集群面临着诸如“区位低端锁定”、“柠檬市场”等新的考验,因此,探索地方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的有效路径,迫在眉睫。
一、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内涵
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是以钢铁生产为核心,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焦化、耐火材料和冶金机具等相配套的钢铁工业体系。由于钢铁产业在生产工艺上有较强的不可分性,唐钢、邯钢等几个龙头企业都将主要的生产环节纳入其中,包括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因此具有垂直一体化的特征;从水平分工程度看,几个龙头企业之间的产品既有相同又有差异,它们都以普通建材为主,但存在差异化的产品,几个龙头企业之间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产业链中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有赖于龙头企业的带动,中小企业之间也因争夺相同的资源和市场,形成了激烈的竞争。这样,以龙头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其周围,加上河北省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工业基础、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完善的政策环境,共同造就了以唐钢、邯钢、宣钢、邢钢、承钢、石钢等几个大型钢铁集团公司为龙头的新型中间网络组织——河北钢铁产业集群。
二、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集群自身的努力,加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不断同外界进行着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交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规模不断扩张,集群成长中的一些问题逐步凸显出来。
(一)工艺装备参差不齐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河北省虽然取缔了大批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装备,但目前仍存有一些不符合国家长期规划、远期要淘汰掉的工艺装备,仍有一些单独炼铁、单独炼钢的生产企业。在唐钢等大型企业较为先进的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一些小高炉、小转炉、小电炉、横列式轧机等需淘汰的设备也在运转。
(二)高附加值产品缺乏
河北省的钢产量全国第一,但以普碳钢及低合金钢为主,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少。其主要原因在于钢水的纯净度不高,钢中硫、磷、夹杂物的去除能力低,导致生产汽车用高强度热轧板、高成型性钢板、管线用钢板等产品的生产能力有限,可以替代进口的高技术板材更是寥寥无几。
(三)集群内企业间分工合作意愿不强
从河北省钢铁集群现状看,集群中各企业组织结构基本相似,企业重复建设较为严重。集群内的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现象普遍存在,各企业几乎都有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一整套装备和工序,专业化程度低、缺乏分工与协作。
(四)本地关键资源供应不足
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受到铁矿石、水资源、电力资源、运输能力等条件的制约。铁矿石方面,由于矿石短缺导致的铁精粉涨价制约着集群的发展。以唐山为例,唐山市要实现3 500万吨生铁的产量,至少需要7 750万吨铁精粉,按唐山市自产3 500万吨铁精粉计算,剩余大约4 250万吨的铁精粉需要从国内其他地区或国外解决。在焦炭方面,唐山钢铁企业大多没有焦化生产支持,此种状况如不改善,焦炭也将成为集群发展的较大制约因素。
三、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升级模式构建
充分利用河北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构建“一体两翼”升级模式:即以内部价值链治理为主体,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政府支持为两翼,不断推动地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实现价值链层级从低端向高端飞跃。
(一)加强集群内部治理,提升集群创新能力
加强集群组织内部价值链治理,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是集群创新能力提升,实现集群自组织的基础。(1)发展壮大技术市场,形成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技术市场是技术商品交易或交换的场所,也是技术扩散的主要场所。在健全技术市场的同时,应注意与其配套的技术服务机构的完善,包括盈利型咨询公司、科技服务公司及政府部门有关机构,这些部门专业性强,对技术创新动态把握较准确。建立健全河北省的技术市场,将会有效促进河北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河北钢铁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2)开发完善信息市场,形成有效的产业信息传导机制。完善的信息市场可以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使创新在各个环节做到目的性、现实性和战略性的统一。集群内知识化使合作伙伴实行知识分工,并通过相互学习获得知识交流,知识化使人们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统一,而不会因为知识层次差异太大产生交流障碍而导致内耗的增大。对此,必须优先发展信息传输业和信息服务业,着手创建信息港工程、建设宽带城域网、联合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尽快实现全省钢铁产业的信息化。(3)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一是要引导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进入集群,加强集群开发机构建设,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借以盘活传统产业存量;二是要组织重大技术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对于战略性、关键性、社会潜在效益显著的企业加以扶植和投资;三是制定一套保护产学研多方利益的规则,并规范成果定价,充分考虑要素贡献,使各方应得收益获得保障,促使科研顺利进行。 (二)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集群跳跃式升级
地方产业集群应主动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通过分工协作关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集群构成有机整体,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上地位的升级。(1)产品差异化带动战略。结合纯净钢生产技术,高精度轧制技术在唐钢、邯钢、唐山恒通薄板等薄带及中厚板生产厂的普遍应用,重点抓好热轧板、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的产量扩大,品种增加及质量提高。以石钢、邢钢为主,积极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开发生产填补国内空白的抗菌不锈钢。用高品质、差异化产品,带动整个集群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2)区域品牌带动战略。提高钢铁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积极采取品牌策略,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在国内外消费者心中树立起河北钢铁大省的良好形象。各钢铁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质量要求进行生产,严格对产品质量的考核。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应该及时予以查处,责令其停止生产,或吊销执照。
(三)明确政府职责,形成集群升级助力
产业集群的升级,与政府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公共政策的有力支持密不可分。因此,各级政府要准确把握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合理发挥政府效用,助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1)优化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对生产要素的配置,主要应从资金和人力两个方面着手。在资金供应方面,可以通过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创立集群产业发展基金,建立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自主投资、银行独立审贷的投融资体制,促进民间投资向产业群集聚。在人力资源方面,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创造条件,培养和引进行业需要的人才。作为政府,要积极做好单个中小企业难以承担的劳动力教育和培训活动;作为集群,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形成“极化”效应,吸引更多的劳动力,满足企业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2)成立行业协会。为了合理发挥市场效用,提高产业集群整体效益和内部分工的效率,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在集群内部组建集群行业协会,提高集群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整的能力。通过行业协会的工作,一方面,可以化解集群内企业间的种种矛盾,增强集群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集群内的信息交流,促进集群整体的发展和提高,为集群进入自由竞争的市场积存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义爽,蔡宁.中国集群跨越式升级的“跳板”战略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0):55-64.
[2] 王瑛.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两维性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3):55-59.
[3] 董科.模块化生产方式下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责任编辑 高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