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监弱电系统防雷解决方案

来源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正朝着高度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都连接到了网络上。据统计,近年由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令人意外的是落雷次数并没有增加。造成雷击损失增加的原因,首先应是电子设备中所使用的半导体元件正在向着低电压、节电方向发展。因此,设备耐压能力随之降低,抗雷电涌也就越发显得脆弱。正确选择和使用监控系统的防雷保护装置,以及研究和探讨信号、电源线路的布放、屏蔽及接地方式等,对提高监控系统的抗雷电能力,优化系统的防雷水平起到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智能化信息化;网络;雷击;抗雷电涌;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M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1)18-0097-02
  
  当今社会正朝着高度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都连接到了网络上,在企业里不论是办公室还是生产现场,网络系统并不断完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然而,雷——这个人们并不陌生的自然现象,却给日趋发达的网络社会带来了更多的隐患。落雷是类云层中所带的负电荷同大地上的正电荷之间达到击穿空气绝缘的电压时,云与大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从法拉第发现雷电现象以后,人们已经可以通过避雷针等措施很有效的保护建筑物免遭直击雷的侵害。但是,为什么放在有避雷针的建筑物里的微电子设备仍会遭雷击呢?这是因为强大的直击雷产生的电磁场等又发了所谓的诱导雷,诱导雷的雷电涌过电源线、信号线和通讯线钻进电子设备所致。
  1系统概述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监控系统在银行、交通、码头、小区、库房管理中的迅速得到普及应用,极大提高了人们的人身、财产、生活和业务的安全性。但由于这些系统和设备耐过电压能力很低,当我们附近发生雷击,雷电高压及雷电电磁脉冲侵入所产生的电磁效应、热效应都会对系统和设备造成干扰和永久性损坏,其后果可能会使整个监控系统运行失灵,并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
  为了对安全监控系统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保障监控系统正常可靠运行,首先应明确监控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因以及雷击可能的侵入途径,尤其雷击损害较为严重的室外监控系统设备,在分析其损害原因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和使用监控系统的防雷保护装置,以及研究和探讨信号、电源线路的布放、屏蔽及接地方式等,对提高监控系统的抗雷电能力,优化系统的防雷水平起到很好的作用。
  2监控系统的组成及雷害分析
  2.1监控系统组成
  ①前端部分。主要由摄像枪、镜头、云台、防护罩、支架等组成。
  ②传输部分。使用同轴电缆、电源线、多芯控制线组成,采取架空、埋地或沿墙等方式传输视频、音频和控制信号。
  ③终端部分:主要由画面分割器、监视器、控制设备和录像设备等组成。
  2.2监控系统雷害成因
  ①直击雷:雷电直接击在露天的摄像机上造成设备损坏;雷电直接击在架空线缆上造成线缆熔断。
  ②雷电波侵入:监控系统的电源线、信号传输或进入监控室的金属管线到雷击或被雷电感应时雷电波沿着这些金属导线侵入设备,造成电位差使设备损坏。
  ③雷电感应:当雷击避雷针时,在引下线周围会产生很强的瞬变电磁场。处在电磁场中的监控设备和传输线路上都会感应出与雷云相反的电荷。这种感应电荷在低压架空线路上可达100 kV,信号线路上可40~60 kV,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称为感应雷。又叫二次雷。它对设备的损害没有雷来得猛然,但要比直击雷发生几率大得多。
  3监控系统防雷设计方案
  3.1前端设备的防雷
  前端设备有室外和室内安装两种情况,安装在室内的设备一般不会遭受直击雷击,但需考虑防止雷击过电压对设备的侵害,而室外的设备则同时需要考虑防止直击雷击。
  前端设备如摄像头应置于接闪器(避雷针或其他接闪导体)有效范围之内。当摄像机独立架设时,避雷针最好距摄像机3~4 m的距离,引下线可直接利用金属杆本身或选用直径12 mm,的镀锌圆钢,为防止电磁感应,沿杆引上摄像机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应金属管屏蔽。
  信号线传输距离长,耐压水平低,即以极易感应雷电流而损坏设备,为了将雷电流从信号传输线传导入地,信号过压保护器须快速响应,在设计信号传输线的保护时,必须考虑信号的传输速率、信号电平,启动电压以及雷电通量等参数。
  室外的前端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 ?赘,搞土壤电阻率地区可放宽至小于10 ?赘。
  3.2传输线路的防雷
  监控系统主要是传输信号线和电源线。控制信号传输线和报警信号传输线一般选用新屏蔽软线,架设(或敷设)在前端或终端之间。
  从防雷角度看,直埋敷设方式效果最佳,架空线最容易遭受雷击,并且破坏/性大,波及范围广,为避免首尾端设备损坏,架空线传输时应在每一电杆上做接地处理,架空线缆的吊线和架空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均应接地。中间放大器输入端的信号源均应分别接入合适的避雷器。
  传输线埋敷设并不能阻止雷击设备的发生,大量的事实显示,也雷击造成埋地线缆故障,大约占总故障的30%左右,即使雷击比较远的地方,也仍然会有部分雷电流流入线缆。所以采用带屏蔽层的线缆或线缆传钢管埋地敷设,保持钢管的电气联通。对防护电磁干扰和电磁感应非常有效,这主要是金属管的屏蔽作用和雷电流的肌肤效应。
  3.3终端设备的防雷
  在监控系统中,监控室的防雷最为重要,应从直击雷防护、雷电波侵入、等电位连接和点用保护多方面进行。
  监控室所在建筑物应有防直击雷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其防直击雷的措施应符合GB50057-94中有关直击雷电保护的规定。
  进入监控室的各种金属管线应接到防感应雷的接地装置上,架空电缆线直接引入时,在入户处应加避雷器,并将线缆金属外护层及自承钢索接到接地装置上。
  监控室内应设置一个等电位连接母线(会金属板),该等电位连接母线应与建筑物防雷接地、防静电地等连接到一起防止危险的电位差。各种浪涌保护器(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以最直和最短的距离与等电位连接母排进行电气连接。
  良好的接地是防雷中最重要的一环。接地电阻值越小过电压值越低。监控中心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采用综合接地网时,其接地电阻不大1Ω。
  4系统设备的选型与设计
  4.1电源系统
  由于有70%雷击高电位是从电源线侵入的,为保证设备安全,一般电源上应设置三级避雷保护。
  ①在建筑物所在建筑物总配电处安装三相开关型电涌保护器,并联,作为电源第一级保护。
  ②在监控室分电箱处安装三相限压型电源电涌保护器,级防雷器并联安装,对后接设备的功率不限,作为第二级保护。
  ③在监控室监控设备前安装插座,超低残压输出,作为电源线路第三精细保护。
  4.2信号系统
  在视频传输线、信号控制线、入侵报警信号线进入前端设备之前或进入中心控制台前应加装相应的避雷器。
  ①如果是固定摄像枪、应在其前端安装监控系统二合一避雷器,云台线路三合一保护,以保护摄像枪。
  ②如果是云台摄像枪,应在其前端安装监控系统二合一避雷器,云台线路三合一保护,以保护摄像枪。
  ③在云台控制线进入机房设备前端应安装数据信号避雷器,以防雷电流沿视频传输电缆入侵机房设备。
  5总结与建议
  文章从具体工作实践出发,运用系统安全学、计算机网络学、智能楼宇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从具体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阐述了安监弱电系统防雷工程建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探索安监弱电系统防雷的解决技术方案。
  据统计,近年来由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意外的是落雷次数并没有增加。造成雷击损失增加的原因,首先归咎于电子设备中所使用的半导体元件正在向着低电压、节电方向发展。因此,耐压随之降低,抗雷电涌也就越发显得脆弱。与此同时,伴随着网络的复杂化,建筑物中的雷电侵入的途径增多,也造成雷害事故增多。因此,对安全监控系统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保障监控系统正常可靠运行,非常重要。
  对于安控弱电防雷系统的解决固然重要,但解决后的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也非常重要,本人提出如下建议:
  ①避雷器安装之后,应检查所在接线是否正确安装,然后进行测试,看系统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应及时检查,直至整个系统均正常工作。
  ②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主要检查连接处是否紧固,接触是否良好,接地引下线有无锈蚀,接地体附近地面有无异常,必要时应挖开地面抽查地下隐蔽部分锈蚀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③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以每年进行一次测量。
  ④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每年进行一次检测,雷雨季节中 要加强外观巡视,如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解决。
  
  参考文献:
  
  [1] 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S].
  [2] 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S].
  [3]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S].
  [4]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 范[S].
  [5] DL548-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S].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变频在各行各业均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随之而来的变频器故障的处理又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又一大难题。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就一些变频器的通用问题及处理进行分析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滨海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门,其发展速度和规模,无论在河北省、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有重要分量。了解有哪些因素在推动滨海旅游发展,这些动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带隙基准电路结构。采用二阶曲率补偿技术,通过增加一正温度系数项,补偿电路中Vbe(T)展开的负温度系数对数项,改善了基准电压源的温度稳定性。应用该基准电路,设计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压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文章针对常规方法。检测高压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粗神经网络用于高压电气设备故障诊
在传统的电荷泵设计中,往往采用"突发"工作模式以获得最小的静态电流,提高芯片效率.但是,这种一开一关的突发将导致很大的输入电流噪声和输出电压纹波.文章提出了一种"线性"
高阶、高精度是当前∑-△调制器的设计趋势,随着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带内量化噪声的噪声背景逐渐降低,已不再成为制约调制器精度的主要瓶颈.整个系统的线性失真度对调制器最
设计了一个开环测试系统,利用锁相放大器能够对微弱信号进行有效检测的特点,采用交流激励、二倍频拾振的方法,实现了对热激励硅谐振梁压力传感器谐振输出的微弱信号的检测。该测
The density of liquid Ni-Cr alloy was measured by a modified sessile drop method. The density of liquid Ni-Cr alloywas found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tempera
介绍了在外壳检验中,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对外壳的镀涂层厚度进行测试;探讨了金属外壳镀镍涂层厚度的测试方法;论述了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正确测量外壳镀层的方法。
针对14位流水线A/D转换器中各级采样电容值的优化问题,提出了在系统模型中加入热噪声模型的方法。在14位流水线A/D转换器结构下,通过系统级仿真,得出采样保持放大器(SHA)的采样电容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