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南雁:不自生,故而长生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s12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把公司经营看成一个数学模型的话,最后其实是各个要素的权重问题。一定程度的激励有帮助,但机制调整更重要,让更多人能自我驱动,而不是靠领导来激励。
  
  编者按:仅凭新浪微博上那张清秀有余的照片,你看不出郑南雁的真实性格。
  俏江南会所,下午两点整,一个戴着变色近视眼镜的男人摇摇晃晃地向我走来。嗯,我承认,有几分明星范。但这种出场方式真是和我的想象有差距。对于墨镜天生有距离感的我,心里有点犯嘀咕。没想到他一坐下来,我们就聊开了。
  “最近废话太多,嗓子疼!”他指指脖子说道。在公司2011媒体春茗会上,他发言时长不到1分钟。他坦言,自己在公司话很少,也不喜欢接受媒体采访,因为自己太随性,容易说错话,但公司宣传需要也就不得不“卖身”了。
  2010年,7天酒店连锁集团新开店达到231家,增速位列行业第一,整体规模在行业中仅次于如家。7天连锁酒店自创立以来,就以“快”著称。按7天的计划,今年开店数将达到300家,赶超如家俨然已成为7天的下一个目标。然而,这个广东小伙(实在是显年轻)却认为7天的速度并不快,自己对于行业第一没有什么特殊情结,他想要的是一家拥有独特管理风格的公司。于是,在7天强大的IT系统支持的基础上,郑南雁参照美国宪政,推行了“立法会”、“执政官”、“放羊式管理”和“四线支持”等一系列管理创新。
  
  想通它或者摆平它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都说你喜欢钻研《道德经》,从中读到了什么?
  郑南雁:我喜欢看《道德经》,但研究不深。《道德经》里面讲的一个东西,我觉得和犹太教义是一致的——这个世界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犹太教讲的是神和人的约定。前年去了耶路撒冷,感触很深,之前从来不看宗教一类的东西,回来后开始看《圣经》等。在我看来,宗教最高层面的是犹太教义和《道德经》的一部分,都是讲规律。而基督教有“赎罪”一说,则加上了人的意志。再往下的伊斯兰教都是一脉相承的,它讲的是服从。中国也一样,从《道德经》到儒家,变成自上而下的遵从。但《道德经》和犹太教义是最纯粹的,它完全讲的是规律和神性。
  想通了这一点,你就知道很多东西可以去努力,但如果找到一些规律,尤其是人和公司的规律,就能事半功倍。其实在组织中,大家都是想进步,都是想做好,但做好的原意不是讨好领导,而是能够在竞争中胜出,就这点很多组织都走偏了。而美国社会就有某些制度,在长期看可以确保不走偏,虽然在短期节点上不一定做得最好。
  我曾经开玩笑地说,美国就是以《道德经》为基础,加上法家的概念,同时去除儒家。法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制约因素,道家很强调制约因素,但又没有主导因素。仅靠规律制约,如果没有愿望主导,到一定程度就会散乱。儒家会出现什么问题?它既削弱制约因素,也削弱主导因素,长远来看,就会变得没有准则。其实儒家和法家都是集权,但儒家集权得更巧妙一点。中国好多话,用儒家思维去理解和《道德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如对“功成身退”这个词的理解。儒家的理解是你在做成之后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主动退下来。而《道德经》讲“功成身退天之道”,到了一定高度,你必定会下来,这是更加朴素的唯物主义。
  美国把集权因素的精英整合和制约因素的草根民主结合得比较好。儒家是自我修正,道家是客观修正。儒家强调是一个点,道家是多个点。这里没有绝对对错,就看你认可哪个出发点。追随儒家的人,在他清醒的时候效率是很高的,自我调节是最快的,但没有这个状态的时候,失去自我纠正能力,就必须通过外在力量纠正。由于这种制度本身做不到外在纠正,就会出现冲突。我还是相信民主,当然不排除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问题,这个很复杂。
  我欣赏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叫他做国王他不做,留下了一个好的体制,很有远见。在世的企业家里,我挺佩服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塞尔吉’布林(Sergey Brin),不管外界有多少评论,谷歌当时作出退出中国的决策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没有哪个企业有这么大魄力。对于“不作恶”,他们真的是在坚守,算是“站着把钱挣了”。
  对于7天而言,我有个原则——坚持不去做靠关系运作的事,最后让自己变得没观点。
  CBR:从职业生涯来看,你是对各种角色都有很强适应力的人,这种人往往善于妥协。
  郑南雁:可以这么说。总体来说,我的目的性不强,但有个大致的方向。去携程是希望搞清楚商业,有一些能力和财富后,我的方向是实践自己的观点,能够做一家好的公司,这个“好”很抽象——希望7天是一个自动自发的公司,大家乐于在这里工作。创业就是一种人生的体验,虽然有一些想法,但不敢说人生有计划。
  在携程时,有想法也一样直接提,有时候也很激烈,后来慢慢觉得自己看问题有很多角度,而这本身就需要妥协。我们夫妻俩是和我妈、岳母住在一起的,家里三个女人一锅粥,还不包括阿姨和女儿,但处得很好,各个方面的意见都会讲给我听,我就引导她们不断换角度看问题。
  很多人觉得妥协是一种忍让,其实不过是换个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无非两种办法,一个是想通它,一个是摆平它。如果摆不平,就要接受这个问题在某个阶段内存在的合理性,千万不要因为摆不平又想不通,而让自己对现状感到无法接受。市场没有对错,存在就是合理,当时的力量对比是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结果。
  我喜欢骑马。骑马这项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你不能完全主宰它,却可以施以影响。一个好的骑手不能完全掌控马,但能和它沟通,让马儿对他的动作很敏感,一点暗示就知道,信任感特别强。那是一种不断逼近的心态,你知道目标在哪,但实现起来颇有难度。这和做企业是一样的,主宰欲望太强会适得其反,要的是驾驭。更多的是提醒它,不是控制,是一种相互适应,信任很重要。骑马还有一个特点是不能停,这种状态和做企业很像,不是你想干嘛就干嘛。
  我的办公室有两幅字,一幅是“胸怀”。以前争强好胜,现在学着让自己接受更多不同的角度。我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是对一些小错误受不了,忍不住会去说,现在的改法是说完后给人家道歉。另一幅是“不自生,故而长生”,做事不要太刻意,该有的自然会有。
  
  让自己在边上观察
  
  CBR:你对7天采用怎样的管理风格?
  郑南雁:大家都说7天快,我觉得很正常,本来就该这么快,现在还在抢地盘,规模很重要。但我对“第一”并没有什么情结,不是求大,而是求效率。经济型酒店就是量要大,利益就来自于效率高,薄利多销。经济型酒店很难从产品特性来表述它多牛逼,但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可以从管理上下功夫,让更多人更有效地工作,这个可能是我们更大的追求。我希望能够有一个很独特的管理风格,同时给相关方带来利益。
  如果把公司经营看成一个数学模型的话,最后其实是各个要素的权重问题。一定程度的激励有帮助, 但机制调整更重要,让更多人能自我驱动,而不是靠领导来激励。影响公司的几个要素中,最重要的肯定是人;第二是经营思路和战略,想清楚了才知道取舍;第三是管理模型和管理结构。员工如果是靠领导激励前进,公司越大,领导就越累。
  这里有个问题,往往对他人激励能力强的人,找人的时候更容易忽视别人的自我动力。一切都在他的影响和“普照”下,公司更趋向于在领导的带领下前进,公司管理文化就自然而然向这个方面倾斜,更强调执行力。而如果相反,则会更强调员工自己的动力,大家的努力点就是如何让制度和机制变得更好,这要依靠管理文化和管理系统。
  CBR:“数学模型”、“系统”、“机制”,这些理工科用词不断在您脑中盘旋,你认可领导艺术的概念吗?
  郑南雁:领导艺术当然存在,但我认为不重要,我也不愿意在公司用这个。我经常在公司强调,领导不重要,但领导力很重要。领导力是公司的战略管理思路,能领导公司员工朝着一个方向走。其实很简单,只要在你的位置上,你有一定的成就,员工就会崇拜,只要艺术性地使用这个东西,总会有一定效果。但这和我的经营管理思路相悖,所以就刻意不用。我更希望有一个公平公开的机制,让大家自己能发挥。领导艺术用多了,大家就会慢慢地变成唯领导意志是从。也许你只是想激发大家,但慢慢你会发现,大家都变成围着你转。我最不喜欢“团结在领导周围”的说法。信息技术在进步,信息成本在下降,犯错成本在上升,管理思路就要随之改变。传统的领导思路还是领导者在前面拖着大家走。虽然美国也强调领导的重要性,但美国制度的关键是让大家都有机会往前面走。中国是你不能离领导太远,同时又不能超过领导,这个很要命。
  CBR:以你的经验,该怎么做比较好?
  郑南雁:《道德经》里说:太上,不知有之。领导要不断让自己有机会从排头兵的位置撇下来,你就有机会让自己在边上观察,看这个东西到底对不对,调整体系和制度。尽可能地让公司的目光不要太聚焦在自己身上。
  我最反对中国企业的很多领导搞什么“胡萝卜加大棒”,和各个高管单独谈话,最后大家就变成在争取领导的认可。而我让大家在一起,把所有想法说出来讨论。高管之间不可能没有矛盾,但很多矛盾都只是因为对工作的看法不同。当然,这样做可能会削弱领导的神秘感。有时候你的权位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你可以操控,而一旦摊开就没有了,大家对你减少了畏惧,缺点容易暴露。但就看你想要什么了,有时候我也很不爽,明明事情是这样子,但大家却都不同意。但换个角度去看看,会发现公司的运作更成熟了。
  CBR:听得出来,你是机制的信徒。
  郑南雁:公司总是在一个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前进,靠的是每一个环节的运转,从长远看,还是要看每一个人的动力。美国每次遇到危机都能够很快调整过来,领导不行就干掉,换人!而中国一遇到问题就会有很长时间受到影响。貌似中国企业的领导往往都是“正确英明”的。
  我也常常否定自己的想法。领导一定要脸皮厚,做错了要敢于纠正自己。同样拿社会机制来作参照,一个社会机制有很多假设,如果用集权的思想去看民主是看不通的,而民主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是妥协。虽然妥协的结果某段时间看不是最好的,但它使得整个体系在前进。在7天,就权力来说,我肯定比大家要大很多,本来人家就很容易听你的,现在不过是让别人听你的动力下降一点。从集权思路来看,不是0,就是1,而民主就可能产生0.5。很多事情进入公开的氛围中就容易找到很多妥协点。
  CBR:这些想法都来自哪里?
  郑南雁:我也不知道,理科生想问题的出发点,总是想让系统更合理。我们设计的管理体系之所以能够相对扁平,因为设计理念上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很多管理系统都是为了保证不犯错,而我们设计的管理系统是允许它犯错,因为犯错的损失常常要比保证毫不犯错的成本更小。现在很多公司的机构是层层下沉,从中心引发,直到末端,不能犯错。但我们不同,如100家店,我们可能有5家店要出问题,但这其实比为了保证100家店都不出问题所耗费的代价要小得多。
  CBR:7天的运作机制一开始就设计好了?
  郑南雁:当然不是,一开始也是觉得能靠自己的聪明勤奋,强调个人能力,包括领导力,“忽悠”大家来干这个事,后来发现这样搞得自己很累,发现个人的能力越来越小。2006年开始看到一些美国宪政民主的书,当然它的不足也很多,但合理性更多。这段时间还看过作家豆豆的一本书——《遥远的救世主》,它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人最关键的是自己拯救自己。我是一个爱琢磨的人。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个单独的利益体,但在中国文化中,总感觉单独利益不大好,喜欢拿个大帽子扣着,其实最后大家要妥协的。管理系统就是尽可能不断调整这个结构,达到利益平衡。有朋友说我没准则,但什么是准则?所谓准则就是你从更多的角度看问题之后,它的平衡点在哪,那个就是准则。越把自己往外拉,才越有机会这么看。我不想当救世主,这把自己搞得太累了,你一出错这个世界就出问题。而且救世主最后的下场都不好,我希望自己能够善终一点。(笑)
  
  管理不像数学题
  
  CBR:与其他企业家相比,你觉得自己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郑南雁:我做事的目的性弱一些。我去读一些书,学一些东西并不是为了去解决手头的问题,而是看了之后被吸引进来了。我认可黑格尔的观点,存在即合理。你手头的困难是个存在,有可能永远解决不了。看似没有原则,但我认为原则就是现实终究是这样,它合理地存在着。或者说,我现在没法解决某个问题,因为各种力量的平衡没有达到。就像融资,谁都想融成某一个方案,你做不到就是因为你的力量没到。而存在的问题到一定程度,就会有某种力量告诉你,力量平衡就会发生改变,那时就有可能解决问题。
  当然,我对公司的高管也不是很客气,有时候当场在会议室就发脾气。CEO是船长,定方向。我不觉得自己有很大的压力一定需要用手中的权力去做什么。创业者本身的权力已经够大了。只有一个外来人你才能希望赋予他一些权力,让他能推动一些东西。我本身就是这个船上的,我需要做的是降低自己的影响力。只要我的影响力不要低于临界线就可以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客观地去看问题。当然这个临界点不好把握,需要摸索,但总体方向是降低影响力。
  CBR:降低影响力是个有意思的说法。
  郑南雁:我只要一进去,参与了,肯定影响力是最大的。如运营会等,我故意不去开。一开始,肯定会出现一些混乱,但只能忍着。只要不出现大的问题。每个事情你设个底线,没到底线你就忍着。过段时间它就开始自行运作。这就是《道德经》里说的规律,它必然会形成制约。我常常强迫高管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定,你不能不定,不能不管,一定要作判断,一定要作决策。要相信规律,这世界少了谁都会继续转。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某些损失,给它一定的空间来作自我修正,而不能完全掐死。否则,如果以后真的遇到什么问题,这个系统就没有制衡能力了。
  管理不像做数学题,如果没有问题,公司就不会破产,管理本身可能就是一个试错过程。传统的管理学很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地转动这个世界,但我觉得要有很多中心,是互相转动的。也许我的力量大一些,但退出来后你会发现,它会重新形成一定的秩序。当然,我作为创始人希望公司走某一条路,会施加一些影响,但不能别人有些偏差就让他们下车,我来开。其实,可能只需要摇摇旗,调整一下方向。
  CBR: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处理中,最大的一个误区是什么?
  郑南雁:不要随意将问题上升到道德制高点,不要轻易作价值判断。你要下属干什么可以,但不要企图把自己撇在外面。其实很多事只是个取舍问题,只和目的相关。例如,我们现在将店长的诚信放在很高的位置,有的店长很能干,但因为诚信问题就是被干掉了,你说是对还是错?也就是他要做的事情本来就是应该这样做,而不是作为领导的我要求才这样,否则就容易让人无所适从。与团队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最好,我不喜欢大家和兄弟一样,尽管我可以做到。
其他文献
很多人认为印度会是下一个中国。管理顾问认为这个国家可能会出现一个喝星冰乐、开福特、周游全球的庞大群体,人数足有三四亿人。但是,令人想入非非的印度中产阶级几乎并不存在。对九成印度人而言,最新款iPhone的售价要超过他们半年的工资。企业需要应对的是今时今日的印度,而不是它们希望出现的印度。如果它们的策略是等待印度人喜欢上全球各地中产阶级享受的事物,可能要苦苦等上几十年。最敏锐的企业会设法摸清哪些“促
期刊
主题:2018中欧创业营&创投营校友回归日  时间:2018年1月27日  地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  演讲人:李铭俊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教授  在中欧遍布80多个国家的两万多名校友当中,中欧创业营和创投营校友是一个特殊的群体。2012年中欧在中国大陆率先开设创业课程,六年来中欧创业营共开设了六期课程,创投营共开设了两期课程,汇聚了350名国内创业与创投领域的商业领袖。2015年学院又成
期刊
早在一个多世纪前,科学家们就已经开始创造 3D 投影或立体三维显示器,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科学家们已经想出了如何操纵空气中几乎看不见的尘埃粒子,制作比常规全息更真实、更清晰的三维图像。用常规的全息投影,虽然我们看到的是三维图像,但其本质是通过一个个二维平面构成的;这一新技术可以说是从 2D 到 3D 的转变,它将图像直接在立体空间里呈现了出来。该研究的
期刊
工作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标,但不同职业核心需求迥异  近90%的职场人在过去一年为自己定下了目标,而所有目标最终的实现比例为60%。职场人的愿望清单五花八门,但工作仍旧是大家共同的主战场,排在所有目标的首位。其中提升专业技能、改善人际关系和涨薪成为了绝大多数职场人在2017年奋斗的三大核心目标。  虽然整体的目标一致,但在不同行业和职能,职场人对工作最迫切的需求呈现显著差异。技术类职业将提升自身工作技
期刊
编者按:    这是一个关于一支橄榄球队在遭遇空难后,怎样克服困难进行自救的真实故事。坠机事件幸存者南度·帕拉多(Nando Parrado)讲述了队员们在那样特殊的环境下,如何呈现出领导力,如何自发分配资源,协作互助,在安第斯山中顺利渡过了艰难的72天。  空难后的帕拉多创立了两家电视生产公司,周游世界,他是国际讲演协会和美国国家演讲者协会的主题讲演人,在全球各地开展演讲。多年来,帕拉多利用自己
期刊
主题:中欧FMBA“行为金融学与金融科技”论坛  时间:2018年1月18日  地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  演讲人:余方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ichard Thaler  金融学领域有两个重要流派,一个是传统金融学,主张“有效市场理论”,另一个是行为金融学。  “有效市场理论”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法玛(Eugene Fama),其最主要的思想是“市场是非常有
期刊
设立这个排行榜的初衷不是制造争议,而是搭建一个对话平台。我们希望榜上企业能够了解它们处于什么位置,哪些策略可以帮助它们确立未来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环境危机日益加剧,所有主要经济体都已将环境治理融入经济发展目标。过时、低效的产业和技术将被对生态有益的新产业、新技术取而代之。我国政府也早已意识到推动“环保低碳经济”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并新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任务指标。这意味着在华经
期刊
尽管2010年业绩飙升、利润大涨,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见到记者的时候,依然苦笑一声。几天前,“皮革奶”的新闻还在各大网站头条,个别企业两年前的旧闻被渲染成行业问题,让这家乳业龙头企业头疼不已。  “我们这个行业不争气。”张剑秋说。尽管伊利中国政府在2007年已经就此发出通知,伊利等大型乳品企业也早就增加了“皮革水解蛋白”的检验,彻底杜绝了此类问题,但新闻标题还是动辄以“中国乳业”来获取眼球,而“
期刊
节前做了一期“一线城市人才向新一线区域转移”的封面文章,引發了不少关注。风起于青萍之末,从大学生择业动向,可以看到人们对生活和事业依附之地的倾向性。从智联招聘此前发布的2017年大学生求职指南看,虽然应届毕业生在一线城市签约的比例依然最高,但从求职意愿看,新一线城市已经超越一线城市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就业区域,同时愿意在二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也达到21.3%。与此同时,新一线城市的政府积极“搭平台、定政策
期刊
发现更好的梦想之路,编织新型的网络,创造新的财富与机会……美国Y一代的创业追求正在重塑美国精神。    这是最好的创业时代。也是最坏的创业时代。  2010年岁末,堪萨斯密苏里大学(UMKC)管理学院的一问大教室里热火朝天,70名从全校各个专业新晋入选的“创业学者”济济一堂,他们多是有着商业计划与梦想、准备在下个学期毕业后创业的Y一代学生。UMKC专门设计了一个集中训练课程,帮助这些Y一代组建团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