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追求创新与保持传统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剖析和感悟了英国剑桥大学在敬畏传统和引领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在加强创新教育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传统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创新;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010-0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创新成为我们社会和时代的主旋律之一。“创新”就是引入新事物而造成变化[1]。创新往往需要突破原有的模式或打破旧的格局,这貌似与遵循传统是不相容的。然而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教育教学中将传统与创新紧密融合,谱写了一曲敬畏传统、引领创新的美妙旋律,发人深思,富有启迪。
2010—2011年笔者有幸在英国剑桥大学病理部学习分子病理诊断并从事淋巴瘤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在后基因组时代,人们对于基因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入,疾病与分子改变谱的关系被层层揭秘,并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分子病理诊断也就成为引领病理学发展的前沿。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作为DNA双螺旋结构和第一个蛋白质结构的发现者,作为DNA和蛋白质测序方法的创立者,是许多疾病分子病理改变的发现者和源头知识的奉献者,笔者在这里不仅学到了分子病理诊断的具体技术、方法和分析途径,而且学习了如何发现疾病的分子病理机制和提供创新的知识思路。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所科学圣堂所接受的熏陶和洗礼,让人感悟颇深,受益终生。英国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师生建立的。这所创立于八百多年前的国际顶级大学为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高等学府,为什么能始终走在科学的前沿,为人类奉献出最精粹的成就?其中的秘密远非笔者所能揭示,但有两点笔者感受最为深刻:那就是敬畏传统与引领创新。
一、敬畏传统
传统是人们用来界定人类发展历程的一个定性词语,是对前人优秀价值取向和文化知识财富精髓的继承,传统的形成是长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历史积淀过程,因此,传统可以说是历史上创新的积淀,倡导创新决不能否定传统。剑桥大学在对待传统的态度上可谓是敬畏。
1.敬畏传统体现在对传统绝不轻易言弃,动辄坚持数百年不变。剑桥大学的校训用拉丁语一直沿用至今:Hinc lucemet pocula sacra(此乃启蒙之所,智识之源)。众所周知,目前使用拉丁语的国家已寥寥可数,只有梵蒂冈在使用拉丁语,为什么不废弃用拉丁语而改用现代英语呢?笔者以为是体现一种对传统的敬畏。大家知道,拉丁语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传播到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在中世纪是国际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科学、哲学和神学的语言。在剑桥大学不仅校训体现了敬畏传统,在最为神圣的学位授予仪式上也是如此,学位授予仪式上主持人手持粗大的权杖,被念到名字的学生需在院长的带领下走到校长面前,由院长用拉丁语向学校汇报学生的情况,学生则需跪在校长面前接受授予学位令,每年剑桥大学的学位授予都需分批、分层次、分数日才能完成,这样的传统一坚持就是数百年!上下午茶这一英国传统同样在剑桥大学的每个学院和实验室得到继承,不论是过去建造的实验室还是新建造的实验室都必带有专门的茶室供人们上下午饮茶交流使用。这种休闲的文化氛围似乎与现代紧张高节奏的生活格格不入,但实际上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思想火花的自由碰撞打开了许多创新思路的闸门。每周各个学院的formal hall就餐传统,同样能数百年来延续至今,这种formal不仅体现在着装上需穿正式的服装或长袍(gown),而且坐序上也有讲究,前排或台上的上座只能由院长或老师就坐,程序上餐前都由院长或老师敲钟,拉丁语诵经,餐后由院长或老师宣布就餐结束并先离场后学生才可离开,当然标准的西餐流程(餐前酒、面包、开胃菜、正餐、甜点、水果、餐后咖啡或茶)和穿戴整齐的侍者,这些传统都是不可更改的。
2.敬畏传统体现在让大学处处呈现活生生的历史。剑桥大学的师生可以说时时都生活在真实的历史中,处处都可以触摸到历史的脉搏。这里不仅有完全免费的仅次于大英博物馆的Fitzwilliam博物馆,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历史精粹,这里从埃及的木乃伊到印象派艺术大师的代表作,从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到罗马希腊文明的建筑艺术,从罕见的古钱币到古老的东方艺术均可见到。而且还有散布在不同学院的专门的考古学博物馆、人类学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极地博物馆、Kettle院等名目繁多的专科博物馆。在剑桥大学生活学习的学院、教室、食堂、宿舍、教堂不是以在高大现代的摩天大楼里为自豪,而是以乐处在动辄数百年之久宁静的古典石质建筑里为骄傲。从宿舍到教室,你可能跨过的是可以遥想当年牛顿依据力学原理,不用一颗钉子而建造的木质“数学桥”,抑或经过曾经砸中万有引力规律发现者脑袋的苹果树的“玄孙”树。在剑桥大学的植物园还可以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八千余种分类分区域生长的植物,可以遥想当年达尔文的老师亨斯洛教授系统化整合和归类植物种类所做的工作,在这个精美的园林里尽可领略生物进化及遗传变异产生的万千物种。
3.敬畏传统体现在对多元世界和文化的广泛包容性上。在科学面前,不管你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如何,在这里都享有平等的交流机会。这里不仅可以见到西方社会和科学史上功勋卓著的科学大师的塑像,还可以见到代表东方文明老子的雕塑,可以见到刻有徐志摩诗句的石碑,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剑桥大学以自己的每一位校友为荣,视每一位校友为自己的儿孙,这不仅体现在校友做出巨大贡献和成绩时,甚至反应在校友落难、受到非议或遭遇不公时,剑桥大学不是嫌弃自己的校友而是伸出援助之手,在剑桥生活的日子里经常可以听到这类不离不弃的故事。
4.敬畏传统还体现在处处展现在科学面前平实、从容、平等、自由的大学风范。有时极为平凡的一幕却令笔者在记忆深处挥之不去。记得当年剑桥大学的执行校长(剑桥大学的校长为菲利普亲王)乐思哲·博里塞维奇爵士参加在南剑桥Hinxton的Sanger研究所举办的全英病理冬季年会,他独自开车自行前往,没有笔者想象的有一个秘书或一帮随从前呼后拥,在不到三分钟的简短致辞后他就加入到大家的学术交流中,在听完自己感兴趣的报告后他就独自驾车回校了。剑桥大学的从容和宁静也让人感受颇深,这里真得难以寻觅到浮华和急躁的身影,笔者想这与这所大学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正如乐思哲校长曾经所说的“作为一个大学,剑桥带给学者最重要的财富之一,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时间是关键因素,它能让学者从容地选择他们所想要研究的领域。而我们所说的空间,指的是让学者拥有如何支配研究时间的自由。”这也可以理解“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教授,在他成功之前,在长达14年里没有任何成果,但在剑桥最终能成为一位诺贝尔获奖者。笔者不敢想象在我们的大学里能否容得下14年没有成果的教授!
二、引领创新
剑桥大学在引领创新方面当之无愧走在了世界大学的前列,剑桥大学可谓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始基地,单就牛顿的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就作出了重大贡献;微积分学的创立;光学颜色理论的诞生;斯蒂芬·霍金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生命科学领域里从生物进化论到解码生命遗传的本质,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再到第一个蛋白质结构胰岛素的发现,从DNA、蛋白质测序到第一次病毒结构的解密等,这些渗透了剑桥大学科学家心血和智慧的成果无一不是引领创新的体现。作为拥有世界诺贝尔奖最多的大学,至今已有8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29位获得物理奖,26位获得医学奖,21位获得化学奖,9位获得经济学奖,2位获得文学奖,2位获得和平奖。Frederick Sanger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这些集中展示了其引领创新的贡献,也是对其校训“此乃起蒙之所,智识之源”的最佳诠释。然而,引人深思的是,为什么剑桥大学总能引领源头创新,培育出大量的创新人才呢?
关键词:创新;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010-0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创新成为我们社会和时代的主旋律之一。“创新”就是引入新事物而造成变化[1]。创新往往需要突破原有的模式或打破旧的格局,这貌似与遵循传统是不相容的。然而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教育教学中将传统与创新紧密融合,谱写了一曲敬畏传统、引领创新的美妙旋律,发人深思,富有启迪。
2010—2011年笔者有幸在英国剑桥大学病理部学习分子病理诊断并从事淋巴瘤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在后基因组时代,人们对于基因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入,疾病与分子改变谱的关系被层层揭秘,并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分子病理诊断也就成为引领病理学发展的前沿。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作为DNA双螺旋结构和第一个蛋白质结构的发现者,作为DNA和蛋白质测序方法的创立者,是许多疾病分子病理改变的发现者和源头知识的奉献者,笔者在这里不仅学到了分子病理诊断的具体技术、方法和分析途径,而且学习了如何发现疾病的分子病理机制和提供创新的知识思路。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所科学圣堂所接受的熏陶和洗礼,让人感悟颇深,受益终生。英国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师生建立的。这所创立于八百多年前的国际顶级大学为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高等学府,为什么能始终走在科学的前沿,为人类奉献出最精粹的成就?其中的秘密远非笔者所能揭示,但有两点笔者感受最为深刻:那就是敬畏传统与引领创新。
一、敬畏传统
传统是人们用来界定人类发展历程的一个定性词语,是对前人优秀价值取向和文化知识财富精髓的继承,传统的形成是长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历史积淀过程,因此,传统可以说是历史上创新的积淀,倡导创新决不能否定传统。剑桥大学在对待传统的态度上可谓是敬畏。
1.敬畏传统体现在对传统绝不轻易言弃,动辄坚持数百年不变。剑桥大学的校训用拉丁语一直沿用至今:Hinc lucemet pocula sacra(此乃启蒙之所,智识之源)。众所周知,目前使用拉丁语的国家已寥寥可数,只有梵蒂冈在使用拉丁语,为什么不废弃用拉丁语而改用现代英语呢?笔者以为是体现一种对传统的敬畏。大家知道,拉丁语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传播到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在中世纪是国际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科学、哲学和神学的语言。在剑桥大学不仅校训体现了敬畏传统,在最为神圣的学位授予仪式上也是如此,学位授予仪式上主持人手持粗大的权杖,被念到名字的学生需在院长的带领下走到校长面前,由院长用拉丁语向学校汇报学生的情况,学生则需跪在校长面前接受授予学位令,每年剑桥大学的学位授予都需分批、分层次、分数日才能完成,这样的传统一坚持就是数百年!上下午茶这一英国传统同样在剑桥大学的每个学院和实验室得到继承,不论是过去建造的实验室还是新建造的实验室都必带有专门的茶室供人们上下午饮茶交流使用。这种休闲的文化氛围似乎与现代紧张高节奏的生活格格不入,但实际上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思想火花的自由碰撞打开了许多创新思路的闸门。每周各个学院的formal hall就餐传统,同样能数百年来延续至今,这种formal不仅体现在着装上需穿正式的服装或长袍(gown),而且坐序上也有讲究,前排或台上的上座只能由院长或老师就坐,程序上餐前都由院长或老师敲钟,拉丁语诵经,餐后由院长或老师宣布就餐结束并先离场后学生才可离开,当然标准的西餐流程(餐前酒、面包、开胃菜、正餐、甜点、水果、餐后咖啡或茶)和穿戴整齐的侍者,这些传统都是不可更改的。
2.敬畏传统体现在让大学处处呈现活生生的历史。剑桥大学的师生可以说时时都生活在真实的历史中,处处都可以触摸到历史的脉搏。这里不仅有完全免费的仅次于大英博物馆的Fitzwilliam博物馆,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历史精粹,这里从埃及的木乃伊到印象派艺术大师的代表作,从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到罗马希腊文明的建筑艺术,从罕见的古钱币到古老的东方艺术均可见到。而且还有散布在不同学院的专门的考古学博物馆、人类学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极地博物馆、Kettle院等名目繁多的专科博物馆。在剑桥大学生活学习的学院、教室、食堂、宿舍、教堂不是以在高大现代的摩天大楼里为自豪,而是以乐处在动辄数百年之久宁静的古典石质建筑里为骄傲。从宿舍到教室,你可能跨过的是可以遥想当年牛顿依据力学原理,不用一颗钉子而建造的木质“数学桥”,抑或经过曾经砸中万有引力规律发现者脑袋的苹果树的“玄孙”树。在剑桥大学的植物园还可以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八千余种分类分区域生长的植物,可以遥想当年达尔文的老师亨斯洛教授系统化整合和归类植物种类所做的工作,在这个精美的园林里尽可领略生物进化及遗传变异产生的万千物种。
3.敬畏传统体现在对多元世界和文化的广泛包容性上。在科学面前,不管你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如何,在这里都享有平等的交流机会。这里不仅可以见到西方社会和科学史上功勋卓著的科学大师的塑像,还可以见到代表东方文明老子的雕塑,可以见到刻有徐志摩诗句的石碑,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剑桥大学以自己的每一位校友为荣,视每一位校友为自己的儿孙,这不仅体现在校友做出巨大贡献和成绩时,甚至反应在校友落难、受到非议或遭遇不公时,剑桥大学不是嫌弃自己的校友而是伸出援助之手,在剑桥生活的日子里经常可以听到这类不离不弃的故事。
4.敬畏传统还体现在处处展现在科学面前平实、从容、平等、自由的大学风范。有时极为平凡的一幕却令笔者在记忆深处挥之不去。记得当年剑桥大学的执行校长(剑桥大学的校长为菲利普亲王)乐思哲·博里塞维奇爵士参加在南剑桥Hinxton的Sanger研究所举办的全英病理冬季年会,他独自开车自行前往,没有笔者想象的有一个秘书或一帮随从前呼后拥,在不到三分钟的简短致辞后他就加入到大家的学术交流中,在听完自己感兴趣的报告后他就独自驾车回校了。剑桥大学的从容和宁静也让人感受颇深,这里真得难以寻觅到浮华和急躁的身影,笔者想这与这所大学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正如乐思哲校长曾经所说的“作为一个大学,剑桥带给学者最重要的财富之一,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时间是关键因素,它能让学者从容地选择他们所想要研究的领域。而我们所说的空间,指的是让学者拥有如何支配研究时间的自由。”这也可以理解“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教授,在他成功之前,在长达14年里没有任何成果,但在剑桥最终能成为一位诺贝尔获奖者。笔者不敢想象在我们的大学里能否容得下14年没有成果的教授!
二、引领创新
剑桥大学在引领创新方面当之无愧走在了世界大学的前列,剑桥大学可谓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始基地,单就牛顿的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就作出了重大贡献;微积分学的创立;光学颜色理论的诞生;斯蒂芬·霍金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生命科学领域里从生物进化论到解码生命遗传的本质,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再到第一个蛋白质结构胰岛素的发现,从DNA、蛋白质测序到第一次病毒结构的解密等,这些渗透了剑桥大学科学家心血和智慧的成果无一不是引领创新的体现。作为拥有世界诺贝尔奖最多的大学,至今已有8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29位获得物理奖,26位获得医学奖,21位获得化学奖,9位获得经济学奖,2位获得文学奖,2位获得和平奖。Frederick Sanger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这些集中展示了其引领创新的贡献,也是对其校训“此乃起蒙之所,智识之源”的最佳诠释。然而,引人深思的是,为什么剑桥大学总能引领源头创新,培育出大量的创新人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