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ac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是一种生长缓慢、预后良好的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而以小脑及中线结构(如视神经及视交叉、脑干等)多见[1-14].尽管PA保持WHO Ⅰ级的位置已有几十年了,直至2000年WHO分类.但肿瘤仍有复发,极少数病例可发生恶变,这些恶变的PA并不能归类于胶质母细胞瘤,因为其预后还不清楚,2000年WHO分类称为间变型(恶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

其他文献
在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中,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赵世华教授申请的课题“磁共振量化评价干细胞与心肌组织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郜发宝教授申请的课题“磁共振综合成像技术在大鼠缺血心肌活性机制的研究”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资助金额260万元。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卢光明教授申请的课题“多模态分子成像研究新型纳米药物及联合抗血管新生药对乳腺癌的疗效”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
患者男,67岁.2010年4月因结肠肝曲肿瘤侵及十二指肠,伴结肠肝曲十二指肠球部瘘行外科右半结肠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43 d,因结肠癌肝转移,来我院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术中腹腔动脉造影显示肝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1.8 cm×2.1 cm)伴肝动脉狭窄(图1),胃左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未见异常,在肝动脉灌注化疗后6d行动脉瘤治疗。
期刊
近20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影像设备在常规体检中的广泛应用,许多肾细胞癌在病灶较小、患者无临床症状时即被检出得以早期治疗[1-2].CT、MRI不仅可以对肾脏肿瘤进行定性、分期诊断,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价肾细胞癌亚型及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期刊
患者男,59岁.主因尿频、尿急、尿痛伴下腹部间断疼痛半年就诊.患者无血尿及恶心呕吐.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各项实验室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影像表现:腹部超声提示右肾实质性占位病变.CT扫描,右肾实质内可见一圆形等密度影,直径为1.7 cm,边界清楚.平扫时CT值为39 HU,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强化,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CT值分别为102、100及78 HU。
期刊
自从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于1983年首次被Steeper和Rosai报道,到2009年为止,大概仅有300例见于各类文献[1].作为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盆底和会阴部的软组织肿瘤,AAM由于其病理组织特点而在影像上有特征性表现.笔者分析本院自2005年至2010年经手术证实的4例AAM MRI表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期刊
目的 分析全身DWI(WB-DWI)上的骨髓正常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98名健康志愿者(男47名,女51名)进行WB-DWI扫描,测量胸椎、腰椎、双侧股骨(头、颈、上段、远端)、髂骨、肱骨头、肩胛骨的ADC值、DWI(b=800 s/mm2)及STIR信号值.采用秩相关性检验分析骨髓DWI信号值与ADC值及STIR信号值的关系,不同部位骨髓ADC值比较采用ANOVA法,两两比较采用Studen
CT的辐射问题已日益引起业界重视.根据美国辐射防护和测量委员会提出的电离辐射防护中应尽可能遵循防护水平最优化原则[1],如何在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辐射剂量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一系列减少射线剂量的CT扫描方法,如降低kV、mAs,加大螺距及实时动态曝光剂量调节技术( CARE Dose 4D)等,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双能量CT( dual energy CT,DECT)虚拟平扫(virtu
期刊
目的 探讨转移至乳腺的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04至2012年间28例转移至乳腺的恶性肿瘤病例,完善临床及预后资料,观察临床病理学特点,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1)28例中女性27例,男性1例;发病年龄16 ~ 77岁(平均45.8岁).26例(92.9%)以原发肿瘤初诊,2例(7.1%)以乳腺病变初诊.原发肿瘤至出现乳腺转移的间隔时间为0 ~
期刊
滑膜肉瘤是儿童及青少年期常见的软组织肿瘤,约占软组织恶性肿瘤的2%~10%[1].好发于大关节周围,也可见于其他关节、软组织[2],还可发生于肺、前列腺、肾等脏器[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