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标背景下数学教学中的“主导”与“主体”

来源 :福建中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an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数学课标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说到底,就是在教学中,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中扮演主导作用也并没有削弱,那么,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拙见。
  1 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
  1.1让学生看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进行“数学思考”、培养数学情感的重要载体,因此,适时让学生阅读数学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一种方法,为了消除学生看数学书的无味,我们可以先提一些阅读要求,或设置疑问、悬念,或小组讨论,以激发学生看书的热情。
  1.2让学生想
  “数学思考”是课标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数学是一门严谨、逻辑性强的学科,所以,让学生在看书时或在听课时,多想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写?这样想?或可否另外做?另外想?指导学生平时多想想学过的内容与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多让学生置疑,在课堂上的“看、听、练”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从疑中提高阅读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这也是“学贵有疑”之所在。
  1.3让学生讲
  《课标》指出:数学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是新课改的目标,由于数学问题的灵活性、多解性,因此,除让学生被动地回答问题外,不论是对数学问题的看法还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意见,都要让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抒发对问题思考的见解;另一方面,让学生大胆讲,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1.4让学生议
  “合作交流”是课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学中,应该适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议”,通过学生的“议”,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解决某些问题或做练习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大胆议论,通过学生之间互动,使他们在自然、相通的思维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议论,学生发现自己问题的症结在于一个符号、一条辅助线,得到一种“精神满足感”
  1.5让学生练
  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课标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数学知识的综合性与渗透性强,以至数学问题灵活多变,所以,让学生多练、精练,从练中融会知识,是一种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当然,在学生练习中,教师要多给予方法的指导、问题的总结,不能让学生陷入“题海”,象几何证明,可给出题目要用到的公式或定理等,给学生有路可寻。
  1.6让学生更正
  达尔文说过:任何改正都是进步,数学的联系性、逻辑性强,所以,让学生及时更正练习、作业或试卷中的错误,一方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数学思维,另一方面能防止学生知识缺漏的积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数学教师的主导作用
  2.1善于倡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课标》的基本追求之一,因此,我们要从数学的渊源历史,多少人们献身数学的故事,数学的繁荣及数学的广泛应用,以至数学形成科学的皇后;从数学育人之智;从数学文化等方面,倡导学生投身数学学习;因教材、因学生的精神状态、因教学情境,教学中善于发动学生、鼓动学生投身于学习数学,揭示数学在各科中的地位、作用和数学美及不容置疑的重要性,很有利于我们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情感。
  2.2认真“编导”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所以,课前我们必须在新课改的理念之下,在认真钻研教材,搞清本课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在分析学生,读懂学生的基础上,针对课题,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采用恰当方法,构思好教学思路,设计好教学方案,教学中的每堂课就象电影中的每个场面,我们要“编导”好每堂课。
  2.3积极引导
  “引导者”是课标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一个明确定位,课堂教学中,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和规律的出现,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提供隐藏的规律性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举个简单例子,在初中数学入门教学中的“正数”与“负数”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经历过的蕴含“正数”与“负数”的生活事例中,发现“正数”与“负数”,在学生个体的“动手实践”与小组的“合作交流”中,教师也要座到学生座位中,进行引导,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2.4耐心辅导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课标课程改革的基本追求之一,在课堂或课外辅导中,我们一定要克服只喜欢“尖子”生,忘了“中”、“差”生的心理,要知“中”、“差”生更渴求得到老师的温暖和帮助,他们享有同样学习数学的权利,每当我们在给“尖子”生讲得津津乐道时,旁边的“中”、“差”生的心灵就受到一次次寒流的冲击,更何况数学本身也有“亲暖疏冷”——越做越知,越不做不知,在辅导“中”、“差”生时,重要的是我们要耐心,多从基础知识辅导,多鼓励、帮助他们,多消除他们的自卑情绪。
  2.5不断开导
  数学常被学生认为枯燥无味,乃至厌恶数学,或常陷于数学之困惑,产生对数学的退却与恐惧心理,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开导学生,让学生知道课标课程改革的理念: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数学知识、问题多设悬念;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中,让学生体验与理解;多讲问题、知识产生的背景,使学生对眼前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憾,如对初一学生讲负数时,我们问一句:你们小学学的数是否可表示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一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又如在讲无理数时,描述其产生的背景,学生必感到震憾,适时,介绍些数学在生活中的妙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数学中隐藏的美,如黄金分割的应用,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对数学的热爱。
  2.6加强指导
  一个事实:不少学生会背写数学定义、公式、定理,但要他们用这些工具去解决问题却一筹莫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其应用知之贫乏,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更要注意这方面的指导,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暴露自己的“数学思考”过程,怎样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在学生“解决问题”碰到困难时,指导学生怎样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走出困境,从而实现提高“解决问题”的目标,某些知识产生的研究方法适当介绍,有助学生创造力的提高,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其他文献
<正>长方体是立体几何中的基本几何体,其结构对称,各元素之间存在着相等、平行、垂直等关系,是研究线面关系、特殊几何体的一个重要载体.某些四面体可以看成是"寄居"在长方体
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下靠与上联”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新“结点”——考查中学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又考查考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笔者注意到函数的凸性是这一“结点”中的“常客”.  1.函数凸性的定义和定理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之一,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重要衔接点,由于它既具有函数特征,又能构成独特的递推关系,这使得它与高中数学其他部分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数列又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应用的广泛性和思想方法的多样性,因而一直是高考复习的一大重点。
语文是初中生的必修课之一。与数学、英语等学科相比,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语文教学也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这门学科与学生的核心素质和人文精神密切相关。掌握这门学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在《算法初步》课程目标中指出:“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