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M的光聚合参数及絮凝效果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x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研究光引发剂用量、单体含量、引发时间、引发温度等参数对光引发聚合PAM分子量 的影响以及添加剂尿素和LAS对PAM分子量和溶解速度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合成参数。研究 表明光引发聚合PAM的最佳合成参数是:光引发剂用量40 μL,单体含量为20% ,引发时间为1.5 h,引发温度为15~19 ℃;添加剂尿素或LAS含 量在6%为最佳。检测结果表明,实验合成的PAM对煤泥水的絮凝沉降效果非常好。
  关键词:光聚合;PAM;合成参数;煤泥水;絮凝
  中图分类号:TQ3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98(2009)03-0036-04
  
  聚丙烯酰胺(Polyacryamide,PAM)是丙烯酰胺(acrylamide,AM)及其 衍生物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的统称[1]。PAM是一种线型高分子聚合物,用作絮凝剂, 在水处理 中加入PAM的目的是使水中胶体颗粒能通过聚集作用而形成可分离的大颗粒,从而使水质得 到净化[2]。当今社会水资源十分匮乏,水污染非常严重。因此,水处理已逐渐成 为环境保 护中的核心领域。絮凝沉降法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水处理 方法。而 PAM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效能最高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广泛应用于工业循环水和城市 污水排放的处理,其絮凝特点有用量少、速度快、效果好、价格低廉等,是国内目前 使用最多的絮凝剂[3]。
  PAM可以利用各种辐射、光、热和化学引发剂引发合成。传统PAM的合成一般采用化学引 发剂引发聚合,其工艺成熟,已有30多年的生产历史。但化学引发聚合有很多缺陷,主要表 现在聚合过程不易控制,产品质量欠稳定,且生产成本较高等,影响了PAM作为絮凝剂的生 产及应用。光聚合法是近年来合成PAM的新方法,是在光照射下的聚合,其特点是聚合反应 所需的活化能低、光引发剂用量少,室温下就可以快速进行反应。其聚合反应在一定条件下 主要取决于光引发剂的种类和单体浓度及光照强度,具有操作简便易控制、产品纯度高、成 本价格较低、环保节能等优点。徐初阳等[4-5]采用UV光引发聚合技 术进行PAM的合成,选取合适的光引发剂并进行了改性,研究了光引发合成PAM的影响因素 。光合成 PAM技术正日趋成熟,目前已应用于许多中小型企业。在实验室采用改性的二苯甲酮类 光引发剂引发合成了PAM,并对聚合主要参数及合成的PAM的絮凝效果进行了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和试剂
  丙烯酰胺(AM),分析纯,含量>98%;氯化钠,分析纯,含量>99.8%;去离子水,实验 室自制;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实验室自制;N2,工业级;尿素,工业级;十二烷基苯磺 酸钠,工业级;煤泥水样,实验室自制; 真空干燥箱, 型号为DZF-6050; 电子天平,型号为AR2140; 非稀释型乌氏粘度计, 内径0.54 mm;可控磁力搅拌器,型 号为KCJ -5;量筒;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装置;各种玻璃仪器及秒表、洗耳球等。
  1.2 合成方法
  称一定量的AM粉末,用容量瓶配制特定浓度的AM溶液。在一透明容器中加入25mL已配好的溶液,加入定量的光引发剂,同时通氮气三分钟,将反应容器放在自然 光下引发聚合1.5小时左右(即生成无色透明胶状物),老化一段时间,测产物性能。
  1.3 产物固含量及AM单体残留量的测定
  固含量:真空干燥前后称重,计算固含量[6]549-550。AM残留量:用溴化法测定P AM中AM的残留量[6]551-553。
  1.4 产物特性粘数的测定
  特性粘数:采用一点法和乌氏粘度计测量PAM水溶液的特性粘数η[6]546-548, 将其转换成分子量[7]。
  1.5 产物絮凝效果的测定
  采用固定的试验条件为:煤泥水浓度50 g/m3,PAM絮凝剂浓度为10 g/m3。加入3 mL 10 g/m3 PAM絮凝剂后,测定煤泥水上 层清液清晰界面沉降200 mm时所需时间换算成沉降速度和絮凝澄清后上层清液 的透光率,来比较絮凝剂的作用效果。沉降速度越快,透光率越大,沉降效果越好。
  操作步骤:取500 mL煤泥水试样装入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药剂,并双向翻转 量筒10次后静置,用秒表测定上清液清晰界面沉降200 mm时所需时间,换 算成沉降速度;用光电比色计测上清液的透光率(澄清度)。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光合成PAM主要参数的确定
  对于高分子聚丙烯酰胺类化合物,分子量的高低决定了其应用性能的好坏。由于分子量 与特性粘数之间有着直接的依赖关系,因此本文以特性粘数的高低来表示分子 量的高低,其单位为mL/g。
  光聚合合成PAM,考虑具体合成条件,本文针对光引发剂用量、单体含量(质量浓度) 、引发时间、引发温度等主要参数研究其对PAM分子量的影响(其中所有组均在自然光下进 行反应)(见图1~图4)。图1中AM单体含量20%,引发时间 为0.5小时,引发温度为20 ℃;图2中引发剂用量为40 μL,引发 时间为0.5小时,引发温度为20 ℃;图3中引发剂用量为40 μL ,单体含量20%,引发温度为20 ℃;图4中引发剂用量为40 μL ,单体含量20%,引发时间1.5小时。
  


  


  图1表明,开始随着光引发剂用量的增加所得PAM分子量增大,聚合度增大。但引发剂用量 增加到一定值时,聚合速率过快,反应发生爆聚,导致产物聚合度降低,分子量下降。由图 得出:在25 mL反应体系中,引发剂最佳用量为40 μL。
  由图2可知,分子量随单体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这符合聚合反应的动力 学和热力学原理。虽然25%单体含量的聚合物分子量大,但其溶解性能不好,残留量较多, 故而以下实验采用单体含量为20%。
  自由基聚合反应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三个阶段。链引发阶段引发剂引发形成单 体自由基活性种,为聚合反应做准备。引发时间只与转化率有关,引发时间短,转化率低, 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宽,特性粘数小。在聚合温度(60~90 ℃)下,对于半衰期一定的引发剂 ,引发时间过短,在一般聚合时间内,聚合后期将无足够的自由基活性种来保持适当的聚合 速率,同时引发剂残留量很大。在适当的引发时间内,聚合转化率高,分子量分布窄,特性 粘数大。从图3中可以看出引发时间对聚合物特性粘数有很大的影响,引发时间越长,聚 合物平均分子量越大。但当超过1.5 h后,分子量先减小后基本不变化了。此时 可以用半衰期理论来解释。故最佳引发时间为1.5 h。
  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引发温度和聚合温度。引发剂分解需克服其活 化能,一般是经热分解生成具有活性的带电引发离子。同时对于特定的引发剂,在特定的温 度范围内其引发活性最佳。聚合反应链引发、链增长均与体系温度密切相关。 只研 究 引发温度对合成PAM分子量的影响。图4表明:聚合物分子量随引发温度升高先增后 减,这与 理论相吻合。当温度为18 ℃左右时,效果最好,此温度在实验室和工业条件下 都容易实现。故实验的聚合温度应控制在15~19 ℃左右。
  2.2 添加剂对PAM分子量及溶解速度的影响
  目前工业生产PAM的应用尤其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由于溶解速度慢而受到限制。根 据速溶理论,若高分子聚合物中含有结构与其相似的小分子,则该小分子能加快高分子聚合 物在其溶剂中的溶解速度,因而根据尿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的结构特性。理论上 添加尿素或LAS有利于AM聚合产物溶解性的改善。
  添加剂含量为相对于AM单体的质量百分含量。图5为添加剂尿素以及LAS的加入量对特 性粘数的影响,其中所有组均是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反应的。表1为尿素添加量对PAM溶解速 度的影响。
  


  由于最佳条件下未加添加剂时聚合产物的特性粘数为1 372.02 mL /g。图5及表1表明:添加剂的加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PAM的分子量。在聚合体系中加入 少量尿素或LAS时,聚合物相对分子量较低,随添加剂量的增加,聚合物相对分子量增大, 但添加剂量增加到一定值时,聚合物相对分子量又有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添加剂加入量 太少,则仍不能完全阻止不溶物的生成,即有部分不溶交链物产生,导致测得的分子量降低 ;聚合体系中加入尿素时,当加入量达到AM单体的6%时发现聚合物溶解速度明显加 快,完全 溶解时间大约在1.5 h,此时所得PAM的分子量也相对较高。当加入量过 多时,所得PAM的 分子量逐渐减小,但聚合物溶解速度增加不明显,故AM单体聚合体系中,尿素的加入量6%为 宜,且能满足水处理絮凝剂的需求。LAS的加入效果与尿素相近,不再赘述。
  2.3 优化条件下产物PAM的单体残留量实验
  在前面所得到的优化条件下合成PAM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PAM,PAM1,PAM2分别表示最 优化条件下合成的PAM及添加了6%的尿素和6%的LAS后合成的PAM。由表可见最优条件下合成 的PAM的单体残留量均在0.1%以下,表明合成产物纯度较高。
  2.4 合成PAM对煤泥水处理的絮凝效果研究
  为了检验实验合成的PAM的絮凝效果,将合成的PAM与在谢桥、淮南、淮北等选煤厂应用 的商品级PAM对煤泥水的絮凝效果相比较(见表3)。
  


  表3为合成的PAM与不同商品级PAM对煤泥水的处理效果。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实验室 合成的PAM1,PAM2与商品级相比,在特性粘数、沉降速度、透光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未 添加添加剂的PAM虽特性粘数相当高,但在沉降速度和透光率上没有明显优势,这可能是分 子量过大,溶解速度过慢,溶解不完全所致。
  
  3 结论
  
  (1) 光聚合合成PAM是一种原料成本低简单易操作的合成方法,合成的PAM分子量相对较高 ;研究所得的较佳工艺参数是:光引发剂用量为40 μL,AM单体浓度为20%, 引 发时间为1.5小时,聚合温度为15~19 ℃。在上述条件下,所得产物的固含量 为21.5%、AM单体残留量为0.07%、特性粘数为1 372.02 mL/g,能达到商品用水 处理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2) 作为絮凝剂使用的PAM,除了要求分子量大外,还要求溶解速度快,合成反应中添加 剂尿素和LAS的加入明显提高了PAM的溶解速度,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PAM的分子量。但 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分子量的降低对其絮凝应用性能影响不太明显,而PAM的溶解性能却得 到了明显改善,故添加剂尿素或LAS的加入量6%为最佳。
  (3) 对合成的几组PAM进行煤泥水处理实验,与工厂生产的商品级PAM的煤泥水处理效果相 比较,结果表明在分子量相当时,光引发合成的PAM对煤泥水的絮凝效果比商品级的PAM好。
  
  参考文献:
  [1] 严瑞暄.水溶性高分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48.
  [2] 王光华,李文兵,王光辉,等.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 应用[J].精细化工,2004,21(S1):50-63.
  [3] 刘翠云,冯伟.阳离子及两性聚丙烯酞胺类絮凝剂的研究进展[J].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2,19(2):45-47.
  [4] 徐初阳,聂容春.光引发合成聚丙烯酰胺的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3,23(2):49-52.
  [5] 徐初阳,聂容春,张明旭,等.光引发合成聚丙烯酰胺在选煤厂的应用[J] .选煤技术,2003(5):11-1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2005.1~3-89,聚丙烯酰胺特性粉数测定方法 [S].北京: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2005.10-92,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测定粘度 法[S].北京: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
  (责任编辑:李 丽,范 君)
其他文献
摘要:1,2-二氯乙烷裂解制备氯乙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对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及灵敏度分析,可为节能降耗、提高过程经济性提供依据。在对某过程设计方案基础工况模拟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灵敏度分析,考察裂解反应转化率变化对裂解炉和激冷器热负荷、精馏塔再沸器热负荷及氯乙烯产品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2-二氯乙烷转化率控制在0.55附近为最优。  关键词:氯乙烯;1,2-二氯乙烷;模拟;灵敏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
期刊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创刊,季刊,每期定价5.00元,全年定价20.00  元。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安徽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地质工程、环境工程、测绘工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土木工程、建  筑学、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制药工程
期刊
摘 要: 详细分析了串并联补偿式UPS电源的控制策略和指令信号检测方式。通过研究谐波和 无功功率检测技术,以三相电路瞬时无功功率理论为基础实现了对谐波和无功电流的实时补 偿。在电源电压不是额定值且含有谐波电压、负载有谐波电流和无功电流的情况下,电源输 入电流被控制为正弦波、功率因数为1,负载电压被控制为额定值正弦波。仿真结果验证了 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关键词:串并联补偿式UPS;无功电流;谐波
期刊
摘 要::针对第四纪冲积层底部含水层疏水引发立井次生地压发生与变动的情况,展开次生地压分布规律的研究。通过将底部含水层之上的表土划分成若干薄板单元进行受力与变形的解析分析,揭示立井次生地压与原始地压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距地表距离的增大,立井次生地压显现出趋于稳定值的特征。因为次生地压的分布规律直接关系着作用于外井壁之上的竖向附加力分布规律,因此,研究结果对煤矿立井井壁破裂规律的研究具有重
期刊
摘 要: 为了环境保护的目的,采用盐酸浸泡和硝酸铜改性海泡石,并经高温煅烧制得改性海 泡石催化剂,在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中该催化剂协同低温等离子体氧化脱除汽车尾气中的NO 。试验证明低温等离子体协同改性海泡石催化剂能够有效脱除NO,反应器输入电压、酸浸浓 度以及催化剂煅烧温度对NO脱除率有显著影响。NO脱除率随输入电压增大而增加,等离子体 能够有效提高活性粒子和氧自由基浓度,以及增大催化剂的活性和吸
期刊
摘要:煤层底板岩体是沉积岩,具有显著的层状结构特点。为研究层状岩体压缩强度的结构面效应,通过FLAC3D数值软件,结合改进的遍布节理本构模型,建立层状岩体压缩数值模型,分析单轴、三轴压缩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响应以及强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层状岩体压缩强度具有显著的结构面倾角效应。随着倾角的增大,层状岩体的压缩强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结构面倾角为40°~80°时,岩体强度整体较低,破裂面主要沿结构
期刊
摘要:为不降低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而实现增韧,近年来人们又发展了用耐热性高和力学性能良好的热塑性树脂增韧环氧树脂。采用聚芳醚酮树脂(PAEK)粉末为改性剂,制备高性能双组分环氧树脂材料,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差热分析仪对材料的脆断断口形貌和碎末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纯环氧树脂的升温DSC曲线表现为放热反应,而环氧树脂共混体系的升温DSC曲线表现为吸热反应;同时PAEK粉
期刊
摘 要: 潘集一矿11-2煤层间滑动构造发育,层滑构造特征表现为顶底板揉皱楔入煤层中使 得煤层破碎,煤质变差,顶底板凹凸变化。煤层厚度变化大,稳定性差,薄煤带发育。矿区 层滑构造主要分布于中西区浅及中深部位置,对煤层厚度影响较大。为了探明矿区层滑构造 的成因机理,对矿区层滑构造特征及其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潘集一矿11-2煤层滑 构 造主要表现形式为断裂式层间滑动,说明矿区层滑构造主要是受矿区
期刊
在期刊审读中发现有的期刊把许多仍应当用“一”的而改用“1”,例如“作为1个国有企业 ”“每1个步骤”“这是1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方法”等。  按国标《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 辞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一律”“一方面”“第一”“一届二 次理事会”“一气呵成”等。这些比较不容易出错,而常常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另外一些情形 。  为了做到
期刊
摘 要: 首先对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内核和S3C2410处理器进行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对 系统引导程序進行了设计,重点介绍了将Linux移植到S3C2410处理器的步骤和方法,并对移 植过程的关键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编译生成的内核在嵌入式系统中运行稳定,结果证明方 法可行,对于开发其它嵌入式系统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Linux;S3C2410  中图分类号: T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