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踏板动作与技巧的测量、识别与可视化研究

来源 :音乐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656334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测量、识别和可视化的角度,研究钢琴延音踏板上的动作和技巧。踏板动作能够通过专业测量系统捕获,其中传感器数据可以实时捕获,在正常演奏条件下与钢琴声音一起被记录下来。使用传感器数据从系统中识别两方面独立的任务:踏板的起落和技术分类。踏板技术中,每一次落起时间采用信号处理算法进行计算。提取踏板运动的特征,采用机器学习方法(machine learning methods),对踏板技术进行分类。我们比较了支持向量机(SVM)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两种方式得到的不同数据。我们的系统达到了很高的精度,F1各项技术得分均在0.7分以上,平均0.9分以上。识别结果可以通过新型踏板记谱法展现,也可以使用音频为基础的可视化乐谱应用程序得以呈现。
其他文献
目次一绪言二中国境内出土的下颌托三中国内地出土下颌托的三种类型四西方出土下颌托及其与中国境内出土下颌托的关系五中国境内出土下颌托的发展与演变六中国境内出土下颌托的性质七余论一绪言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下颌托共约百件,分布在全国多个地区,以纺织品和金属为主,流传时间甚长,从公元前十七世纪一直延续至明代。
大河口墓地位于翼城县城以东约六千米处大河口村北的台地上(图一),2007年5月被盗时发现,同年9月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临汾市文物局和翼城县文物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始对该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工作断断续续进行到2016年12月,将整个墓地墓葬全部发掘完毕,共发掘西周墓葬二千二百余座(图版壹)。现将2007-2008年发掘的M1报道如下。
>双元村东周墓地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7组,距成都市中心约27公里(图一)。墓地西临成绵高速公路约2公里,南距毗河约5.5公里,北距101省道约3公里,墓地四周分布少许废弃的民房、厂房。地表为现代农田,地势平坦,与四周公路、乡道基本持平。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4′16″,北纬30°51′35″,海拔433米。
目次一发现情况二涂层分析三性质与工艺四锡衣意义五锡衣与仿铜陶礼器一发现情况在殷墟文化四期晚段,随葬品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仿铜陶礼器,其形态、纹饰、组合均与铜礼器相同或极近。这类器物基本都是酒器或食器,有鼎、簋、■、觚、爵、尊、觯、卣、■、 、■共十一种[1]。殷墟西区[2]、大司空村[3]、苗圃北地[4]、四盘磨[5]、小屯西二区[6]、八里庄东[7]、梅园庄南地[8]、郭家庄[9]、刘家庄南地[10]等地点都有出土。
目次一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二新石器时代中期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初期四总结与讨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有着多样的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人群。自有人类以来的数百万年间,人类自身及其文化、社会总体呈现"进化"的趋势。但在世界不同地区,社会进化的速率和表现方式是不一致的。就中国而言,多样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及发展传统,而这些几乎都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
目次一历史文献所载辽祖陵概况二辽祖陵遗址考古工作概况三辽祖陵陵区的遗存构成四辽祖陵陵园形制和布局五辽祖陵陵寝制度的初步认识六余论中国古代陵寝制度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和中国古代都城制度一样,是中国古代专制皇权的特有产物,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从秦王朝开始,中国历代皇帝都精心营建独立的陵域,不断完善独立陵园制[1],并各自形成不同王朝的规制。
音乐表演研究近三十年在西方音乐学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此学科,以录音的分析研究为主,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音乐学界的关注。然而,随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此研究领域也呈现出一些问题、缺陷与不足。本文对表演研究的近况,尤其是在英语国家关于录音分析研究的前沿发展,做出批判性的综述与分析,剖视三个主要研究视角:表演之间的关系、表演与乐谱的关系、表演与情感的关系,并根据每个视角近年比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文献,对其——做出陈述与归纳,辨析各种表演分析研究方法与视角的优势与短板,介绍最新的或未来的研究如何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
一遗址概况吐峪沟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吐峪沟村,地理坐标东经89°33′16″,北纬42°51′10″(图一)。吐峪沟峡谷地处火焰山山脉东段,洞窟群以吐峪沟河为界分为沟东、沟西两区,分布于峡谷南端两侧崖壁。沟东区可分为北部和南部,沟西区可分为北部、中部高台及回鹘佛寺、南部(图版壹,1、2)。各区洞窟群相距较远,位置相对独立。
本书是中国乐器学研究的概论性专著。全书共分为六章,标题分别为:乐器学概述;乐器的分类;中国乐器的历史;乐器的文化研究;古乐器研究;声学、律学、乐学问题。本书将全世界乐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在充分认识人类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凸显乐器学在中国发展的特色,进而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目次。一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二主导考古学人才的培育。三为考古研究引航掌舵。四致力学科体系和严谨学风的建设。五弘扬夏鼐精神,推进中国考古学发展。2020年2月是夏鼐先生诞生一百一十周年,同年6月又是他逝世三十五周年。夏鼐于1985年6月19日去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致送花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胡乔木在《人民日报》发表悼念文章。胡乔木强调指出:“完全应该公正地承认,夏鼐同志和他的合作者们,开创了我国考古学发展的新时代。……毫无疑问,这一切成就是跟夏鼐同志1950年以来在考古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