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扎涅尔:有如现代性神殿的能源体系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82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尔斯鲁厄氚中微子实验中心1 光谱仪内景(Katrin I Interior view of the mainspectrometer),2011
卢卡·扎涅尔(Luca Zanier)

  广阔的空间、没有尽头的通道、庞大复杂的管道线路,这些如同科幻电影一般的场景构成了一个神秘的世界。这是一个与人类科技息息相关,虽然少为人知,却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隐匿世界。
  瑞士摄影师卢卡·扎涅尔(Luca Zanier)用摄影探索了能源部门的内部运作方式,他系统性地造访了包含核电、燃煤发电、水电等在内的约100座发电站,还去过炼油厂、油船和核科学研究机构等场地。他用审美的视角将这些场景收入镜头,拍摄了《空间与能源》(Spaceand Energy )系列作品,每一张作品都散发出冰冷的气息,既令探访者生畏,又对其充满好奇。
  扎涅尔1966年出生于苏黎世。在接受摄影训练之后,他担任过许多摄影师的助理。随后,他在苏黎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自1993年以来一直从事独立摄影师的工作。一直以来,他对能源这个话题都很感兴趣。瑞士的很多能源企业面向公众开放,他在参观一处核废料存储场地之后,又参观了一处大坝,于2008年开启了对这一项目的拍摄,就这样发现了这个隐秘的世界,一个现代生活所依赖的高度复杂的系统。扎涅尔对这种高超的工程建筑很是着迷,他认为工业空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教堂,是体现现代性的典型空间,也是我们这个严重依赖能源的社会的神庙。
  扎涅尔使用中画幅相机和广角镜头来拍摄。广角成为统一整个系列视觉效果的重要元素,提供了一种特别的形式感,使照片在审美上更有吸引力。扎涅尔关注美感,包括拍摄的视角、空间内部的颜色和形状等视觉元素,他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技术性延伸到美学之中。对于照片中的场景和事物,如果不看照片的标题,观众往往无从得知。扎涅尔以这样一种中立的视角启发人们对能源问题的思考,因为能源不仅为我们的现代生活提供了服务与便利, 也有可能会引发辐射、泄漏、污染等环境与人道危机,提醒我们留意科技的“双刃剑”属性。
贝兹瑙核电厂3 放射量测定计(Beznau III Nuclear power plant, dosimeter),2011
法国里昂策肋定1 螺旋车道(Célestins I Spiral driveway),2011
歐洲核子研究组织的紧凑μ子线圈1 法国塞西(Cern CMS I Cessy),2017

对话摄影师卢卡·扎涅尔


  请先向读者介绍一下自己。
  卢卡·扎涅尔:我是一个瑞士人,具有意大利血统,现年53岁,作为一名充满激情的摄影师,我已经在这一行摸爬滚打了30年。我从十几岁就开始对政治和社会议题感兴趣。这一点体现在我个人创作所选择的主题上。
  为什么选择做一名摄影师?
  卢卡·扎涅尔:我从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看商品目录,一次又一次地翻看也丝毫不会感到厌倦。在我9岁的时候,父母送了我一台爱克发(Agfa)胶片相机,这台相机激发了我对摄影的兴趣,从那以后这份热情就再也没有消退过。
  能否谈谈你是如何开始职业摄影师生涯的?
  卢卡·扎涅尔:1989年~1991年,我在瑞士完成了摄影师专业实习。之后,我在瑞士和其他国家担任摄影助理。我曾担任奥利维耶罗·托斯卡尼(Oliviero Toscani,意大利著名摄影师,曾为服装品牌贝纳通拍摄有争议的广告图片而闻名世界)的助理,在巴黎和米兰工作。作为一名独立摄影师,我到现在已经工作了25个年头。
  你对摄影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有何看法?您相信科学摄影也可以具有审美价值吗?
  卢卡·扎涅尔:摄影可以将通常不为人知的科学与技术空间展现在广大公众面前。我最感兴趣的是室内空间和设备本身的美学,我认为它们具有象征意义——现代性的教堂。
瑞士戈斯根核电厂1 安全锁(Goesgen I Nuclear power plant, safety lock),2012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1 法国圣波莱迪朗克(ITER I St. Paul-lez-Durance),2019

  《空间与能源》系列作品展现了非同寻常的视觉空间,并激起了人类与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思考。你想通过这组作品来探索什么?
  卢卡·扎涅尔:从根本上说,我感兴趣的还是政治问题,这是我开始拍摄《空间与能源》的原因。我对美学和社会构成比对纯粹科学更感兴趣,能让我想起了一些科幻电影,那些电影里展现的空间既迷人又充满了威胁。
  参观并拍摄这些高科技空间一定是令人兴奋的体验。能否谈谈你如何获得许可?
  卢卡·扎涅尔:《空间与能源》这组照片有很多都是我在瑞士拍摄的。由于这里的民主体制,有很多项目都要通过投票过程。比如说,建设一座新的发电厂就需要先经过公众投票。所以,为了获得民众的认可和信任来实现这些项目的建设,他们就得开展很多公关活动。例如,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参观水库和核电站。他们还会提供公共导览服务。这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获得拍摄许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当然,与普通访客相比,我可以更深入地接近那些设施,也能在那里待得更久,而且每到一个地方,那里的人都对我的拍摄给予大力支持。
  对于拍摄克罗地亚的油轮来说,获得许可的情况有所不同。我给他们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本来没有报太大期望。但是我非常幸运,5分钟之后就得到了回复。到目前为止,他们对我的拍摄充满热情,十分欢迎我的到访。不过我必须加快速度。因为这艘船本应在3天后离开港口,所以我必须立即开始前往克罗地亚的旅程。随后,我在那艘油轮拍摄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贝兹瑙核电厂1 控制室(Beznau I Nuclear power plant, control room),2011
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所1 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Max-Planck-Institut IPP I Greifswald),2019

  在拍摄现场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卢卡·扎涅尔:在冷却塔里工作令人印象深刻,就像在一个巨大的洞穴之中。但是在核电站或水库中,我会感到有些不舒服。当水库里面成千上万吨水向你逼近时,你需要的是对科技的绝对信任。所以,当我离开那里重返光明的时候,我感到十分开心。
  科学家或技术人员与你的作品之间是否有所互动?他们对你的作品作何反应?
  卢卡·扎涅尔:无论是技术人员、带我参观的人,还是工厂经理,人们的反应一直以来都非常积极。我总是使照片保持中立,并专注于呈现工厂本身所具备的美。通过我的摄影作品,很多人都会以全新的眼光重新发现自己的工厂和工作场所。这些地方大多都是功能性建筑,除了我大概也没有其他人会对这些建筑引起重视。总体来说,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交流。
  在拍摄这一项目期间,是否遇到过困难?
  卢卡·扎涅尔:总体来说,我没有遇到太多困难。不过,有很多细节需要精心计划。在冷却塔中,我只能在没有起雾的时候拍照,所以当时得把整个电厂都关闭。而其他系统则必须处于运行状态。我很幸运,ZWILAG(瑞士电力公司拥有的一家私人公司,为瑞士的核电站、研究室、工业和健康部门提供废物处理、整备和贮存服务)的核废料临时贮存部门经理从一开始就对我这个拍摄项目非常热情。他在很多方面给了我不少帮助。
  能否介绍一下这个系列的创作过程?
  卢卡·扎涅尔:我总是会对同一个地方到访两次。第一次去的时候,我用尼康相机拍摄快照。然后,我回到工作室检查图片素材,然后选择1~3个想要拍摄的主题和场景。第二次去的时候,我会用更高级的ALPA FPS 相机加PhaseOne IQ150数码后背和佳能17毫米Tilt-Shift镜头拍摄最终照片。我一般需要半天时间才能拍摄一张照片,而且需要带上一位助理帮忙。我将这些具有不同清晰度和亮度的原始图片带回工作室,用Photoshop合成到一起。
  之后,我会和我的图片处理师福克·德雷盖伊瓦里(Ferco Dregelyvari)一起讨论。有时我们会详细讨论图片所需的氛围、色彩和对比。我们对彼此非常了解,我也相信专家的意见是非常宝贵的。
  为了拍摄《空间与能源》,我总共参观了大约100座工厂,但是最后我只拍了30处场地。光是控制室我就拍摄了大约20间,但最后只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张放入系列中。严格的筛选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每一张照片以及整个系列照片都很有张力,而且非常有意义。质量一定要先于数量。
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所3 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Max-Planck-Institut IPP III Greifswald),2019
德国Trianel燃煤发电厂1 冷却塔内景(Trianel I Coal-firedpower plant, interior view of the cooling tower),2011

  有没有哪些艺术家或摄影师对你的创作产生影响?
  卢卡·扎涅尔:奥利维耶罗·托斯卡尼(Oliviero Toscani)的审美、准确性、精确度、速度和效率极大地影响了我的工作风格。另外,杜塞尔多夫学派也对我很有启发,尤其是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我一般对艺术很感兴趣,而且总是很高兴发现新的年轻艺术家。这是一個永远不会停止的过程。
  还有什么想与我们的读者分享?
  卢卡·扎涅尔:作为一名摄影师,重要的是要追寻自己的自由创作,从而发展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参观摄影节、参加比赛、找专家点评作品,以及与同行和专家建立联系,这些都是值得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建立自己的声望,以获得商业拍摄、参加展览和出版的机会。交流是至关重要的。
其他文献
很多摄影初学者在刚开始做照片后期时都会有些摸不着头脑,终于学会了软件使用后,打开一张照片,却发现不知道到底应该修什么?是的,后期处理还不像拍照——在美景前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前你就知道要拍景色还是人像。照片后期处理的自由度就很大,它有点像是不命题作文,随你发挥。因此,让很多人感到无从下手。  其实照片后期处理还是有规律可循,背后支撑着的其实是审美的能力。今天,就让我们来谈一谈“修片时,我们到底应该修
期刊
早在攝影诞生之前,画家已经开始借助透镜和暗箱来描绘图像。摄影诞生之后,摄影家曾借用绘画的图式和观看方法来演绎眼前的世界。这两种媒介的纠葛和促进,在过去近180年被反复讨论。今天,就让我们来说说怎么把一张照片通过后期变成一张素描画。  我们的总体思路为:提取线条—铺展调子—模拟排线笔触—模拟纸的肌理;涉及到的主要技法有:图层混合模式(颜色减淡)、滤镜(最小值)等。  下面,我们借用一个简化版模型,从
期刊
哈苏(HASSELBLED)从二战时期的军用航空侦查相机发展到今天的中画幅数码相机,已经是无可争议的著名品牌。今天,就给大家聊聊在哈苏相机将近80年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两款代表之作——哈苏500C和哈苏SWC相机(图1)。  早在1941~1945年的二战期间,哈苏就为瑞典空军和陆军提供了数十台高分辨率、高可靠性的侦查相机。图02就是《哈苏1948-1998》50周年纪念册里翻拍的一张
期刊
美国新月沙丘太阳能(USA Crescent Dunes Solar)杰米·斯蒂林斯(Jamey Stillings)  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不断消耗的基础之上,我们赖以存活的星球还能给予人们多少馈赠,不得而知。但全球气候变化与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然触及人类敏感的神经,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类不断探索可再生能源建设,以营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界。  美国摄影师杰米·斯蒂林斯(J
期刊
Q:我看一些蓝牙耳机的广告,说蓝牙5.0技术可以最远传输300米,由此联想到是不是能把这种蓝牙5.0技术用在相机上传输图像呢?如果能在二三十米的距离把相机里的图像无线传输到手机、平板或笔记本电脑上,传输图像的方便性会比现在好很多。  A:2016年6月,蓝牙技术联盟正式宣布了蓝牙5.0标准,带宽从原来蓝牙4.2标准的1Mbps升级到2Mbps,传输速度明显提升,传输距离也增大为原来的4倍,理论上可
期刊
花卉一直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一个拍摄题材。当面对大地一派生机,百花齐放或是一朵含苞待放、娇艳欲滴的花朵,相信很多人都会为之驻足,随之掏出手机。今天便想和大家来说说,用手机拍摄花卉的技巧。室内篇  一盏灯带来的不同  在家中拍摄花卉照片,你需要的不是专业设备,而是懂得学会控制身边的光源。这个技巧的核心原则是让画面尽可能简洁。为此,你需要“准备”一枝鲜花、一部手机、一面白墙、一盏比较高的台灯、一个杯子、一
期刊
明胶银盐工艺又称银盐工艺,是指将明胶中的银盐悬浮液涂在玻璃、柔性塑料或薄膜、钡地纸或树脂涂布纸等载体上,并以此成像的工艺技术。它由英国人理查德利奇马多克斯( Richard LeachMaddox)于1871年发明,随后查尔斯哈珀班尼特( Charles Harper Bennett)于1878年加以改进,提高了底片感光度和拍摄的成功率。银盐相纸虽然早在1874年就开始投入商业生产,但直到1890
期刊
现在走出国门的摄影留学生越来越多,而异国的学习经历多多少少让他们的作品杂糅了在异域的思考,带上文化冲击后产生的多元视角。邓芑芃也是一位留学生,他在大学期间远赴北欧设计强国丹麦学习,同时也对丹麦如何培养时尚摄影方向的学生、学校的授课方式、时尚摄影的拍摄特色有了自己的观察。这段经历,不仅让他在丹麦收获了不少颇受好评的作品,这些痕迹在他回国后也深深地烙在其毕业作品中。作者自述:  我叫邓芑芃,是北京电影
期刊
红叶向我妍,  竹枝何甜甜。  使者播情谊,  游子思故园。  谁言此间乐,  归来仍少年。2019年11月19日  在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动物园,大熊猫“贝贝”享用回国前的最后一顿“早餐”。在华盛顿美国国家动物园出生和长大的雄性大熊猫“贝贝”19日结束旅美生涯,踏上回国旅程。 新华社记者刘杰 摄  点评:不必拘泥山到底是山或者不是。当寂静的情感盖过视觉冲击,技巧便不再是干扰。摄影师把内心珍藏的东
期刊
使用谷歌Pixel手机拍摄的浅景深肖像照片  “肖像模式”是当下主流智能手机的主要功能,该模式使任何人都可以拍摄具有比肩大光圈镜头+单反相机的浅景深图像。而著名的相机打分机构DxO Mark更是有单独为肖像模式打分的选项。手机的传感器非常小,镜头的焦距也很短,按照一般的物理规律很难拍到浅景深的画面。然而为什么在手机上却出现并且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卖点呢?作为计算摄影术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玩法,我们首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