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三育成本” 释放生育潜力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3386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6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部署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以及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这个重要部署的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内容,就是把降低生育、养育、教育孩子的成本(即“三育成本”),作为鼓励家庭按照政策要求和自身意愿选择生育孩子数,以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本文从中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挑战着眼,对现实中存在的抬高三育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如何综合施策、释放生育潜力的政策建议。

中国人口老龄化挑战及其特点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达到14.12亿,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再创新低,越来越接近零增长。按照这个趋势,2025年中国人口即将达到峰值,并于之后进入负增长。人口老龄化水平也达到一个新的高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1亿,占全部人口的13.5%;60岁及以上人口规模更高达2.64亿,占全部人口的18.7%。人口老龄化既是一个各国都遵循的一般规律,在中国的表现也有明显的特殊性。换句话说,中国的老龄化面临着若干特有的挑战。
  首先,中国正在并将长期经历世界上最快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从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老龄化率)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来看,预测表明中国将是最快的。在2020-2050年期间,全世界平均增速为1.82%,发达国家平均为1.04%,不包括中国在内的欠发达国家平均为2.28%,而中国则高达2.78%。
  其次,中国有着全世界最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并将长期保持这个地位。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与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略有差异),中国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比例,2020年为18.1%,今后将逐年下降,到2050年只有13.9%。然而,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球该年龄组人口的比例,2020年为23.4%,并于2040年达到峰值之前逐年提高,到2050年仍将高达23.8%。
  最后,中国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并表现在一系列经济发展的特征之中。通过与同等发展阶段上国家的老龄化水平和增速进行比较,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中国“未富先老”表现。例如,我们来看与未富先老的特征相关联的几个有关变量。世界银行根据人口转变阶段把各国分别划分为前人口红利组、早期人口红利组、晚期人口红利组和后人口红利组,分别大体上对应着低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中等偏上收入组和高收入组。中国在自身所处的晚期人口红利组和中等偏上收入组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是,整体劳动生产率和各产业劳动生产率却略低于平均水平。更突出的是,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明显高于同等发展阶段上国家的平均水平,因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程度,也比平均水平更加显著。这些因素构成中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的特殊难点。
  针对人口因素带来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决定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在这个框架下,不仅适时放宽了生育政策,而且围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其中尤为关键的一项要求就是采取必要措施降低三育成本。下面我们尝试找到中国三育成本过高的突出影响因素,并逐一做出分析。这样的分析将有助于相关政策措施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取得实质性降低三育成本的政策效果。

哪些因素抬高了三育成本


  联合国在世界范围的调查显示,无论一个国家生育水平是高还是低,人们都会认为两个孩子是最适合的水平。也就是说家庭的平均生育意愿大体上是要两个孩子,这相当于2.1这个更替水平的总和生育率。这就意味着,人们面臨着达到符合其意愿的孩子数的现实制约。在那些生育率仍然居高不下的国家,缺乏避孕用品的可获得性,以及妇女受教育程度、就业率以及在家庭中话语地位低,是妨碍生育率下降的主要障碍;而在那些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的国家,通常面临着生育、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高成本。
  中国经历过成功实现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过程。目前,三育成本显然已经成为家庭难以按照平均两个孩子的意愿生育的关键约束。现实中,所谓三育成本实际上可以拓展到不仅包括实际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成本,还包括与三育相关的机会成本,即生育、养育和教育孩子给家庭带来的可见负担以及失去的机会。从这个比较宽广的定义出发,导致中国家庭面临三育成本过高,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孩子数量少本身导致的一定程度的扭曲因素。实际生活支出一般包括社会必要支出数量和价格水平,三育成本也是如此。在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时期,独生子女的政策目标与家庭生育意愿长期背离,使得家庭收入对子女支出具有巨大的弹性,或者说三育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非常高。过去几十年居民收入增长迅速这个事实,以及市场上利用稀缺规律抬高三育供给价格的行为,均产生了把这种高边际消费倾向转化为实际高支出的效果。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16年进行的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我们可以把家庭成员按照年龄分成三组。第一组是尚未就业因而劳动收入基本为零的0-18岁组;第二组是参与就业且有劳动收入的19-60岁组;第三组是不再就业因而劳动收入基本为零的61岁以上组。分析数据表明,家庭成员中的第一组即幼儿和青少年组的平均消费支出,比第二组和第三组分别高出19.2%和18.1%。
  第二个因素是在中国居民的生命周期中,存在着诸多不匹配、不对称现象。首先,生育年龄人口的在学时间、参与就业时间与生育、养育和教育孩子的时间产生矛盾。总体来说,在处于生育旺盛年龄段即15-49岁与取得最高劳动收入的时间之间,形成了一个错峰的现象。根据前述城市住户调查数据,城镇居民劳动收入达到最高的年龄段在30-40岁之间,在这个年龄之前,生育年龄人口尚处于就业和收入的攀升阶段,而当达到收入高峰时,大多数已经不再处于最佳生育年龄了。此外,在学时间的延长也相应延迟了就业年龄,也可能耽误生育决策。其次,家庭时间预算约束过于拮据以及配置不当。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18年中国居民每天从事311分钟有酬活动,164分钟无酬劳动,后者包括家务劳动、照料活动和其他相关活动,其中女性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是男性的2.6倍,处于世界较高水平。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参与水平很高,特别是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可以说处于世界最高水平,比很多发展中国家高出近一倍,所以中国女性的家务劳动负担非常重。这显然会降低人们的生育意愿。   第三个因素是社会流动特别是社会纵向流动的不充分。2020年,在城镇常住人口中有29%的人口没有城镇户口,主要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而在农村户籍人口中有34%的人口并不常住在农村,是从迁出地的角度看的外出农民工。无论从工资增长、职业升迁、社会身份认同,还是从赡养老人、子女教育、家庭发展等各方面来看,这种状况都构成了对社会流动性的阻碍。社会学家通常以“相比父母一代,下一代改变收入地位的机会”定义社会流动,因此,如果对这样的社会流动缺乏良好预期,家庭的生育意愿必然较低。

从三个分配领域着眼和着力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具有突出的“未富先老”特征;與高收入国家相比,中国在人口老龄化方面仍属后来者。这种地位也说明,中国尚有较大的生育潜力待释放,需要从各方面综合施策和协同发力。人口转变过程和经济发展过程之间显现出密切的相关性,但是从因果关系来看,尚有很多未解之谜,概括而言可以称之为“生育率悖论”。一方面,生育率的降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生育率降低又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亟待回答的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本身能否打破低生育率陷阱?在高度发达经济体的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总体来说,更为全面的人类发展水平而不是单纯的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具有提高生育率的潜在效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并人均GDP、人均预期寿命、教育发展成绩等指标,构造了一个能够综合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人类发展指数”。该指数与单纯人均GDP的差别在于,前者包含了更多社会发展水平的信息,而这方面的成就更加依靠良好的分配状况。就中国而言,从降低三育成本和释放生育潜力的目的出发,在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这三个重要领域,都存在着巨大的改善空间。
  在初次分配领域,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社会流动,进一步发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面临着若干紧迫的改革任务。例如,加快推进以农民工在工作地落户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可以提高这个庞大劳动者群体的就业稳定性、工资水平和待遇标准和社会保障均等化程度。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加强劳动法的执法力度,发挥好劳动合同、集体协商、最低工资制度作用,更好维护劳动者权益。这些制度建设和改革措施,均具有多赢的性质。其一,有助于劳动者获得平等就业岗位、合理劳动收入和必要社会保护,让人人具有通过就业和创业实现向上流动的机会和期待。其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家庭生育意愿和社会总和生育率。其三,上述因素归根结底会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有效需求的保障,从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在再分配领域,以政府为主体充分和均等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有恒产者有恒心。这句话的经济学衍生解释是,解除后顾之忧永远是形成稳定的预期、使个人意愿回归常态的关键。世界范围的经验教训都证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不可能仅仅依靠涓流效应,提高社会福祉不可能单纯依靠初次分配。与此对应的是,降低三育成本和提高生育意愿,同样不可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性,需要政府以更有保障、更加全面、更为均等的公共品供给帮助实现。党的十九大部署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几乎全都有助于降低三育成本,进而改善居民福利预期,促进家庭实现未尽的生育意愿。
  在第三次分配领域,汇集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有助于提高社会福祉,提高生育意愿。首先,慈善事业是政府主导的再分配的重要补充。此外,全民性的志愿者活动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帮助社会形成扶弱济困氛围的同时,也可以在促进社会流动方面有所作为,包括更有针对性地创造条件,使劳动力市场在较低的社会成本和交易费用水平下运行,解除家庭和个人的过重负担。例如,企业在遵守劳动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自觉改善工作待遇和劳动条件,减少过度加班现象,增加所有劳动者的职业上升机会,创造幼儿友好型的企业文化,可以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出独特的贡献。
其他文献
一、前言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最长的器官,从幽门以下开始直到回盲瓣结束,约占消化道全长的3/4。与上消化道及结肠疾病相比,小肠病变起病隐匿,且小肠位置相对较深。过去由于缺乏特异、有效的检查手段,许多小肠疾病诊治困难。双气囊小肠镜和单气囊小肠镜这类气囊辅助式小肠镜(简称小肠镜)的发明,使直视下观察全小肠,并进行活检、镜下治疗等成为可能,显著提高了小肠疾病的诊断率”。
目的通过分析结直肠锯齿状腺瘤(SA)和传统腺瘤的内镜和病理学特征的差异,加强对SA的认识。方法比较2008年6月至2013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检出的80例SA和160例传统腺瘤的一般情况、内镜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结果SA患者平均年龄比传统腺瘤患者小[(57.5±13.8)岁和(62.3±12.2)岁,P=0.0038],而男女性别构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镜
例1 患者女,74岁。因“间断腹泻2年”入院,入院诊断为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行ESD治疗,术中见病变自齿状线上缘刮距肌缘10cm处(图1a).
目前临床根除幽门螺杆菌主要采用经典的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已导致抗生素耐药率逐年升高。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本应以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为客观依据,但临床目前对药敏试验结果往往产生异议,原因是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药效有时出入较大。
长篇小说《寻梦统万城》是作者武国强潜心写作多年,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的三十余万字的文学力作。它的诞生无疑为现当代文学殿堂新添了一抹亮色。  陕北,位于黄土高原腹地,这里土地广袤,历来被误认为是贫瘠、荒凉之地。然而,真实的陕北并非这等萧条,而是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气象万千。《寻梦统万城》向广大读者呈现了一幅精彩纷呈的大美陕北画卷,重塑了陕北山辉川媚的壮美形象。有人读《寻梦统万城》后曾赞叹地告
期刊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RGERD)是指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disease,GERD)患者对于标准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治疗方案产生不完全或缺乏应答,持续表现严重而频繁的反流症状,故又称为“PPI治疗失败的GERD”。
目的探讨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环氧化酶-2(COX-2)和C反应蛋白(CRP)用于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价值。方法98例溃疡性结肠炎按照病情轻重分为A组(轻度)31例、B组(中度)34例和C组(重度)33例,25例未患溃疡性结肠炎志愿者作为对照组D。采用RT—PCR方法分析各组检查对象结肠组织处HIF-1α、COX-2和C反应蛋白mRNA转录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检查对象血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内镜下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4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早期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不同组织学类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印戒细胞癌与分化型腺癌、低分化腺癌相比,在肿瘤大小(P值分别为0.048和0.023)和浸润深度(P值均为0.000)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淋巴结转移率(9.
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前列。近年来研究表明结肠镜对癌前病变腺瘤的筛查以及完整切除可以有效阻止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然而对大肠癌进行持续性干预所需的内镜资源和医疗队伍相当庞大,如何恰当安排结肠镜监测时间,高效利用内镜资源是广大医师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目前,患者的临床症状、遗传背景、大肠息肉的数量大小以及组织病理分型是结肠镜筛查的指征。最近,欧洲消化内镜协会就大肠息肉切除后监
患者男,60岁,因进食时下胸部疼痛3d入院。患者3d前进食时出现胸骨后下方疼痛,持续至饭后40min左右逐渐缓解,无他处反射,无明显吞咽困难。患者嗜酒、嗜烟30余年,8年前诊断为乙醇性肝硬化失代偿期。近6年来先后发生多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7个月前曾在我院接受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于食管下段曲张静脉给予6点套扎,之后未再接受内镜治疗,一直口服心得安、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控制门静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