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尿管结石1例报告

来源 :江西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w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63岁,农民。1983年12月中旬起,感下腹胀痛,排尿困难,偶有中断,尿色红,无放射痛。服中药治疗后,仅可缓解数日。近一月来,症状加剧,尿血,门诊拟“膀胱结石”予1984年5月18日入院,无脐孔溢液及尿路排石史。腰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外生殖器正常。尿RT: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下腹X光平片示耻骨上1 cm正中有-0.6×1.2cm之椭圆形密度增高影。诊断为膀胱结石。给于抗感染、止血剂治疗。3天后在局麻下手术,经耻骨上正中切口,达膀胱前壁 Patient, male, 63 years old, farmer. Since mid-December 1983, he had abdominal pain, dysuria, occasional interruptions, urine redness and no radiating pain. After tak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only alleviate a few days. The past month, the symptoms worsened, hematuria, outpatient to be “bladder stones” to be admitted on May 18, 1984, no umbilical cord discharge and urinary tract stone row history. Waist area without tenderness and percussion pain, external genitalia normal. Urine RT: protein (+). White blood cells (+), red blood cells (+++). Abdominal x-ray showed suprapubic 1 cm center -0.6 × 1.2cm of oval density increased shadow. Diagnosis of bladder stones. To anti-infection, hemostatic treatment. 3 days after surgery under local anesthesia, the middle of the pubic incision, up to the front wall of the bladder
其他文献
前列腺素(PG)主要由肾髓质、间质、脂质,颗粒所合成,皮质也可合成。这些脂肪酸对于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和水、盐代谢及其它血管活性激素的调节有密切关系。非甾体性消炎药物(NS
随着设备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治疗尿路结石发展较快,出现了经皮肾镜取石和体外震波碎石等创伤小、安全、高效及低赞的先进技术,为尿石症患者带来福音。但是大多数患者
长期来,隐睾的固定方法较多,对手术方法和最适年龄的意见也不一致。为此,本文将我院1958年9月~1984年7月收治的325例作一分析,对上述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临床资料一、手术时
尿路感染(下简称尿感)包括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和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据我们普查3万多名妇女的结果,发病率约占2%。尿感的诊断尿感的诊断,主要是依靠实验室检查,特
2014年我国进口海绵钛只有118吨,较2013年426吨下降了308吨,总费用101.13万美元,均价为8.57美元/千克,折合人民币6.2万元/吨(含税),而当时国内零级海绵钛主流价格只有4.6万元
男子不孕症大多数原因不明,因此尚无病因疗法,多半进行经验治疗。本文介绍了目前最常用的方法。药物疗法包括非内分泌疗法与内分泌疗法。前者常用血管舒缓素、L-谷酰胺等药物
莱州市过西镇以南,约有长达 35 km的海滩地势平缓,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由于没有合适的养殖品种,这一广阔的浅滩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1993年开始,我们先后在该海区进行了太平洋牡蛎筏式
据报道,2014年底安徽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企业与莫桑比克政府签署了该国希布托钛锆矿项目开采合同及矿权转让手续。据悉,该矿是世界目前已知的最大单体钛锆矿,已探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子青少年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在20~30岁组中占11.6%。重度精索静脉曲张可以引起阴囊肿大、疼痛、下坠感等临床症状,有的还并发神经衰弱和性功能障碍,甚至引起
肾病综合征(NS)患者的血栓发生率约8~33%。通常认为这种现象是凝血及纤溶的失衡所致。主要表现为与血小板高凝聚有关的促凝物质Ⅰ、Ⅴ、Ⅷ因子增加和某些血凝抑制物 ATⅢ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