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文本意识与阅读教学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25163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提倡教师教学个性化,语文阅读教学凸显多元化现代化,但都不能脱离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文本。阅读教学不能架空、游离文本,甚至脱离文本。王国维谈诗,“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语文教学也要有“入乎其内”的“紧贴”,“出乎其外”的“飞翔”。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通过文本自身“言”的内在魅力震撼学生,通过文本的意象、意蕴、意趣等精神性的东西打动学生实现阅读教学的飞跃。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意识 新课改
  韩军老师认为,语文教育就是“言语”的教育,紧紧扭住“言语”这个“抓手”,进行“讨论”“鉴赏”“体悟”,这是语文教育的学科的生命所在。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该怎样利用文本来提高效果呢?
  一、吟诵,读中悟“情”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中,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 “吟诵”不是简单地一读了之,而在于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 (朱自清),在于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情感传达出来。这是说要学生沉潜在作品之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司空图)的程度。文本教学必须得益于阅读,收效于阅读,不能在空谈中荒废语文教学的本质。从教育实践看,对入选课文进行充分有感情的朗读,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增加欣赏的趣味。同时借助于语气和表情表达文章的神采,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如教学《槐乡五月》一课时,我抓住一些关键字词让学生品析,体会,注重感情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生情。如:“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鼻、香海”,找出了这些重点词语之后再让学生读句子。老师再以充分激情的话语指导读:“谁能读得更香一些?让我们好像都闻到那股香味儿。”“对,这三个香一个比一个香,一个比一个浓。大家一起来读读看。”层层递进,让学生读出了香,读出了趣,读出了情。使学生在充分读中体会思想情感,升华感悟,感受语言的韵味,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静思,思中品“味”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静的学习,静的沉思,静的遐想,静的驰骋,静的品味,静的感悟显得多么重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我们更需要这种静,让学生静静地与文本对话,静心地思考,品味文本的韵味,感悟人生的真谛,收获自己的成长。
  我在教学课文《掌声》的时候就给学生以充分的阅读时间。这是一个充满温情、含义深远、触动心灵的小故事。要让学生读懂这一篇文章,枯燥的讲解肯定不行,只有让学生静心阅读,字字品味,才能悟出文本中所蕴含的道理和情感。于是,课前我让学生认真预习课堂上让学生围绕几个问题潜心阅读,给他们充足的阅读时间,让他们静静去感悟。所有学生都全神贯注,有一个在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在这一课中让我有了意外的惊喜。在后来的交流中,他竟然第一个举手起来说了自己的感受:掌声不仅是鼓励、支持,更是大家向小英伸出的友谊之手,是大家对小英的一片关爱之情!全班同学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因为有了静思,他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品出了文本的“味”。因为有了静思,从他的脸上我看到了自信和收获。
  三、对话,谈中会“意”
  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叩问、质疑、充实、延伸。阅读教学,应是学生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悟出其“意”,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悟”。要把学生从消极被动的接受对象,转化为积极能动的感悟主体,在求知的快感中萌生出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一篇课文,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得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这是我们当前使用新课标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四、拓展,“境”之升华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文本的阅读不应该是一般的吸收和扩充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生体验,是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生命的体验。文本并不是我们解读的终极对象。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升华文本的境,获得阅读上的超越,这才是阅读的高境界。对于任何文本,我们只有超越文本本身,才能真正理解文本。
  教学《卧薪尝胆》一文,在理解“卧薪尝胆”在课文中的意思后,提出 “同学们, 勾践需要卧薪尝胆, 我们要不要卧薪尝胆?” 的问题, 学生不理解 “卧薪尝胆”的另一层含义,当然说“不”。老师就举了例子:“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 中国科学家卧薪尝胆几十年,终于将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 学生顿时理解词语的另一层意思,联想到了自己、联想到身边的人和事等,从而从文本中读出了自己,读出了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了触动自己心灵的生活情节或人物形象。其实,阅读教学中,多问问作者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有没有道理等,就这样不断联想、追问,就能得到作者的真义,升华文本的“境”。
  语文阅读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也是传递文化、陶冶人性、建构人格、唤醒灵魂、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过程。所以,语文阅读教学,请紧贴着文本,可以行走,可以奔跑,可以舞蹈,只是别忘记脚下那块厚实的土壤——文本。
  【参考文献】
  [1]韩军. 韩军与新语文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于漪语. 文教学的人文思考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姬塬油田处于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东部,长9油层组是近几年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中开发的新层系,该区构造复杂,断层发育,油水接触关系复杂,油藏开发过程能量递减快、
政府网上信息公开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结果,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政府对外沟通和展示自我形象的桥梁,在当前的行政管理中有着不可
廊坊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土地深厚肥沃,瓜菜种植历史悠久。2011年,国家农发办为促进蔬菜生产,提高蔬菜产品供应和应急保障能力,决定在河北等环京津地区,利用专项资金组织实施设施
<正> 《中国大学生》2003年12月总第201期中的《成功人生的4种智慧》里有这样的话:“中国传统医书《皇帝内经》里有‘忧伤肺、思伤脾、怒伤肝、恐伤肾、喜伤心’之说。”
目的:观察血塞泰对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1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号)精神和相关工作部署,为认真开展好全省保发展保红线工程(以下简称“双保工程”)2011年行动
后进生转化教育一直是一个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常常困扰着很多教师。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本着这样的方法去做,对于转化后进生做了一些尝试,效果很好。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要用真诚的爱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来感化后进生  班主
水是地球万物的生命之源,在某种意义上比土地更宝贵。当前中国北方和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严重缺水的局面。重庆市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三峡大坝建成后,水资源将更加富有,这是重庆的
写作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是综合反映MPAcc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2008-2015年度全国MPAcc教指委公布的全国优
直流稳定电源因其面板数字表准确度高,输出稳定可靠,可通过面板显示的电压和电流间接计算产品的功率。本文介绍了一种间接评定直流稳定电源的输出功率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