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血和脐血长链脂肪酸的影响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和新生儿体内长链脂肪酸(long-chain fatty acid,LCFA)含量和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妇127例,糖耐量正常孕妇(N组,32例)和仅需饮食控制的GDM孕妇(G1组,32例)作为对照,将需药物治疗的GDM孕妇按随机并自愿原则分别纳入二甲双胍治疗组(G2组,33例)和胰岛素治疗组(G3组,30例).比较各组分娩前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对比各组孕前及分娩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妊娠结局,分析各组母血和脐血中LCFA构成和含量.结果:G2组孕妇孕期增重低于N组、G1组和G3组,G2、G3组空腹血糖高于N组,G1、G2、G3组餐后2h血糖高于N组,G2组HOMA-IR高于N组、G1组和G3组(P<0.05);4组母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母血和脐血中11种主要LCFA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分别为二十碳一烯酸(eicosenoic acid,EA)、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DPA)、亚油酸(linolenic acid,LA)、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花生四烯酸(arochidonic acid,A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油酸(oleic acid,O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enoic acid,EPA)、w-6-二十二碳五烯酸(w-6-docosapentaenoic acid,DPA6)、γ-亚麻酸(gamma linolenic acid,GLA).G2、G3组EA高于G1组,G2组DPA含量高于N组、G1和G3组(P< 0.05),4组脐血EA、DPA、LA、ALA、PA、OA、EPA、DPA6、GLA含量均低于母血中含量(P<0.05).母血EA、LA、ALA、AA、DHA、PA、OA、EPA、GLA均与空腹血糖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胰岛素用于GDM治疗,新生儿体重、血糖、血脂控制效果相同,二甲双胍孕期体重控制优于胰岛素,其对母血和脐血中LA和ALA等重要脂肪酸含量无明显影响,且对脐血中AA和DHA无明显影响,从对必需脂肪酸影响的角度看,二甲双胍在GDM的使用是安全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Septin4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HBVSMCs)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颅内动脉瘤组织和正常颅动脉组织各32份,通过免疫组化(IHC)、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组织中Septin4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IF)检测平滑肌22α(SM22α)和平滑肌α肌动蛋白(αSMA)表达;分别将Septin4过表达载体(Septin4)、Septin4干扰序列(si-Septin4)及其阴性对照(NC和si-NC)转染HBVSMCs,RT-PC
目的:利用PiggyBac转座子系统,构建可诱导表达Cas9的稳定HeLa细胞系,并针对人核受体基因构建sgRNA文库,进行顺铂耐药性基因筛选.方法:构建PB-TRE-Cas9-NLS-IRES-hrGFP-Zeo载体,与PB-CAG-rtTA以及转座酶载体一同电转到HeLa细胞中,通过药筛和挑选单克隆得到稳定细胞系;构建核受体基因sgRNA病毒文库,并感染可诱导表达Cas9的HeLa细胞系,筛选对顺铂具有抵抗性的克隆,并进行目的基因的测序鉴定.结果:挑选出可诱导表达Cas9的8E单克隆细胞株,在5个基因
目的:探讨孕早期不同干预方法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有效性,从而找到最佳干预方法,减少GDM的发生.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如东县产检孕妇4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健康宣教、膳食管理、运动指导、综合干预4组.随访至孕24~28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OGTT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干预前各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膳食管理、运动指导、综合干预组GDM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健康宣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组孕妇GDM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肌醇依赖酶1 (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IRE1)/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spliced X-box binding protein 1,sXBP1)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TF-083010在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STF-083010预处理+肝缺血再灌注组(IR+STF-083010组),每组10只.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
目的:掌握芦蒿中重金属铅、镉的污染现状,探讨其可能的污染来源,为芦蒿的种植管理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2020年间连续4年在南京市12个区的种植环节、农贸市场、超市(或便利店)等场所采集芦蒿样本,在八卦洲不同方位芦蒿种植基地采集芦蒿样本及对应的土壤和灌溉用水样本,利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方法开展铅、镉含量检测.结果:检测铅、镉的芦蒿样本分别为501份和492份.铅、镉检出率分别为54.3%、98.8%,含量均值分别为0.16、0.082 mg·kg-1;不同采样场所芦蒿样本铅含
目的:观察接枝不同末端硅烷的氧化锆材料对MC3T3-E1小鼠前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共价结合的方式在氧化锆表面接枝不同末端基团的硅烷,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检测各组氧化锆表面的理化表征,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C3T3-E1细胞在24 h时的黏附及形态,在培养1、3、5d
目的:研究早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危险因素,探讨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水平与早发STEMI的相关性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确诊为早发STEMI的患者166例,同期行冠脉造影且血管管腔狭窄<50%的患者171例作为对照组.随访12个月,探讨早发STEMI患者发
目的:了解宁波某企业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宁波某大型国有企业5416名体检人员的体检资料.将人群分为甲状腺结节组与非甲状腺结节组,组间比较根据数据类型分别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进行分析,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检出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甲状腺结节总检出率为35.8%,其中女性为48.4%,男性为32.6%;不同年龄段女性检出率均高于男性,且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且透析龄≥3个月的MHD患者18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冠状动脉钙化(CACS> 100分)的发生率为54.8%(103/18
目的:分析低危、中危冠心病患者的微伏级T波电交替(microvolt T-wave alternans,MTWA)值与最大微伏级T波电交替(max-MTWA)值并评估低、中危冠心病患者猝死风险的差异.方法:选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12例作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再根据运动平板试验Duke评分(Duke treadmill score,DTS)分为两个亚组,即低危组(5分≤DTS≤15分)和中危组(-10分≤DTS<5分).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运动平板试验的同时用移动平均修正法测得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