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思想——解读《赤壁赋》的一把钥匙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i88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听许多老师讲解过《赤壁赋》,在讲到苏轼的旷达思想时,总感觉他们讲得过于含混,学生更是似懂非懂。那么苏轼的旷达思想到底是如何揭示出来的呢?
  《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当时因乌台诗案,作者险些被杀。后来死里逃生,被贬到黄州做了团练副使。虽说是朝廷命官,但实际上是被监管。仕途失意,再加上“早生华发”,早年的宏图壮志逐渐“灰飞烟灭”。为此,作者内心极度苦闷。《赤壁赋》正是对这种思想的排解。
  文章的前三段,作者“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饮酒乐甚”,“扣舷而歌”。这时却听到客人悲凉的箫声。于是苏轼问客人“何为其然也”?客人回答:“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意思是说,自己想起了曹操,和曹操相比,自己功业未就,生命又是如此的渺小和短暂,所以内心非常悲伤,故而把这种悲凉通过箫声传递给秋风。这里,表面上是说客人的悲伤,实际上是作者通过客人之口表达自己被贬的苦闷。接着作者开始劝解客人(其实就是宽慰自己)。作者紧承客人的话题,仍以水和月亮来设喻:“客亦知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你也知道水和月亮吗?时间的流逝就像流水一样,但从来都没有尽头;万物的兴衰正如月亮的盈亏,但最终也没有增减一丝一毫。“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大概如果从变化这个角度来看,那么天地万物竟然不会停留一瞬间;如果从不变这个角度来看,万物与我都是无穷无尽的,(水和月)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每当讲到这个地方,笔者总觉得这些老师点拨得不够透彻。学生也是似是而非,特别对“物与我皆无尽也”一句更是摸不着头脑。说“物”无穷无尽倒也不难理解,如水不断流逝,月亮不停地盈亏,草木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我”怎么能“无尽”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大家都知道,苏轼笃信佛教,曾自号“东坡居士”(居士:不出家而信佛的人),他肯定相信轮回。佛家认为,生命完成了一次生死就如同月亮完成了一次圆缺。月亮不停地圆缺,生命也就生生死死,循环不止。既然生命和长江月亮一样是无穷无尽的,那么长江和月亮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生命又怎么会是短暂的呢?今生功业未成,还有来生呢。既然如此,就根本没必要产生人生短暂、功业未就的悲伤了。所以反正还有来生,不如趁现在(今生)清闲无事,好好享受一下明月和清风。一想到这里,作者的心情自然就旷达了。
  由此看来,从苦闷到旷达,这个转变的桥梁应该是轮回思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说轮回思想是解读《赤壁赋》的一把钥匙。
  [作者通联:山东枣庄二中]
其他文献
<正> 荷兰DSM蜜胺公司投资9000万欧元(7800万美元)在赫伦建设3万t/a蜜胺(三聚氰酰胺)装置,计划2002年投产。该装置第一次采用DSM公司高压SLP(短流程液相)工艺。SLP工艺操作流
在读图时代,话语霸权已经让位给图像霸权,“触电”也因之成为小说叙事拓展生存空间的文化选择,它直接导致了传统小说叙事的危机。小说叙事与图像叙事应该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
QQ鱼提问: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树发芽,小鸟歌唱,这么美好的景色我却不知道该怎么描写,大嘴巴能帮帮我吗?
第一次看见公鸡打架的场面,真令人吃惊。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正在专心致志地做作业。突然,听到院子里有动静,我忙走出去看。只见一只大公鸡和一只小公鸡正在打架。大公鸡对着
以经济活动的数学模型为基础,通过演绎,可以得到资源、资本和社会力三种经济方式。从对资源的劳动积累角度考察经济活动的资源转型,只有社会力经济方式才能实施转型,资源和资
有人曾评价中国旧社会的传统女性为“小女人”,她们柔弱而又感情丰富,受特定的社会文化的濡养,被伦理、礼教束缚,在爱情婚姻上,她们是可怜的,她们执意追求平等的地位与自由的感情,而
朱熹是婺源茶院朱氏宗族九世孙。他虽然生于闽,长于闽,但是情系桑梓,不忘根本,对婺源茶院朱氏宗族具有十分深厚的亲情。一生两次返归婺源扫墓,为宗族做了三件大事,一是以百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