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童谣

来源 :连环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邹海庆
  1956年生,连环画家、漫画家。从事动画和连环画工作多年,有丰富的造型实践经验,曾赴马来西亚为华文课本绘制插画。
  连环画代表作品有《狗尾巴的故事》《罗斯福总统》《发明飞机的故事》《画说五千年》《四行孤军血战记》《传香电台》等。
  连环画报(以下简称“连”): 您将上海童谣具象化,描绘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老上海弄堂场景,保存了它们最完美的形式。那么您是在怎样的契机下开始创作《上海老童谣》这部作品的呢?
  邹海庆(以下简称“邹”):“一歇哭,一歇笑,两只眼睛开大炮”“排排坐,吃果果……”这些熟悉的上海童谣,是上海人打开童年记忆宝库的钥匙。一声声亲切的方音,一句句平实的唱词,歌唱最质朴的童真,回味最快乐的童年。从老上海弄堂里诞生的童谣多达数百首,可惜的是,曾经人人可以脱口而出的童谣,如今却很难寻觅。这些童谣记载着我儿时美好的回忆。我想通过收集整理,将这份城市记忆通过画笔保存下来,让更多的人熟知。让今天的小朋友感知父辈们是如何在欢乐中成长的。
  连:相比您之前创作的众多连环画作品而言,您这次的作品与以往有什么不同之处吗?这类题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吸引到您吗?
  邹:我曾创作了《一条项链》《狗尾巴的故事》《袁了凡》《朋友》《特科岁月》《陈云在延安》等连环画。我此前的作品大多以故事性、人物性见长,而这次作品,每一幅画面都是一个小故事,更有别样的意蕴。我在画历史故事、领袖人物时,心里怀着崇敬的心情,而我在创作《上海老童谣》时,儿时的记忆、老上海的生活场景都一下子涌上心头。这些画我画得很快,甚至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因为我是把心坎里的话,一股脑儿地倾诉出来。每每落笔,就让我想到小辰光。
  连:那您对记忆中的上海还有什么印象吗?正值6月1日国际儿童节,能否与今天的小朋友们分享您童年的乐趣呢?
  邹:在我的心目中,我童年时候的上海,并非是今日的“不夜城”。我家住老城厢“七十二家房客”的龙门路,虽然距离外滩仅仅几公里,却被称作“下只角”。夏天,一群赤膊短衩的小破孩儿,就会朝着“呒没盖头”的黄浦江里扎猛子。爬上岸在烈日下稍等片刻,衣服晒干就可以回家了。当然,这一切家里大人是不知道的。尽管当时没有多少玩具,但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开动脑筋,也能玩出新花样。想要成立“滚铁环队”,但是没法做到人手一个铁环,这时大家就把角落里的马桶大卸八块,三个铁箍就到手了。当然玩得太嗨,回家晚了,免不了遭到奶奶一顿训斥:“这么晚,还在野,做贼啊?”
  连:这套作品在艺术语言和色彩呈现上颇有独到之处。您在创作时对于作品的整體风格是如何考虑的?
  邹: 《摇啊摇》《卖糖粥》《落雨喽》等经典童谣,我都用精细的工笔勾线,配以色彩清新的水彩颜料,尽力将人物与故事场景生动活泼地描绘出来。画作中蕴含了许多我亲身经历的小细节,让有类似经历的“过来人”看了忍俊不禁。以前虽然生活艰苦,但是人情味浓。小孩子在弄堂里打打闹闹的场景,可惜现在是看不到了。
  连:您后续还有哪些创作计划呢?
  邹:只要我有时间、有精力,童谣这个题材,我想一直画下去。我还打算换一个画风,用纯粹的中国画来呈现上海“老味道”。此外,描绘浦东的发展变迁也被我纳入了创作计划。不到30年,陆家嘴等地的变化,可以用沧海变桑田来形容,这里面有很多故事值得挖掘。
  1 排排坐,吃果果,幼儿园里朋友多,朋友多,好唱歌。
  2 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又吃糖果又吃糕。
  3 三、三、三,阿拉侪是木头人,勿许哭来勿许笑,还有一个勿许动。三、三、三,山上有只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动!
  阿拉/(方言词)我;我们。侪/(方言词)都。
  4 一只小花狗,眼睛骨碌碌,坐辣门口头,想吃肉骨头。
  坐辣/(方言词)坐在。
  5 一歇哭,一歇笑,两只眼睛开大炮。一开开到城隍庙,城隍老爷哈哈笑。
  6 赖学精,白相精,书包掼勒屋头顶,看到老师难为情。
  掼勒/(方言词)扔在。
  7 今朝礼拜三,我去买阳伞,落脱三角三,打只电话三零三,回去做瘪三。今朝礼拜三,我去买洋伞,落特三角三,打只电话三零三,跑到喜马拉雅山,屁股掼了粉粉碎。
  8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9 新剃头,打三记,勿打三记触霉头,打仔三记额角头。本来要打千千万万记,现在辰光来不及,马马虎虎打十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打了十记还不够,还要打三记。一、二、三。
  10 小星星,亮晶晶,青石板上钉铜钉。小星星,亮晶晶,伊拉对侬眨眼睛。
  伊拉/(方言词)他们。伊:他。侬/(方言词)你。
  11 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蒲桃四斤壳,切侬肉,还侬壳,张家老伯伯勒拉挖?勒拉嗨。问侬讨只小花狗。侬来拣一只。汪、汪、汪!
  12 炒……炒……炒黄豆,噼里啪啦翻跟头。
  13 喔唷哇!做啥啦?蚊子咬我呀!快点上来呀!上来做啥呀?上来白相呀!
  白相/(方言词)玩;玩耍。
  14 一个黑小囡,从小不开口,总算开仔口,舌头跌出来。(瓜子)
  小囡/(方言词)小孩儿。
  15 连牢三只小摇篮,胖胖囡囡淡红衫,再要剥开来,白白屁股两半爿。(花生)
  囡囡/(方言词)对小孩儿的爱称。
  16 山里有只庙,庙里有只缸,缸里有只碗,碗里有只蛋,蛋里有个小和尚,嗯呀嗯呀要喝绿豆汤。
  17 上海小吃花樣多:大饼油条小笼包,咸浆锅贴肉馒头,老虎脚爪粢饭糕,粢饭炝饼小馄饨。吃好今朝想明朝。
  18 勾勾还还,一百年不好赖。
  19 落雨喽,打烊喽,小八辣子开会喽。
  20 冬瓜皮,西瓜皮,小姑娘赤膊老面皮。橡皮筋,牛皮筋,阿拉赤膊伐要紧。
  21 上海闲话真有趣,称呼搭人家勿一样。宝宝个妈妈叫姆妈,姆妈个姆妈叫外婆,姆妈个阿爸叫外公。宝宝个爸爸叫阿爸,阿爸个阿爸叫阿爷,阿爸个姆妈叫阿奶。上海闲话真有趣,称呼搭人家勿一样。
  姆妈/(方言词)妈妈。
其他文献
1 我想要一栋高高的房子,这样我就可以和朋友们一起生活、一起玩耍。  2 我想要两艘大大的火箭,这样我就可以来到太空,探究它的浩瀚无穷。  3 我想要三个帅帅的玩具,这样我一个人在家感到孤独的时候,它们可以陪伴着我。  4 我想要四条长长的手臂,这样我就可以抱起更多的零食。  5 我想要三个胖胖的兄弟,这样过年的时候会更加热闹。  6 我想要两只宽宽的翅膀,这样我就可以自己飞去学校,爸爸妈妈再也不
期刊
1 1892年2月23日,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奥斯古德镇,一个具有印第安血统的矿工之家。由于家境贫困,她小小年纪就卖过报纸,当过侍女、烟厂工人、推销员……艰难地、时断时续地坚持着学业。  2 1903年至1904年,美国煤矿工人大罢工,这在年少的史沫特菜心中埋下了激进的种子。1910年,史沫特莱加入了印度工人党,积极投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二十岁那年,史沫特莱与具有反压迫新思想的青
期刊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選
期刊
1932年,王绪阳出生于辽宁庄河,这是位于辽东半岛靠海的一个小山村。王绪阳自小喜爱画画,但身处战乱年代,却不得不经历了流亡。少年时期他流落到沈阳、抚顺一带,捡煤渣、卖报纸、伺候伤兵,饱尝了生活的困苦,也目睹了旧社会的黑暗与罪恶。1948年,鲁迅文艺学院在沈阳复校成立了东北鲁艺,王绪阳最初以解决温饱的目的报考了鲁艺,没成想却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从此开始了他个人艺术的新生。他是新中国培育的第一代画家,
期刊
1 大船向归途而行,这天来到了两面国。林之洋知道两面国的人专门讹人钱财,心地凶险,不想在此泊船,不巧当日起了风暴,只能到港湾避风。  2 林之洋把当日在此遇盗,亏得徐丽蓉兄妹相救的事和大家说了,叫船上的人加以防备。当夜,水手们都未睡觉,带着枪械在船上警戒,林、多两人不时查舱巡逻。  3 拂晓时,风暴已息。林之洋正收拾开船,忽见许多小船箭似的向大船驶来,枪炮声响成一片。水手们慌了手脚,吓得连鸟枪也不
期刊
1 “运十”飞机是我国于1970年8月开始自主研制的喷气式旅客机,是第一架按“英美适航条例”设计的国产大飞机。1980年9月26日首次试飞成功,引起国际舆论广泛赞誉,被认为是中国航空史上的里程碑。  2 馬凤山就是“运十”飞机的总设计师,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飞机设计师。他一生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关山万千重”的中国大飞机事业跑出了艰难的第一棒。2019年被国家授予“最美奋斗者”光荣称号。  3
期刊
王绪阳主题画作品選页
期刊
北宋慶历年间(1 0 4 1—1 0 4 8),毕昇(970—1051)发明了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他的故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毕昇的泥活字为后来的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打下了基础,让今天的我们可以尽享印刷的便利和阅读的快乐。  本期“课本绘”栏目节选“中国连环画小学生读库”《毕昇》,带我们感受历史
期刊
本期“中国故事”通过孩子的视角,反映出“春运”这件关系阖家团圆的大事中悄然发生的变化,作品色彩明快、笔调清新,传达出童真与快乐的感受。  1 春節要到了,爸爸收拾着行李,妈妈给妞妞换上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回家了。  2 妞妞问爸爸:“爸爸,我们还像以前一样骑摩托车回家吗?”爸爸高兴地回答说:“不了,妞妞,今年咱们坐动车回家。”  3 妞妞和爸爸妈妈坐公交车去了火车站。  4 到了火车站,人好多啊,妞妞
期刊
奋斗着的人生是美丽的。山东兰陵县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勤勤恳恳,公而忘私,带领着一村群众挣脱了贫穷、人心涣散的泥淖,使得一村旧貌换新颜,彰显出基层干部勇于担当的精神和作为。王传喜是新时期我党涌现出的优秀干部,无愧于“最美奋斗者”的称号。  1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捐款仪式正式开始。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