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问题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guo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金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农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农村;金融;问题;现状;措施
  农村金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近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提高,“三农“问题更突出”。同时也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家现在改革开放和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逐步深入,受到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也应该逐步进行变化。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农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1、农村金融的重要性
  1.1农村金融服务是农村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保障
  1.1.1农村金融服务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力后盾。农村金融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润滑膏”,农村金融市场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阵地。解决农村金融资金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农村的农民,特别是贫困阶层及没有储蓄能力,面临的资金问题更为突出和严重。受农业产业的特点影响和制约,其难以成为金融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潜在客户,继而金融机构忽视或放弃其市场份额,造成农村金融很难发展起来,最终导致农村金融发展迟缓。引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组织是我国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一项创新之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金融机构面向基层、贴近农村、机制灵活、运作高效,通过发挥与农民、农村企业联系密切。
  1.1.2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金融机构转变服务意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日益繁荣,农村金融机构也应推陈出新,淘汰落后的管理理念,完善或更新支付系统。农村金融机构也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相对应开展信贷服务,如农忙前、种植前、收获等环节,同时也要考虑生产环节或流通环节,如成熟的西瓜和蔬菜必须及时进入市场进行销售,否则一旦腐坏其价值就没有了,直接造成农民经济损失和时间损失等等。同时也存在不论是农忙前还是生产环节、流通环节等过程,信贷的审批时间要求要比较及时和有效。换言之,就是要求我们金融服务机构在信贷审批的时间上要快、发放贷款流程要简便、发放贷款金额要满足需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内部治理制度和管理规章制度,风险防范机制,存款保险机制和制度,不断优化运行机制和考核机制,应用现代化高科技水平,降低农村金融信贷交易成本。按信贷区域、信贷金额、信贷类别等综合因素考虑,分别设置不同的信贷政策和流程,方便农民办理或建立农村信贷直通车绿色通道。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农民条件,设置不同的信贷条件和信贷金额,甚至为信贷金额较大的农民或条件优质的项目购买农业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贷款偿还方式可以设置多种形式供农民选择,如二年期的贷款,可以先还利息,再还本金,也可以本息同还,也可以每周还本付息,也可以按月还本付息等,对提前还款或按时还款的优质农民,金融机构可以采取相对应的激励措施或奖励机制。
  1.2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应与农村经济发展与时俱进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及进一步深化改革,金融机构应对农业产业化以及农村城镇化过程的资金需求,采取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以满足农业和农民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需求。同时也要建立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如农村信用担保、保证担保等。国家也应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奖励制度,对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农业和农民有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补贴,特别是对信贷业务用于“三农”服务,又取得重大成果时,一定要给予奖励或补贴。同时政府也应该对涉农贷款或“三农”贷款给予一定的税收、利率等优惠政策。孟德拉斯说过,“农业是‘地方性艺术’,任何进步,尽管在别处进行过实验,但仍需在每个地方经受检验,如果说不是需要在每块田地里经受检验的话。一种新事物要想顺利地进入具体的农业区域,首先要完全适应那儿的气候。”“农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和独特的世界,想把在其他领域运用的规则和框架用在它的身上是徒劳的。” [1]
  1.3农村金融的行为要有法律作为保障后盾
  市场经济行为,必须要有法律保护和支撑作为保障后盾,在法律的框架内明确农村金融经济行为。改善和健全农村金融环境和秩序,建立和健全农村金融管理体制,规范农村金融信贷和贷款审批制度。鼓励和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对守信农民、守信乡镇企业在信贷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建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农村金融经济氛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准备工作的通知》,该《通知》特别强调,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等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各机构要严格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和《征信机构管理办法》进行准备和完善,达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切实做到依法合规。
  2、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亟需不断深入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村金融改革经历了数次的改革和发展,现正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地金融管理体系,如农商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组成的金融结构体系。农村金融完善和完备体制在逐步建立和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完备中,可以看出农村金融体制初现成果。政府現在也在围绕农村金融的改革步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改革的力度和有效性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2农村资金外流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目前农村资金外流情况严重,通过其农村金融机构或组织,每年从农村区域流入大城市,直接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要求,甚至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限和困惑。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形式不多,盈利水平欠缺或不高。现有的金融机构还是经营着一直传统的信贷产品范围和低端的几样产品,仅能维持或维护着日常运作。   2.3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制度不健全
  农村或农民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或愿望不断在增长,渴望或需求的金融产品也要求多样化。金融配套的设施也不完善,支付结算系统相对落后。适合农村经济结构金融电子系统、票据化系统基础设施设备研发和建设不足,覆盖的区域范围很小、经营网点不多、服务时间不灵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行业的发展。
  3、农村金融问题原因分析
  3.1农村金融体系制度建设
  我国政府一直鼓励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展金融业务,相继发布和颁布相关规定、意见和政策。2013年颁布了《2013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要点》适时修改和完善现行相关信贷暂行管理制度,切实防范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案件声誉风险低变化和转移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通过国家和金融银行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和推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和服务体系也在逐步发展,无论从数量、服务深度、服务水平、影响程度、接受程度和农民的认知程度等综合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其中有些服务产品和项目很好的支持农业的发展并成为了主流,填补了农村金融的空白,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效合理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为农村金融服务。
  3.2农村金融市场制度不健全,导致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农村金融市场不健全,农民们将资金投入城市,造成资金外流,例如农民进城务工必须解决子女上学资金、生活购房、购买车辆等费用支出也造成农村资金流入城市。农村项目投资少、投资收益见效慢、相应人才短缺、产业链不完善等。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原司长张红宇日前在首届全国农信创新高峰论坛表示,一边是当前现代农业对金融需求的增长,另一边却是农村金融机构为追求做大做强而导致的“脱农化”倾向,农村金融供求矛盾正在加剧。“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的服务支持力度不够,服务意识缺失,秉着做大做强的心态,它们更多愿意做城市业务、大户业务,农信社转制农村商业银行以后,脱农、离农倾向的也不是不存在。”张红宇认为,由于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突出,导致农村资金严重外流。“2016年全国2.53亿农民工的工资性收益汇到家里以后,县域经济能用到这笔钱百分之多少?好的能到70%,坏的只有30%。从中可以看出农村资金外流的严重性。
  3.3农村金融信贷现状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据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三农”贷款与县域金融统计数据和分析来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农村信贷水平很低,农业贷款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信贷难已成为目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三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坚持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是破解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途径。我国农村区域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服务供给严重缺失,大型金融机构网点不多,服务农村贷款的金融机构用于农业的贷款少,目前农民贷款难一直抑制农村经济的发展。从相关新闻报道得知,现在农民的贷款需求还是大部分依赖小额信贷公司,非金融服务机构和民间借贷。目前农民之间的借贷依然靠熟人、亲朋好友、邻里之间、民间高利贷等形式等人情关系作为借贷的基础。农民总认为此借贷行为简单、方便、快捷、保证、可靠。农村靠这种简单而单纯的信用关系进行着无数次、频繁的借贷交易行为,最大限度的降低借贷成本。这种顽固而教条的借贷行为,究其原因还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造成的,因为农村金融机构在信贷方面,特别是贷款方面有着严格的审批流程和繁琐的申请手续。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市场规范程度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金融服务体系单一,没有竞争性,基本上一家唱霸天下,没有其他家与其竞争,农民难以享受到竞争带来的好处,造成农民将其服务或金融服务需求转向大城市。另外农产品的利润越来越低或其他成本都在涨的情况下,但银行的贷款利率在提高,高额的还款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或限制农民对贷款或金融服务的需求,造成农民不敢或不愿向银行借款或贷款。[2]
  3.4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金融机构服务人员也要经常在广大农民中普及金融基础知识,逐步深入地让农民了解和知晓金融基础知识和金融服务体系。如果农民们不了解基础金融知识和金融服务体系,他们也难以接受金融机构,更不想与其打交道。例如,可以在营业网点公共显著位置,列明哪些情况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哪些情况不能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需要什么资料、需要不需要抵押什么等等,让农民简单明了知晓相关信息。金融机构也可以聘请当地村民或当地的金融机构业务员在街市或下村做宣传和讲解金融基础知识、信贷基本知识、储蓄、存款、贷款等等。因为他们天天与村民见面、打招呼,并且相互之间知根知底,这样更容易被农民接受。随着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现在农村经济呈现不同的组织形式,现在从事养殖加工的农户越来越多,同时生产经营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所需资金也越来越多,资金周转金额也越来越大,所以金融机构服务人员也应经常跑到农村经营大户家中宣传相应金融知识。现在农村往往普遍存在“穷人存钱,富人贷钱”的情况。
  4、针对农村金融发展问题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4.1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管理制度及体系建设
  4.1.1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模式建立。2008年以后,国家开始注重农村金融制度和管理体制建设,其中对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定位由“扩大对农业、农村的服务,加大支农力度”转变为推进农业银行等机构的体制改革。同时也注重农村金融机构的自我完善和政策扶持力度,从监管政策、货币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和沟通协调,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支持和幫助。现在的印度已基本建立了从中央一级的国家农业银行到农村基层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印度农村金融供给有印度储蓄银行、商业银行、地区性农村银行、农业中间信贷机构以及国家农业和农村银行机构。印度储备银行是印度的中央银行,它不直接面对农民发放信贷贷款,但有专门机构负责办理农村金融信贷贷款业务,它主要是通过其他邦合作银行或邦政府金融机构向农民发放信贷贷款。金融机构推出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业务类型,供农民选择,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手工业家庭作坊等发展,并提供足额的信贷资金需求。[3]   4.1.2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变化。国家应该积极发布相关政策,调动或改变现有的金融机构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改变,要不断扩大和丰富金融产品。1953年美国政府组建了小企业管理局,目标是促进与帮助农村小型企业发展,指导农村小企业发展,维护其利益。美国的农村金融保障体系主要由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贷机构、政府农村信贷机构、小企业管理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等组成,这些机构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探索,已经形成了规范、高效、合理的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体系。
  4.1.3农村金融机构应厘清职责和经营范围。根据各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和服务体系分门别类推进其改革,理顺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各类业务边界,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各类金融机构的职责、权限、业务范围、主体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促进各自完善和健全其功能。农村金融机构也可根据农民的借贷需求,对贷款进行分类,划分为生产性贷款、生活性贷款、非正常性贷款等类别。农村金融机构根据贷款类别和需求,采取不同的贷款形式,根据不同的形式设置不同的贷款利率、审批流程和时间等等,这样可以很快解决农民对贷款的需求和期望。农村信贷市场的不对称信息也阻碍了农村信贷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在现实社会中借贷人利用自己的信息损坏贷款人的利益,同时贷款人也利用政策或不对称信息损坏借贷人的利益,这样就造成信贷市场不信任,直接导致两种很尴尬的局面,信贷人不发放贷款,借款人不借贷款,造成两败具伤。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当农村的信贷信息没有完全被金融机构或借款人理解时,直接导致信贷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结构主要由合作金融机构和政府财政支持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组合而成。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都是按照市場定位,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满足日本农村信贷贷款需求,为日本的农村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日本政府也建立和完善了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风险防范措施,包括建立存款保险和信用保证制度。日本政府还专门设立了以基金为补贴的合作金融低息信贷贷款,对于政府财政支持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金融活动中的利息损失由财政予以补贴和支持。[4]
  4.1.4建立借贷双方透明的信息机制。农村金融机构可以设置对信用良好的借款人予以奖励,如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额度等等。还可以要求借款人多提供几个人担保,一旦借款人不履行还款业务时,贷款人可以要求担保人履行还款业务。同时也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反担保要求,即贷款人要求借款人权利担保、物质担保等形式。这样可以对信用不好的农民,很难再找到担保人,直接影响其贷款,可以大大增强威慑力。农村金融机构应在信贷全过程中要及时、真实、完整、公开的公布信贷信息,让借贷人明明白白了解信贷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民来办理贷款业务。
  4.2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和制度,防止农村资金外流
  4.2.1制定相应政策,吸收和利用农村资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逐步把农村信用社改造财务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性金融企业”。2010年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农村信用社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简称,是农村合作金融的一种形式,主要由农民入股参设,实行民主管理,为入股农民提供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让农民的资金直接参与进来。国家的政策很明显就是要将农村信用社定位为农村社区银行,其业务范围也要为农村和农民服务,让农村信用社“乐于支农、安于支农”,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信用社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基层金融服务机构,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经营灵活,其经营服务范围也是“短、平、快”,正好弥补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不足,有利于将闲散资金充分利用起来,为广大农民服务,同时也有助于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继而也符合国家导向要求,“以农为本,服务三农”为宗旨目标。农村金融基本设施设备是否完善和完备是直接影响农村金融活动开展效率活动高低的直接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农村金融体系。
  4.2.2完善和建立农村金融设施,保障农村金融有序发展壮大。加强在农村或乡镇街市完善和建立金融基础设施是支持农村金融活动的重要保障,也能够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壮大,基础设施完善好了也方便和便利农民使用现代化的金融支付、收付款业务,如固定网络电话亭、自助存取款机、手机APP、网络支付系统。同时也应完善和推广非现金支付方式和农村金融移动支付方式,尽快完善支付结算系统,增强农村金融支付环境服务建设。引进或合作第三方支付机构或金融服务体系设备,共同完善和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例如卡拉卡支付系统,方便非现金转账、汇款、支付、代理缴纳相关费用,推广手机使用支付功能、互联网支付功能等等,不断丰富和优化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服务效率。
  4.3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
  4.3.1完善农村金融政策,夯实村镇银行发展。2016年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若干意见》,决定为进一步服务“三农”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提高政策扶持,降低准入门槛。随即又发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了村镇银行的具体界定和内涵。该文件指出,村镇银行被定义为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农村各类体系服务。从现行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情况等综合情况来分析,能满足农民需求的金融机构应该就算村镇银行了。它不仅能支持国家“三农”的目标服务,还能自己获得相应的利润,并在不断地可持续良性发展。从村镇银行的市场发展来看,村镇银行主要设立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和一些偏远乡镇,服务对象主要为农民和个体工商户等群体,其服务范围主要以小额贷款为主。交易手续简单方便、交易费用与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更低。政府为了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主要以银监会监管主体进行相应的管控,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对应的监管措施。政府和主管机构的主要指导思想是,既要村镇银行服务于“支农”,又要其具有商业性质并可持续发展。从相关资料和现状可以看出,村镇银行主要业务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银行同业拆借、票据贴现与承兑等等。[5]   4.3.2创新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模式。中国银监会2008年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也作出了相应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等业务。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补充了大的金融机构未在农村服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空白,同时也可以将农村闲散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充分为农村金融服务,也促进农村民间借贷市场的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模式和创新发展,相比民间简单借贷更具有规范性,也具有严谨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不管它的性质、组织机构、经营业务等均有相应制度可询。这样既可以满足农村对金融服务体系的需求,也能规范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不足。小额贷款公司其本身就具有民间借贷功能机构,能方便贴近民众,服务“三农”。小额贷款公司本来就在广大农村设立服务网点和营业厅,宗旨就是服务农村,为农村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小额贷款公司能够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开展金融体系服务,能够将农村的闲散、零碎的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并接受国家金融主管机构监管,让农民更放心接受和参与。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信息来降低民间借贷风险,能有效的消除民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真正解决或消除农民的顾虑。小额贷款公司同时坚持“小额、分散”的贷款原则,这样更方便农民办理,这样的贷款原则更具有灵活性、方便性。现在小额贷款公司也都积极加入金融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来规范和自律各小额贷款公司的行为,通过行业协会的力量来约束、规范、引导其正确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手段向客户提供贷款服务,同时也慢慢深入农村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弥补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小额贷款公司具有贷款审批手续简單、条件限制少、还贷灵活等特点。[6]
  4.3.3规范农村非金融机构发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为入股农民提供结算、贷款、存款等业务的互助金融服务体系和组织,按照资本入股、民主管理、互助互利的原则,在其范围内控制信贷范围,农村资金互助社主要遵循“入股分利,借款付息”的原则,主要服务对象为农村中的低收入、劳动能力弱的人群为贷款发放为主,解决农民的短期融资问题。农村资金互助社从目前的运作和服务性质来看,基本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社团组织。运作的模式基本是自愿缴纳股金的形式,自愿性比较强,服务范围及经营地基本在农村,农村社区性金融服务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成立初衷是为了向入股农民提高更方便的金融服务,非成员不能享受其金融服务,其性质就是互助型小型金融服务组织或机构。在实际运作和操作过程中实行社员民主管理,服务社员为最终宗旨,谋求其共同发展和互助共赢。农村资金互助社源于农村,其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和熟悉,有着得天独后的先天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金融风险和道德风险,例如借款人若违约或欠债不还,不仅影响借款人的声誉,同时还影响到后代人的声誉。在熟人或亲戚朋友当中会造成失信的坏名誉,可能导致下一代人脸面或声誉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其再次借款,对借款人来说足以构成严重的威慑力和震慑力。农村资金互助社运作模式简单、手续方便、交易成本低,只要到其互助社就可以办理相应业务,既能节约时间,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由农民自愿、协商、共同设立的金融服务机构,他们之间共同信任、高度认可,这样更能促进其发展和服务农民,更能让农民接受和认可。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及2007年1月22日进一步颁布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有了指引和审批的依据。同时在2007年2月4日印发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示范章程》,将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界定为新型金融服务机构。相关制度和政策的落地和出台,明确的支持农村资金互助社在中国大地规范化、正规化发展,无疑为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注入了新的力量和发展平台。日本的农村股份制合作金融机构,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尤为突出的成功典型代表。我们首先了解下合作制金融体系的特点,日本的合作制金融机构处于主要地位,是农村金融体系最大的特点。其合作金融机构不是一个独立的农村金融机构,而是由“农业协同组合”,是一个具备独立的信贷融资机构。日本的合作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居于主要地位,是农村金融的最大特点。日本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体系分为三个结构:最高层中央金库、中间层信用联合会、基层农协。基层农协是由农民、其他居民及团体入股会员经登记而成立,其直接与农民发生信贷贷款关系。中间层信用联合会是直接专门经营信用业务,是最高层中央金库与基层农协之间的纽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最高层中央金库是各级农协之间及农业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信贷融资的资金通道。三个金融组织之间自上而下组成,由农民自愿入股参加基层农协,基层农协也可以自愿入股参加中间层信用联合会,中间层信用联合会会员也可以自愿入股参加最高层中央金库。这三级组织不存在隶属关系,相互之间自主独立、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最高层中央金库主要信贷贷款支持中间层信用联合会活动,主要针对农林牧渔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农村基础产业及其环境配套设施设备的建设信贷贷款,还有就是发放财政资金,办理国际业务结算。
  4.3.4鼓励行业制定规范,引领农村金融健康发展。鼓励有能力的组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行业标准、行业规范等,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是规范农村金融活动的有效手段,是增加行业沟通交流的纽带。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有利于规范整个行业良性发展,优化行业环境和机构,避免恶性竞争,引领行业不断持续发展。同时也能给行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和支撑的后盾。
  4.4农村非金融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4.1农村非金融体系逐步建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业也渐渐融入农村金融发展建设。互联网金融本是一个新兴的事物,而且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茁壮地成长,同时也处于探索和摸索阶段。2015年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最近几年互联网的应用也带动了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传统金融也得到了变革,打破了传统的农村金融理念,管理上逐步采用电子化,业务经营也采用电子化,支付也采用电子化,同时还建立了电子商务数据平台。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科技的应用为农村金融信贷活动提供了发展平台,互联网金融小贷正在如荼似火般的发展。[7]   4.4.2农村金融抵押和保险体系逐步建立和形成。2015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的基本原则。依法有序,凡是涉及抵押事宜,一定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工作思路,完全按照法律、法规、政策流程和规定办理,不得超越法律、法规、政策。自主自愿,尊重农民意愿,自主申请“两权”抵押,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按照相关规定积极办理相应信贷抵押业务。稳妥推进,在保障农民合法利益的范围内,积极稳妥处理农民、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稳妥推进“两权”金融信贷抵押业务。风险可控,牢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突破耕地红线,农民利益不受损失的底线。建立相应权属登记平台、转移登记平台和抵押登记平台制度,确保全过程规范运作和风险可控。现在农村金融机构开展的业务大部分都是存款的多,开展保险业务的少。而农民盼望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方便将有些农业项目进行投保,一旦有些农业项目可以投保后,农民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就更大胆了,投入也就多了。当遇到保险合同中约定的情况,可以获得相应的赔款,这样农民的损失就少了很多,农民获得赔偿款后就又有资金投入到农业经营生产中去。反之,金融机构还可以获得一大笔保费收入。但是也要保险服务范围要广,如农民的房屋、牲畜、养殖业、经济作物等保险项目。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也可以将其承保的业务再保险,以达到转移或减轻自身经济的压力,这样就形成了良性的经济发展循环作用。由于商业银行或民间大型金融机构很大程度上不能或不愿意完全满足或适应农村金融经济发展和实际信贷贷款的需求,不能根据不同的信贷贷款人采取不同的信贷贷款模式。建议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和健全新型农村信贷贷款抵押担保机制,以此负担农业农村信贷风险,积极研究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制度或政策、农作物信贷贷款抵押担保制度或政策、农业知识产权信贷贷款抵押担保制度或政策、大型农业设施设备信贷贷款抵押担保制度或政策,降低农村农业信贷贷款限制条件,积极引进或合作民间担保机构在农村开展相关的抵押担保服务。[8]
  4.4.3强化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意识,完善相应法规体系。增加或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赋予农村金融机构竞争,防范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能力,明确要求其将信贷资金投入或开展农村基础设施领域,限制投向农村金融信贷贷款的利率,并适时监控利率执行情况,加强检查和监督力度。同时也应建立农村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制度,形成公平、公开、公正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农村金融机构通过一笔笔贷款,提供一次次金融服务,把一家家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企业发展起来了,金融机构就可以找些良点或业绩做宣传,这样可以形成影响力,扩大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声誉,吸引更多的农民前来办理信贷业务。建立农村统一的信用平台体系,吸引有能力的信貸机构在农村发展壮大,扎根农村金融,扎根农村金融基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农村金融经济系统方面法律法规,如《农业保险法》、《农业担保法》、《农村金融经济法》、《农村金融信贷法》等等,为农村金融经济体系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金融要强,农村金融必强,中国要强,农业必强;中国要美,农村必美;中国要富,农民必富成为未来我国“三农”金融发展的主旋律。农村金融机构才能真正的为农民服务,为“三农”服务,为中国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强农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章奇.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多元思考[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07):17-19.
  [2]李琨.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10(1):231-231.
  [3]刘雪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2018:23.
  [4]丁宁.中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模式与管理研究[M].科学出版社:北京,2016:28.
  [5]张建波.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状况及制度创新[M].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16:21.
  [6]李似鸿.农村金融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北京,2016:52.
  [7]王君.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分析[D]. 暨南大学出版社.
  [8]张正平.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优化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2017:58.
其他文献
摘 要:武警部队院校是特殊院校,其本身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军事序列人才,所以对于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主要是对于新生的体能情况等有所要求。因此,武警部队院校的新生军事训练也往往比较严格,其中很多的内容都超过了常规的大学生新生军事训练的要求,所以,武警部队院校想要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在新生军事训练阶段提出更多具有建设性的办法,解决新生军训带来的问题。则本文就从军校新学员军训期间易发身体素质问题的应对策
期刊
摘 要:伴随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产品也在逐渐增加,由于人们生活及工作均少不了电能,在电力需求量增加的基础上,窃电现象也随之产生,而且该种现象日益严重,许多不法人员为了可以减少电费,选择盗窃供电局的电能,这极大影响到供电局的利益。本文重点对大数据系统于电力营销的反窃电检查方面的使用进行分析,旨在为反窃电检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营销;大数据;反窃电检查;应用  1引言  随着互联
期刊
摘 要:学生阅读能力是应用型民办高校学生基本技能之一,对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对相关问题展开分析。本文主要阐述高校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并且结合目前民办高校学生的阅读培养现状,重点研究影响应用型民办高校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以期为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贡献力量。  关键词:应用型;民办高校;学生阅读能力;影响因素  前言:应用型民办高校是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提供了大量
期刊
摘 要:百色芒果种植业进年来发展迅速,产量迅速攀升为全国第一。芒果属于易腐水果,每年芒果上时间集中,且生产量大,市场无法有效消化易造成积压腐烂。农业有大小年,大年和小年均存在销售危机,发展芒果深加工既可以缓解百色隔年出现的产销矛盾,可以延长芒果产业产业链,提高芒果的附加值,切实提高果农的获得感。推动百色芒果产业从支柱产业向优质产业的转换,切实稳定芒果销售在大小年交换之间的经济效益。百色芒果深加工承
期刊
摘 要:伴随企业并购的日益兴盛,合并形成的商誉也在不断增多,有些企业的商誉占比不断提升。新会计准则对商誉减值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商誉减值有望代替商誉摊销,此种会计处理方式既有利又有弊。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商誉减值的主要原因,其次提出了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  关键词:商誉减值;会计;处理  1 引言  2018年11月,证监会对外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使得“商誉”成为投
期刊
摘 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有很多领域的建设也随之越来越多的需要用到能源。地质矿产能源是众多能源中较为重要的一项,但是由于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技术在实际中应用的一些问题,和其他领域建设所需能源相比较而言,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技术的革新发展速度却有待进一步加强推进。在新的产业结构和能源需求背景下,怎样采取有效措施来使地质矿勘查工作得到提高,并且扩宽发展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技术的空间是一个十分重
期刊
摘 要: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在整个供电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用户的用电体验。配电网是将经过变压器处理后的电力进行合理分配,为了满足用户的用电要求,对电压和电能进行调整,从而提升供电的质量。由于社会正在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正在不断提高,那么电力企业的供电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电力企业为了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解决配电网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配电线路供电的可靠性,促进社会更快速的发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的学分制改革,基本上都是从学习本科院校的学分制开始。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也发现了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在本科院校很少出现。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办学的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决定了高职院校学习实施本科院校学分制模式的时候,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为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学分制  根据2019的数据统计,我国现有高
期刊
摘 要: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受到毒品的危害,很多人不能拒绝毒品的诱惑。毒品的预防、打击控制、社会治理与社会越轨的矫正需要综合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提到首先应该鼓励人们脱贫,为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打下牢固的基础。应对毒品的严峻形势,在认清禁毒与社会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需要在禁毒斗争中加强社会建设,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上下功夫。  关键词:禁毒斗争;社会建设;关系
期刊
摘 要:現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电力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科学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力工程发展的必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研究,确保能够更为合理的应用电子技术。本文首先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然后以此为基础,综合探究各行各业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希望能够为其相关人员具体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电力工程;发展热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