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寒与郭敬明,这两个名字之于80后的意义,实际上早已超越了80后代表作家的范畴,而更是属于这一代人的“代言人”。
不大喜欢,不愿承认,但“被代言”却是事实。作为“被代言”的一分子,从80后一代张扬个性的角度出发,一直以来,我都有想要聊一聊韩寒与郭敬明的冲动。
这股冲动,郭敬明深陷“抄袭门”的时候有过;韩寒因“代笔”与方舟子大战的时候有过;《小时代》电影票房走红成为全民热议现象的时候有过;看完《后会无期》电影当天亦有过。每一次冲动的潮起是思索的开端,每一次冲动的湮灭是思索的戛然而止。
《小时代》: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当《小时代3》落幕,片尾的彩蛋宣告《小时代4》将于春节上映的时候,当时内心里只有一句话:“郭导,你丫真是够了。事不过三,同一个套路要演四回,你还有完没完了?”
混血大模、狗血眼泪、华服妖娆,一时间真傲娇与假清新齐飞,好不热闹。早在第一部的时候,就有人评价剧中的人物是“精致橱窗里的模特”。《小时代3》落幕更有人吐槽,前两部是MV,这一部直接变成PPT了。更让人惊异的是,即便是成了PPT,票房一样破5亿,《小时代》系列整体票房达到12亿。
但是当《小时代》系列中顾源扮演者柯震东因吸毒入狱之后,答案变得简单了。这仿佛就是一个关于郭敬明以及《小时代》的隐喻。一位23岁的大男孩,一贯健康阳光,十足的乖宝宝。家境富足,少年成名,聚光灯下,他们是众人艳羡的天之骄子。但镜头背后,是不为人知的黑暗。两个月前,在一次访谈中,柯震东曾表示家教放纵,称“妈妈只管我的钱,其他都不管我,不坐牢是底线。”显然这样的家教下,任何的“底线”都会被轻易突破。
“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年少的时候,总是会“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幻想。荷尔蒙的冲动,带来的是对王子和公主童话般的向往。十年前,在学校文学社的刊物上,最早看到《幻城》的时候,就是这样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时光推移,年龄渐长。关于郭敬明的争议渐多,慢慢的知道,这个人拜金、庸俗,甚至抄袭。更重要的是,他身材短小,有一个绰号叫“四娘”。大学的时候,身边已经鲜少有人再提及郭敬明这个人。间或有人表示喜欢郭敬明的某个句子,总会召来鄙夷的眼神和戏谑的讽刺。但奇怪的是,每一个满是不屑的批评背后,却是对郭氏小说具体情节的信手拈来。那时候,正赶上《梦里花落知多少》电视剧上线,一边骂,一边看,却依然风靡了半个校园。
毕业进入社会,开始低头生活。郭敬明于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明星,与柯震东、房祖名等并无二致。再后来是《小时代》系列走红,从折纸时代到刺金时代,一部不落,通过不同的途径全部看了。朋友聚会,众口一词,将之视为90后脑残才会看的电影。但我知道,他们中的大多数其实都看过。《小时代3》的时候,在影院里,专门留意了一下周围的观众群,其实还是以80后的情侣占多数。
对于像我这般的普通80后来说,认识郭敬明大抵都是以小说为媒介的。首先是被那种特有的梦幻感所吸引,再然后才是了解这个人。就像真正认识郭敬明这个人会使梦幻破碎一样,当我们走向社会,学生时代的梦幻破灭,郭敬明也就再与我们毫不相干。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就像柯震东以及《小时代》系列的电影,只可粗略的看一下精致的人物设定,大体的剧情走向。这就够了,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熟悉各种电视剧套路,能从各种雷剧中找BUG,自有一种强大的“脑补能力”。
细节处,不堪提。也许对于郭导来说,他根本不需要你从细节处深究《小时代》的内涵,你只需要知道,生活中某个时刻、哪怕是在幻想中,总会呈现这样如彩虹版绚烂的美景。因为,若往细处看,《小时代》系列里,“时代姐妹花”之间反复出现的背叛就会成为主旋律。而友情的点滴闪现,恰似错落其中的点缀。就像张爱玲的经典比喻,人生是一袭华丽的旗袍,爬满了虱子。
再深究,《小时代》系列就像是关于这个宏伟壮阔大时代的一个隐喻。GDP世界第二,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北上广等早已是与国际接轨的大都市。但若是将镜头聚焦、拉近,每一个个体却总是在生活的重压面前不停的挣扎。哪怕是柯震东一般的万人迷,一样生命无处安放。于是,只好各人自扫门前雪,像钱理群老师所说,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后会无期》:一部论文级的电影
如果说成为一个“郭粉”需要以小说为媒介,但是成为“韩粉”则大可不必。他有精致的面孔、张扬的个性以及数不尽的光环。诸如,他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高一退学发表长篇小说《三重门》,然后成为赛车手,再然后甚至荣登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如今,他成了导演兼编剧。潇洒不羁、叛逆嚣张,每一次他似乎都与众不同,却似乎每一次都成功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相较之下,文字只能退居其次。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在先知道韩寒其人,然后才读他的小说或是杂文,我正是其中之一。事实上,更多的人,也许只是迷恋于韩寒微博或者杂文中的某些金句。如果你走近一个郭粉,他会详细的列出郭敬明所写过的书,甚至其中的故事梗概乃至细节。但对于韩寒,除了《三重门》之外,似乎就只剩下后来他所主编的杂志《独唱团》。假如你追问韩寒的观点,以及其中的故事细节,却一定不甚了了。
就像是你看完《后会无期》,你可能会记住其中很多的段子,但是若让你梳理整体故事脉络,却似乎很难。所以,很多人大呼看不懂。
这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片,两个年轻人从东极岛出发,一路向西,他们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见到了这个世界。四个故事:小演员,骗子(或妓女),台球室老板(多年笔友),热血驴友,以及无数的金句、段子,构成了它的全部。故事实在太散漫,足以让人昏昏欲睡。
有人说这是一部描写绝望的电影,“就像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内心走过的一段长路,曾经我们以为心比天高,但是最终发现,天永远比心要高;曾经以为终成眷属,可我们明明又经历了许多的不得善终。我们一度奋力的锤击现实这堵墙,但最终,我们中的一些人,总会匍匐在墙下。” 《小时代》太肤浅,所以韩寒告诉看《后会无期》的“文艺青年”们,要思考。如果你爱思考,够认真,生活阅历也够丰富,《后会无期》一定会让你的脑子翻江倒海好几天。绕梁三日,回味无穷。每一个金句,在郭敬明那里都可以演绎出一部《小时代》,但韩寒却将无数个金句,就像压缩饼干一样拥挤在不到两个小时的一部影片中。漫说短短两个小时,就算是漫长的十年、二十年,又有多少人能进行这样百折千回的思考。
难怪有人评价,“这是论文级的电影”。当然也可以与郭敬明对比,《小时代3》是PPT,而《后会无期》是WORD。某网友在剧评中说,真正看懂《后会无期》的人似乎以大学生居多,反倒是那些社会中的人,心思浮躁,难以看懂它。也许,这正是问题的关键处。
如果说郭敬明式的梦幻是“少年不识愁滋味”,那么韩寒的绝望、悲伤,则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只有骨干,没有血肉。因此,他笔下的道理很精彩,他笔下的故事却很乏味。所以,唯有耽于幻想的大学生才能看懂《后会无期》并不奇怪。透过电影镜头语言的放大,韩寒的优点与缺陷,尽收眼底。
看似高深,却又十分肤浅。这是只有80后年轻人才可能有的特质。
移民,正是属于80后一代的本色
前两天,听到一位80后青年的演讲,主题却是90后。期间,讲了许多关于90后如何如何张扬个性的话。演讲结束后,一位70后(也许是60后)的长者,主动过去交流。开口只有一句话:“90后最大的问题,就是从来不知道阅读经典。”紧接着,是彼此谁都难以说服谁的持续论辩。
对于80后而言,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在我的印象中,“80后”作为一个名词被搬上台面来批评,大概就是以郭敬明和韩寒的出道为标志。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第一次媒体以“汶川精神”、“奥运精神”,称赞80后的优异表现。而也正是在2008年前后,90后逐渐成为媒体追逐的主角,就连以往曾饱受批评的80后,也转身骂90后脑残。
九斤老太太,一代不如一代。似乎世风日下,社稷江山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我喜欢胖子罗振宇的一句话:“就互联网来说,80后是过渡的一代。因为互联网最初的规则,由70后一代所创造。与90后从小就成长在互联网的环境中不同,80后中的大多数是新世纪之后才进入互联网的移民。”
就像某个经典段子所说的那样:“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读大学的时候,小学不要钱;不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小学生都能当领导;找工作的时候,要自谋职业,大学生也只能扫厕所;没挣钱时,房子是分配的;能挣钱时,发现一辈子的薪水也买不起房子。”
移民,正是属于80后一代的本色。所有的一切都是变动的,没有人能够清楚告诉我们未来在哪里。
其实,我很想走过去问那位一心要让90后读经典的长者,“请你告诉我,现如今所谓的经典,所谓的中国儒家传统文化,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来自欧美的自由主义。其中的哪一套经典理论可以解决当下的问题?”但是,他们争论正欢,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完全没有第三方插足的余地。
这样的争执并不鲜见,因为上一代、上上一代,与下一代、再下一代之间,没有丝毫的共识。分裂、漂流、动荡、不安,构成了这个社会的基本特质。80后肤浅,90后脑残,因为面对这个社会我们无所适从。
正如媒体评论所说,“在当代中国,有一个很惊人的数字(人群)正在迫切的寻求精神寄托,他们一方面在失去对自己精神领域的控制,另一方面又在努力加强对于自己精神领域的控制,从而变得脆弱易燃,焦虑疲乏。那是一种隐而不发的、微妙的无助感。观众(粉丝)在观看的同时与电影相互参照”。
也许狂躁和焦虑,正构成韩寒和郭敬明粉丝们共同的底色。所以,无论他们拍什么,人流依然会如潮水涌向影院,他们所寻求的不过是片刻的安心与踏实。美其名曰:“粉丝电影”。
喧嚣热闹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每个人都只是微小的一分子,能守护的只剩下自己。所以,告别要用力,因为你不知道此次分别,是否就是“后会无期”。
不大喜欢,不愿承认,但“被代言”却是事实。作为“被代言”的一分子,从80后一代张扬个性的角度出发,一直以来,我都有想要聊一聊韩寒与郭敬明的冲动。
这股冲动,郭敬明深陷“抄袭门”的时候有过;韩寒因“代笔”与方舟子大战的时候有过;《小时代》电影票房走红成为全民热议现象的时候有过;看完《后会无期》电影当天亦有过。每一次冲动的潮起是思索的开端,每一次冲动的湮灭是思索的戛然而止。
《小时代》: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当《小时代3》落幕,片尾的彩蛋宣告《小时代4》将于春节上映的时候,当时内心里只有一句话:“郭导,你丫真是够了。事不过三,同一个套路要演四回,你还有完没完了?”
混血大模、狗血眼泪、华服妖娆,一时间真傲娇与假清新齐飞,好不热闹。早在第一部的时候,就有人评价剧中的人物是“精致橱窗里的模特”。《小时代3》落幕更有人吐槽,前两部是MV,这一部直接变成PPT了。更让人惊异的是,即便是成了PPT,票房一样破5亿,《小时代》系列整体票房达到12亿。
但是当《小时代》系列中顾源扮演者柯震东因吸毒入狱之后,答案变得简单了。这仿佛就是一个关于郭敬明以及《小时代》的隐喻。一位23岁的大男孩,一贯健康阳光,十足的乖宝宝。家境富足,少年成名,聚光灯下,他们是众人艳羡的天之骄子。但镜头背后,是不为人知的黑暗。两个月前,在一次访谈中,柯震东曾表示家教放纵,称“妈妈只管我的钱,其他都不管我,不坐牢是底线。”显然这样的家教下,任何的“底线”都会被轻易突破。
“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年少的时候,总是会“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幻想。荷尔蒙的冲动,带来的是对王子和公主童话般的向往。十年前,在学校文学社的刊物上,最早看到《幻城》的时候,就是这样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时光推移,年龄渐长。关于郭敬明的争议渐多,慢慢的知道,这个人拜金、庸俗,甚至抄袭。更重要的是,他身材短小,有一个绰号叫“四娘”。大学的时候,身边已经鲜少有人再提及郭敬明这个人。间或有人表示喜欢郭敬明的某个句子,总会召来鄙夷的眼神和戏谑的讽刺。但奇怪的是,每一个满是不屑的批评背后,却是对郭氏小说具体情节的信手拈来。那时候,正赶上《梦里花落知多少》电视剧上线,一边骂,一边看,却依然风靡了半个校园。
毕业进入社会,开始低头生活。郭敬明于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明星,与柯震东、房祖名等并无二致。再后来是《小时代》系列走红,从折纸时代到刺金时代,一部不落,通过不同的途径全部看了。朋友聚会,众口一词,将之视为90后脑残才会看的电影。但我知道,他们中的大多数其实都看过。《小时代3》的时候,在影院里,专门留意了一下周围的观众群,其实还是以80后的情侣占多数。
对于像我这般的普通80后来说,认识郭敬明大抵都是以小说为媒介的。首先是被那种特有的梦幻感所吸引,再然后才是了解这个人。就像真正认识郭敬明这个人会使梦幻破碎一样,当我们走向社会,学生时代的梦幻破灭,郭敬明也就再与我们毫不相干。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就像柯震东以及《小时代》系列的电影,只可粗略的看一下精致的人物设定,大体的剧情走向。这就够了,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熟悉各种电视剧套路,能从各种雷剧中找BUG,自有一种强大的“脑补能力”。
细节处,不堪提。也许对于郭导来说,他根本不需要你从细节处深究《小时代》的内涵,你只需要知道,生活中某个时刻、哪怕是在幻想中,总会呈现这样如彩虹版绚烂的美景。因为,若往细处看,《小时代》系列里,“时代姐妹花”之间反复出现的背叛就会成为主旋律。而友情的点滴闪现,恰似错落其中的点缀。就像张爱玲的经典比喻,人生是一袭华丽的旗袍,爬满了虱子。
再深究,《小时代》系列就像是关于这个宏伟壮阔大时代的一个隐喻。GDP世界第二,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北上广等早已是与国际接轨的大都市。但若是将镜头聚焦、拉近,每一个个体却总是在生活的重压面前不停的挣扎。哪怕是柯震东一般的万人迷,一样生命无处安放。于是,只好各人自扫门前雪,像钱理群老师所说,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后会无期》:一部论文级的电影
如果说成为一个“郭粉”需要以小说为媒介,但是成为“韩粉”则大可不必。他有精致的面孔、张扬的个性以及数不尽的光环。诸如,他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高一退学发表长篇小说《三重门》,然后成为赛车手,再然后甚至荣登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如今,他成了导演兼编剧。潇洒不羁、叛逆嚣张,每一次他似乎都与众不同,却似乎每一次都成功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相较之下,文字只能退居其次。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在先知道韩寒其人,然后才读他的小说或是杂文,我正是其中之一。事实上,更多的人,也许只是迷恋于韩寒微博或者杂文中的某些金句。如果你走近一个郭粉,他会详细的列出郭敬明所写过的书,甚至其中的故事梗概乃至细节。但对于韩寒,除了《三重门》之外,似乎就只剩下后来他所主编的杂志《独唱团》。假如你追问韩寒的观点,以及其中的故事细节,却一定不甚了了。
就像是你看完《后会无期》,你可能会记住其中很多的段子,但是若让你梳理整体故事脉络,却似乎很难。所以,很多人大呼看不懂。
这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片,两个年轻人从东极岛出发,一路向西,他们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见到了这个世界。四个故事:小演员,骗子(或妓女),台球室老板(多年笔友),热血驴友,以及无数的金句、段子,构成了它的全部。故事实在太散漫,足以让人昏昏欲睡。
有人说这是一部描写绝望的电影,“就像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内心走过的一段长路,曾经我们以为心比天高,但是最终发现,天永远比心要高;曾经以为终成眷属,可我们明明又经历了许多的不得善终。我们一度奋力的锤击现实这堵墙,但最终,我们中的一些人,总会匍匐在墙下。” 《小时代》太肤浅,所以韩寒告诉看《后会无期》的“文艺青年”们,要思考。如果你爱思考,够认真,生活阅历也够丰富,《后会无期》一定会让你的脑子翻江倒海好几天。绕梁三日,回味无穷。每一个金句,在郭敬明那里都可以演绎出一部《小时代》,但韩寒却将无数个金句,就像压缩饼干一样拥挤在不到两个小时的一部影片中。漫说短短两个小时,就算是漫长的十年、二十年,又有多少人能进行这样百折千回的思考。
难怪有人评价,“这是论文级的电影”。当然也可以与郭敬明对比,《小时代3》是PPT,而《后会无期》是WORD。某网友在剧评中说,真正看懂《后会无期》的人似乎以大学生居多,反倒是那些社会中的人,心思浮躁,难以看懂它。也许,这正是问题的关键处。
如果说郭敬明式的梦幻是“少年不识愁滋味”,那么韩寒的绝望、悲伤,则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只有骨干,没有血肉。因此,他笔下的道理很精彩,他笔下的故事却很乏味。所以,唯有耽于幻想的大学生才能看懂《后会无期》并不奇怪。透过电影镜头语言的放大,韩寒的优点与缺陷,尽收眼底。
看似高深,却又十分肤浅。这是只有80后年轻人才可能有的特质。
移民,正是属于80后一代的本色
前两天,听到一位80后青年的演讲,主题却是90后。期间,讲了许多关于90后如何如何张扬个性的话。演讲结束后,一位70后(也许是60后)的长者,主动过去交流。开口只有一句话:“90后最大的问题,就是从来不知道阅读经典。”紧接着,是彼此谁都难以说服谁的持续论辩。
对于80后而言,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在我的印象中,“80后”作为一个名词被搬上台面来批评,大概就是以郭敬明和韩寒的出道为标志。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第一次媒体以“汶川精神”、“奥运精神”,称赞80后的优异表现。而也正是在2008年前后,90后逐渐成为媒体追逐的主角,就连以往曾饱受批评的80后,也转身骂90后脑残。
九斤老太太,一代不如一代。似乎世风日下,社稷江山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我喜欢胖子罗振宇的一句话:“就互联网来说,80后是过渡的一代。因为互联网最初的规则,由70后一代所创造。与90后从小就成长在互联网的环境中不同,80后中的大多数是新世纪之后才进入互联网的移民。”
就像某个经典段子所说的那样:“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读大学的时候,小学不要钱;不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小学生都能当领导;找工作的时候,要自谋职业,大学生也只能扫厕所;没挣钱时,房子是分配的;能挣钱时,发现一辈子的薪水也买不起房子。”
移民,正是属于80后一代的本色。所有的一切都是变动的,没有人能够清楚告诉我们未来在哪里。
其实,我很想走过去问那位一心要让90后读经典的长者,“请你告诉我,现如今所谓的经典,所谓的中国儒家传统文化,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来自欧美的自由主义。其中的哪一套经典理论可以解决当下的问题?”但是,他们争论正欢,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完全没有第三方插足的余地。
这样的争执并不鲜见,因为上一代、上上一代,与下一代、再下一代之间,没有丝毫的共识。分裂、漂流、动荡、不安,构成了这个社会的基本特质。80后肤浅,90后脑残,因为面对这个社会我们无所适从。
正如媒体评论所说,“在当代中国,有一个很惊人的数字(人群)正在迫切的寻求精神寄托,他们一方面在失去对自己精神领域的控制,另一方面又在努力加强对于自己精神领域的控制,从而变得脆弱易燃,焦虑疲乏。那是一种隐而不发的、微妙的无助感。观众(粉丝)在观看的同时与电影相互参照”。
也许狂躁和焦虑,正构成韩寒和郭敬明粉丝们共同的底色。所以,无论他们拍什么,人流依然会如潮水涌向影院,他们所寻求的不过是片刻的安心与踏实。美其名曰:“粉丝电影”。
喧嚣热闹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每个人都只是微小的一分子,能守护的只剩下自己。所以,告别要用力,因为你不知道此次分别,是否就是“后会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