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阅读教学的几点想法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h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得到了很大重视,小学教师也逐渐成为一名越来越重要的职业,他的言行举止,文化素养不仅影响着一个班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乎一所小学的整体发展。阅读教学不论在任何一个学段都是一个重点,小学低年级段也一样,在侧重识字写字教学的同时,我们作为教师也应努力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一些感知性的乐趣,从低段就培养孩子们对于语言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 阅读;语感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得到了很大重视,小学教师也逐渐成为一名越来越重要的职业,他的言行举止,文化素养不仅影响着一个班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乎一所小学的整体发展。由此来看小学教师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重大。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专业性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新课标》中在小学低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及要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且乐于与人交流;能够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我个人认为阅读教学不论在任何一个学段都是一个重点,小学低年级段也一样,在侧重识字写字教学的同时,我们作为教师也应努力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一些感知性的乐趣,从低段就培养孩子们对于语言的热爱之情。
  一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学习的第一阶段,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好奇心强,遇事总爱问“为什么”,我们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创造学生发问的机会,让学生大胆质疑,向教材、教师来挑战。这不仅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阅读的体现,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措施。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发表自我见解的机会以及民主、平等、和谐的心理氛围。对于学生提出的“离谱”的问题应以“你为什么这样说”来引导,而不能以“你不能这样说”来命令,否则学生就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教师应特别重视阅读的教学,以从小培养学生这种最基本和最必须的语文素养。
  一、让学生经历阅读过程,感受文本信息
  一年级学生在未进学校时.他们的语言运用主要表现为口头语言。进入学校后通过教学才逐渐接触到书面语言。教学时我们感知学生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学生需要感知大量的语言材料,在感知中学习语言,获取语言习惯,语言规律,丰富语感经验,然后逐步形成自己的语言。新教材在拼音教学阶段,穿插安排了十二首儿歌、童谣、五篇短文。使学生提早接触书面语言,进行阅读训练。开辟了汉语拼音学习与语言阅读相结合的新理念、新学法。为学生提前阅读,大量阅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听记与拼读结合,感受书面语言。
  新教材在阅读内容的编排上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提前安排阅读内容;语言亲切,赋有童趣;阅读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赋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上注重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特点,主要通过拼读和听记的办法,让学生提前感受书面语言,大量积累儿歌语言,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打下基础。
  例如,新教材在拼音教学的第三课开始,就安排了带有音节的儿歌──《轻轻地》: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儿歌,但学生此时能拼读的音节只有:“tudeleni”这四个。我们采用让学生自己拼读和听记相结合的办法来学习儿歌,学生很快就把儿歌熟读成诵了。特别是最后两句“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学生对这两句特别感兴趣,读得更是投入,有的甚至还加上了动作,脸上露出了丰富的表情,这样就很容易记住歌的内容了。
  以上案例,我们看到采用听记和拼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受书面语言,获得阅读体验,唤起阅读兴趣。在实践中,采用听记和拼读相结合是让学生提前感受书面语言的有效方法。
  2.教给认读方法,自主经历读书过程。
  随着拼音教学内容的增多,学生会拼的音节越来越多了。不认识的字,也可以通过拼读自己来解决。经常性地练习拼读,不仅让学生复习和巩固了拼读能力.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经历了读书的过程。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也有部分学生只凭记忆在读儿歌、背儿歌,在读文中不去认读,只是背诵。为了帮助学生过好认读关,真正让学生经历读书过程,在教学中,我们给学生建立了新的阅读常规:第一,刚开始时用指读的办法,要求学生在读书时用眼睛看着字,不随意添字、漏字、改字;第二,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读音节,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地多读几遍,边读边想;第三,读几遍后逐渐脱离指读,最后朗读成诵。在课堂上严格控制教师或优等生的范读。这样,给学生创造了自主经历读书实践的过程,通过认读,感受儿歌语言。这样的自主学习不仅吸收了文本信息,复习了拼音,更重要的是经历了自主的语言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受到了学习意志、学习品质、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锻炼。
  3.小组合作,促进学生认读过程。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课堂上学生获得的知识只能来自于教师。而新课标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自主、合作、探索的。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可以互通信息,互助学习,这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我发现有一名学生,第一次在试读课文时有15个字不认识,通过小组交流已认识了6个字。像这样你帮助我,我帮助你的小组合作读书方法,在学生自主感受语言阶段有很大的作用。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还学得有效。
  实践证明,过好认读关,让学生自主感受文本信息是发展学生语言非常重要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认读过程,关注每一个学生认读方式和感受,切忌以好学生的表现代替全体学生的学习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经历自主认读的过程,形成良好的认读习惯,为阅读能力的发展,促进语言的内化打好基础。   二、强化读书实践,积累语感经验
  新教材十分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发展。而语言发展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在大量阅读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吸纳文本的语言,发展自身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发展语言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大量地接触语言材料,进行朗读实践。正像杨再隋先生所说的“要充分有效地读书,让学生把书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在读中积累语感经验,在读中发展语言。
  1.加强朗读,体会语言优美。
  一年级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大声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课文内容,在朗读中体会运用语言的规律,在朗读中积累放范优美、鲜活的语言,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生:抢着回答:“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师:小朋友,刚才老师问的这段话怎样才能把它读好呢
  生1:“谁”是问句,老师说过问句用上扬的语气,表示疑问。
  生2:“长”“短”“伞”要重读。我可以一面读一面用手比划动作。
  生3:“好像”是打比方,要读得响亮。
  生4:读这一段要用疑问的语气读,因为都是问句。师:难怪同学们读得这么好,原来你们是这样想的老师向你们学习
  通过以上教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朗读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受到了语言的形象美,韵律美。文中的词“长、短、伞”等词,在学生脑海里产生优美的情境和无限的遐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这一教例又反映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不同感受,这既是对学生的鼓励,又是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的良策。在教学中我们都应加以重视。
  2.让学生感受读书乐趣,尝试成功喜悦。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是,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然而文字毕竟比较抽象,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新教材在课本的最后安排了两篇不带拼音的课文,用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文中有生字,但不注音。编者的意图是:学生已学了一学期的语文,要鼓励学生试着边看图,边读课文,遇到少量不认识的字可以猜读、跳读,可以问别人,使学生对阅读有自信心,读后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教学时,我们积极鼓励学生通过猜读、借助图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独立认字阅读,这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阅读的成就感。
  《小熊住山洞》这课学生有12个字没学过,教学时,我们让学生尝试猜读。结果,学生把“长满”一词猜读成“长出”;把“感激”一词猜读“感谢”;把“房子”一词猜读“屋子”。但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
  从这一教例看,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语言学习已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所猜读的词与原文意思相当接近,根本不影响对文本定义的理解。说明学生是成功了,应该给予庆贺。同时,我们也看到,学生在猜读的过程中,对文本理解加深了。他们体会了小熊一年四季为什么舍不得砍树的原因。这说明学生通过阅读已经认识了周围事物,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又开启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这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的新快乐。它将吸引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自主阅读实践的过程。有了这样的兴趣,就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为积累语感创造了条件。
  3.激发学生的想象,感悟语言。
  一年级学生的语言特点是词语概念总是和事物表象紧密结合,因而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常伴随着形象事物的再现。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演,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和内化那些生疏的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发展语言。新教材在这点上与传统教材相比,做得更为仔细。第一篇课文就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一方面这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面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模块,为感悟阅读内容做好了准备。另一方面又为学生进一步感受课文内容,开阔思路,发挥想象做好最为有力的凭借。
  三、引发学生对话,促进语言生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是真理。”学习语言也是如此。学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激发了丰富的情感才会有表达的欲望,进而生成新的语言。因而,要促使学生的语言得到发展,迫切需要给学生创设对话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进而使语言在不断的实践中生成。新教材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很多这样的机会。教师可以选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设计对话情境,促进学生生成新的语言。
  1.读中悟情,引发对话。
  新教材安排的阅读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注意从儿童生活出发,贴近儿童生活,这大大激发了儿童的阅读兴趣。学生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产生情感体验,在读中引发鲜活的语言。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适时地找准对话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这将是促使学生生成新语言的关键。因为这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有效时机。
  2.表演抒情,展开对话。
  六、七岁的儿童,特别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绘生绘色的表演,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让学生通过表演体验文中的思想感情,通过表演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这同样是促使学生生成语言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新教材所提供的意境图来组织学生尝试表演。
  总之,发展学生的语言是我们阅读教学所肩负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年级学生要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务求通过加强阅读实践的办法来解决。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多方面的阅读实践机会,只要我们充分理解新教材的意图,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情境,相信学生的语言一定能得到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光明出版社出版《有效备课》
其他文献
考查课是大学教学中考核方式的一种重要形式,但目前的考察课因其考核方式比较随意,重结果轻过程,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根据移动通信课程本身的特点和
星期天,“舟”字做完作业,决定约几个好朋友到公园去游玩。妈妈告诉他,“山”“白”“方”等都是他的好朋友。
本文利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CaCu3-xMnxTi4O12(x=0,0.2,0.4,0.6,0.8,1.0)陶瓷,并分析探讨了MnO添加量对其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nO的添加有助于CaCu3Ti4O12相生成,且在高MnO添加的情
基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已有文献进行编码及处理分析研究,根据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人物的人本主义理论,将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表现分为自我孤离和人际孤独两类,其
【正】 缺乏住房,这是数以千计的波兰家庭面临的尖锐问题。有17%的家庭住在公共住房里,和别人合用卫生间和厨房。新婚夫妇要等待十年以上才能分到住房。据1978年的统计,全国总
放学了,妈妈来接我的时候说:“我们一回家就去做奶昔好吗?”我说:“好啊,太好了!” 回到家后,妈妈就开始教我做奶昔了。首先,把酸奶和香蕉倒进杯子里,接着要把盖子盖上。因为我的力气
1999年9月,国务院审定了《城市居民生活最低保障条例》,同年10月1日在全国施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变了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钱多多救济,钱少少救济,工作随意性大的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根植于中国土壤,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历程中总结提炼出的政治精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独具优势的非竞
2月17日,在西部瓷都夹江县举行的投资招商会上,中国房地产工程采购联盟西南分部与夹江县陶瓷协会签订营销合作协议,初步确定“十二五”期间在夹江采购总额达200亿元的各类建筑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