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教学中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问题教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在学习新课标、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我们生活的一份子,离开了生活这个源泉,数学将是一片死海,也将失去魅力。我曾经和学生做过这样的实验,约定在一天中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实验结果表明:我们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用数学。新课本修订的《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是要学生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例如,在讲《线段、直线》一节时,设计这样的问题:农民伯伯栽树时,怎样才能把一行树苗栽直?建筑工人砌墙时,为什么要在两个墙角处各立一根标杆,两根标杆之间拉紧一条绳?在一条铁路两旁各有一个铁矿石采矿场,为便于装卸,要在靠近铁路处建一个货运站,使它到两采矿场的距离之和最短,如何确定货运站的位置?这些问题运用的数学原理是“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再如,在讲《列方程解应用题》这节课时,我围绕“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小主题,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情况,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方程应用题,要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利息、利率问题时,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强调学生特别要记录银行的利率,他们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呀?”“为什么利率会不同呀?”……对于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上课时学生就会集中精力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培养了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的事物建立联系。
  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是依赖于实际生活实践,是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和信心,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数学贴近生活,让生活与数学相连。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测量校园里旗杆的高度?学生们亲自动手,动脑,有的利用物体同一时刻在阳光下的影子成比例这一事实,分别量出旗杆的影长,自己的身高和影长,借助相似三角形,求得旗杆的高度。还有的同学利用镜子的反射原理,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了问题。这样又拉进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三、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趣味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陈老师带了一些钱去买一套上、下两册的书,她带的钱如果只买上册,恰好能买20本,如果只买下册恰好能买30本,那么她带的钱能买几套这样的丛书?这道题突破了常规“工程问题”的命题方式,提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学生们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就要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再如讲圆的周长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定我们给地球系一个腰带,也给小小的足球系上一个腰带,要求这两个腰带不大不小,刚好紧紧地围住球(多余部分不计),如果这两个腰带的周长都增加1米,试问把这两个腰带再分别围住这两个“球”,腰带和球的间隙那个大?学生对地球和足球这两个概念在生活中很熟悉,便会激烈地讨论,肯定说足球的间隙大。带着这个问题进行圆的周长教学,最后得出结论:间隙一样大。学生既有兴趣学,而且记忆深刻,还培养了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到了一起。
  总之,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在以后的现实生活中,要真正让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让生活问题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其他文献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今,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一堂课的成败,教学质量的高低,往往与教师选择的教学和学生采用的学法的关。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注意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还学生以自由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要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首先要解决儿童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五个方面,唯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电教化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它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使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不仅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而且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内容的直观形象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电教媒体;优化组合  现今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电教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这种手段的应用能最大限
期刊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事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支粉笔在手,一块黑板在墙上,一本书摆在眼前,这就是所有的教学工具。老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一整节,同学们只是木偶似的,瞪大似懂非懂的眼睛,盯着老师絮絮叨叨的嘴巴。一节课下来老师是嘴也干了舌也燥了、同学们是腰也酸了,头也疼了。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如今,多媒体已走进千家万户,也走进了课堂当
期刊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新的教学观念正在改变着教育体系,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逐渐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口语水平有了提高。然而,背诵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在外语教学课堂上消失了,背诵是否真的过于陈旧,应该退出英语教学课堂吗?北京外国语大学陈琳教授认为:“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外语是不可能‘习得’的(当然作为教学手段,应尽量创造习得环境),只能‘学得’。必须下
期刊
创新,已成为目前教育界谈论最多的话题。不少具有强烈求索和实践精神的教师及时实现了观念更新,大胆地采用新的教学思维、模式和方法,活化了课堂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始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也就是说,每人、每时、每地都可有所创造。但我们又应清楚地认识到,人的创新精神、创造潜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需要我们平时的培养。尤其需要广大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的新能力。  一、
期刊
要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就要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首先要做到精讲多练。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要特别注意教学活动的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内容与课标要一致。要做到教学目标和内容要在活动中得到渗透,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都要在活动中努力实现。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却并不是那么容易落实。那么,我们对怎样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
期刊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至今尚未定论的概念。现在常见的有这样两种界定:一种认为,它是以解决科学或艺术研究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法,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的心理过程。另一种认为,它是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主动性和独特性的一种思维活动。近几年来,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实际,我在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作了一些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采取了一些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和途径。介绍如下:  一、
期刊
语文教材以语文生活联系为线索,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力求开放性和弹性,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材是集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以教材为本,以中考为指挥棒,搞好语文课堂教学。为此,笔者大胆尝试,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的电教手段,不仅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期刊
论文摘要:在幼儿教育课堂教学中,恰当准确地运用电教媒体这一手段,可以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和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较短时间内愉快地获取大量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园的许多课程都是幼儿非常熟悉的内容,如何将这些熟知的内容讲出新意,使幼儿在熟知的基础上接受到新的知识,以此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常规教学中不易掌握的难点。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较好地帮助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促进幼儿学习有效性的提高。在
期刊
从心理角度而言,如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有效的,它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对激发学生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观察能力, 产生学习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