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一生相思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mineonbrid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此曲便如《詩经·关雎》中有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君子,养在深闺的幽闲女子只等着君子来好好地君子逑她。年年应景的节气时,闺阁女子盛装出行,踏春、赏月、看花灯,顾盼生姿。君子游于纵横阡陌,或等那惊鸿一瞥,自此倾心,失魂落魄,而后非卿不娶,或寻觅那曾经的一瞬心动,期望前缘再续。一支曲,讲出了多少人的心事。
  曾几何时一句“半升红豆半升黑豆”的暗语在年轻人中传开,说的人多数深情中带着些期冀,希望听的人懂,听的人多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此错过了这段带着朦胧的古意情缘。多数人都以为红豆是海红豆,它红而发亮,从不褪色,像心形的红宝石,它的红色是由边缘向内部逐步加深的,最里面特别艳红的心形,心心相印。但是王维在《相思》中写的红豆却不是我们说的“半升红豆”。“半升红豆”又名相思子,是一种藤本植物的种子,豆身一半黑一半红,有剧毒,可以入药。如此一来,“半升红豆半升黑豆”就是“一升相思子”,一生相思的意思,这相思毒人衷肠,若得不到彼此温存,痛苦欲死。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相思》许多人从懵懂学语时开始背诵到如今已千余年。相思,这个万年不变的主题,浩瀚青史中又岂止诗人一人反复吟哦。千日相思只盼一次遥遥望见,等待就会变得无比漫长,因为相思难熬故而需要有个聊以慰藉的信物才好,或一股金簪、一枚玉佩,或几页书信、一缕青丝。青灯寂寞寒衾薄,若无此物怎将漫漫长夜挨过。然而这些东西虽然都是近身之物,却柔情有余、热烈不足。唯有红豆是最直接、最真挚的表达“我爱你”的信物。
  诗经中《将仲子》一篇中,最后一段“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这句“人言可畏”至今我们还在沿用。字里行间无不是一个女子对自己思慕的男子十分想念又忧畏流言的矛盾心理,感君子牵肠挂肚为倾情损柔肠,奈何我有父母、兄弟、邻里。其情可悯,实在可怜。
  古人也说“爱”,只是这种爱与今天的“爱”相比词义范围比较大,虽然如此,我相信在那种情境下,每个收到红豆的人都会知道这其中的意义。能够在红尘之中寻到一个中意之人是多么难得的事情,更多时候,那些被围在高墙大院中的锦绣年华更容易春愁伤秋,花阴下石桌一角伏着一位美丽的姑娘,桌上碟子里摆着两枚骰子,古人的骰子多数都是骨制或象牙的,磨出孔后填上一点红色,就像红豆那样,心想着一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红豆相思惹人羞,骰子反而更方便在青天白日下摩挲,继而想念某一个画面。
  《红楼梦》中有《红豆曲》,哀转久绝之句良多,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既有相思泪就需手帕揾泪,宝玉挨打后行动不便,叫晴雯替他去看林妹妹,晴雯是个心气儿高的,不肯“白眉赤眼”的去跑这趟无事忙的差事。最后她带了宝玉的两块旧丝帕去,作为一个传信的晴雯是不懂其中的意义的,林妹妹接到以后却懂了其中的意义。
  那么宝玉送的这帕子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也是借物说相思的。明朝文人冯梦龙有一首《山歌》,歌中唱:“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
  在方言里有句话“无论如何,我横竖都看不上他”,这话里面也有“横竖”,就是“无论如何,总之……”的意思,“丝”与“思”谐音,知道了这些解释,“横也丝来竖也丝”的意思昭然若揭,不必笔墨冗长,只传素帕一方,说:“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你”。
  懂的人读出情深意切,不懂的以为是林姑娘爱哭,送她一方帕子劝她少哭养身。既省了因人言可畏而掩人耳目,又传了最简单、最深情的意思,实在是个好方法。
  编辑/李彧竺
其他文献
魏晋的风流,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可争议的。魏晋的政局,也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似乎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魏晋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特殊的时期有很多标志性的招牌,风流、名士、放诞、狂狷等等,如果抛去这些性格特征,那么物质性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便是药与酒。此两种,一为增加生命长度,一为增加生命厚度。从技术角度讲,实际上只有魏晋的酒才真正完成了它的使命。  酒的口感、酒的醇美、酒的情致都要由饮者来
期刊
公元961年8月22日(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說:  “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期刊
◎唯美的回忆  晚唐与南唐是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时期,有很特殊的重要性。  在艺术里面,大概没有一种形式比诗更具备某一个时代的象征性。很难解释为什么我们在读李白的诗,总是读到一种华丽,一种豪迈,一种开阔。我自己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的诗人就是李白,但这几年自己也觉得很奇怪,在写给朋友的诗里面,发现越来越多都是李商隐和李后主的词句。我不知道这种领悟与年龄有没有关系,或者说是因为感觉到自己身处的时代其实
期刊
阳明心学“从百死千难中得来”,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阳明心学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哲学体系,“心即理”是心学的世界观,“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心学的方法论。  稻盛和夫经营哲学是阳明心学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应用典范,稻盛先生与阳明哲学有着不解之缘。稻盛和夫说:“我到现在所搞的经营,是‘以心为本’的经营。换句话说,我的经营就是围绕着怎样在企业内建立一种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么一个中
期刊
“吵彼高岗,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兑就,维以不永伤。”这首来自《诗经》中的《卷耳》,是中国现存最早关于饮酒的文学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创作的历史上,酒与士人吟咏结缘可谓一拍即合,从而也揭开了中国酒的大历史。  夏商周三朝,被中国传统史学家称为“三代时期”,从公元前20世纪开始,绵延近1800年,然而有确凿文字与铭文器物可考据的历史,则要源于商。商人性格活泼,注重感官享受,殷墟妇好墓挖掘出的210件礼器中
期刊
酒,在东西方的藝术发展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方文化中的酒神精神破除人外观的幻觉,教人直面人生的痛苦而超脱人生,与艺术精神很好的结合起来;而作为世界上最早酿酒的中国人喜欢豪饮,在饮酒之后能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从而创造了华美瑰丽的中国艺术。  ◎诗中有酒,诗自张罗,诗自洒脱  酒对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诗歌的影响,是深刻到骨子里的。  酒可娱情养性。魏晋南北朝的有些文人任心自适,嗜酒但不纵
期刊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旅行。既然要旅行,就会有背包。  怎样整理这个背包呢,这就需要禅的智慧。  有一位生活得非常沉重的年轻人,跋山涉水,找到了智者,向他求教。  年轻人问:“我怎样才能让生活变得轻松一些?”  智者给了他一个背包,让他跟自己一起登山,对他说:“你在爬山的时候,看到喜欢的石头,就把它捡起来,放到背包里,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年轻人照着智者的吩咐去做,没走出多远,石头就快装满了背包
期刊
我是不善酒的。  一沾上酒,脸就瞬间变红了,像枫叶遇着秋风一样。然而我又不是面容姣好的姑娘,添一分红晕,更增十分风致,惹无数爱怜。我虽是南方人,长得却粗犷,一张苦瓜似的疙瘩脸,遇着酒了,先是浅红,再喝一点,颜色随之加重,变成深红。要是继续喝下去,几乎成酱紫色的了。肚里那一点点酒精像是变成了血,要冲破脸皮爆发出来一般。眼睛也满是血丝,不似熬夜所致的颓靡,却像是急红了眼的野兽,怪吓人的。因此从不敢在人
期刊
叶落寒来,天气渐渐转冷,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当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时,也就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开始,而这一说法一直延续至今。立冬是农历十月中的大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汉魏时期,立冬这一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民间有
期刊
古语有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在人均寿命四十岁上下的南宋,诗人陆游却活了八十多岁,现存诗作9300余首,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陆游一生屡遭排挤,仕途坎坷,晚年隐居山林,生活拮据,为何还能如此长寿呢?品读他的诗词,或许能悟出他的长寿之道。  “纷纷谤誉何劳问,莫厌相逢笑口开”,名利何足挂齿,逆境笑口常开,这不正是陆游胸怀袒荡、豁达乐观的写照吗?“昨夕风掀屋,今朝雨淋墙,虽知柴米贵,不废野歌长。”一个人在屋
期刊